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史苑传薪录:南开历史教学论文集(第二辑)
32318200000038

第38章 史学成果的社会化:问题与对策

基于问卷调查的几点看法本课题受到南开大学本科学生创新项目(“百项工程”)基金资助,特此说明。史学的社会普及化概念,课题组认为主要由两个层面构成:一是基础教育中的历史教学,二是社会教育,包括各种历史读物、影视、小说、博物馆和纪念馆等媒介的历史知识传播。本文主要讨论后者。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本科生“社会大众

历史知识调查研究”课题组历史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领域,具有传承文化、认知社会、道德教化和休闲娱乐等多重功能。不过,历史学能否充分发挥功能,取决于其成果的社会化程度。长期以来,“史学与社会脱节”的问题一直令人困扰,关于“史学危机”的讨论,反映了历史学被公众冷落令史学工作者倍感焦虑的事实。不少学者指出:要想充分发挥历史学的独特功能,使之成为一棵长青之树,就应走出学术象牙塔,关注社会现实,贴近大众生活,积极推动史学成果(历史知识)的社会化。这些主张无疑是非常正确的。然而,历史知识的社会化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社会大众的历史知识现状如何?他们对于史学“产品”有着怎样的期待和需求?令人遗憾的是,专业史学工作者对有关情况所知甚少,主动努力不够,另一方面,对社会大众迷恋那些充斥着低级趣味、违背基本史实的“戏说”、“宫廷戏”和“秘史”,不仅感到无能为力,而且颇不理解。

鉴于这一情况,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于2005年初,动员本科生组成“社会大众历史知识现状调查研究”课题组,并利用同学寒假返乡的机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问卷调查;之后又针对性地选择地点进行了若干补充调查。课题组对所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了认真整理和分析,取得了大量有用的信息该次调查主要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02、03、04级本科生利用寒假回家之机对周围人群进行偶遇调查,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案访谈。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我们共发放问卷973份,范围涉及27个省份,回收770份,其中有效问卷530份,占回收总数的68.83%。本文基于上述调查,就社会大众历史知识现状、历史知识传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陈述几点浅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大众历史知识的缺陷和致因

调查资料显示:公众的历史知识现状很不乐观,史学成果社会化存在着严重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历史学科缺乏起码的了解,多将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等同于真正的历史。问卷调查表明:被访者普遍缺乏对历史学的起码了解,很多人尽管受过较高层次的教育,仍然认为学习历史只是多记住一些人物和故事,不少人认为没有必要到大学历史系科专门学习历史。我们还发现:人们大多分不清文学、影视作品的历史人物和故事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历史小说、武侠小说、影视古装剧是他们“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一旦对某个历史人物或事件产生了不同的看法,许多人宁愿相信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历史古装剧,也不相信历史学专业人士,等等。这些情况充分反映我国目前的史学普及教育存在严重不足。

2.历史知识结构单一,几乎只是政治史知识。历史知识原本是十分丰富多彩的,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然而我们的调查发现,在多数人的观念意识里,历史人物往往等同于政治人物,历史事件即为战争和政变,两者存在着非常高的正相关。由于政治及其延伸——战争史与意识形态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对政治人物和政治(军事)事件的评价受到后者的很大制约,易于造成历史认识“脸谱化”的现象。当历史现象用其他的视角和方法来进行解释,对已有标准造成冲击时,大众通常会表现出茫然无措。2003年网络关于电视剧《走向共和》是非的热评,大众莫衷一是的“失态”,历史政治化的后果体现得淋漓尽致详情可参考钱乘旦:《谈谈大众历史教育的偏失》,《历史研究》2003年第8期。让史学回归内容丰富的原貌,给公众多维的思考空间,是史学工作者编写历史读物时所需考虑的紧要问题。

3.对近数十年来的史学名家和成果了解甚少。问卷调查发现:大众对当代史学名家的了解大多还停留在六七十年代,不少人知道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但很少能说出其他史学家的名字;对于许多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仍停留在“评法批儒”和“批林批孔”之前;绝大多数受访者对近数十年来的史学新领域和新成果更是茫然无知。这些情况清楚地说明: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史学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但大众传播和普及工作却严重缺位,与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明显脱节。因此,所谓“史学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史学传播普及工作疲软所致。

4.历史知识的传播不能满足大众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对生活质量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对精神产品(包括历史知识)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史学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将新的史学成果转化为适应大众需求的文化产品,产品形式应多种多样,包括纸本的历史通俗读物、网络资源、影视音像作品等等。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目前文化市场上的此类产品虽然不少,但质量良莠不齐,由史学工作者制作的观点正确、内容严谨、形式多样、风格灵活的通俗作品并不太多,远远不能满足不同文化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坊市上流传的不少作品,胡编乱造,谬误百出,非但不能传播正确的历史观念和知识,反而贻害大众。其实,社会大众对史学文化产品的需求,并不只是为了消遣和猎奇,许多人也十分希望从中获得精神食粮,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单就历史读物来说,一些既具有学术水准,同时又有趣味性、可读性强的作品,其实颇受社会读者的欢迎,此类图书往往相当畅销,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知名度。值得注意的是,此类畅销图书往往出自海外学者之手。《万历十五年》的成功,充分说明社会大众需要怎样的史学作品,哪类历史读物才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历史学者将这一广阔的市场拱手让给了那些缺乏基本史学训练的枪手,一方面使自己的生存空间日益狭小,另一方面,大众对相关作品的需求渴望不能得到满足,使得历史知识的社会化处于严重阻滞状态。

