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中国古代陶瓷器”是历史学院文物博物馆学系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C类)。教学对象主要是文博系三年级学生。授课目的是使学生对于中国古代陶瓷器的主要品种及其外观特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要求学生能够掌握重点窑口的产品特征,并能基本准确判断其产地和时代,掌握初步的陶瓷器鉴定知识。这门课由我担任主讲已经18年,现将有关授课心得总结如下。
一课程沿革
南开大学文物博物馆学科最初发端于1960年代初,1979年9月正式组建“文物博物馆学专业”。与目前中国博物馆发展状况相适应,南开大学文博系目前开设的课程亦主要可以为两大类,一类是文物考古类,包括文物考古学概要、中国考古学通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和陶瓷器、青铜器、玉器、书画、金银器、钱币、石刻、玺印、宗教文物以及古代建筑和古代陵墓制度研究等;另一类是博物馆学理论和博物馆工作实践,包括博物馆学概论、专题博物馆研究、陈列与展示、藏品保管、博物馆宣传与大众传媒等。受中国文物考古研究传统的影响和中国博物馆发展现状的制约,文物考古类课程在各高校文博专业课程中都占有很大比重。由于陶瓷器是各历史类、综合类博物馆藏品的大宗,在秦汉以后遗墓葬的考古发掘中尤其是最常见的物品,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重要性远远凸现于其他门类文物之上,因而本课在文博系整个教学体系中极为重要。本课的改革完善为其他文物考古类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参照和样板,并带动了它们的改革与创新,使整个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更适应本专业总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文物博物馆学专业创办之初,“中国古代陶瓷器”课程曾经先后外聘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天津艺术博物馆(现天津博物馆)等单位的有关专家讲授,1989年春季开始由我承担讲授任务。当时,国内高等院校考古文博专业教师自己开设陶瓷等专项文物类课程的成例甚少,没有可资直接借鉴的对象;在校内,由于是新建专业,也没有先辈教师积累的资源可以利用。18年来,经过不断总结经验,甄别对比,我逐步归纳出适合高校文博考古专业需要的古陶瓷知识整理方法和体系,为国内相同或相近专业同类课程的设置提供了有益的经验。现在,该课课程体系已经日臻完善,并且形成了既不同于以往的博物馆和文物商店师傅带徒弟式的口眼传授,也不完全等同于考古专业讲授方式(如不重视鉴定等)的自身特色。通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本课已经在我校栽植成功,师资队伍建设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陶瓷器”课程的主要讲授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按不同时代和窑口(产地)全面、系统地讲述中国古代陶瓷器,特别是商周至明清时期历代瓷器的基本特征。从其内在发展变化的规律出发,把中国古代瓷器发展变化的历史划分成“从原始瓷器到瓷器的正式烧成(商—汉)”、“南北青瓷和白瓷的烧成(三国—隋)”、“中国古代陶瓷业全面繁荣的开端(唐、五代)”、“中国古代陶瓷业的鼎盛时期(两宋、金)”、“中国北疆制瓷业的发展(辽、夏、金)”、“中国古代陶瓷业的承先启后时期(元代)”、“中国古代陶瓷业的再度鼎盛时期(明、清)”等六个特色比较突出的阶段。具体讲授内容主要包括窑址考古资料介绍,各窑口瓷器的胎、釉、器形、装饰、烧造工艺等基本特征,重点窑口、重点器物的识别要点等,除器物的外观特征以外,也包括一些科技测试结论等内在分析内容。本课按照时代顺序讲述了历代陶瓷器的发展变化和基本特征,既遵循中国历史分期的习惯,又充分注意到了突出陶瓷器自身的发展特点,并没有完全按照历史分期的标准来界定陶瓷器的分期。
另外一方面,是阐释不同时代和窑口瓷器鉴定的基本内容和方法。陶瓷器本身特点及其发展历史的研究,与陶瓷器真伪的鉴定,二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了解和掌握陶瓷器的发展历史,是进行陶瓷器科学鉴定的基础;另一方面,对于陶瓷器的真伪和年代进行准确的鉴别,又是对陶瓷器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基础。这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所以本课不是,或者说不完全是讲授古代陶瓷器的“发展历史”,而是注重讲解不同时代器物的特征;也不是泛泛地空谈鉴定,而是从实物出发,就实物分析对比、归纳总结。
三课程讲授的主要特色
和考古专业一样,文物博物馆学专业是一个需要较强专门化技能训练的专业。文物考古类课程是文物博物馆学系本科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这类课程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是实物研究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其二是强调动态性和实践性。课程讲授中的难点主要在于必须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阐释形象性很强的文物的基本内涵,这对于没有接触过实物的听课者而言,简直有如听“天书”。十几年来,我结合这类课程自身知识体系的特点和不同器物的时代特点,注意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若干教学辅助手段,使本来枯燥的知识点变得易于接受。
