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为人的学问·处世的技巧
32150600000132

第132章 依靠幽默减少生活中的不愉快

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尴尬的事,这时候,如果能够得体地幽默一下,就能避免窘境,减少不愉快的发生。

(1)幽默化解尴尬。

有一位叫阿芳的姑娘,虽然没有出众的容貌和迷人的身材,但为人性情开朗、正直、幽默,许多人一旦和她交往几次,往往就被她的幽默所吸引,不知不觉地感受到她的魅力。

有一次,阿芳参加同学聚会,和同学们回忆着大学时代的美好生活。不料主人在招呼客人时,一不小心将一盆水打翻,全洒在了阿芳的脚上,把她那双新皮鞋泼湿了。主人不知所措,显得十分尴尬。阿芳却不慌不忙地说:

“一般正常情况是洗脚之前先脱鞋。”

一句话,使满屋的人都笑了起来,难堪的气氛也一扫而空,大家更加佩服阿芳姑娘。

在社交场合,说话带些风趣和幽默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礼仪,也表现出其人格魅力。在生活中,可依靠幽默化解尴尬的情况是非常多的,比如某高校一位姓严的古汉语教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教学时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一日,当他走进课堂,见黑板上赫然写着“严可畏”三字。该老师不愠不怒,只见他停下来,对学生朗声说道:“真正可畏的是你们!”学生们一时不知所措。严老师接着说:“不是吗?后生可畏嘛!为了让你们这些后生真的可畏,超过我们这些老朽,我这严老师怎可名不副实呀!”(掌声笑声)由“严可畏”三字,严老师准确地捕捉到学生们因严格训练、严格要求而生发的“积怨”与“不满”,先是冷静地予以宽容,进而曲解“可畏”二字,并且一语双关,含蓄幽默地表达出必须“严”的道理以及要继续“严”下去的决心,既宽容有度,又严格适中。

(2)幽默化解别人的指责。

一个冬晨,郊区开来的火车到站时又晚了25分钟,一位常遇见这种情形的旅客问列车长,这次又是什么缘故。列车长说道:

“碰到下雪,火车总难免误点的。”

“可是今天并没有下雪啊。”旅客说。

“不错,”列车长说道,“可是,根据天气预报今天下雪。”

虽然列车长并未回答旅客的问题,相信听了列车长的话,旅客一定生气不起来了,这就是幽默的力量之一。

下面这个例子也是用幽默化解别人的指责的经典之作。就是将本来只适合于彼种场合的话,移植到此种场合来说。其特点是张冠李戴,语意翻新。

在美国的一所学校里,一位女教师在课堂上提了个问题:“要么给我自由,要么让我死,这话是谁说的?”

教室里鸦雀无声,女教师脸上一片失望。这时,有人用不熟练的英语答道:

“1775年,美国国务卿巴特利克·亨利说的。”

“对,同学们,刚才回答的是一位日本同学。你们生长在美国却回答不出来,而来自遥远的日本的同学能回答,多么可怜哟!”

这时,从教室的一角突然发出一声怪叫:

“把日本人干掉!”

女教师听到叫声,气得满脸通红,大声问道:

“谁?这话是谁说的?”

静了一会儿,教室的一角有人答道:

“1945年,杜鲁门总统说的。”

1945年杜鲁门总统对日作战宣言,可说是美国人的精神原子弹;而教室里冒出这句话,只能是笑的原子弹。妙的是,那位学生引用得那么贴切、合时。

(3)用幽默化解矛盾。

记得一位幽默大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懂得幽默,能说幽默话的男人是最佳男人,长得丑一些是无所谓的。”幽默是一个人内在气质的表现,一个人内在气质的美,胜过外表的美。无论何人,只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睿智,随机应变,用幽默的言辞以缓和窘境,这就是一种成功。它能化冲突为喜悦,变危机为幸运,即使在充满火药味的场合,也可以成为最佳的缓和剂,帮助你摆脱困境。

小周驾驶的汽车载人又装货在公路上行驶,边跑边放录音。后面来了一辆小车,鸣笛几次,由于笛声不响,在行驶的车上噪声又很大,小周和他的同伴都没有听见,他把小车压了好长一段路。小车瞅机会超车了,便在小周的前面停下挡住了去路。小车上的几个人都下车又是指责又是骂。小周的伙伴们也不示弱,眼看一场械斗就要开始了。这时,小周很冷静,他下车走上前去,边脱衣服边大声说:

“同志们,我今日虽然不是有意压小车,但是给大家带来了麻烦,该打。我脱了衣服,让你们方便,要求你们打轻点,打快点,打了大家好赶路。”

小周这么一说,反而把大家逗笑了。大伙都说“算了”,各自走路。

小周利用以柔克刚之法,将责任揽到自己头上,话含幽默,又透出真诚,从而化解矛盾。

(4)幽默化解“牛皮吹破”的被动局面。

在社交场合,几乎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吹几句牛或说些无关紧要的谎言,如果当场露馅,处理不好,往往是很尴尬难堪的,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有人采用装傻充痴的办法常常能顺利过关。

一个人常向人们吹嘘自己是位好猎手,沾沾自喜地谈论自己高明的枪法。

一天,他同朋友去打猎,朋友指着河里一只野鸭请他开枪,他瞄了一下扣动扳机,但没有打中,野鸭飞走了。

朋友为他难为情,他却毫不介意,对朋友说:

“真怪!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死鸭子能飞呢!”

朋友听了捧腹大笑。

“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死鸭子能飞”是荒唐无比的痴言呆语。正是这句痴言呆语,才给自己解脱了窘境,多么巧妙,多么有趣,多么可笑,是痴呆非痴呆。

有时最高的社交智慧在于显得一无所知。不必真是白痴,看来像就可以了。这种技巧最为简单:把你的聪明放在冰山下面,像个傻瓜一样。言语交际中,故意说痴言呆语,会使你的语言幽默风趣,妙趣横生,创造轻松、活泼、诙谐的交际氛围。故意说一些痴言呆语会让人诧异,感到荒唐至极,瞬间思考后便恍然大悟,觉得巧妙绝伦,谐趣无穷,发出会心的微笑,赞美说话者超人的智慧和高雅的幽默。

故意说痴言呆语是高超的社交幽默技法,具有是痴非痴的特点。在具体运用时,必须注意三点:

第一,扮演痴呆人角色。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产生疑问,继而加以思索,随之理解用意,捧腹大笑。

第二,让人明白你的用意。如果别人不理解你痴言呆语背后隐藏的真实用意,幽默感就不会产生。

第三,打破生活常规。顺着生活中固有的逻辑思考便不可能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