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世界名桥(学无涯丛书)
32035000000022

第22章 武汉长江大桥

我国第一大江是长江,长达6300多千米,居世界第三位。在长江上架桥是我国人民数千年的愿望,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代初年,赵匡胤征讨江南的南唐时,就曾采纳樊若水的建议,用大船竹绳,在采石江造了一座浮桥,这是有历史记载的长江上的第一座桥梁。而长江上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是位于湖北武汉的长江大桥,号称“万里长江第一桥”。

武汉长江大桥地处湖北省武汉市的汉阳龟山和武昌蛇山之间,它是连接长江南北的第一座大桥。这座桥梁于1955年9月正式开工,1957年10月建成,历时整两年。建桥之前,有关部门从多方面进行了测量,认为龟山和蛇山之间的江底情况较好,而且在建桥时,可以利用两山的高度,减少两岸引桥的工作量。

武汉长江大桥全长1670.4米,其中正桥1155.5米。为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钢桁架桥,共有8墩9孔,每3孔为一联,每孔跨径128米,为连续梁组成。大桥上层为公路桥,车行道宽18米,能并行6辆大型客车,两侧也辟有各宽2.25米的人行道,下层是双线铁路桥,火车可以对开通过,两侧也辟有人行道。大桥两端都建有高35米的桥头堡,非常庄严雄伟。桥头堡建成民族形式,顶部四角攒尖,飞檐挑起,覆有琉璃瓦。内部为4层,有电梯和扶梯,供行人上下,墙壁上有各种图案的浮雕,装饰精美华丽。桥高从江底到公路桥达80米,相当于30多层的高楼。桥下净空较大,终年可通行巨轮。

大桥建成后,不仅使武昌、汉口、汉阳三镇连成一体,而且连通了我国铁路南北大动脉的京广铁路,毛泽东主席在他的一首诗词中评价武汉长江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在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过程中,前苏联的一些专家参加了设计和施工。

武汉概况

武汉,湖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市区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成。古称江夏,东汉末年开始筑城,叫“却月城”。三国孙权又在武昌蛇山筑城,称“夏口城”。后几经兴衰,至唐宋时,两城基本定型。汉口明代初成镇,商业繁荣,为我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有“火炉”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