书城历史陶乐县志
31988900000069

第69章 民俗

第一节 回族习俗

一、服饰

回族服饰有其特点,成年男子大都戴白色无沿平顶帽,少量戴黑色无沿平顶帽,也有戴尖顶六角无檐帽。上衣穿白衬衫并着青色坎肩,显得清秀素雅,美观大方。成年妇女大都喜欢戴盖头,年龄不同颜色也有区别,老年妇女多选用黑色,青年妇女多选用洁白色、绿色或粉红色,中年妇女也喜欢戴无沿白帽,比男式帽子略深一些,而姑娘们大都喜欢戴色彩素雅的纱巾。随着社会的发展,回族人口衣着也在不断地变化。在日常生活中回族中青年男女服饰流行社会大众化。

二、饮食

以面食为主,面条、拉面、揪面片、炒面片,臊子面、花卷、饼子和米饭是经常性的食物。副食主要有羊、牛、驼等食草类反刍的偶蹄动物和鸡、鸭、鱼等。牛羊和家禽要阿訇和带大净懂得宰杀规矩的人诵经宰杀后才能吃。

油香、馓子是回族人拿手食品,也是回族过节招待亲朋好友客人的佳品,是具有独特风味的食品,味香、色美、酥脆可口。

盖碗茶是回族茶文化的一大特色。沏茶配料讲究,有“八宝茶”之誉,配料有茶叶、红(白)糖、红枣、核桃仁、桂圆肉、芝麻、葡萄干、苹果干片等。茶味清香四溢,回味无穷,长期饮用有延年益寿之说法。

三、居住

回族一般聚居于一个村庄或相对比较集中的居民庄点,住房式样和汉族基本相同。新中国成立初期,住房一般为土木结构平房,双扇板门,木格糊纸窗户。富户人家建有土木结构的四合院,正中为堂屋,两边为耳房,两侧各有厢房。摆设家具有单柜、连二柜或连三柜。吃饭讲究用炕桌,居室打通炕,冬季用煤或柴草烧炕取暖,另有火炉做饭烧水。随着社会的发展,居室现代化,家居式样更新,煤气电炊逐步取带火炉做饭烧水取暖。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富裕,居住房屋砖木、砖混结构,并向楼房发展。新式家具、沙发、大屏幕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摩托车已进入普通家庭。

四、卫生

回族注重讲究清洁卫生,饮食起居讲求洁净。水井远离厕所、畜圈,砌沿加盖。打水前须洗手,打水桶不能着地,用毕吊在井内。洗手、洗脸用汤瓶“活水”冲洗。锅碗及时洗刷,洗毕用清水冲刷三遍为净。每家里间门后砌有沐浴用的“水窑子”,上挂吊罐供沐浴用,沐浴分“小净”和“大净”。做小净的程序是洗手、净下(就是洗下身)、再洗手、漱口、呛鼻、洗脸、洗胳膊、摸头、最后洗脚。大净的程序是先洗小净(两脚除外),然后漱口、呛鼻,冲洗全身,最后洗双脚,以保持身体洁净。

五、婚俗

新中国成立前回族婚嫁主要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多为包办婚姻,允许妇女再嫁和一夫多妻。婚事一般须经提亲、相亲、看家、订婚,娶亲、送亲、闹洞房等过程。基本上保持传统宗教和民族特点。订婚称“道亲”也叫“提盒子”。道喜时,男方请阿訇和长辈同媒人携彩礼、衣服、糖茶、肉方等物品到女方家,称“送盒子”。女方家也请阿訇、长辈迎侯,称“接盒子”。仪式先由送盒子的阿訇简要讲述订婚的意义,当众宣布确定婚姻关系,祝愿双方恪守婚约,双方互道“色俩目”,表示问候祝贺,订婚告成。结婚前一日,男女都要大净,新娘洗浴称“离娘水”。上轿之前,请老年妇女为之“开脸”,即用线绞去面部、颈部的汗毛,使之眉清目秀,举行婚礼时,请阿訇念“尼卡哈”,分别询问男女双方是否自愿,得到肯定答复,带领新人念“清真言”一遍。然后,阿訇再念祈祷,祝愿他们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夫妻互敬,白头到老。

