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未来产品的设计
32026400000008

第8章 新生物体的崛起——人机合体

本节核心论点:当机器具备了认知和情感能力后,神人同形同性论可能不再显得那样荒谬,这种将信仰、情感和个性特性赋予机器的做法也许是非常恰当和正确的。

汽车+骑手:新生物合体。Rrrun,Marta Thoma的雕塑作品由作者拍摄于加利福尼亚Palo Alto的Palo Alto Bowden公园多年以来,大脑的三层描述理论已经被研究人员证实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多种用途,尽管它是进化论、生物学和外科学三方面的一种彻底简化。三层描述理论都是基于早期的先驱——Paul McLean的“三位一体”理论,三个层次由大脑较低级的结构(脑干)提升至较高的结构(大脑皮层和额皮质),追踪进化的历史和大脑处理的能力及技巧。在《情感化设计》一书中,我进一步简述过这一思想,以便于设计师和工程师应用。我们考虑将大脑的处理机制分为三个层次。

本能层:最基础的层次,大脑的处理机制是自动的和下意识的,是由我们的生物特征决定的。

行为层:这是我们学习技能的园地,但是大部分仍然是下意识的。这一层次发起和控制我们的大多数行为,它的一个重要作用是管理我们对行为结果的预期。

反思层:这是大脑中有意识的、自觉的部分,是自我和自我认知的园地。

它会分析我们所希望的(或是害怕的)过去和预期中那些可能发生的幻想。

一旦我们将这些情感因素注入到机器当中,机器将会获得和人一样多的益处:通过快速反应来避免危险和事故,为机器和任何可能在附近的人提供安全特性,以及利用强大的学习能力来改善期望值和增强性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已经成为了现实。电梯门能够在侦测到障碍物(通常是一个挤进来的人)时紧急抽回。机器人真空吸尘器能够避免剧烈的跌落:对坠落的恐惧已经深深植根于它们的电路当中。这些是本能的反应:自动的恐惧通过生物因素灌输到人类的头脑中,同时也由设计师预置到机器当中。对于人类,情感的反思层将信任或责备的感情置于我们的体验当中,然而机器目前还达不到这一层次,但是将来有一天它们会达到,从而获得更强大的学习和预测能力。

日常用品的未来依赖于那些具有知识和智能的产品,依赖于那些明白它们被安置在哪里、谁是它们的主人,并且能够和其他的产品以及环境交流的产品。这些未来的产品都是具有能移动、能对周围环境进行物理操作、了解其他机器以及它们周围的人类并能够与之进行交流性能的机器。

到目前为止,最激动人心的未来技术是那些和我们形成了共生关系的技术:“机器+人”。“汽车+司机”的人机共生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是和“马+骑手”很相似?毕竟,“汽车+司机”的系统将整个过程分为几个层次,其中汽车控制本能层、司机负责反思层,两者共同作用于行为层,这和“马+骑手”异曲同工。

正如马具备足够的才智来处理驰骋时本能层的事务(躲避危险地形、根据地形特点调整步伐、躲避障碍物)那样,对于现代的汽车而言,这意味着感知危险、控制汽车的稳定性、刹车和速度。类似地,马学习复杂的行为规则来通过复杂地形或跳过障碍物、在需要时转换为慢跑、维持适当的间隔并和其他的马或人协调配合,而现代的汽车则会调整自己的速度、保持自己的行驶路线、在感知到危险时刹车以及控制驾驶体验的其他方面。

“马+骑手”和“汽车+司机”作为共生系统。“马+骑手”可以被看做是共生系统,其中马控制本能层,骑手则控制反思层,两者在行为层上交叠。所以,同样地,“汽车+司机”也能够被看做是一个共生系统,其中汽车越来越多地接管本能层,而司机则控制反思层。还是一样,两者在行为层上交叠。注意在两种情况下,马或者智能汽车都同样也试图对反思层施加影响。

反思层通常是属于骑手或司机的,但也并不总是这样,比如马决定放慢速度或者想回家,再或者,不喜欢和它的骑手打交道,决定把骑手扔下去或者仅仅是不予理睬。不难想像在未来的某一天,汽车将会自己决定走哪条路,然后就那样行驶过去,或者当它认为需要买汽油、司机需要吃点饭或休息一会儿时,它就会离开原定的路线,或许,还有可能是道路本身或者沿途的商业机构发送的信息诱使它这么做。

“汽车+司机”是一个有意识的、情感化的和智能的系统。在20世纪初期汽车刚刚面世时,司机需要提供所有的处理层次: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本能层元素被添加进来,于是汽车能够自己掌控发动机的工作、燃料的调节和换挡。借助于防滑刹车、稳定控制、巡航控制和现在的行驶路线保持功能,在行驶中汽车掌控着越来越多的行为层事务。所以,对大多数现代汽车而言,汽车提供本能层部分,司机掌控反思层部分,两者都对行为层起作用。

21世纪的汽车已具备越来越多的反思层组件:“汽车+人”系统中有意识的、反思的部分正被汽车自己接管。反思层的功能在以下方面非常显著:能够持续评估汽车和其他车辆距离的适应型的巡航控制系统,监控司机对导航指示的遵循情况的导航系统,以及其他所有监控司机行为的系统。当汽车的反思层分析发现问题时,它们将会向人发出信号,让他们改变行为,或者在可能时就直接纠正这些行为。而且当它们认为必要时,它们将会完全地接管控制权。

有一天汽车将不再需要司机,取而代之的是人们都将成为乘客,当汽车载着他们去目的地时,他们能够闲聊、阅读甚至睡觉。你喜欢自己驾驶?没问题,你可以到专门的场所去驾驶汽车,就像现在爱好马术运动的人们那样。当这一天到来时,我希望会是在21世纪之内的某一天,所谓“汽车+人”的模式将会消失。那时,像过去一样,车和人都还在,但是车将会掌控全部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汽车至少从运输的目的而言,会成为一个真正智能的、自主的机器,不仅负责导航和驾驶,还会关照乘客的舒适与健康,提供合适的光线、温度、食物、饮料以及娱乐。

乘客能否和他们的汽车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呢?在过去,那些倾向于将信仰、情感和个性特征赋予万物的人们常常被批评为是神人同形同性论者(译者注:神人同形同性论指人们认为其他生命体或者类生物体都具有人类的情感,甚至具有自己的性格特质的一种观点)。但是当机器具备了认知和情感能力后,神人同形同性论可能不再显得那样荒谬,这种将信仰、情感和个性特征赋予机器的做法或许是非常恰当和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