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一本书读懂中华民俗知识
31999500000008

第8章 丧葬

我们常说的送终是怎么回事?

送终就是在家中老人病重弥留之际,在家的人停止劳作或其他工作,在远方的直系亲属则必须迅速赶回家,大家聚在老人身边,陪伴老人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的一个过程。送终时一般特别重视儿子、孙子等男性直系后辈是否在场,尤其是长子、嫡长孙等不能缺席。

为逝者准备寿衣有何讲究?

寿衣是指人死后重新换上的衣服,这种衣服是一直穿到最后入殓的,所以叫做寿衣。寿衣一般是提前为老人准备好的,一般在闰年闰月缝制。寿衣的袖子要长,要能遮住手梢;民间特别忌讳寿衣袖短露手,认为这样后辈儿孙将会衣不蔽体,伸手要饭。在寿衣的件数上,要穿单不穿双,有避免凶事成双的意思。寿衣的布料,要选用平纹的,避免用斜纹的,是怕后辈人搞歪门邪道。可以用绸子但不能用缎子,因为“缎”与“断”同音,不吉利。寿衣不用钮扣,只能用布带,因为“钮”与“扭”谐音,怕后代出“逆子”。寿衣两头要见棉,即有棉衣、棉裤,冬夏如此,取“以棉(眠)为安”之意。寿衣的里子一般选用红色,意味着后辈人日子红红火火。

民间习俗一般在死者咽气之前必须把寿衣给死者穿上。一是因为人死后不好穿;二是因为民间认为人死了再穿寿衣,就意味着让逝者光着身子走了,他到了阴间还是无衣。

招魂是一种怎样的丧葬仪式?

招魂即招回死者的灵魂或与灵魂相沟通的一种方法与活动。其方式是:人初死时其亲属挥舞着死者的衣服登上屋顶,大声呼喊死者的姓名,连喊三次,然后再把死者的衣服扔到屋下,由另外的亲属接着,盖到死者身上,这样做的目的是祈求鬼神,希望让死者的灵魂从阴森的冥界回到尸体上来;丧葬时,则在死者的棺侧或屋外悬挂旗幡,称招魂幡。

人死后为什么要点长明灯?

民间习俗认为,阴间黑暗无边,刚刚去世的亲人必须用灯照着才能前行到阎王爷那儿报到,或者只有灯火才能将其灵魂引到另一个世界。因此,按照相关习俗,在亲人去世后要迅速在其脚下的位置点上一盏长明灯,有些地方也叫“引路灯”、“随身灯”或“引魂灯”。长明灯要长久地点着,不能熄灭。设灵棚后,则将之点在灵前。

民间一般怎样设置灵堂?

灵堂不仅是死者灵魂暂居之地,也是供人们凭吊的地方。各地的灵堂有的设在正厅,有的设在祠堂,也有的设在院子里,非正常死亡者则常常设在路边。一般情况下,灵柩放在灵堂后。在灵堂上要挂死者的遗像,过去是挂画像,现在一般直接挂死者的放大照片。遗像的两旁也书写着挽联。两侧的墙壁上挂的都是亲友们送的挽联、挽帐、衣料、被面等,俗称“祭轴”。富裕的家庭,灵堂上还要搭布帘、挂彩球、点灯笼。灵前有一供桌,桌上摆上茶饭、点心、果品等供品,桌前沿陈列香筒、香炉等祭器,同时点上白烛。桌子两侧铺上谷草或麦草,供孝子守丧跪卧(男左女右)。桌前有两个烧纸钱的灰盆,一大一小,大盆是给死者祭奠时烧纸钱用的,小盆是给押解死者到阴间去的路上的小鬼用的。灵堂上必须点长明灯和长烧香,在出殡之前不能熄灭。桌前至房门左右摆列许多纸扎的纸人、纸马,更有甚者用纸做一座房屋,墙院窗户、楼台厅堂、书斋、花圃、桌椅几案以及其他一切陈设,一概齐全。这些东西都由纸扎艺人所做,俗称“灵前纸扎”。

守灵是怎么回事?

停灵期间,出殡之前,死者灵柩放在灵堂上,亲人必须时刻守护着,谓之守灵。守灵的目的是尽最后的孝道,因此,必须早晚烧纸,朝夕祭奠。而女性孝子除了早中晚三次规定的哀哭外,有亲友来吊,还须伴客陪哭,磕头谢孝。民间一般的停灵时间为三天,所以守灵也须三日,但有的地方旧时习俗可能有长至三十五天或七七四十九天者,守灵时间越长,守灵人就越辛苦。许多地方习俗规定可以由兄弟轮流守灵,兄弟多者半天一轮,相对来说要轻松一些。

报丧这一习俗的目的是什么?