1.形成自身特色,是一门课区别于其他相关课程或其他兄弟院校相同课程的关键。由我主讲的“南开本”“中国古代陶瓷器”课程,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已经逐步建立了完整合理的、自身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该课以历代陶瓷窑址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为基本依据,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对这些材料进行排比整合,再进行全面的分析描述。在具体讲授中,对于许多器类的讲述,不仅有按时代先后纵向的比较,而且还有同时代、不同窑口之间的横向比较。
2.本科教学是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工作,它和研究生教学有本质的不同,任课教师不应该带有很强的“个人倾向”。本课教学的讲授内容应该兼容并包,吸收一切有价值的知识因素,归纳综合,除明显的知识性错误外,一般不做否定表述,尽可能全面、客观地介绍一般性的观点,适度反映任课教师自己的观点。
3.严谨治学,坚持科学方法论,把那些以往“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古陶瓷的鉴别经验加以理论化、系统化的归纳总结,提倡用科学手段和方法鉴定文物(包括人工目测法和自然科学测试法)。
4.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充分发挥听课者的主观能动性,适当时机(比如观摩教学标本以后),安排学生自己试着总结知识点,然后由教师总结评估,讲解要点和难点。由于课时限制,这种机会不会很多,但只要有一两次,那些“有心的”学生就会逐步掌握研究学问的门径。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对某类器物或某个专题、问题的讨论,加深学生对本课重点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辅助教学手段多样化。文物考古类课程的讲解对象直观性强,讲不好就枯燥乏味。十几年来,我结合这类课程的特点,注意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充实,注重实践教学,采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本课具体的教学辅助手段主要包括:
A。充分利用自拍幻灯片以及公开出版的图录、图版等现成资料。
B。利用我多年来在考古调查中收集的古陶瓷标本,让听课者自己动手观摩,进行课堂实物教学。
C。不定期带学生参观博物馆及本系文物陈列室、考古工地,以验证、巩固所学知识,营造浓厚的专业学术氛围。
D。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向学生提供最新的陶瓷考古资讯和研究动态,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保持科学合理而有活力。
在具体应用中,这些教学辅助方法随宜所用,不拘泥于一端。例如在讲授六朝至宋金各时期瓷器特征时,尽可能利用在各地古陶瓷窑遗址上采集到的标本,让学生动手观摩,进行实物教学。而讲述元明淸时期瓷器时,因为实物标本少,就利用在各个博物馆等文物收藏单位所拍摄的图像资料、搜集各种出版物公开发表的图像资料,制成电子版幻灯片,利用多媒体教室授课。
四几点教学体会
1.坚持教学和科研并重,通过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优劣是课程讲授成败的关键。高校专业课教学不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还应该通过教学活动言传身教,让学生了解该课程所涉及的学术领域乃至整个学科的研究动态和治学方法,为培养更高层次人才创造条件。因此,教师自己学术上严格自律在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科教学受重视程度低、耗费精力大,直接收益小,相对于科研来说无疑是得不偿失。我也有从事本科教学“吃亏”的感觉,但却仍然坚守本科教学岗位,除工作需要外,还在于我认为教学可以促进科研。高等教育要求教师必须随时把握学科发展动态、立足学术前沿,本科教学时间固定,在教学时限的“逼迫”下,任课教师必须随时更新知识,这可以理解为另一种“教学相长”。
2.在现行政策下,高等教育也可以视为一种消费,教师不能“缺斤少两”、欺骗学生,要对得起良心和道德的拷问。教师可以少上课,甚至不上课,一旦开课就必须端正教学态度,认真备课,精心安排课程内容。文物考古研究的信息性非常强,经常有新的考古发现推翻旧说,为了让学生了解最新信息,了解学术前沿研究动态,每年开课前的暑假,我都对讲稿进行一次认真的整理和修订,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同时,注意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为课程讲授打下宽厚的基础。除了课前充分备课以外,课后还应该及时总结教学得失,以利后用。
3.文物知识讲授离不开实物资料,而高等院校文物类课程教学的最大难度恰在于缺乏实物资料。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以采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广泛搜集资料,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
4.本科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接受知识点,而讲课本身毫无疑问也是一门艺术。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丰富多彩,不拘一格,不应该强调教学方法的千篇一律,而是要从每门课程的自身特点出发,以讲好为目的。我曾经“有幸”观摩到一位其他院的教师讲课,屏幕上打出PPT文件,他则一字不差地低头朗读。这种典型的照本宣科,即使教学手段再先进也不足取。过分强调“量化”和形式化不啻为买椟还珠。
5.讲课应该条理清晰,言简意赅,着重讲授基本知识,并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过举证实例,讲后面时不断联系前面已经讲过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