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品味来自秀外慧中的仪表与气质。富有品味的女性能于沉稳端庄中显示出不俗风范,于温柔贤惠中展现出美丽风韵。富有品味的女性,不单是一幅雅致的画,更是一首无声的诗:她们喜欢读书,用知识丰富着自己的生命;她们喜欢音乐,用高雅装点着自己的生活;她们以理智的思绪面对炎凉世态;她们以自信的心态包容人间悲喜;她们常跟着时尚走,但不会因为媚俗而放弃个性;她们最懂男人心,但不会为了幻梦牺牲其实的自我。这就是有品味的女性淡然中给他人惊喜、智慧中不失柔性那种深沉的美。
爱读书的女性,往往是为了更多的读懂生活,更深的读懂自己。知识是最能提升女性自我品味的精神营养,也是最能显示女性自我修养的文化内涵。生活可以让女性学会如何美,而知识却可以让女性恒久地保持美。
1.读书让女人永远美丽
爱读书的女人,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一道风景。也许她貌不惊人,但她的美丽却是骨子里透出来的,谈吐不俗,仪态大方。爱读书的女人,她的美,不是鲜花,不是美酒,她只是一杯散发着幽幽香气的淡淡清茶。
读书和不读书的女人在一天之内是看不出来的。书对于女人的效力,也不像美容食品,滋润得好的女人,驻颜有术,失养的女人憔悴不堪。读书和不读书的女人,在3个月之内,也是看不出来的。日子一天一天的走,书要一页一页的读。清风朗月水滴石穿,一年几年一辈子的读下去。书就像微波,从内到外震荡着我们的心,徐徐地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改变了,书的效力就凸现出来了。
有人说:“书,是女人最好的饰品。”因此,无论有多少个理由,作为一个现代女人,一个期待精彩人生的女人,书一定要看,而且越多越好。因为它们会使你从骨子里提升你的品位,教你如何做一个女人。
女人们,尤其是那些结过婚的女人,往往都不是为自己而活的。她的身份由一个自由自在的少女变成了一个主妇、妻子与母亲的角色。
似乎女人一结婚就要失去自我了。这让很多女人颇有些不公。
就如看书来说,大多数女人看的都是些烹调书,医学周刊和婴儿知识。女人只想成为新娘学校的优等生,或者只想成为相夫教子的贤妇,所以只看菜谱,美容手册,“如何抓住他的心”一类书,由此下去便一直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而且一直都是这样的紧张、局促,力求讨人欢心。这是可悲的。
一个女性,正是因为她生存空间比男性的狭小,才更需要博览群书,以放眼世界。在广泛阅读的同时,善于思考,不盲从,也不偏执,才能培养一颗丰富和广博的心灵。况且,一个人的见地,修养,还有气质,都是和大量读书分不开的。
女人不能把自己的读书范围局限在某一类。男人可看的书,女人都应该看。文学,军事,政治,传记,历史……等等。女人难道受局限还不够吗?不努力丰富自己的心灵,开阔自己的眼界,却又对男女不平等耿耿于怀,岂不荒谬。
男女平等,起点就是心灵的平等。
女人确实应该什么书都要看一点。
书是改变一个人最有效的力量之一。书是带着人类从洪荒到启蒙的捷径。
书籍不仅仅会教女人如何讨男人欢心,书籍更多的是教你做什么样的女人,做一个忠实于自己的理想和愿望的女人,做属于自己的女人。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其实,从那时起,人们就很能注重内在美的修养了,在新的时代,女人重提美的塑造的同时,还应该加一句:为了自己而读书!
女人要懂得自己。人生只有一次,应努力做一个自己想要做的女人。
2.女人读书要讲究格调
如果你希望淋漓尽致地展现你独特的魅力、品味与格调,你又应该读什么呢?
