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宁阳县财政局 孙华 王鹏飞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我国庞大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管好规模日益庞大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十分薄弱,效率不高,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到了国有行政性事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探讨其中的问题及成因,结合宁阳县实际,从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入手探索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新路,以便更好地发挥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功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利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加强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国有资产还属于分散管理,监管手段相对落后、监管乏力,使得作为所有者的国家产权虚置,管理失控,出现诸如资产配置标准不清、资产使用效率不高、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关管理部分无法将庞大的行政事业国有资产静态和动态情况及时全面地了解和把握,这是造成国有资产管理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利用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信息化建设则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
二、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有助于解决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问题
在现有的资产管理体制下存在资产信息的不对称性,资产信息的透明度不够,而信息化是解决此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是资产管理科学化、信息化、动态化、规范化的重要措施。系统特性决定了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管理需要。它以资产清查结果作为初始数据来源,建立资产管理动态数据库,全面、准确、动态地反映资产的总量、构成、分布、变动等信息,并根据资产增减变动情况实时更新;以动态数据库为基础,建立数据查询和综合分析子系统,为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和资产优化配置等提供决策支持;确立资产管理工作规程,以技术手段规范资产管理行为,实现资产管理业务的规范化、流程化、网络化;构建“中央—省—市—县”网络框架,建立“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三级管理平台,所以说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和“省—市—县—乡”的动态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利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及时、全面、准确地反映国有资产的管理状况,有利于管理层有效的监控,可以使国有资产的管理相对透明化,从而降低委托代理所带来的代理成本包括监督成本以及资产浪费、使用效率低下而引起的机会成本。
(一)利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有助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更合理的配置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民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逐年递增,公共经济规模、公共部门及公共资产规模也会相应扩大。而公共支出的比重提高必然带来公共部门的扩张和公有资产的增加,政府对资源(资产)的占有和使用过多,从而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国民福利带来了负面影响。通过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采集基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全过程管理的基础数据,了解资产占有和使用情况、闲置资产的数量与分布情况,实现资产配置的动态管理,能够将从国有资产的管理、统计、查询、分析一直到决策支持等一系列的功能变为可能,从而能够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层次化和集中化管理,简化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流程,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率,杜绝随意购建资产的行为,使公共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
(二)利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有助于强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监控,防止国
有资产流失
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是降低管理成本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财务监管、堵塞管理漏洞的有效手段。它可以规范管理程序,细化管理对象,强化管理力度,实现资金的有效监控,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大大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通过资产管理系统对行政事业单位报损、报废的资产进行动态管理及批复,保证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流程化、科学化、规范化,有效防止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利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有助于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避免资产闲置浪费
国有资产监管重要指标的资产配置效率和运营效率,要有根本性的改善,利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国资监管部门可以随时了解资产的变动情况,对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情况一目了然,通过对资产进行适时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闲置或浪费国有资产的情况,加强国有资产的调剂或调配,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分布,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率,保证国有资产的有效运营和保值增值。
三、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系统建设
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需求的不断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管理系统建设已经被各级政府所重视。各级政府也正在逐步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在全面推进信息化的基础上,将所有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状况统一在一个平台上,实现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飞跃。
(一)统筹规划,统一运作
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管理,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财政部门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清查,进行账面和实物对比,彻底摸清家底,在此基础上建立完整的资产数据库,实现国资监管部门与各单位信息化系统相互兼容,实行统一产权登记、统一处置管理、统一办公用房标准、统一资产经营和统一福利标准,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利用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了解资产占有和使用情况、闲置资产的数量与分布情况,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杜绝随意购建资产的行为,实现对国有资产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不间断的监测。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工作涉及部门、单位多,工作难度大。必须高度重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工作,加强领导,统一组织,认真做好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各项衔接工作,为系统有效应用提供保障。在系统建设之初,宁阳县财政部门根据上级要求对本级部门、单位和下级财政部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工作制订详尽的实施方案,对人员培训、设备配置、系统部署、系统初始、系统运行等各环节的工作,作出周密安排和部署。同时,宁阳县财政局根据县里的实际情况,首先配备了服务器及操作系统,完善信息库,通过财政内网连接到各乡镇财政所,使财政局能及时掌握各单位的资产情况,做到统筹安排。要求各单位资产、财务管理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要密切配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同时对系统维护提出明确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要保证本单位和财政内网的有效连接,能够正常登录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按时完成本单位资产数据收集和整理,按照要求在系统中导入资产数据,确保资产卡片和财务数据一致;积极参加资产信息系统培训,应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开展本单位资产管理具体工作,及时对资产信息进行维护和更新,按规定程序报送各项资产审批业务。各主管部门要负责协调好下属单位网络和财政内网接入工作;督促下属单位按时完成资产数据整理和导入工作,及时审核下属单位上报的各项资产审批业务。行政事业单位如需要对系统功能进行调整、修改和扩充的,原则上应将需求逐级上报,由省财政厅根据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和业务发展需要,统一进行维护和升级工作。
(二)制定资产配置、处置等标准,实现网上申报与批复,提高资产管理规范化水平
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的资产购置、资产处置申报机制,形成运转协调的资产监管机制,是信息化建设的长久之计。从机制入手、做系统化的整体考虑,防止只解决一时一事的短视行为,企图通过一次性的工程行为,一举解决信息化中的标准化问题是不切合实际的,而是应结合实际,确定信息化发展战略及运行机制,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法制化、经常化、科学化、正规化,建立正常、严格的管理秩序。
宁阳县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资产配置、资产处置、财政内部工作规程、资产有偿使用等管理办法。通过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单位,根据管理办法,在准备好各种所需材料的情况下,通过网上申报,财政部门在网上进行批复,大大提高资产管理效率,且实现全程动态化管理。
(三)加强对人才的培训,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国有资产的管理信息系统无论在何种程度上实现标准化或者智能化,最终执行的都是相关的人员。而由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信息化不仅仅涉及信息技术的使用,更重要的在于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应的专业知识。这是一项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管理创新工程,需要复合型人才来组织并承担有关规划、设计、实施、运作等复杂工作。只有将信息技术与资产管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信息化才能健康发展。因此,实行国有资产的信息化首先要建立一支紧密协作的团队。宁阳县组织建立以财政局一把手为领导的资产管理小组,并组织资产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各资产管理员能熟练掌握运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四)安全与监管并重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化系统可谓涉及范围广,信息量大,有的分布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因此,始终要把信息安全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始终坚持安全与监管并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体系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关键,包括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各种安全协议、安全机制,直至安全系统,其中任何一个安全漏洞都可以威胁全局安全。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信息安全制度建设,建立确保信息安全的应急处理机制。努力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做到安全地监管。宁阳县根据实际对操作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对数据库进行及时备份,确保资产数据的万无一失。
总之,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在统一的技术平台上,及时、全面地实现信息共享,有效增强管理过程中的控制力,从而全面提升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水平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