报丧是一个很重要的丧葬习俗,其目的一是将亲人去世的消息告诉亲友,二是让必须参加逝者入殓安葬的亲友做好准备。一般在报丧之前,主家大都请阴阳先生或风水先生择好入殓安葬的日子,然后,将去世的消息和入殓殡葬的时辰同时告知亲友。各地报丧的方式因文化地域差异有很大不同,如浙江大都倒夹一把雨伞,到亲友家后将雨伞倒倚门墙上,不需开口说话亲友即知。在湖南吉首一带,丧家则用放铳通知本村亲属。现在人们大都用讣告的形式告知,不用亲自派人上门通报。有些地方除了向亲友报丧外,还有到土地庙、城隍庙向神灵通报的习俗。人们相信,人死后将由阎王爷管辖,所以必须到庙宇之类的地方报到。

你知道死者家门上挂纸条的由来吗?

挂纸条是指死者亲属在自家门上悬挂用烧纸所用的黄纸制成的纸条,以表示家中有人去世的一种方法。这种纸条的悬挂数目一般是按死者的年龄计算,终年多少岁就挂多少条。相传,此习俗起源于宋代。据说,宋代有一个叫赵准的书生,一次去一远房叔叔家为这位叔叔奔丧,可是他不知道叔叔的名字,况且又是头一次去他家,便在大约的地点打听哪家有人死了。想不到一个被问者十分忌讳死人之事,听后就对他大发雷霆,让他非常难堪。此事启发他想了个办法,即在死者家门或院门上按死者年龄挂上民间烧纸用的黄纸条,使人一看便知道死者的住处,以免再发生难堪之事。

“接三”、“送三”是怎么回事?

民间认为死者在死后三天他的灵魂就要正式到地府阴曹去了,或说是他的灵魂被神、佛或神、佛的使者金童玉女迎接走了,死者的灵魂在死后第三天的时候要回家与亲人再见上一面。因此,到了这一天,主家要搭好灵桌,备上祭酒,并供奉饭菜。到了晚上,孝子贤孙在屋外夹道静迎死者亡灵回来,称“接三”。因为“接三”时,必须送焚冥器,所以又称“送三”。冥器就是接三前主家在冥衣铺按一定尺码、款式、质量糊的一份车马、箱子。

吊丧时有哪些礼节?

吊丧是亲友对死者的祭奠等吊唁活动,一般都于停灵期间在灵堂上举行。古人非常重视吊丧,在魏晋南北朝时,亲朋要是知道丧事而没有前去吊丧,丧主将从此与之绝交。吊丧习俗在民间数千年一直相传而不绝,但各地却多有出入。首先,吊丧者一般都须带一些礼品、挽幛之类,若是至亲诸如亲家、姐妹、兄弟、侄儿、外甥等则必须带上祭奠礼品,甚至有送鹅、送猪、送牛等祭品的,现在大多数人除了一些必需的利市锡箔香烛之外,大都送现金,让丧家自己处理。其次,吊丧必须向死者行礼,这种行礼有的是跪拜,有的是鞠躬,看各人的身份地位以及与死者的关系。晚辈、至亲一般行跪拜礼,这是对死者表达最后的敬意;远亲、左邻右舍、平辈、朋友、同事,也大都行跪拜礼,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行鞠躬礼。第三,对于前来吊丧的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丧主都以跪拜礼表示感谢,甚至在一个规定的吊丧日子,由于吊丧的人多,丧主便长跪不起以示谢意。第四,至亲好友吊丧时必须哀哭,尤其是女眷。

装殓中的小殓和大殓有何区别?