二我们的几点建议

推进史学成果的社会化,强化对社会大众的历史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需要众多部门共同努力,史学工作者无疑应承担主要职责。针对目前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认为应当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1.创办专门的历史通俗刊物,出版高质量的大众历史读物,占领历史文化消费市场。目前,国内通俗性历史知识专刊少之又少,致使各种休闲杂志中的历史文章成为大众历史知识的替补来源,虽然其中不乏严谨认真的作品,但庸俗无聊之作亦不在少数,这些所谓“历史”,谬误百出,以讹传讹,贻害深远。史学工作者不应对此种情况视而不见,以为事不关己。建议有关部门和机构创办若干通俗性历史专刊,组织专家、学者撰写既具有趣味性又不失学术性、适合大众阅读的史学文章。通过编辑出版专门刊物,宣传历史学科,推介史学优秀新成果,传播历史知识,启发历史思维,并达到激清扬浊、教育民众的目的。

2.建立史学知识传播的激励机制,鼓励专家从事历史知识传播工作。史学成果社会化严重滞后,是由多种原因所造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大学和研究机构对史学工作者的业绩考评一味强调学术性和创新性,通俗历史作品在业绩考核、岗位聘任、职称评审中不算成果,严重挫伤了史学工作者撰写通俗历史读物、向大众传播史学成果的积极性。我们认为:任何一种学术,只有当其成果为大众所接受和掌握时,才能发挥它的威力和作用,转变成为社会所具有的科技和文化能力,史学成果也不例外。史学工作者不应画地为牢,自我封闭于“象牙塔”中,“为学术而学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史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向社会贡献历史文化产品,只有向大众传播,实现社会化,史学成果才能产生社会效益,才能体现出它们的价值。有关部门应当转变观念,积极导入激励机制,鼓励专业史学工作者开展史学成果向社会大众传播的工作。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学自身的自存需要。

3.开展与文艺和网络工作者的充分合作,制定通俗历史题材文化产品的共同规范,为历史知识传播搭建更广阔的平台。随着大众传播技术和信息科学的迅速发展,广播、电视、电影和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公众获得包括历史知识在内的各种知识的重要途径。应当说,这些新传播手段对史学知识的社会化已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功劳。但是,许多违背基本历史事实的作品充斥于文化市场,泛滥成灾,亦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历史学者对此颇有“怨言”,要求规范剧本、小说写作的呼声不绝于耳近年来,历史学者对历史题材文学和影视作品的批评相当激烈,对文艺界随意伪造和篡改历史大为不满,而文艺工作者则往往反唇相讥。我们认为:历史作品和文艺作品各有不同的追求,遵循着不同的规范,两者需要认真沟通,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一些专题性的座谈会和讨论会,互相交换意见,以便达成某些共识,使相关作品既不损害历史学的基本原则,又能保证其艺术性。我们认为:上述情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专业史学工作者参与不力,与其站在一旁指手画脚、牢骚满腹,不如放下身架,积极与文艺工作者和网络工作者互相沟通,开展有效的合作。鉴于目前历史题材文化产品泥沙俱下的现状,史学工作者应积极推动不同学科和文化行业的思想对话,制定历史题材文化产品制作和传播的共同规范,减少谬误流传,促进正确的历史观念和历史知识的传播。

4.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纪念馆、历史遗迹等在史学传播中的作用。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各地名胜古迹数不胜数。除了观光旅游外,它们还具有宣扬传统文化,培养历史意识和民族认同的功能。由于诸多原因,这些作用总体来说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许多地方的博物馆、纪念馆门可罗雀,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其中经济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博物馆、纪念馆和各类历史古迹原本应由政府财政支持,但目前情况是,它们绝大部分是“自己养自己”,为了生存下去,许多单位“不务正业”,职能和性质发生了严重“异化”,参观门票的价格不断上涨,使得许多爱好历史文化的民众望而却步,这又反过来影响了相关场所的游客量,一些很有特色的博物馆、纪念馆逐渐变得人迹罕至,自然也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建议国家采取有效措施,增加财政投入,逐步取消博物馆、纪念馆和历史古迹的门票收费,并通过多种宣传方式鼓励社会大众前往参观学习,以便充分发挥博物馆、纪念馆和历史古遗教育社会大众,传播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操的文化功能。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文化积淀最丰厚的国家,拥有极其丰厚的历史资源,这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宝藏。古人云:“史之为用,为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唐·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史学成果必须实现社会化,才能发挥其人文教化的特殊功用,实现学科自身价值。史学知识的社会化不能没有广大史学工作者的参与,历史学者必须担负起历史知识传播的责任,走近大众,引导大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社会有所贡献。当然,历史知识的传播也离不开政府和学术机构的鼓励和支持,正确的政策导向是推动史学成果社会化的重要保证。

(执笔:孟黎华,指导教师:王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