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菜根谭人生大智慧
32101700000025

第25章 看事物要长远,避免意外灾祸

“原文”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远?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

“释义”一个人,如果不能站在高处看事物,就像是在尘土里抖扫衣服,在泥水中洗脚,这样怎能超越凡俗而创造辉煌人生呢;如果在处理事物时丝毫不留有余地,就会像飞蛾扑火,公羊用角去顶撞篱笆,怎能摆脱困境而享受快乐呢?

关键时刻退一步

退却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处理问题的一种非常手段。处世精明的人,能在关键时刻退一步,以此来保全自己,获得突破。

一次,美国国会在费城举行宪法会议,会议中分为赞成派和反对派,讨论相当激烈。由于出席者中有着人种、宗教等方面的差异,利害关系各异,会议充满了火药味和互不信任的气氛。出席者的言词都非常尖锐,甚至还有人身攻击。

会议谈判即将破裂,在这个时候,持赞成意见的富兰克林适时地站了出来,他不慌不忙地对人们说:“事实上,我对这个宪法也并非完全赞成。”此话一出,会议纷乱的情形立刻停止了,反对派人士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停了一会儿,继续说道:“对这个宪法,我并没有信心,出席本会议的各位代表,也许对于细则还有些异议,不瞒各位,我此时也和你们一样,对这个宪法是否正确抱有怀疑的态度,我就是在这种心境下来签署宪法的……”

经富兰克林这么一说,反对派激动与怀疑的心情终于平静下来了,他们反而想让时间来验证一下它是否正确,这样,美国的宪法终于顺利通过。富兰克林是用以退为进的方法使宪法会议产生分歧的双方意见达成了一致。

对于一件事情,如果一味地强调好的一面,对方对你所说的话,就会存有不信任的潜在心理。这时不如利用人类潜在心理的“别扭心态”,采取以退为进的方法来取得对方的信任。富兰克林就是采取了这个技巧,先说一些对自己不利的话,看似是在退步,但却使对方产生了信任感,最后顺势达到自己的目的。

卡耐基以退为进,成功扩张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曾经运用以退为进的策略,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摩根。

1898年,美国总统麦金利乘古巴发生动乱之际,找了一个借口,发动了美西战争(当时古巴是西班牙的领地)。而与此同时,在战争之外,老摩根与素有钢铁大王之称的卡耐基也展开了一场龙争虎斗。

由于美西战争的需要,匹兹堡的钢铁需求量高涨。当美西战争以美国的胜利而告终的时候,美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摩根向卡耐基发动了钢铁大战。摩根看到了钢铁工业前途无量,所以,他很早就把目光盯在了钢铁生意上,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他把安插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融资条件,逐渐地控制了伊利钢铁公司。虽然如此,但这家钢铁公司与卡耐基的钢铁公司相比,还只能算得上是中小企业。美西之战导致钢铁价格猛烈上涨,所以摩根对钢铁的兴趣更加浓厚,于是决定向卡耐基发动进攻。

为了壮大自己的事业,摩根首先合并了美国中西部的一系列中小型钢铁公司,成立了联邦钢铁公司,同时拉拢了国家钢管公司和美国钢网公司。在这些准备就绪后,摩根开始向卡耐基采取行动了,他操纵联邦钢铁公司的关系企业和自己所属的全部铁路,同时取消了对卡耐基的订货。

根据摩根的预测,他以为卡耐基会立刻做出反应。但事情恰与摩根预料的相反,卡耐基出奇的平静,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卡耐基在受到如此“围剿”的时候,比任何人更明白一点,冷静是最好的对策,更何况自己面临的对手是能够在美国呼风唤雨的金融巨头,如果此时匆忙采取行动,那最倒霉的肯定是自己。

卡耐基以静制动的策略使摩根很快意识到,他在这件事上栽了跟头。于是他马上采取第二个步骤,放出风去:美国钢铁业必须合并,现在是否合并贝斯拉赫姆公司,还在考虑之中。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迟早要合并卡耐基公司。摩根向卡耐基发出如此挑战的同时,还威胁卡耐基,扬言要与贝斯拉赫姆联手对付卡耐基。

这时候,卡耐基不能再无动于衷了,他想到如果摩根真的与贝斯拉赫姆联手,他的处境就有危险了。在综合分析局势利弊之后,卡耐基终于做出了决定:与摩根的公司合并,条件是卡耐基只要合并后新公司的债,新公司的债对卡耐基钢铁资产的时价额以1美元比1.5美元来计算。

如果以1美元比1.5美元来执行,对摩根来说,条件是十分苛刻的。但对于这样的条件摩根为什么能接受,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摩根合并卡耐基公司的目的是为了赢得高额的利润。也许正是基于高额利润的考虑,摩根才达成了谈判的协议。按照合约,卡耐基钢铁公司的价额以合并后新组建的联邦钢铁公司的公司债还清。

卡耐基看准了摩根急于求成的心理,同时也看到了摩根的弱点。卡耐基揣摩透了摩根心思,顺应他的要求,合并可以,但条件是苛刻的。这样,按照协议,卡耐基的资产一下子从当时的2亿多美元上升至4亿多美元。

卡耐基的立场看似非常软弱。当摩根采取第一步行动时,卡耐基无动于衷。当摩根采取第二步行动时,卡耐基未作任何抵抗就投降了。从事情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摩根始终处于攻势,卡耐基处于守势的地位,并且还退了一步;但从结果来看,摩根虽然争得了面子,而卡耐基却实实在在地前进了一大步。

办事过程中,不能像飞蛾扑火、公羊用角去顶篱笆那样硬碰硬,“以退为进”可能是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智慧总结

一个有奋斗目标的人,会对生活充满信心,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不为一些琐碎的事情所烦恼,而且也不会陷进坏情绪的泥潭而无法自拔;而一个懂得进退之术的人,绝对不会做出“拿鸡蛋碰石头”的愚蠢举动。也就是说,人们对于任何事情,都不能一味地比权量力,好勇斗狠,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但是如果明智地做出一些让步,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种让步不是盲目地无原则地屈服,更不是软弱地退却,它是在充分了解对手的情况下做出的明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