新婚次日,晨起沐浴。新娘认大小,三天后新娘“回门”(即回娘家),新郎陪同新娘拜访岳父母,当日返回。

回族举行婚礼时,不贴对联,不放鞭炮,不吹奏鼓乐。

六、丧葬

回族称逝世为“无常”、“归真”或“口唤”。尸体称“埋体”,送葬称“送埋体”。埋体要用白色布裹起来。裹埋体布叫“克凡”。男人的“克凡”有三件,“皮拉罕”,形似衬衣,但无领,长短由颈项至膝盖下,用一幅白色布做成。“小卧单”用一幅半白色布做成,长短与埋体相等。“大卧单”用两幅白色布缝起来,长度要略超过埋体。女人除以上三件外,还须有一块包头巾和裹胸布带。埋体要放在尸匣内,尸匣称“塔卜”。回族认为“亡人入土为安”,主张速葬。亡人在下葬前要进行赎罪仪式,叫“菲迪耶”,即象征性地舍散钱财,同时还要给前来送埋体的人散“乜贴”,以求得真主对亡者的赦免。在墓地还要举行“哲纳孜”仪式,埋体朝着天房横放着,送埋体的人由教长带领面向“天房”进行祈祷。

回族实行土葬,天房南北向,一般深五六尺,长六尺以上,天房挖好后用土坯砌好,将亡人放入,再用土坯封顶,或用土板盖上,堆起坟堆。

亲人亡故即葬,家属归来,早晚要在亲人的房内诵经,为亡故人向真主祈祷。在亲人亡故七日、二七、三七、四十九日、百日、周年,请来阿訇到家中为亡人过“乜贴”。

七、岁时习俗

开斋节,又称“小尔德”,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诸民族的传统节日。回族大多数在伊斯兰教历九月内斋戒(俗称“封斋”),满一月后,见新月结束,次日即为开斋节。节日期间穆斯林群众家家户户炸油香、馓子,亲友邻居互相登门拜节祝福。男子12岁以上均沐浴,着节日盛装,上寺举行会礼,听阿訇讲经,接受一次宗教洗礼。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大尔德”,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开斋后第70 天)举行。是回族群众最为隆重的节日,每逢古尔邦节。回族家庭宰羊、牛、骆驼、禽等;家家户户准备节日食品待客或馈赠。信教群众沐浴盛装,上寺会礼,听阿訇讲“瓦尔则”,下寺游坟诵经。

第二节 汉族风俗

一、生活习俗

新中国成立前,一般平民男女老少衣服以蓝、黑、白色的粗布为主。官绅富人男子一般多穿长袍马褂和挂面皮衣,头戴毡帽、皮帽或上等布料,年轻女子脚穿绣花鞋,装饰品有手镯、戒指、耳环等。平民穿粗布,老羊皮衣服。男子冬穿对襟小袄,夏着对襟布衫。老年男子多穿大襟棉袄,比较暖和,好多穿大襟长袄、长衫。男女冬夏都穿大裆裤。棉衣多用羊毛、驼毛装填。男子冬季戴双耳棉帽或羊羔皮帽。中老年妇女搭手帕。男女都穿自做纳底纳帮布鞋,布袜或羊毛编织袜。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的衣着穿戴越来越好。20世纪50年代开始穿着制服,机制鞋逐渐普及,衣服颜色、式样种类繁多,有中山服、列宁服、学生服等,少数老年男女仍喜欢穿大襟衣服和大档裤子。70 年代,的确良、混纺、绦纶及毛料等中高档衣料上市,人们对花色式样越来越讲究,穿着比较新颖的服装。进入80 年代以来,人们对服装的花色式样质地要求更为考究,质地追求高档,式样流行新颖、奇特。西装、夹克衫、羽绒服装,高档毛料、优质棉料,各式各样裙子等服装,特别是青年男女,打扮得越发秀丽,充满青春活力。男女青年讲究发型,戴帽者,多因季节而异,且种类繁多。

县境群众主食以黄米为主,间食小麦面粉杂粮。家庭常吃黄米“黏粥”或米面合做的“调和”、“搅团”等饮食。冬时农闲一日二餐,夏秋农忙时一日三餐,干稀粗细,量家庭条件而异。蔬菜以土豆、胡萝卜、莲花菜、白菜为主,野菜有沙盖、沙葱、苦苦菜等,秋季来临家家户户将胡萝卜、莲花菜、白菜、野生蔬菜等腌成咸、酸菜,供冬春季节食用,有条件的家庭用暖房或地窖储藏土豆、白菜、萝卜等蔬菜作为冬春季节食用鲜菜。调味蔬菜有长、园辣椒、红白葱、香菜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饮食构成也发生了变化,蔬菜品种增多,饭菜分做、菜肴烹调。主食品种以白面、大米为主,调节部分粗杂粮,主粗搭配,家庭常喜欢吃面条、揪面片、臊子面、干拌面、馒头、花卷、烙饼,油饼、大米干饭等。副食种类繁多,肉食以猪、羊肉为主,鸡、鸭、鱼、蛋逐步进入家庭。逢年过节,烩猪肉,炖羊肉、炸丸子、包饺子待客,饮酒已成为家庭生活时尚,啤酒、果酒和各种饮料逐渐进入家庭。

