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的形象价值百万(女人卷)
32221100000030

第30章 交际

现代女性,早已摆脱了“花瓶”的生活,融入了开放的社会。社交已成为女性生活的重要内容。交往就要讲求礼仪,就要遵循礼仪规范。一位谈吐优雅、仪表整洁的女性,出入社交场合,既是对自己形象的重视,也是对他人的尊重。而一位缺少礼仪常识、赴约不守时、待人无礼貌、用餐缺教养、聚会显粗俗的女性,无论她的面貌多么娇美,穿着多么入时,都会遭到众人的蔑视和嘲笑。

与他人交往,最能体现女性的道德水准、礼仪修养和个人素质。彬彬有礼的淑女形象,往往是社交活动中最受人瞩目和尊敬的。现代女性都应成为文明有礼的时代新女性。

一般情况下,女性在人际交往中更是有优势,尤其是一位注意礼仪形象的女性,在社交活动中往往是如鱼得水。现代社会,随着人际交往的频繁,每个女性都会经常参与各种交际活动,若不了解其中的礼仪要求和交往艺术,就会常常闹出笑话,这对塑造自我的良好形象是不利的。

1.介绍有方,给人留下良好印象

介绍是社交场合人们互相结识的一种常见形式。介绍时要注意礼节和仪态:

(1)介绍他人,要讲秩序

一般来说,先将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女的介绍给男的,自己熟悉或关系密切的介绍给新认识或关系不太密切的,把客人介绍给自己的父母和其他家人。介绍一方之后,要紧接着介绍另一方。

(2)先和双方打招呼

要介绍双方认识的时候,应先向双方打招呼。不要使双方没有准备,感到突然。

(3)神态、表情要自然、大方、亲切

介绍姓名时,口齿要清楚,要把易混的字音咬准,例如“王”和“黄”、“刘”和“牛”,“李”和“黎”、“唐”和“汤”等等。

(4)被介绍的双方,应主动问候或微笑致意

对年长者、职位高的人,应先伸手与对方握手。被介绍者,要等对方先伸过来手时再握,不要抢先伸手。无论是男是女,在进行介绍时都应站立,以示礼貌。

(5)给介绍对象初次见面时,要掌握时机尽快离开

如果走得太早,被介绍的双方可能还没进入状态;如果迟迟不离开,给被介绍的双方“设了障碍”,人家也可能不好意思进行个别交谈。

(6)自我介绍也是一种方式

自我介绍时,要大方谦虚,不能自我吹嘘。比如说,强调自己是什么职称,对什么很有研究等等,过分地表现自己容易让别人不仅看不起,甚至引起对你的反感。

聪慧的女性,在自我介绍时,一般都不提个人什么级别、什么头衔。因为这些话应该是别人说才有意义。

2.称呼得体,迅速赢得他人好感

称呼,是指人们在日常交往应酬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语。也是当面招呼对方,以表明彼此关系的名称。它是人际交往语言中的先行官。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和对对方的尊重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

现在社交场合中,称谓语一般有五种:

(1)通称

也叫一般称。这是在社交场合最简单、最常用的称呼,特别是对陌生人可常用的一种称呼。这种称呼不区分听话人的职务、职业、年龄。如同志、先生、太太、小姐、女士等。

一般在社交场合,男士不论年龄大小都可称呼先生、同志。妇女不管年龄大小也都可以称呼女士。在知道对方已经结婚的情况下对女子可尊称为太太。对未婚女子一般称呼小姐,但若不知道对方婚否,则也可以用小姐称呼。

“同志”的称呼在现在的社交场合用的远比先生要少,它只在某些场合用于对政府领导、警察、军人和公务员等的称呼。在涉外场合对于女性一般都要称呼女士,这是对女性的一种尊重。

