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电视摄像艺术
32114500000011

第11章 拍摄角度

日常拍摄的大多数镜头中,所用拍摄角度都是平拍的客观角度,在进行电视摄像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选用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所谓摄像机的拍摄角度是指在用摄像机进行拍摄时所选择的观察角度,这种观察角度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种是根据观察身份的不同可以分为主观性镜头和客观性镜头;一种是摄像机与被摄主体间的几何角度,几何角度根据光轴的变化可分为垂直和水平角度。

拍摄角度是摄像师对画面表意结构的选择。使用什么样的角度进行拍摄,一方面取决于画面内容,一方面取决于编导和摄像师的主观理解和个人风格。

拍摄角度的变化,决定了观察视角和视点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在摄像师充分考虑节目要求和观众心理的基础上进行选择的。角度不同,被摄对象的形象位置就会相应不同,画面的线条关系、光影结构、对象间的位置关系和交流关系也将产生差别。

角度的变化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画面表现形式。对于同一个拍摄对象,不同的角度会带来不同的主体形象和内心感受,从而产生不同的画面形象效果。

对于拍摄角度的了解可以让我们在拍摄过程中更准确、更熟练地根据节目要求确定拍摄角度,提高节目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角度是人们观察事物的切入点和评论事件的立足点,我们常说“从某个角度来看……”和“以对方角度来说……”等,这种说法的内在涵义就是说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同一事物可能会有很大不同,同样用摄像机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拍摄也会得到很不相同的画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不同角度拍摄的画面会有哪些不同。

3.4.1 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

作为电视摄像师,在拍摄时,首先需要选择的是以什么样的视点进行拍摄,那么在影像节目中有几种视点呢?首先摄像机可以作为一种客观记录的设备,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记录下所发生的事件,将事物及事物的状态客观地展现出来,这样的视点叫客观视点,所拍摄的镜头就叫客观镜头。在一般影视节目当中最常用到的就是客观镜头。从内容上来说,客观镜头相当于画面之外的叙述者在客观叙述一样,客观镜头有助于保证影视节目的画面真实性和叙述的客观性。

第二,摄像机还可以以影像节目中的主体视线的角度来观察周围的事物,所表现的是主体的视觉状态和站在主体的位置观察事物的主观感受,这种观察视点就是主观视点,所拍摄的镜头就叫主观镜头。这种镜头我们经常可以在F1赛车运动节目中见到,摄像机就安装在驾驶员的头盔上,我们从客观镜头的位置看到赛车极速狂奔在赛道上时,多么想亲身体验一下赛手的感觉呀,那么主观镜头就可以让观众感受到仿佛就是自己在驾车,感受到极速奔驰的快感。通过主观镜头表现出极强的速度感,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看到这些镜头时的感觉,这就是主观镜头在影像节目中所起到的作用。另外有时在剧情片当中用剧中人的心理来观察周围事物时也会用到主观镜头,我们可以通过剧中人观察事物的方式来体会他的心理活动,比如一个双目失明的人经过治疗恢复了视力,如果用主观镜头来表现,我们就可以看到随着眼前纱布的一层层解开,外面逐渐亮了起来,慢慢地睁开双眼,周围的景物由模糊逐渐清晰,通过这样的主观镜头模仿,观众可以很好地感觉到盲人重获光明时那种喜悦的心情。

第三,摄像机除了可以作为旁观者进行客观记录、以画面主体视线进行拍摄记录主体主观感受外,在拍摄时,尤其是在电视新闻拍摄时还常常从观众的角度进行拍摄,即在画面的构成当中,主持人以及现场记者将摄像机当成了电视机前的观众,而广大的观众通过摄像机的记录看到的是主持人或现场记者好像就是在和自己说话一样,我们把这种拍摄视点称为受者视点,所拍摄镜头就叫受者镜头。在电视新闻当中最常用到的就是这种受者镜头,也就是说在电视新闻当中,不管是主持人、现场记者还是解说词,三者都直面受众,形成电视新闻与受众面对面交流的感觉和氛围。