读一本好书,浸染在宁静致远的氛围中,从中陶冶性情,潜移默化地感染自己,品味自然而然就会日益提高。
作为一个有修养的中国女性,首先应当读的显然是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方面的书。这些书有助于你树立起知识女性的形象。其他方面,如果你不能读很多的书,那么至少你不能不读几本值得一读的书,欣赏一些有品位的艺术作品。没有人要求你非要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和日本的俳句,但李清照你决不应一无所知吧!有人说,琼瑶当年就是这样俘虏了平鑫涛的。
另外像普希金、泰戈尔、惠特曼你应该多少知道一点,时不时地从嘴边溜出几句他们的诗,会让人对你另眼看待。还有,海明威、川端康成、托尔斯泰、巴尔扎克、歌德、但丁这些人的名字和他们的作品,你应该耳熟能详了。如果你还能知道博尔赫斯、马尔克斯、帕斯捷尔纳克、萨特、茨威格、福克纳,那别人简直要崇拜你了。精神医生弗洛伊德也是必不可少的。说到哲学家的时候,就是康德、尼采、福柯了。
畅销书应该尽量少读,不过像《格调》这样的却应该拿来翻翻。如果你还能跟别人讨论一下他的书名是怎么由英文的class译成中文的格调的,那就更了不起了。还是同样的道理,大多数的人在看的书,咱们就不操那份心也去凑热闹了。
除此之外,这里还开列出十本格调女人必读的书籍,希望你能够注意。
(1)《第二性——女人》(西蒙·波娃)——有史以来讨论女人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书。
(2)《飘》(玛格丽特·米歇尔)——教给现代女人郝思嘉那种不屈不挠的新女人风范,即如果你不能拥有你深爱的人,不要紧,你还可以爱自己。
(3)《围城》(钱钟书)——帮助你了解中国男人的劣根性,并打破对男性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4)《流动的圣诞节》(海明威)——通过此书,你就会知道为什么小资们大多都向往巴黎的生活。
(5)《情人》(玛格丽特·杜拉斯)——向你展现出女人爱做梦的本性,以至于能够达到不顾一切的疯狂地步。
(6)《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张洁)向你展示了一个完整的女人身上最圣洁的东西——母性。
(7)《喜宝》(亦舒)——此书能够真正地让你知道,再美丽,再聪明、练达的女子也逃不过命运的潮起潮落,每个人都要把握现在。
(8)《史努比黄金五十年》(舒尔茨)向你传授了现代女人对残酷的成人世界表示抗拒和不适的最好方式。
(9)《亚洲妇女美容指南》(靳羽西)——该书能够让你知道哪些化妆和礼仪永不会过时,体会时尚再怎么变,也逃不出“女人味儿”的手掌心。
(10)菜谱系列——掌握做菜的本事,不光能让自己活得更滋润,还能展现出你温柔有品位的另一面。
3.让书本来陶冶女人的情操
读书既是现代女性事业的组成部分和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获得身心健康和心理上满足的一个重要条件。中国古代的学问家几乎都把读书、抄书、藏书、著书视为人生一大乐趣,赋养生保健于读书之中。
读而生乐,乐而忘忧,孔子在这方面颇有体会,他在《论语》中曾谈过这种读书之乐的体会:“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史论孔子世家》中还载有孔子“读《易》真心韦编三绝,可见他喜欢学习之甚。唐代诗人杜甫也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学习体会,表达了他对读书的兴趣。
宋代学者邵康节对学习的养生作用甚有体会:“花本四时卜景致,经书万卷号生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谈读书的乐趣时说:“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寨”,并把读书之乐与琴棋书画酒并列,自号为“六一居士”。宋代爱国诗人陆游也对读书之乐有深切体会,他在《书巢记》中自述“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名其室曰书巢。”还说:“灯前目力依旧在,犹尽山房万卷书。”清代学者汪荽在其《示儿》诗中指出了读书的养生作用:“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矜躁石平释,高位终难居。”
读书的力量是神奇的,这里有个实例:
扬州一位工程师,八年前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完全丧失了造血功能,只好每隔一月输一次血藉以维持生命,人躺在病床上,枕头下便压着写给妻子和孩子的遗书,默默地等候着死神的降临,心情之郁闷是可以想见的。
家属及病友劝他“看些不动脑筋的书”,一句话提醒了他,妻子赶紧找来几本文学方面的书,契诃夫、托尔斯泰、蒲松龄、冯梦龙等便一起朝他走来。说来也怪,他的时间竟然感到不够用了,生的欲望和对文学的追求一天天强烈起来。
他忽然发现光读书已不过瘾了,迫不及待地写起了读书笔记,进而萌生起投稿的念头。他以散步为理由,下楼来到花园的小亭内,伏在石桌上写(构思当然是在床上)。然后,趁中午探视放行的当儿,悄悄地将稿件投入住院部门口的邮箱。
他的习作,诗歌、散文、小说相继问世。其中有一篇描写病房生活的散文,《难以忘怀的微笑》,获得全国性的征文奖。书的这种神奇作用连医务人员也感到诧异,在不用特殊药物的前提下,他终于战胜了死神,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可见,读书不仅对陶冶情操很有帮助,对健康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