(2)姓名称

在人际交往中,姓名称是对于一些年龄、职务相仿,好同学、好朋友、好同事等常用的称呼语。按照国际惯例,在正规社交场合一般都要用全称。如王滋,小惠等。

(3)职务称

职务称是一种以被称呼人所担当的职务来作为称呼语的称呼。如经理、局长、厂长、院长、书记等。

(4)职业称

职业称是一种以被称呼人所从事的职业来作为称呼语的称呼。如老师、律师、护士、服务员等。

(5)亲属称

亲属,即是与自己有着直接或间接血缘关系的人。对亲属的称呼,多年来已经形成规范,如父亲的父亲称“祖父”,父亲的祖父应称为“曾祖父”。姑、舅之子应称为“表兄”、“表弟”,叔、伯之子应称为“堂兄”、“堂弟”。对待亲属的称呼,有时讲究亲切,不一定非常标准,如儿媳对公公、婆婆,女婿对岳父、岳母,都可以称呼“爸爸”、“妈妈”。这样称呼主要是表示与对方“不见外”,是自家人。

对与外人交往时,亲属称在传统意义上,有敬称和谦称两种。对自己的亲属,应用谦称称辈分或年龄高于自己的亲属,可在其称呼前加“家”字,如“家父”、“家姐”等。称辈分或年龄低于自己的亲属,可在其称呼前加“舍”字,如“舍弟”、“舍侄”等。称自己的子女时,可在其称呼前加“小”字,如“小儿”、“小婿”等。对别人的亲属,应采用敬称。在其称呼之前加“尊”、“令”、“贤”字等。如对其长辈,在称呼前加“尊”字,“尊母”。对其平辈、晚辈,在称呼前加“贤”字,“贤妹”、“贤侄”。若在其亲属的称呼前加“令”字,一般不分辈分和长幼,如“令堂”、“令郎”、“令爱”等。

与亲属称相类似的称呼我们通常叫亲近称。对于邻居、至交,有时可称“大爷”、“大娘”、“大妈”、“大伯”、“爷爷”、“阿姨”等。有时还在称呼前加上姓氏,如“张阿姨”、“李叔叔”等。

3.使用敬语,获得他人尊重

敬语主要指的是在人际交往活动中蕴含着的对他人表示敬重、礼让、客气等内容的语言表达方式。敬语是谈吐文雅的重要体现,是展示谈话人风度和魅力的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尊重他人并获得他人尊重的必要条件,是人际交往达到和谐融洽境界的推动因素。一般而言,敬语的类型可归结为这样几种:

(1)问候型敬语

问候型敬语即人们彼此相见相互问候时使用的敬语,通常有:“您好”,“早上好”,“久违了”等等。问候型敬语的使用既表示尊重,显示亲切,给予友情,而且也充分体现了说话者有教养、有风度、有礼貌。

(2)请求型敬语

请求型敬语就是在请求别人帮忙时所使用的一类敬语,这类敬语通常有“请”、“劳驾”、“请多关照”、“承蒙关照”、“拜托”等多种不同表达方式。

(3)道谢型敬语

道谢型敬语是指当自己在得到他人帮助、支持、关照、尊敬、夸奖之后表达谢意时所使用的敬语,这类敬语最简洁。及时而有效的表达就是由衷地道一声“谢谢”。除此之外,属于这种类型的敬语还有“承蒙夸奖、不胜荣幸”,“承蒙提携”等等。

(4)致歉型敬语

在现代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层面不断扩大,人际关系的网络也日趋复杂,这使得人际之间的摩擦时有发生。而当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或消极影响时,最平常的致歉型敬语即是:“对不起”,“请多包涵”,“打扰您了”,“给您添麻烦了”,“非常抱歉”等等。

当然在人际交往活动中,敬语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除了上述四种类型外,在这样一些场合下也常用敬语:如等待客人说“恭候”;请人勿送说“留步”;陪伴朋友说“奉陪”;中途先走说“失陪”;向人道贺用“恭喜”;赞赏见解用“高见”;欢迎消费者用“光顾”;谈及老人年岁用“高寿”;称小姐年龄用“芳龄”;说他人来信为“惠书”……等等。

但是不管运用何种敬语,在表达上都要注意:

◇敬语的使用要本着诚心诚意的原则,不能作为只是形式上的应付或敷衍塞责。

◇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场合,不同氛围灵活掌握敬语的使用,既要体现出彬彬有礼,又要不落俗套。