汉族住房多为砖木结构平房,个别农户已盖楼房,城市居民住宅大都趋于楼房化。部分平房集中供暖。进入21世纪农村住宅式样逐步新颖,款式多样,铝合金铁制门窗,前门面贴瓷砖并配有花色图案,外建砖院墙,大门贴瓷砖或粉刷水石;室内铺设地瓷砖,安装土暖气,摆设高档红木家具,沙发,大屏幕电视机,影碟机已进入家庭,部分城市居民购买了电脑,城乡居民家庭安装了电话,使用手机。摩托车在农村已开始取代自行车,成为农民行走的主要交通工具。

二、礼仪习俗

婚嫁礼俗。从提婚说亲到结婚有许多程序。先由男方父母请媒人到女方家提婚,女方家托人或亲自打听,了解男方家庭经济状况、人口、姐妹几人兄弟几个,品德、邻里关系、人缘等,认为如意,便用庚帖将女方生辰八字告知男方或媒人。如果不相“冲克”,男方即请媒人议聘,商定订婚吉日,订婚前由女方家亲属陪同先购买订婚衣物,订婚时男方准备财礼、烟酒糖茶等用品同媒人到女方家,女方家备喜酒肉菜招待来客及亲属。男女双方互相交换信物,这门亲事就算定下,双方父母互称为“亲家”。订婚一般在晚上举行,但随着社会发展时间的推移,20世纪80年代多在白天举办订婚喜事。订婚后,男方家根据准备情况,先提出结婚日期,由媒人到女方家协商如无意见,即定下日期,所订日期有单日也有双日。双方各自准备结婚用品,置办酒席,邀请亲朋好友及邻居届时参加婚礼。结婚前日,女方家先行待客称“待添席”,商定送亲人员。结婚之日,男方备彩车至女家,带上“离娘”包子,随车棉裤、化妆品等称为“娶亲”,随车棉裤要在兜内分别装上少量钱物。娶亲者还要带上“压轿钱”,压轿一般由弟妹或小辈人伴演。女方家设酒席招待娶亲者。上酒菜时娶亲者带毛巾香皂等钱物,谢厨敬酒。新娘到时,鸣喜炮,接新娘。男方家门前设桌摆酒烟,由送亲长辈一人上前奠酒,新娘才能进屋洗脸,换衣服,洗脸水一般由姑妹端来,新娘要送给姑妹事先准备好的一份红包。客人入座后,先倒茶水,紧接着喝粉汤,午前举行拜天地(典礼),典礼席桌新郎父母上座,新娘长辈也在旁席就座。典礼前,由平辈或孙子辈给新郎父母化妆玩乐,曰“耍公婆”。新中国建立前,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拜天地、父母、夫妻对拜,新郎新娘拜父母并敬酒等,拜毕,入洞房,入洞房时新郎新娘的平辈们采取各种方式花样耍新郎新娘,直到新娘拼力解脱并有娘家人帮忙进入新屋内,结婚典礼仪式结束,开始宴待宾客。当晚同辈人耍新郎新娘称为闹洞房,逗耍戏,至深夜结束。次日早晨吃长面,意为婚姻长久,饭前“认大小”,新郎新娘给家中长辈鞠躬并给长辈敬酒,长辈赠以钱物,结婚第二天,新郎带上新娘要去岳父母家认女方家大小,也称回娘家,当日在太阳落山前回到新家,婚嫁程序方告结束。新中国成立后,不行跪拜礼,增加了颁发结婚证书等程序。在县境汉族人口中还相传保留结婚后新娘先在新家住8天,然后到娘家住8天。