死者死后亲属先要为其沐浴,接下来便要举行殓的仪式。殓有小殓和大殓之分。小殓、大殓统称为“入殓”。小殓是指给尸体裹上衣裳,地位越高贵,所裹的衣裳越多;大殓则是指把裹上衣裳的尸体装进棺材。尸体入棺时,要稳正尸位,下铺红褥子,上盖红被单,取后辈红红火火之意。尸体与棺壁之间,紧插用纸包裹的松柏锯末、叶末或草木灰,以作固定,防止晃动。安排就绪,方可盖棺,俗称“合龙口”,一旦合了就再不能揭开。在有些地方,“入殓”时,如果娘、舅家人未到,奔丧亲人未至,“龙口”就不能合,棺盖留个缝隙,等他们看了遗体之后,才能“合龙口”。

人死后蒙盖头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在民间丧俗中,人死了脸上要用一块布遮盖,苏杭一带用的是红布,名叫“遮羞布”,北方一些地区用的是白布,称为“蒙头布”。关于此俗的起源,东汉袁康所撰的《越绝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春秋末,公元前516年,吴王阖闾与越王勾践战于横李,阖闾败,重伤而死。其子吴王夫差即位后,誓报父仇,在夫椒大败越兵,准许越为属国。从此以后,夫差妄自尊大,不可一世,连年穷兵黩武,重用奸臣,排斥忠良,纵情酒色,穷奢极欲。他不听伍子胥劝告,开凿邗沟,从海上攻齐,捷于艾陵,又在黄池大会诸侯,与晋争盟。伍子胥屡屡进谏,夫差充耳不闻。公元前484年,他听信太宰伯嚭谗言,赐剑令伍子胥自杀。越王勾践得知吴王夫差杀了伍子胥,认为良机已到,乘虚袭吴,夫差连连败退。其后10年,勾践大举攻吴,将夫差围于姑苏(今江苏苏州),夫差求和不准,绝望之下自刭而死。死前含泪对人说:“我悔不该不听伍子胥的劝告,死后也没脸去见他,请你们在我的脸上蒙上一块遮羞布吧”。从此,人死后脸上盖蒙头布的习俗就在民间流传开来。

你知道披麻戴孝这一习俗的由来吗?

在民间,许多地方的老人去世后,送葬的亲人(如儿女)要穿一身黑衣服,再用一只麻袋弄成披风样式,从头顶披戴到腰间,这便是披麻戴孝的习俗。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民间故事。

从前,一位老婆婆有两个儿子,儿子成家后都不孝敬老娘,为了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反哺之情,老婆婆想出了一个办法。她把两个儿子叫到床前说:“我死后,不需你们花什么钱,用破草席把我一卷,埋了就行。不过你们要从今日开始,天天看看屋后面槐树上的乌鸦和山树林里的猫头鹰是怎样过日子的,直到我闭了眼为止。”兄弟俩经老娘一提醒,出工收工时便不由自主地注意了起来。原来,乌鸦与猫头鹰都是很细心地喂养自己的孩子,这些小家伙不管妈妈衔吃的有多快,总是张大嘴巴,嗷嗷待哺。当小乌鸦长大后,妈妈飞不动了,小乌鸦就让她待在家,衔来吃的填在她嘴里,等小乌鸦老了,又有自己的孩子喂养她。反哺之情,代代相传。而猫头鹰却不一样,妈妈老得不中用了,就把妈妈吃掉。兄弟俩越看越内疚,渐渐地改变了对老母的态度。可偏偏这个时候,老人家过世了,兄弟俩后悔莫及。为了记取乌鸦与猫头鹰善恶孝逆的教训,安葬那天,他们模仿乌鸦羽毛的颜色,穿一身黑色衣服,模仿猫头鹰毛色,披一件麻衣,并下跪拜路。从此以后,这个风俗就逐渐流传开来。

民间的出殡仪式是怎样的?

出殡是丧葬仪式的高潮。所谓“出殡”,就是把死者送往坟地安葬。丧家通常要请一位有相当组织能力而又通晓丧葬俗仪的人充任主殡人,出殡礼仪都由他来指挥。开始出殡时,孝子在主殡人的指引下,行“起柩礼”,孝男孝女一律重孝,大哭跪拜,烧纸,离开灵堂,让棺木出门。出殡队伍的安排也很有讲究。灵柩前是孝帽、挽联、纸扎,灵柩后是孝子、司仪、乐工和众多送葬的亲友,一路上孝男孝女放声大哭,乐工的唢呐锣鼓响声喧天。灵柩上有的还带有棺罩,罩前系几条长长的白布,让孝男用手牵住,这叫“扯牵”,表示挽棺,孝女也在灵前行进。一行人低头弯腰哭奔墓地。

传统丧礼中的辞灵是怎么回事?

