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一生必读名家精品——品读诗文
32031100000064

第64章 太阳神庙的圆柱

〔俄国〕蒲宁

暴风雨过去了,大地笼罩在一片宁静和祥和之中;在这样的傍晚时分,燕子特别高兴。空气洁净而又温煦,远处那布满条纹的像圆屋顶似的山峰显得一清二楚,近在眼前,阳台对面的花园湿漉漉的,显得格外清新,茂密,翠绿欲滴。而在花园的上空,在被花园掩映着的古堡废墟的上空傲然挺立着六根淡黄色的巨型圆柱,六根大神殿的圆柱。我从阳台上遥望着渐渐沉落的太阳,遥望着黎巴嫩山,遥望着西北方。废墟渐渐往谷地的西部延伸。沿着它的南墙有一排白杨树和果树林,城墙高过林木,不时显露出石头雉堞和巨大的缺口。我看清了整个卫城,包括东边城门的柱廊式入口,西边的大神殿,中间的六角形建筑和供奉牺牲的院子。小神殿是在城墙外单独建造的,它那庞大的围柱式建筑保存得出奇的完好。但是,它在这里却并不起眼:一切都给大神殿的圆柱压倒了。在这些圆柱中,最靠右边的那一根的顶端几乎已经完全脱离了额枋。我想,它过不久便会倒下来,那可真是太可怕了!要知道,光是卫城的基座就有十五俄尺高,而圆柱还不是直接立在它上面的:大神殿还另外建有一个基座,高度几乎与第一个基座相仿。圆柱本身高达四十俄尺!当初,围着神殿的列柱廊是由五十四根这样的圆柱组成的。

现在只剩下了六根,是列柱廊南边部分的三分之一,依靠第二个基座仅存的一堵墙壁支持着。它们是多么孤独啊!谷地的天空渐渐变成一片湛蓝,黎巴嫩山的层峦叠峰也渐渐泛青。在西北方向的远处,在一道最高的山脊上,那些条纹开始发黄,越来越清楚地凸现在空中。天与地之间是一片辽阔得无法形容的空间。而这些伟大的圆柱,这些孤独的“英雄时代的继承者”则更是无与伦比。

院子里静悄悄的。无数正长岩雕塑的碎块或直立或横卧在我的周围,好像某种可怕的石头怪物。在我身后和右边的那些遭到破坏、已经变形的圆形壁龛把石头的内囊全都敞开;其中只有二三个还保留着贝壳形的龛洞、壁柱和浮雕,使人想起昔日的风光。左边有一大堆石块,还有一些壕沟和陷坑——那里矗立着小神殿,显得沉重而又轻巧,挺拔而又庞大,它像奇迹一般保存着如同由整块淡黄色大理石打制而成的屋体和整整九根圆柱,从我这儿刚好能把它们所在的那一侧看得一清二楚。我凝视着它们,一直弄不明白,是什么使它们同那六根圆柱大不相同的。小神殿,只是体现出希腊的美和罗马的强大国力的典范,它比大神殿略小一点。它没有柱廊式入口,没有六角形建筑,没有燔祭的院子,不过事实上它的基座同太阳神殿所在的那座业已消失的基座几乎一样高,它们的列柱廊也几乎一样高……那么,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只在于大神殿的圆柱上端没有缩小。而这,却给世世代代后人留下了无比强烈的印象!

太阳下山了,就如在东方常见的那样,一时间显得特别明亮。就在这种没有太阳的奇特的光亮中,在似乎没有大气的空间里,遭到强烈灼烤而显得红彤彤的圆柱突然可怕地凸现出来,变得格外沉重和高大。

我踩着巨大的石块,沿着沟壑和高地,跨过残留的大理石梯级和千年的瓦砾,拐到圆柱所在的基座下面,抬头仰望着上方……深邃的浅蓝色的天空同天底下这些红彤彤的圆柱是结合得多么奇妙啊!不一会儿,这些圆柱已经变得暗淡起来。暮色很快便自天而降。我跌跌撞撞地跑进壕沟,待在高大的城墙角落里。城墙现在有两堵:西边和北边的。两堵墙都有破洞,挺难看。不过,难看的样子使它们显得更加古老。我从黑洞洞的沟壑里,登上一个个由石头瓦砾堆成的小山,往墙角的破洞走去,然后面对落日的余晖,站在墙洞里。我的下方是峭壁,远处展现出如黑沉沉的海洋一般的谷地,再过去是黎巴嫩山脉,及其在远方暮色中微微泛红的一道道山脊。在我的脚下是太阳神的子民们砌造的城墙,它的石块永留于此,凝然不动,直至世界的末日。

(冯玉律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