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王朝间的对话:朝鲜领选使天津来往日记导读
32133200000064

第64章 《阴晴史》导读下卷(24)

江华旧有参税钱,划付为支放之资。为十五万七千余两。自昨年移付武卫所,各项支放大绌。各镇及军兵朔下衣资之未给者,为十余朔。又当大无之年,甚于丙子。各镇所报军兵所诉,终日沓至,不胜其苦矣。

十九日,寒。袁慰廷先发还京。

午后,往大庙洞,访黄秋仁、黄错仁。展谒秋浦(黄慎。原注)先生影帧。转访黄斗熙进士及其弟翊熙。亦进士。其子宪周武科。黄斗熙,年六十余。饬躬修行,以孝闻于乡里。向有章甫荐单,亦入别荐。为人醇谨贞良,惜其老于岩穴也。黄进士奉章(庄。原注)武公祠,以支派承嫡也。展拜祠庙。

秉烛还营。唐、巴两人自高丽山回言,铁矿甚好云。

二十日,唐、巴两人先还京。

二十一日,风寒。余发还京。择黄宪周等十六人,赴三军府,学习操练之法。日暮入京。”(〔韩〕金允植《阴晴史》下卷,第223页)

原书上有注曰:“秋浦影帧”“黄斗熙”。

黄慎(1560-1617),字恩叔,号秋浦,原籍昌原。1588年谒圣文科及第后曾任户曹、兵曹佐郎。1591年因建储问题遭排挤去职,次年复职。1596年(宣祖二十九年)因日军入侵朝鲜的“王辰倭乱”扩大,作为修信使正使带领309人的使团赴日本谈判。后亦曾两次出使中国。1597年任同知中枢府事,工曹、户曹判书。后因事被削职。1610年(光海君二年)出任行户曹参判、判书,随后任大司宪。被光海君封为卫圣二等功臣。1613年因“癸丑狱事”被流放到瓮津,死于流放地。有《秋浦集》《大学讲义》《日本往还日记》传世。谥“文敏”。

金允植力图有所作为。但是他最关心的,还是江华岛的淳朴儒风。尽管他发现这里的军士们已经有十几个月都领不到军饷了,各镇叫苦连天。他还是首先去拜见那些有声望的儒士。金允植为我们描述的进士黄斗熙,是江华岛上的文化英雄人物。黄斗熙“饬躬修行,以孝闻于乡里。向有章甫荐单,亦入别荐。为人醇谨贞良”。金允植“惜其老于岩穴”,要帮助他出山。把黄宪周等十六人带到汉城去学习,就是其方法之一。尽管如此并不能解决江华守备防区内十五万七千余两白银的开支问题,也无法解决此处的古董级大炮问题。但是,现实就是现实。金允植还能做什么呢?

高丽山是江华岛上的一座不太高的山。唐廷枢与英国人巴尔在那里发现了铁矿。这应该是朝鲜历史上所发现的第一座矿。也许,这就是江华岛未来的进项。

“间设军国衙门。置督办、协办、参议。主事之官,大臣为总理,一品为督办:闵台镐、金炳始、郑范朝、金有渊;二品为协办:李乔翼、赵准永、韩章锡、闵钟默、朴定阳及余也。三品为参议:鱼允中、李重七、赵同熙、申箕善、(尹泰骏、朴应植。原注)二人追入、王锡鬯(中原人,字伯恭。原注)。堂下三品至九品为主事。文荫幼学通拟。又设交涉通商事务衙门于斋洞闵台泳翊旧宅。督办赵宁夏(后代以闵泳穆。原注),协办金弘集、闵泳翊、洪英植、穆麟德(德人。原注)、参议赵秉翊、李祖渊、卞元圭,主事徐相雨、南廷哲等。会办****常。分四司:征权司、掌交司、富教司、邮程司。又设同文学,置掌教一人,谏洞从兄主为之。抄择年少聪明者,开学堂于外衙门(即通商衙门。原注)。中原人吴仲贤、唐绍威两生,教习洋语。

此非一时之事。自此以后,余事忙,无把笔记述之暇。追录其概。”(〔韩〕金允植《阴晴史》下卷,第223~224页)

原书上有注曰:“军国机务衙门”。

原书“中原人吴仲贤·唐绍威两生、教习洋语”里,把“唐绍仪”写成了“唐绍威”。

从现在起,金允植又无法按部就班地作日记了。上述文字,是他记录的朝鲜王朝设立军国机务衙门与交涉通商事务衙门的情况。金允植现在已经是二品大员了。他的职务是军国机务衙门的协办。金允植做领选使时的副使尹泰骏,以及在天津共同居留的鱼允中,现在都做了三品的参议。“军国机务衙门”的设立,既保留了清政府军机处的部分职能,也在样子上很接近内阁。而随后设立的“交涉通商事务衙门”,则比较接近现今的“外交通商部”。