辞灵是一种向死者遗体告别的仪式。各地做法不一。有的地方在出殡的前一天夜间,在葬礼主殡人的主持下进行这种仪式。是夜在灵棚内点燃蜡烛,鼓乐班子集坐灵旁,从孝子到至亲,按门氏近远依次分别进行。仪式开始时,主殡人手执香把站立灵前,在哀乐声中,死者子女及亲属依次来到灵前,向死者叩头告别。每一人辞灵时,主殡人都要致辞灵词。主殡人的辞灵致词,一定要全面准确。辞灵后,主殡人便从手中分出一根香火插进香斗。有些地方的辞灵是在起灵后,准备出发时进行,由孝子三献,即献酒、香纸与肴祭祀,僧道念诵辞别经,孝男女跪拜与死者辞别。

摔丧盆是一种怎样的丧葬仪式?

丧盆是放在灵桌前给死者祭奠时烧纸钱用的瓦盆。当灵柩抬起后,由长子在灵柩前的地上摔碎丧盆,丧盆要摔得越碎越好,这就是俗称的“摔丧盆”。一般情况下摔丧盆的都是长子,如果长子去世,则由次子继之。民间习俗认为,谁摔丧盆谁就是当然的承宗子,就有继承权。

民间下葬时的程序是怎样的?

下葬是安葬逝者的最后仪式,大致程序是:暖圹——用火将墓圹烧暖和。人们认为火烧过之后,死者进入墓圹会舒服一些;在墓圹中放入写上属于死者所有的地契,称买地券——目的是给死者提供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空间;进棺封龙门——将棺材推进墓圹,然后将外面坟面封死:堆土成坟——在南方,这种堆土成坟大致仅仅是一种象征性的仪式;坟头插孝杖和魂幡——将一切都留在墓地;卸丧服回家——孝子把丧服脱下,穿吉服回家。送丧者也都领红取吉返回。

何谓“复三”?

“复三”是指在死者安葬后的第三天下午,原来“送埋”的孝子及女婿、外甥,带着上“献饭”,到坟上去烧纸祭奠,修理墓冢,平整坟院,然后把“哭丧棍”全部插在坟墓尾端,又把垂在脑后的孝纱盘上头去,从此,孝子才可以随意出入人家大门。原来“送埋”的孝子及至亲,必须参加“复三”,俗语说:“送埋不复三,家里穷个干。”所以,人们都非常忌讳,一般“复三”时“送埋”的孝子或至亲没人缺席。带去的“献饭”献过亡灵之后,孝子分食不完就地埋掉,不能带回家中。

祭七是怎么回事?

从死者去世之日起算,按七日为期,第一个七日为“头七”,第二个七日为“二七”,一直计算到第七个七日即“尽七”为止。丧家逢七对死者进行祭拜,即“祭七”或“过七”。“头七”、“三七”、“五七”、“七七”比较隆重。“头七”时,丧家设灵座,供牌位,举行隆重仪式,受唁开吊。“三七”时,死者的子女要拿着香火,到三岔路口呼唤死者,或上坟焚香接引亡灵回家。“五七”时,民间认为这一天死者亡灵回家“省亲”,丧家除举行祭奠,还要延请僧道诵经,亲友均来吊唁。“尽七”时,丧家举行隆重祭奠,亲友都来烧纸,或到坟前祭拜。

何为百日祭?

百日祭是人死100天后举行的祭祀仪式。“过百日”是人死后比较重要的祭奠日子,这一天,民间无论贵贱均有比较隆重的祭奠仪式。要请僧道超度,并且亲戚朋友亦有来祭的,祭奠结束后,要烧纸钱,有的还要纸扎,此后守丧对生者的束缚可以相对放松,不太讲究的即可从简。

民间居丧期间的习俗一般都有哪些?

死者的亲属在居丧期间有诸多讲究,最常见的风俗有,男不理发:俗语常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在我国的许多地方,居丧期间,男人或在一月内,或在四十九日内,甚至是百日内都不能理发,以示对失去亲人的哀悼之情。女不装饰:居丧期间,民间一般规定妇女要去掉首饰,包括头饰、颈饰和手饰等。食不茹荤:在有些地方,在一定的丧期内,尤其是在下葬之前,食不沾荤腥,包括不饮酒不吃肉。下葬之后,有的地方虽然可以饮酒吃肉,但不能参加宴会。不参与娱乐:在居丧期间,大都反对参与各种娱乐活动,不赴宴,不看戏,不会客。夫妻不同房:在全国的大部分地方居丧期间,禁忌夫妻同房;许多地方还规定丧期不娶妻,不嫁女。春联不用红:丧家在三年丧期未满之前,春联有的不换,而许多地方则用素纸书写。民间习俗认为,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定,死者的尸体会发胀。

汉族人死后喜欢选择土葬的原因是什么?