◇使用敬语时还应认真、直接、直截了当,不要含糊不清,同时还要注意对方的反应,并辅之以必要的体态语言。

要力求通过敬语的表达使从事人际交往的人们在心里产生反响和共鸣,达到感情的进一步交流。

4.握手艺术,不同场合不同讲究

聚散忧喜皆握手,此时无声胜有声。握手礼是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通行的礼节,也是人们日常交际的基本礼节。有一首顺口溜说道:相逢点头笑,握手问个好,笑容挂眉梢,心儿甜透了。

握手是社交活动中一个神秘的使者。对陌生的人,握手是结成友谊的桥梁;对远方的来客,握手能表达深厚的感情;对爱恋的人,握手是心灵的交流;对危难的人,握手是信心和力量。

(1)握手的场合

应该握手的场合,至少有以下几种:

◇在你被介绍与人相识时;

◇与友人久别重逢时;

◇社交场合突遇熟人时;

◇客人到来与送别时;

◇拜托别人时;

◇与客户交易成功时;

◇别人为自己提供帮助时;

◇向人表示祝贺、感激、鼓励时;

◇劝慰友人时。

握手应本着“礼貌待人,自然得体”的原则,并灵活地掌握与运用握手礼的时机,以显示自己的修养与对对方的尊重。握手虽然简单,但握手动作的主动与被动、力量的大小、时间的长短、身体的姿势、面部的表情及视线的方向等,往往表现握手人对对方的不同礼遇和态度,也能窥测对方的心里奥秘。因而握手是大有讲究的。

(2)握手的方式

握手需要用右手。握手时要注视对方,千万不要一面握手,一面斜视他处,或东张西望,这都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有时为了表示更多的敬意,握手时还要微微点头鞠躬。握手时要上下微摇,不是一握不动。男士之间可以握得较紧较久,以表示热烈。但要注意既不能握得太使劲,使人感到疼痛,也不能显得过于柔弱,不像个男子汉。对女士则只能轻握,也不宜握得太久不放,老朋友可以例外。

一般是站着握手,除因重病或其他原因不能站立者外,不要坐着与人握手。不过,如果两人都是坐着,可以微驱前身握手。

人多时,注意不要交叉式握手,可待别人握完再握。每逢热烈兴奋的气氛时有些人容易忽略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到朋友家中,客人多,只须与主人及熟识的人握手,其余的人只需点头致意。但经过主人介绍的,就要逐一握手致意。

握手时要脱去手套,如因故来不及脱掉就握手,须向对方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

不过据欧美传统礼貌,穿大礼服、戴白羊皮手套者,因不易脱下,按习惯可以不脱手套握手,但须请求对方原谅。另外,据西方传统,地位高的人和妇女也可以戴手套握手。

用右手握手后,左手也加握,这是我国人民经常实行的礼节,以表示更加亲切,更加尊重对方。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来华访问的人增多,这种礼节已为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所熟悉,许多外国朋友也在采用,特别是在老朋友之间。但这种礼节,不必每次都用,男人对女宾则一般不用。

是否每逢欢迎、欢送、初次见面都必须握手呢?是否对方不握手就说明对方看不起我们呢?这也要看具体情况而定。美国出版的一本介绍美国礼仪情况的书就指出,美国人现在较不拘礼节,他们之间第一次见面,不一定与人握手,而且还可直呼对方名字,往往只是笑一笑,说一声“嗨”或“哈罗”,并不正正经经地握手为礼。在社交场合或散席时,也不一定跟每一个人握手道别,往往只是挥一挥手,或说声“各位明儿见”,就走了。但必须与主人道别,表示谢意。

不过,我们到他们国家做客,根据他们的传统礼貌,礼节周到些,还是应该的。

军人戴军帽与对方握手时,应先行举手礼,然后再握手。

握手除是见面的一个礼节外,还是一种祝贺、感谢或相互鼓励的表示。如对方取得某些成绩与进步时,对方赠送礼品时以及发放奖品、奖状、发表祝词讲话后等,均可以握手来表示祝贺、感谢、鼓励等。

