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玉溪三乡论
32017800000016

第16章 八、饮食文化誉滇中

玉溪山水兼有,物产丰富,是有名的“高原水乡”、“鱼米之乡”,这就为玉溪饮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讲究饮食文化的玉溪人凭借得天独厚的条件,利用这块土地上的物产,烹调出久负盛名的“玉溪风味”。

玉溪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经数百年,到了清代乾隆年间风行昆明,之后长盛不衰,成为玉溪的一个品牌,深受昆明人青睐。云南大学的朱应庚教授对玉溪饮食文化对昆明的影响,曾经有过这样的描述:民国初年建成的玉溪街,是昆明当时唯一的一条饮食街,其热闹程度不亚于正义路、晓东街、南屏街。窄窄的街面两边摆满了饮食摊点,从早至晚人来人往,趋之若鹜。人们以到此一饱玉溪风味而为快事。玉溪饮食在十分挑剔的昆明人中得到认同,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时隔许多年之后,朱应庚教授描绘的这条街似乎已经很难找到,但是作为一种饮食文化现象,已经汇入了云南饮食文化的长河,因而我们只要到昆明的大街小巷走一走,不管你留不留意,抬眼就会撞见挂有“玉溪风味”或“玉溪小锅米线”牌子的饮食店。有的店牌还在前面加了“真正”二字,叫“真正的玉溪风味”。瞧瞧逗不逗,还生怕人家以为是冒牌货。这是精明的店家打的广告了。不过如今的假货实在很流行,连动物都可以克隆呢,何况风味饮食?强调了“真正”二字,就说明这店不假。要有假,下一次食客就不光顾了。当然,这也告诉我们一个信息,玉溪饮食文化有可能被侵权了。这个原因,自然是玉溪饮食文化有市场有消费者,能获得利润。因为玉溪风味饮食的特征,是吸收了川菜及苏菜的长处,兼有麻辣鲜香。这种饮食特征,在讲究佐料和注重汤味的玉溪米线中得到很好再现。玉溪人玩米线,还真让人眼花缭乱,什么焖肉米线、扒肉米线、鳝鱼米线、凉米线等等,都百吃不厌,不仅在民间流行,还能上宴席。玉溪民间还有一个米线节,从古至今流传。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区域的变化,今天讲到玉溪饮食文化,也不仅仅局限于老玉溪(今红塔区),而是要涵益整个玉溪市。在这个区域中,有汉族创造的饮食文化,也有少数民族创造的饮食文化。这些饮食文化相互渗透,使玉溪的饮食文化变得更为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玉溪饮食文化的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自然因素及社会文化因素。关于自然因素,我们已经说过,是自然环境和特产资源,这是形成玉溪风味的物质基础。至于社会文化因素,应该是玉溪风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稳定,促进了消费,繁荣了饮食文化。故而,在玉溪市区域里,各种风味饮食都有各自的特点,是玉溪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

我们先看看鳝鱼米线。米线,是用大米做成的,又细又软,极有口感。玉溪人很喜欢吃,云南人也很喜欢吃。即使到了如今,各类饮食相互交融,异常丰富,玉溪人对米线仍有情结,比如早点,就只选择一碗风味米线一食了之,简单朴素,不似广东人喝早茶那么当一回事。鳝鱼米线的制作,就是以鳝鱼为主要调料,再加入其他佐料,也不复杂。至于鳝鱼米线的由来,并无史料记载,倒是民间有故事流传,说是不知哪一年,居住于新兴州的一户穷人,主人晚年得子,恰巧碰到过米线节,亲戚趁此机会纷纷前来致贺。人家来道喜,就得招待,这也是玉溪民间好客的习俗。但主人因家境困难,虽有米线,但无肉作“帽子”。仓促之下,为保住自家面子而又不失礼节,主人就到水田中捉来鳝鱼,经过制作,代替肉作米线“帽子”。似乎是歪打正着,以鳝鱼为主要调料的米线一上桌,即刻散发出香味,食之十分可口。客人们虽都是玉溪人,平日也喜欢吃米线,但对这种米线很陌生,就问主人是什么米线。主人其实也不曾想过这是什么米线,就不假思考地说,是鳝鱼米线。客人连连称好。鳝鱼米线就从此流传开来。时至今日,烹调制作技术,也相当成熟。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将装有米线的锅放入灶台上,至水涨,依次放入植物油、大蒜、面酱、辣椒粉、花椒粉及鲜鳝鱼片、油炸水发猪皮等等调料,煮不多时就可上桌。鳝鱼米线属于玉溪风味小吃的当家品种,冬季可以热吃,夏季可以凉吃,其味酸甜辣麻香皆有。

