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世界名桥(学无涯丛书)
32035000000006

第6章 风雨桥

风雨桥,为侗族建筑“三宝”之一。是可以与鼓楼媲美、展现侗族传统民族文化灵性的标志性建筑。

风雨桥,又称花桥,亦叫福桥。侗族自古以来临水而居。为了行走便利,侗家人会在寨河上架起一座或数座桥,一般是建在寨河的下游。据说如此也可以将从上游流来的福气好运拦聚到寨里。侗家人对桥址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侗族将山脉、河流视为“龙脉”,认为“龙嘴”是安寨的最佳地点,而风雨桥是用来贯龙脉、导龙气、领水口、存财气的。这中间就包含着侗家人祈愿自己的民族家族生存兴旺发达的潜意识。

侗族人民所建的风雨桥,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精华体现。不仅可以使交通便利,还可以为行人遮风避雨,因此都是“廊桥”。特别是“南侗”地区,这种杉木组合的托架支梁式木桥,建造得式样繁多,工艺十分复杂,装饰非常讲究,大大超出了桥的实用性功能。即使是一些偏远村寨很简单、很短小的风雨桥,也至少是二重檐以上的、结构骨架复杂的“廊桥”,廊顶上会竖起一个或几个多重檐的亭阁式宝顶。桥、廊、楼一体,远远看去,就像是带鼓楼的长廊。在有的村寨,比如黎平的肇兴大寨、榕江的车江大寨,在鼓楼的附近都配建有风雨桥,有的索性就是没有溪河的旱地风雨桥。

风雨桥之所以又被称为“花桥”,是因为桥内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彩绘装饰。桥的长廊两边,立有带长凳的栏杆,专供行人歇脚避风雨,寨民休憩娱乐,年轻人谈情说爱。抬头四望,桥的长廊、重檐、亭阁内,无处无彩绘,有的廊内还挂着匾额、字画。中央的亭阁里,供奉着“祖母神萨玛”,也许还有桥神。在那些多重的檐口、攒角和瓦脊上,也都有彩绘,或吉祥动物塑像,或葫芦宝顶。有的桥头还立有建桥记事碑,记述这座桥的修建历程及捐助人姓名。

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是黎平的地坪风雨桥。地坪侗寨建于黎平南端,现为地坪乡政府所在地。这座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桥,是侗乡建筑中的精彩之笔。它始建于清朝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七月,桥长54.6米,桥宽4—5米,桥身距水面10米,一墩两孔三楼,中间的一个桥楼是宫阙式五重檐四角攒尖顶,青瓦屋面,高达5米多,顶上高耸葫芦宝顶;桥身两头各有一座三重檐桥楼,楼高3米。每座桥楼的翼角、楼阁和屋脊等处,无处不是二龙抢宝、双凤朝阳一类的吉祥泥塑;而内部的廊柱、壁板上,则无处不是民族风情及历史掌故的彩绘图案,宛如一卷卷打开的连环画卷。与鼓楼的建筑工艺一样,风雨桥的结构也非常巧妙,它的大小柱子、枋、椽、檩、板、凳、栏杆、扶手等等,全部使用杉木穿榫构成,无钉无铆。如此精湛的工艺,完美的形式,再次充分展示出侗族人民非凡的建筑艺术天赋和高超的实践能力。

侗家人建风雨桥的如此“铺陈”,的确让不少外来参观游览者大惑不解。或许,从风雨桥上最常见的装饰物“龙”上,可以找到答案。侗族的先民来至“百越”,越人近水,龙是其图腾。侗家人建在寨边河上的大大小小风雨桥,从远处看,不就是一条条大大小小的“龙”?侗族人民是否就是要用这种方式,唤醒族人深藏于心底的关于祖先来去历程的记忆?

侗家人说:“鼓楼通天,花桥接地”。仔细看看眼前这一个个侗寨的整体布局,你会发现,他们的寨子就是一条“龙”……是鼓楼和风雨桥,把小小的侗寨与大千世界、与宇宙万物接通,联为一体的。这就是侗家人心中“龙”的意象。“天人合一”的思想被他们用无与伦比的建筑艺术曲折地展现在世界面前。

侗族历史

侗族源于中国古代百越的一支,秦汉时称为“骆越”,魏晋以后称为“僚”,侗族就是僚的一部分。古代文献史册上称侗族为“洞人”、“峒人”、“洞蛮”等,其自称为“甘”,宋时音译为“仡伶”,明以后称“峒僚”、“峒蛮”、“峒苗”,或误称为“苗”。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其为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