随着社会的发展,旧时婚嫁习俗发生变革,男女双方自由恋爱,结婚礼俗简单化,城里人日期多选在节假日,也有的采取旅行结婚或举行集体婚礼,文明、朴实、热闹、大方。

丧葬礼俗。亡人在弥留之际,子女到场送终,穿老衣,人死后停于地上或木板上,地上木板铺稻草或谷草,亡者头向门外,头顶前摆放供桌,设供品、点燃香火、长明灯,子女要披麻戴孝跪守亡灵,报丧亲朋好友,在室外搭灵棚,请阴阳或和尚,居士作法事,入殓时忌阳光照尸。亲友前来烧纸祭典,停柩3~7天,期间请阴阳和尚、居士作法念经,超度亡灵,吹乐击鼓。安葬前,先请僧道看风水,选墓地。出殡时孝子拉纤执幡前行,亡者有众人拾抬或有机动车送往墓地。过桥烧纸,散发纸钱。安葬由僧道主持,下葬后亲人重邻散土帮忙者即壅土堆成圆锥形,女婿用圆木圆坟堆,坟顶插幡,转坟三圈,火化纸货。逢七日子辈晚前烧纸钱至“七七”,后逢百日、忌日、冬至等节日烧纸以表孝心。每年清明节前后选吉日给坟墓培土称“上坟”。留传孝子百日内不刮胡须,不理发,不选衣服,忌吃荤腥。

坟地大多数以家族立茔,夫妻合葬。旧俗妇女没有生育者,不准葬入老坟,在旁另葬,人在外死亡,尸体运回家后不入家门,在院外搭灵棚祭祀。“土旺期”(四季季末18天)不能埋葬,怕冲“太岁”,选一地方将棺木用土坯砌封,叫“厝坟”。一年后择吉日入土安葬。

社会在发展,党和政府反对封建迷信,提倡丧葬从简,旧时丧葬大大简化,人们多用白花,臂戴黑纱,送花圈、挽幛,举行追悼会等形式对死者表示悼念。提倡火葬,要求党员干部带头。

三、岁时习俗

当地汉族的节日较多,比较隆重的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老历年”,是汉族最隆重热闹的节日。旧时腊月农闲时,家家及早准备年货,杀猪宰羊,清扫卫生,拆洗被褥,缝制新衣,装饰住房,蒸炸各种过年食品。大年三十贴对联、挂年画、穿新衣、理发,晚前烧纸祭祖,室内设香火台,摆放供品,烧香敬神,熬夜守岁,包饺子,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初一早晨,家家户户吃饺子,年初二开始拜年,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儿女给父母拜年,女婿给岳父母拜年,外甥给舅舅拜年,亲朋好友相互拜年祝愿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过年期间家里摆酒设宴,宴请亲朋好友吃饭喝酒。从初一开始,家里扫除的生活垃圾堆于门后,至初五天亮,将垃圾清除倒在大路上或十字路之处,称之为“送穷土”。初七称“人七日”,早晨吃长面。正月十五吃元宵,“耍社火”,张灯结彩“闹元宵”。过了十五春节才算过完。

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燎瘙疳”。当天晚上。各家院外准备好麦柴,撒上咸盐,食醋,点燃发出劈啪响声,男女老幼来回从火堆上跳过,意为燎去污秽霉气,以求新的一年无灾无病,大吉大利。燎疳完毕,用铁锨将红火灰扬向天空,围观的人们随着扬灰人口里说麦子花,稻子花等,看那种花好,则认为该粮食当年丰收,以卜丰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规定春节放假三天,并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移风易俗,破除旧的风俗。春节前一般召开新春茶话会,开展各种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各级政府访寒问暖,扶贫救济,开展拥军优属等。

清明节前,家家户户选择吉日到坟地祭祖。带上供品、香火、纸钱到祖坟,点燃香火,添坟土、坟院土、坟顶压纸钱,焚烧纸钱供品,行跪拜三礼,以表对祖先们的祭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政府每逢清明节组织干部职工、学生到烈士灵园扫墓,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家家煮枣糕,包粽子,用以纪念屈原。旧时过端午节,农户门上插沙枣花,给小孩做香包挂在胸前,以示驱邪,讨吉利。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旧时,家家户户自烙月饼,饼大如脸盆,厚约四五寸。晚上月亮升高时,院中摆供桌,上等西瓜刀切两半,将西瓜月饼摆在桌上,叫“献月亮”。现今,大多数城里人购买各式机制月饼、水果、肉类、菜肴等,全家欢聚一堂,共同赏月。在农村农户家除购买机制月饼外家家户户仍然自烙月饼。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把中秋节视为团圆节,每逢节日在外的人们返回家中,全家团圆。

冬至,汉族家庭一般都备肉酒菜供品烧纸钱祭祀祖先。善男信女到寺庙上烧香拜佛。庙会的日子一般选定在农历吉日,具体举行的时间由寺庙确定。县境南北有六顷地金唐庙、马太沟施家台子净慈寺等寺庙,每年都举行庙会。庙会期间临近市、县香客、商贩、游人云集,烧香拜佛、参观游览,寺庙还请来戏班子唱戏献艺,供游人观看,非常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