小锅米线也有特点。小锅米线顾名思义,就是用小锅煮的米线。小锅多为铜制品,能煮一碗米线。小锅米线起源于玉溪的米线节,也是一种独特的风味。因而,小锅米线的普及率,在玉溪饮食行业中是极高的。早点,玉溪的上班族多到米线摊上煮一碗小锅米线食之;乡村人到城里赶街,饿了也乐意用小锅米线果腹。小锅米线的制作方式,与鳝鱼米线有些相同,只是主佐料有异,用的是剁肉,其味咸鲜、酸辣,很受欢迎。

扒肉米线是澄江县周氏两兄弟经营的,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很有些名气。这种米线制作用的大米,是周氏兄弟专门选择的,叫冬吊米。冬吊米很少,只在一垡田里生产,因而用它制作米线,就要有特别之处,先是由有经验的人泡米,并将泡好的米磨米浆,再将米浆挤压干,用锅煮熟后搓成条状,尔后又煮,直到软硬合适,取出石礁细冲,最后置入木榨榨成米纱,成为成品。这样复杂的工序,制出的米线自然独特。因为是扒肉米线,除了有上好的米线外,烹调用的猪肉就要有些讲究了,须用前颊肉,经水浸泡后切成方块形状,放入锅中煮熟,再用土锅炖一夜。这样又煮又炖,肉就食而不腻、舒适可口了。且肉汤还可作为米线汤。扒肉米线的其他佐料,有油辣椒面、酱油、花椒油、腌菜、韭菜。如此的米线,味美可口。这种米线起源于清光绪末年,是当时的澄江府新兴州(玉溪)的一名童生,叫周洪翔,因赴府治河阳县应试不第,不愿回乡,在县城开了茶室谋生。茶室生意好,赚了些钱,然后又把家小迁来,增设了鳝鱼米线摊,卖鳝鱼米线。因受封建思想影响,当地人对用鳝鱼作米线佐料大惑不解,以为鳝鱼是禁食之物,生意冷淡。周洪翔为把生意做下去,按照当地群众习俗,研制了扒肉米线。从此,玉溪米线又多了一个成员。

除了米线,玉溪的小锅煮品也很有名,解放以前摊点遍布昆明,最多时有上百家。把玉溪小锅煮品传入昆明的翟永安,他的煮品风味独特,让“老昆明”忘之不得,卤饵、卤面等等食物,色香味俱全,价廉物美,在春城风味食品中大放光彩。

砣砣肉是彝族的一种风味食物。生活于峨山、新平等县的彝族同胞,长期以来有饮食少油荤的习惯,因而把炒精肉作为待客的主菜,他们将腊肉去皮,切成方块状下锅烹制。如此做成的肉就叫砣砣肉,砣砣肉腊香可口,味道异常鲜美。