值得注意的是,在赵宁夏主持下的交涉通商事务衙门里,高宗又设立了“同文学”,并请吴仲贤、唐绍仪两人教授朝鲜学生西洋语言。显然,朝鲜的“同文学”与清政府设立的“同文馆”比较类似。

“癸未正月

念后还沁营,邀袁慰廷同行。抄择兵丁五百名,修理右营,教习英操。以三军府学习人黄宪周等十六人,分为五哨哨官、哨长、差官。中哨则教习布操,四哨习英操。治外教场于东门外,逐日教练。

留十余日,袁慰廷有事,先还京。留尹守备本贵及英操教师四人、布操教师五人以教之。

自昨腊至正月,雨雪极多。二月,寒事犹酷。二月望间,冰始解。颁种桑,传令于各面,使每户种桑十株,栗、柿各五株。昨年早(旱,原注)灾孔酷。江华田畲三千结内,一千七百结饥荒。己(当为”已”字。笔者)给全灾。而饥民甚多。自腊月筹划赈资。康翎、卢惪镇补祖(租。原注)三千石。又区划赈钱一万三千两。自正月念后,抄饥民分赈九等。至四月望间毕。给饥民男女为万余口。始设府内酒税。烧酒红旗税五两,清酒青旗税三两,浊酒白旗税二两。友(反。原注)给旗色不愿酿者。纳旗,禁熬糖。捕诛党贼数十名。”(〔韩〕金允植《阴晴史》下卷,第224~225页)

原书上有注曰:“军队操练”“江华旱灾”。

金允植安排的军队训练,以中国教官为主。日本人在此同时,也在进行着军队训练。两国对于朝鲜王朝军士的训练几乎是同时进行着的。

金允植所说的“结”,是朝鲜时代的土地计量单位。早在高宗文宗二十三年(1069年)丈量土地时,即已确定了结、负、束诸单位。十束为一负,百负为一结。结又分二等。一等结约为十五亩,二等结约为十七点六亩。

“三月,尹守备本贵及英布教师等还京。留英教习二人、布教习二人及通事洪益凤以教之。余上京,教习等率兵队出津头,鸣炮以送之。当日抵京。自是,每日军国衙门仕进。轮回入值于机务处。

四月,抄择语学生,教习于同文学校。谏洞从兄主为掌教。学生为四十余人。金佐郎明均去年自天津回,带来天津工匠四人。将设机器厂,教习制造之法。遍看厂舍之基,定于三清洞北仓。(中国人****常西还。原注)

五月,从兄主以保定府问侯(当为”候”字。笔者)官赴天津。李辅国载冕亦同舟而行。千驹陪往。安司勇浚亦随往。

机器局官员差下。朴定阳、金允植、尹泰骏、李祖渊总办。安鼎玉、具德喜、金明均、白乐伦帮办。宋宪彬、具然韶、尹达荣、徐光弼、王济膺、沈宜采、赵义渊、李教奭委员。李分宇、姜愚永、李海万、李应翼、李耕植、安亨渊司事。逐日会于北仓。

始建仓之役。看役人金命仁、金养善。

美国公使福德来驻贞洞闵判书家。率眷以来。

公州秭兄李丈参乡荐,赴举得参常,赴会试。自上面试,中及第。修撰除授。” (〔韩〕金允植《阴晴史》下卷,第225页)

原书上有注曰:“同文学校”“机器厂设置场所”“保定府问候官”“机器局官员”“美公使福德来”。

美公使福德(Lucius H·Foote)是美国总统阿瑟于1883年3月12日派出的首位驻朝鲜国公使。

从癸未年的三月开始,朝鲜王朝就大张旗鼓地开始了其“洋务”的建设。

金允植也回到了汉城。在这些办理朝鲜王朝洋务的人物中,大部分是金允植带出来的人。尹泰骏是他在天津时的从事官,白乐伦是官弁。负责同文学校的,是金允植叔父家的从兄。就是远在公州的姐夫,参加了许多次科举考试,都没有得到功名。此次是高宗亲自考试,居然得到了赏识,被录取后授为修撰。朝鲜时代的春秋馆修撰为正八品。