5.女人打电话应讲究的礼仪

拨打电话是打电话一方主动向受话一方联络,按照礼仪规范的规定,拨打电话者对谈话内容、打电话的时间选择、通话时间的长短等都应该事先考虑清楚。

(1)拨打电话前的准备

拿起话筒前要考虑清楚,接通电话后,若要找的人不在该怎么办?如果正好接听电话的人就是自己要找的人,应怎样问候?怎样开头?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请求,当要求被拒绝时应怎么办?简单的问题要有腹稿,复杂的问题要列提纲。

(2)打电话的时间

一般不宜打电话的时间是:三餐吃饭的时间,早晨7点以前,中午午休时间,晚上9点以后。给海外人士打电话要了解时差,预先约定的时间可以打。

(3)电话接通后的礼貌用语

电话接通后首先应使用礼貌用语说:“您好,我是××公司的××,请帮忙找××先生(小姐)接电话,谢谢!”对方答应找人后应手持话筒静候,不能做别的事或聊天。如果对方说找的人不在,也应致谢,并附带一句“谢谢,打扰了”。

(4)通话的时间

在电话礼仪中,有一条“三分钟原则”,即“以短为佳,宁短勿长”。打电话的人,要注意自觉地、有意识地将每次通话的时间限定在3分钟之内,尽量不要超过这一限定。

如果一次电话要用5分钟以上时间,就应首先说出您要办的事,并问一下“您现在和我谈话方便吗?”不方便则另约时间。

(5)拨错号码

当拨错号码时,应赶紧对接听者致歉“对不起”。不能说:“真见鬼了,怎么把号码拨错了!”更不能不说话就挂断,弄得神神秘秘,让对方摸不着头脑。

(6)通话遇故障

若打电话时电路出现故障,使谈话突然中断,依礼需要由发话人立即再拨,并说明故障。

(7)通话终止

在通话终止时,应注意说:“再见”,并轻轻将电话话筒放下。不要用力一摔,令对方大惊失色。

在通话的整个过程中,受话人在接电话时,虽则处于被动的位置,但也不可因此在礼仪规范方面得过且过,不加重视。根据礼仪规范,受话人接电话时,由于具体情况不同,分为本人受话、代接电话,等等。

所谓本人受话,是本人亲自接听他人打给自己的电话。在本人受话时,需注意做到:

(1)接听及时

电话铃声一旦响起,即应立即停止自己所做之事,尽快予以接听。在电话铃响之后,亲自接听电话,不要铃响太久,甚至铃响过几遍之后,才姗姗来迟。在电话礼仪中,就有一条“铃响不过三”的原则,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2)应对谦和

接电话时,受话人应努力使自己的所作所为合乎礼仪。拿起话筒后,即应自报家门,并首先向发话人问好;在通话时,不论是何缘故,都应聚精会神的接听电话;当通话终止时,不要忘记向发话人道“再见”;若接听到误拨进来的电话,要耐心向对方说明。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机会为其他人代接、代转电话。代接、代转电话时,尤其需要注意助人为乐、尊重隐私、记忆准确、传达及时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在通话时,声音应当清晰而柔和,吐字应当准确,句子应当简短,语速应当适中,语气应当亲切、和谐、自然。

不论是发话方还是受话方,都需要通过语言表达来完成通话。或问或答,都要清晰,要以对方能听清楚为基本要求。做到清晰,除了练就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外,还要学会理头绪、抓重点。把要说的千言万语,归纳成简短的一句话或几句话,舍弃一些细枝末节。

通话最能反映一个女人的作风、礼仪品质和综合素养。尽管不是面对面交谈,从通话的语气措辞、表情声态、姿势动作中,可以看出一个女人的整体形象。通话一定要注意通话礼节,遵守礼仪规范。如打错电话要道歉后立即挂机,不必做过多的解释,也不能一声不吭就挂机。若有急事要结束通话,应在对方讲话停顿时打断他的讲话,“非常抱歉,我这里又来了一位客人,过一会儿我给您回电话,好吗?”在日常电话交流中,有的女人只要一打长途电话就下意识地大嚷大叫,好像他的声音不是通过电讯号传过去的,而是他大声地从电话线里喊过去的。这样不文雅又不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