电视摄像师要根据节目内容的需要,对心理视点进行选择,以达到最好的拍摄效果。

3.4.2 光轴垂直方向的平摄、俯摄

和仰摄根据摄像机在垂直方向上的光轴变化,摄像机角度可以分为平摄、俯摄和仰摄。摄像机光轴与水平面平行的拍摄方式叫平摄;摄像机光轴从平摄角度转向地面方向进行拍摄叫俯摄;摄像机光轴从平摄角度转向天空方向进行拍摄叫仰摄。

(1)平摄平摄符合我们日常观察事物的方式,比如我们在平等交流、记录事件时一般都采用这种角度进行拍摄。在演播室拍摄主持人播报新闻或拍摄现场记者的出镜镜头时都要采取平摄角度,调整三脚架,使摄像机光轴与主持人或记者的视线基本重合,调整构图进行拍摄。平摄是电视新闻最常用的拍摄角度,大部分电视节目和纪实性节目都采用这种角度进行拍摄。

(2)俯摄俯摄相当于我们站在高处向下观察事物的角度,通常为了看到事物的全貌我们会站在高处进行俯瞰,正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高处,原本很大的物体就能被我们一览无余,所以说俯摄可以使我们把握事物的全貌。比如大型纪录片《话说长江》为了表现长江的宏伟气势就大量采用了航拍,使我们从高处对长江进行观察。航拍就是一种俯摄方式。

在拍摄景物时,俯摄能满足观众把握整体的心理愿望,对整个环境和地点有一个完整的心理认识基础。

在拍摄人物时,表现大人与小孩子谈话时会用到俯摄;另外在一定氛围下,对画面主体有所贬低、蔑视的时候也会用到俯摄。

在大型晚会或新闻现场会用摇臂、飞艇或直升机对场面进行综合俯拍,为的就是对整个场面有一个宏观的透视,使观众的视角不仅仅局限在场景的内部,同时也可以从外部进行观察。

(3)仰摄仰摄相当于我们抬头向上仰望观察事物的角度,从下面仰摄,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景物的透视关系发生不寻常的变形。仰摄时,在室外,天空和云朵充当了背景;在室内,屋顶则成为背景。在仰摄画面中,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显得异常高大,仰摄有利于渲染画面主体的高大和气势。仰摄一般多用于拍摄高处运动的人或物体,比如飞行表演、跳伞、高台跳水等;在用于拍摄人物时,一般用于儿童观察成年人的世界或用来表现画面主体的伟大、崇高和庄严。

3.4.3 光轴水平方向的正面、侧面

和背面拍摄摄像机光轴保持水平,被摄主体不动,摄像机位于被摄主体的不同位置进行拍摄时所形成的角度,叫水平视角。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看到的每一个物体都是立体的,在我们的心理上或约定俗成将这些物体或人物分成正面、侧面或背面,比如我们看人就有正面、侧面和背面,建筑物也是一样,那么我们在进行拍摄时同样也会相对被摄对象形成正面、侧面以及背面拍摄的角度。不同的拍摄角度,会拍摄出不同的画面形象和不同的造型效果,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视觉心理效果。选择什么角度进行拍摄,在于你想表现什么和怎么表现。

(1)正面拍摄正面拍摄时,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正面相对,正面拍摄的镜头主要表现主体的正面特征,表情生动、真切,可以使观众与画面中人物之间产生亲近感和交流感。同时,正面角度还有助于营造严肃、庄重的气氛,在许多新闻性节目中,播音员和主持人在屏幕上出现都基本上使用正面拍摄角度。拍摄建筑时,用正面拍摄能很好地表现建筑的外部特征,但由于建筑本身缺乏构图上的变化,会使画面略显呆板。

(2)侧面拍摄当摄像机位置处于被摄主体的左方或右方时,拍摄的是侧面镜头。摄像机位于主体的正左方或正右方时,拍摄的是正侧面镜头;当摄像机位于被摄主体的前后非正面、背面和正侧面的位置时,则形成了斜侧方向拍摄角度,其中又包括前侧方向和后侧方向两种。