傣族有一种风味食物叫竜粑。竜的制作,是先将糯米舂成米粉,并加入适量猪油和芝麻,搓揉之后加入糖或食盐,加入糖的是甜竜粑,加入盐的是咸竜粑。竜粑用芭蕉叶包裹,蒸熟,就可以食用。这种食品傣族群众很喜爱,一年中要吃两次,其中早稻种完吃一次,端阳佳节吃一次,含有迎接丰收的意思。客人来了,也是馈赠的佳品。干黄鳝在花腰傣风味食物中也有特点。在每年的春夏季节,心灵手巧的漠沙妇女就拿着自己编织的竹笼,到插了秧的水田和沟渠中,捕捉黄鳝。竹笼编织得十分精巧,里面放上蚯蚓及螺蛳肉作为诱饵,黄鳝钻进竹笼就出不来了。如此省事的捕捉方法,算是傣家人的一种发明。黄鳝取回家,先用火烤到半熟后,用水洗干净,除去内脏,抹上盐、花椒面和辣椒面,在烈日下晒干,就成了干黄鳝了。晒干的黄鳝一圈一圈盘起来,便于保存。干黄鳝的食用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植物油煎,二是用火烤。不管用哪一种方法,黄鳝都十分香脆好吃。傣家男人喜欢用它下酒,享受生活。当地因此流传有顺口溜,说“糯米饭,干黄鳝,二两小酒天天干”。干黄鳝在傣家饮食文化中的地位是其他食物不可替代的,客人来了可用来招待,客人走了可当礼物送上,也不失体面。腌猪肉在漠沙热坝比较流行,因为这种肉不仅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且味道异常鲜嫩。它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先将宰杀后的猪用文火烤黄,再剖腹清理洗净,把肉切成条块,放入水中煮片刻后,切成薄片,拌上盐、辣椒粉、白酒、炒过的糯米面,放入缸中密封,保存半年后就可以吃了。腌猪肉有酸味,很可口。我们再说说玉溪烤鸭。玉溪烤鸭的特点虽然与北方烤鸭的特点有许多近似之处,但也有不同的地方。玉溪烧鸭多选用重约1千克的子鸭进行加工,烤制的燃料为青松毛草团。由于青松毛草团散发青香味,火力强而不易熄灭,因而烤出的烤鸭自有另一番景象,色泽金黄,味道清香,肥肉鲜而不腻,净肉软而不粘。食用时,用上椒盐、甜酱及大葱等佐料。玉溪烤鸭不知发源于哪个朝代,但如今仍很流行,玉溪现代化的菜市上处处可见。玉溪烤鸭最有名的是大营街镇的,这个镇距中心城区三五公里,计划经济时镇供销社开一食馆,把烤鸭作为主业;市场经济发展了,有这门传统手艺的人家开起烤鸭店,吸引四方来客。以致城里人在双休日,都要驱车前往大营街,尝尝那里的烤鸭。因此,早在清代,著名诗人杨竹溪还为玉溪烤鸭写了一首叫《棋阳竹枝词》的诗。诗云:“鸭卵能教谷抱成,百千万亿广资生。红泥炉内包燔熟,大嚼何辞饮巨觥。”名士专为烤鸭写诗颂扬,恐怕名满京城的北京烤鸭也没这待遇。这也算是饮食文化的一个特点。滇地有个顺口溜:“通海酱油禄丰醋,新兴姑娘河西布。”说的都是有名气的人与物。这其中的通海酱油由此看来,是早已享有声誉了。的确,通海酱油自从清代嘉庆年间(1820年)张从正开始酿制,到如今已有一百八十年有余了。在这些年中,通海酱油着实风光,前前后后设立了调鼎香斋、品香斋、鼎香斋、永香斋、调美斋、和美斋、兴顺号七大酱园。到了最鼎盛时期,发展到二十三家。这些酱园有的不仅在滇南多地开始设分号,还将产品外销。