朝鲜王国本土的外语教育是从1883年的5月开始的。负责人是金晚植。

该国的机器制造,则是在1883年的6月正式起步的。

“六月。去年六月军乱渠魁,得伏诛。

今年旱热,近古所无。到处设雩。江华亦设雩九次。比他处雨泽颇恰。三南则旱骚尤甚矣。

江华捕贼党于白川护国寺,逸其魁。金明根因政府回启,自本营发捕捉魁,捕校卒六人、跟军十二名。至金城昌道驿,驿民诬称贼党,缚打告官囚狱。锻炼勒招,命在朝夕云。急发官文,使之放送。金城吏民,一齐雍蔽。本官韩昌锡一不亲问,以党贼夺沁校公文及通符、恣行劫盗样,遘捏报本营。本月初九日,沁营校卒十六名,缚致场市,一齐炮杀。本月望后,始得闻之。惊骇惨愕,不忍提说。一边修启请罢该守令,一边送校检死者之尸。饬各其本家往视,区别以置。使之运来。才到其境,所闻汹汹。凶悍转甚。才闻江华人到,皆欲加害。不敢入境而还。发遣校卒,皆孤弱无能。为若痛雪死者之冤,须发兵剿捕。玉石不分,亦为可念。

上特递韩昌锡之任,以递来岭左绣衣李道宰代之。使之相机抚剿。****沉深有智虑,可当是任也。”(〔韩〕金允植《阴晴史》下卷,第225~226页)

原书上有注曰:“壬午军乱主谋伏诛”“李道宰”。

原文“金城吏民,一齐雍蔽”的意思是说,全城的官吏和住民联手制造伪证。

从金允植的记载里,可见当时朝鲜王朝内部的混乱已经达到了很严重的程度。本来是捕捉贼首的“沁营校卒十六名”,却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被“驿民”们抓住,被诬陷为“贼党”。尽管金允植已经发出了要求放人的公文,却被“缚至场市,一齐炮杀。”朝廷的命令,根本无法抵抗地方派系的势力。一个国家若到了政令不出京城的程度,则这个国家也就岌岌可危了。当时的朝鲜国,虽然在大张旗鼓地改革,但是国内各种矛盾十分复杂。炮杀沁营校卒十六名,也就是在敲山镇虎。要给金允植点颜色看看。

“穆麟德率眷,来往(当为”住”字。笔者)砖洞闵辅国旧宅。以闵参判泳翊、洪参判英植为全权大、副臣,报聘于美国。徐直阁光范为从事官。发船向日本海。

本月二十四日,问候官一行来泊马山。二十六日,从兄主入城。余出江头拜迎。千驹亦无事往还,可喜。

美国人李仙得、日本人津田仙以借款事,渡海而来。盖江华铸所人申完默,春间入日本。欲借铜铅。与李、津两人相亲。李、津两人欲以巨款相借。不知铸所虚实如何,且不知我朝廷之意,故亲来探知也。铸所边手等,迎馆于贞洞申辅国家,供馈极丰。与余数次往还。留几一朔。以外衙门不肯钤印借款事,不谐而归。

平安道人始设商会,名”大同商会”。外衙门官保护之。京中中村人设商会于长通坊濬川司,名”长通商会”。内衙门官保护之。其他卷烟局、酿春局、豆饼局等名,稍稍设始。

周玉山馥寄书言,上海所购机器,将到烟台。宜派员赴烟,照检运来。于是,金友明均佐郎承命赴烟。及到烟,机器尚不留连至。

八月(原书此处有此二字,可删。笔者)六月晦日,室人始有喘气、浮肿等证(通”症”。笔者)”。(〔韩〕金允植《阴晴史》下卷,第226~227页)

原书上有注曰:“穆麟德来”“美国特派全权大臣闵泳翊派送”“向日本的借款问题”(韩文),“大同商会”“长通商会”。

古代朝鲜汉城市有一很有名的“清溪川”。长通桥是其上的桥梁之一。用“长通”作名字的地名与商号也很多。

金允植对于叔父一家有很深的感情。金允植自幼父母双亡,是叔父与婶母照顾他们姐弟,并且把他们培养成人的。“从兄主入城”的时候,“余出江头拜迎”。一个二品官员,亲自去江边迎接堂兄,这绝不是简单的迎接礼仪。

从这个时候,朝鲜王朝统治者内部就出现了两大派别。主持军国大事的“内衙门”与主持外交通商的“外衙门”之间,不仅有官场上的对立,也有自己扶持与援助的利益集团。

下面的文字,是金允植纪念其亡妻的。从金允植对于其结发妻子的回忆与悼念里,可见其为人的主张。中国有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金允植夫人的经历与价值取向,其实就是金允植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