汉族人死后一般都喜欢选择土葬,为什么要土葬?有人说是因为在神话传说中,人是泥土造的,死后也将归入泥土中。另外一个原因是人们始终坚信,阴间在地底下,死者在那儿以另一种方式获得新生。但事实上,古代人很早的时候就有关于死后只有入土,灵魂才能升天的信仰。《礼记·祭义》有这样的记载:“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礼运》也有:“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的记载。说明人死了之后只有被埋入土中,灵魂才能升天。

你知道天葬是怎么回事吗?

天葬是指通过一定仪式将尸体肢解或任其自然地由鸟或其他动物食尽的一种葬法。它一般在信奉佛教的民族和地区内流行。大多数天葬流行区的人们都相信,天葬会使人的灵魂“升天”。中国藏族、蒙古族、土族、普米族、怒族、羌族、拉祜族、畲族、裕固族等均有天葬,葬式各异。按不同的葬式,又可分为鸟葬、兽葬、树葬、风葬等。如实行鸟葬的藏族,要把尸体运到天葬场,把尸体解剖,剁碎喂食成群飞来的“神鹰”。尸体被吃得越干净,越认为是吉祥的事;若食而不尽,或者无鹰来食,则认为是不吉祥的事。有的民族在人死后将尸体放在木轮车上拉着跑,直到掉下来为止。尸体置于荒野,如果被鹰、狼等鸟兽吃了,即认为死者的灵魂升天了。如果七天后,死者的尸体还在,便认为不吉祥,还要请喇嘛念经,替死者祈祷消灾。

什么是悬棺葬?

悬棺葬是指人死后,亲属殓遗体入棺,利用木桩或天然岩缝把棺木悬置在悬崖峭壁之上,或者把棺木放在天然或人工凿成的岩洞之中的葬法。悬棺的形制主要有船形和长方形两种。这种葬法主要流行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他们将其称为“挂岩子”,通常认为棺木悬置越高,就表示对死者越尊重。依据文献记载及实地考察,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福建、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区均有此俗。福建的悬棺葬大约在夏朝以前就已出现了,历史最为悠久,但遗存下来的只有武夷山千仞绝壁上的一处。至今保存最多、最集中的是四川省珙县麻糖坝的悬棺。

黄泉具体指何处?

黄泉是古人对人死后埋葬的地方的称呼。古人从打井的经验中获知,当掘到地下深处时,就会有黄泉。这是因为地下水从黄土中渗出来,常带有黄色。古人认为人死后要到“阴曹地府”去,“阴曹地府”在很深的地下,于是深处地下的黄泉便有了与墓穴重合的机缘,古人遂以黄泉代指葬所,认为人死后将归黄泉。黄泉观念中夹杂着古人认为死者灵魂不死的理念,原先埋葬遗骸的黄泉之地也便成为逝者灵魂栖息的场所。后来以黄泉为源头,产生了泉下、九泉等词语。

给逝者烧纸钱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民间有为逝者烧纸钱的习俗,人们相信被焚烧的纸钱到阴间可以化为钱币供死去的亲人享用。关于这一习俗的起源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最为常见的是,认为它起源于唐代。唐代商人张于和李智贩卖草纸,可是草纸质量太差,卖不动。为使草纸尽快出手,两人连夜商量了一个鬼点子:次日清晨,人们忽然听说张于死了。李智守在张于灵前痛哭。哭罢拿出一捆草纸在灵前烧起来,引来很多人看,烧着烧着,忽听棺材“嘎嘎”作响,又见棺盖挪开,张于“死而复生”,说:“多亏李兄为我烧纸,打动了阎王爷,这才放我回来了。”轻信的人们互相传播,纷纷拿钱去买两人的草纸,给死去的亲人烧,于是就形成了给逝者烧纸钱的习俗。

在坟墓周围种柏树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在有些地方的墓地上,人们常常能看到一簇簇绿绒似的柏树,民间俗称坟柏。杜甫的《蜀相》中诗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道出了坟墓周围种柏树的由来。史书记载,234年,当时正值三国鼎立。蜀国军师诸葛亮率兵伐魏,在五丈原与司马懿隔渭水对峙,病死军中。诸葛亮以身殉职后,遗体葬在定军山。刘禅亲自下诏,在墓地种54株柏树,象征诸葛亮终年54岁,以表彰他的赫赫战功及表示其永垂不朽。后人仿效此法,于是坟墓上种柏树的习俗在民间流传开来。

§§第三章 吉祥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