通海酱油因此成为地方名牌产品,备受欢迎。制作通海酱油,有两个环节必须把握好,一是黄豆要好,二是晒酱时间要长。一个酱园往往有数百个酱缸,轮作周期长,酱就透,酱油质量就有了保证。通海酱油清而不浓,香味浓郁,是很好的调料。玉溪油卤腐是一种家用咸菜,从明清开始腌制以来,几乎成为每户人家必备的食品。油卤腐的腌制,用蚕豆做成的臭豆腐为主要原料。这种臭豆腐质地细腻,闻之臭,食之香,经阳光将水分晒干后,配以辣椒、八角和花椒粉,混入炼熟的菜油,就可以腌制而成油卤腐。油卤腐色、香、味都好,说色好,是让菜油浸泡久了,显现金黄透亮的光泽;说香,是各种佐料经过融会,飘逸出一种独特的香气;说味好,是油卤腐腌的时间越长,味道越好。油卤腐是下饭的好咸菜,玉溪的食客们在酒过三巡之后要吃饭时,常常会向服务员吆喝:“抬一叠油卤腐。”有了油卤腐,饭就吃得下,吃得舒服。即使不吃辣椒的北方人,也接受得了油卤腐这种玉溪风味。在玉溪的风味食物中,要说味道的传播距离,也许再没有比得上易门豆豉的。易门豆豉的味,以臭著称,因而也叫易门臭豆豉。有一年在党校学习马列主义,隔壁一同学带来几块易门豆豉,尽使整条过道充溢着豆豉味,爱嚷嚷的同学就大叫:“哪个带来了臭豆豉?唉呀,这味……”带来豆豉的同学就笑而不答。吃饭时,豆豉拿出来,爱嚷嚷的同学一样去吃,又说:“这豆豉闻起来臭,吃着香。”香含着臭,臭包着香,便是易门豆豉的特点。易门豆豉的主要原料为青绿豆,是人工制出来的。青绿豆制作的豆豉,不仅色泽好,食味也好。玉溪冬瓜蜜饯的制作始于明代,到了民国初年,玉溪凤香糕点铺名师唐家荣经过多次试制,生产了水晶蜜饯。水晶蜜饯清凉甜脆、透明无渣,给玉溪冬瓜蜜饯带来了声誉。玉溪冬瓜蜜饯,是以冬瓜及糖加工而成,有很好的市场销路。豌豆粉是澄江县的风味食品,其粉质精硬,色泽黄亮,可以凉吃、熟吃、煎吃。当然,在这些吃法中,凉拌口味最好。凉拌需要很多佐料,如甜白酱、酸醋、蒜泥、油辣子、盐水、姜汁、芝麻、味精、白糖水、花椒油等等。这些佐料与豌豆粉相拌,就有了酸、香、辣味,异常爽口。因此,澄江街头的豌豆粉摊,就很受当地群众欢迎,常有食客光顾,就连昆明等地的人到澄江去玩,也要品尝一番。有一年冬天到澄江,被亲戚硬拉着到街上品尝了一次,至今记忆犹新。豌豆粉的制作方法很有特点,先将干豌豆洗干净,再放入盆中用水泡胀,以石磨磨成浆,尔后过滤,加水煮。待煮熟之后,经过凉冷,就成了豌豆粉。

最后要说的是澄江藕粉。澄江坝子气候温和,适宜于产藕。以澄江藕生产的藕粉杂质少,含水低,且含有较高的多种维生素和磷质糖分子,因性平和,对肠胃可起到通气解热作用,是一种滋补食品。澄江藕粉的生产历史已经有百余年,过去多为手工制作。关于这种制作方式,因抗日战争于1939年迁到澄江的广东中山大学的教授们有这样的描述:“将藕洗净后,磨至粒碎,倾布入袋,内压榨之,使藕粉及水与大粒之渣分离,然后将榨出之藕液,静置之,则藕粉即下沉器底,放出上部之清液,取出器底之藕粉,晒干之,即成日常之藕粉。”

玉溪风味食品可谓独树一帜,它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玉溪人发扬光大玉溪饮食文化的孜孜不倦的精神。这种精神是玉溪饮食文化的基石,使玉溪菜肴显现出刀工精细,注重火候,主配料讲究鲜活滋嫩,调味以鲜为主,重辣轻麻,酸甜适中的特点,有别于其他菜系。

这些民间小吃的美味令我如此依恋,是一种潜意识的加上幻想式的依恋。云南这个奇异的区域,酝酿神秘的大自然,其细微之处如这些民间风味,也颇含有民众的智慧在其中呢,因此,历史多了一层亲切感,它在我们的记忆中回响。在群山的俊拔高远之中,在卓而不群的气度之中——暗香浮动,沁人心脾。

玉溪,作为古滇国的重要区域之一,历史文化是相当丰富、厚实的。我们只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采掬几朵绚丽的浪花,构成这篇文字的基本框架,不可能详尽周到地论述。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古滇文化的脉搏在这块土地上跳动的节奏,感受到了古滇文化的源远流长。我们因此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是在古滇文化的滋润下成长起来的,每一个有成就的人都是得到了古滇文化的启蒙。玉溪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段与古滇文化结伴而行的历史。玉溪这块地方支撑起了古滇文化,古滇文化给玉溪注入了永恒的活力。

因此,我们以为,将玉溪称之为古滇文化之乡,应该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