1 )正侧面镜头正侧面镜头中,被摄主体以侧面形态出现,画面中展现的是侧面轮廓。用正侧面镜头拍摄可以表现两人对话、交流等,双方在画面中所占范围大致相当,画面是均衡的,能够体现出一种平等气氛,但这样的镜头在整个节目当中不能多用。正侧面也可以用在景物的拍摄中,用以表现物体的不同侧面。

2 )斜侧面方向当摄像机位置处于被摄对象的前后非正面、背面和正侧面的位置时,形成了斜侧方向拍摄角度,这种情况被称为斜侧方向拍摄,其中又包括前侧方向和后侧方向两种。斜侧方向拍摄角度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用到。

斜侧方向拍摄时主体处于一种不对称结构关系,受众在观看电视节目时看到的不仅是一个面,而是一个立体的形体,并且可以通过透视产生变化,能较好地展现人物及物体的立体形象,画面纵深感强。

现在一些非时政新闻类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常用这种前侧面的角度进行拍摄,这样构图既不那么严肃,同时又有很好的纵深透视,让人感觉非常亲切,具有很好的亲和力。

拍摄二人交流画面时,斜侧方向拍摄画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一般来说二人交流是电视新闻中最常见的画面,也是电影当中经常见到的,拍摄这样的镜头有一个成熟的模式,基本上就是谁说话就从前侧面的角度拍谁,然后中间穿插一些正侧面的镜头。与正侧面二者平等、均衡的特点不同,斜侧拍摄画面可以突出面向镜头一方。如拍摄采访镜头时,在画面中一方处于斜侧面向镜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表情,而另一方则处于后侧方背向镜头,人们只能看到他的后部,我们可以很好地分清主次关系。通常在进行采访镜头设计的时候,谁说话则拍摄谁的前侧面,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斜侧角度尤其是前侧角度是在进行电视新闻拍摄中常用的一种拍摄角度。

(3)背面拍摄摄像机镜头位于被摄主体的正后方,形成背面拍摄。背面拍摄,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被摄主体的背影,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镜头看到画面主体看到的事物,这种拍摄方式与主观镜头非常相似,镜头方向与画面主体观察方向一致,使观众有很强的参与感,比如跟拍,画面主体看到什么,观众也看到什么,具有很强的无法预知性。在一些纪实风格的节目当中,经常出现这种镜头,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在大型纪录片《望长城》当中,几乎都是采用的这种背面的跟拍镜头,在当时对电视画面语言有很大的突破。在电视新闻拍摄过程中,在跟拍主持人观察的过程中,主持人还会不断用语言描绘他的主观感受,从而给观众传达的是一种立体的信息,大大增强了观众的好奇心和参与感。

另外在拍摄一些特殊人物时,比如未成年人罪犯、不愿意正面面对受众的线索提供者等,为了保护他们的隐私,也会用到背面拍摄。

一些摄像人员由于对背面角度拍摄认识不够,常常对背面拍摄不够重视,基本上没有想过尝试背面拍摄,这是不对的。每一种拍摄方式都有它在人物和形象塑造上独有的特点和优势,我们要善于利用各种角度最大限度地表现被摄主体的外部和内部特征。

“本章小结”

初学电视摄像首先应该拍好、用好固定镜头,并善于利用固定镜头来搭建故事框架。要善于利用景别、拍摄角度等影像语言的表达手段来再现生活、抒发激情。拍摄具有美感和艺术感染力的画面要注意画面构图。

“摄像实务训练”

1.学会熟练使用三脚架;将摄像机固定在三脚架上分不同景别拍摄一组固定画面。

2.肩扛摄像机进行不同角度的拍摄训练,务求拍摄稳定。

“思考题”

1.通过观摩影视节目分析不同景别的画面在节目中的表现意义和组合方式,以及在拍摄时的指导意义。

2.结合具体节目分别分析不同景别画面的构图特点。

3.分析不同角度的拍摄手法在节目中的应用范围和不同涵义。

“延伸阅读”

[1]任金州,高晓红。电视摄影与编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7

[2]郑国恩。影视摄影艺术。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