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32324600000120

第120章 决策参考(21)

抓住时机 加快推进宁夏马铃薯良种产业发展

根据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于革胜的指示,近日我们深入原州区、西吉县和农垦局,就马铃薯良种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宁夏马铃薯良种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去年以来,宁夏把马铃薯良种繁育和推广,作为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来抓,出台了鼓励发展措施,主产区工作力度大,积极性较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发展趋势看好

一是发展速度快。自治区农垦系统和西吉县、原州区的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能力大幅提高,预计今年全区总量超过4000万粒,可生产原种5000吨、一级种8万吨。

种薯繁育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快,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目标开始制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农垦投资400万元,在平吉堡新建高标准良繁中心,工程建设进度快。利用原来的种植温棚开展原原种扩繁。预计今年生产繁育原原种750万粒;2011年发展到1500万粒,第五年发展到8000万粒。他们还利用贺兰山下黄羊滩和平吉堡千亩良田发展原种扩繁,发展一级种薯,准备根据南部山区冷凉的特点,承包土地,降低扩繁成本,加大扩繁力度。我们看到,扩繁基地的大田成片种植、苗齐苗壮,长势明显好于山区。

西吉县今年预计生产原原种2000万粒,计划到2012年发展到5000万粒。今年新增良种扩繁种植面积1.1万亩,田间管理做得比较细致,群众锄一亩地能获得30元的收入,积极性较高。据当地群众讲,薯苗长势好于往年。

原州区将马铃薯繁育中心租赁承包给天启薯业公司,公司利用自治区农业开发项目资金和自筹资金,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良繁速度,新建组培室500平方米、网室2万平方米、贮藏库1760平方米。六盘山薯业公司种薯贮藏窖建设有标准、重实用。预计今年原州区生产原原种1500万粒,计划到2012年发展到3000万粒。

二是品种优质。各地根据种植特点,引进了青薯、陇薯、晋薯、中薯以及外引专用薯等10多个品种,形成了适合不同区域种植和不同用途的多种优质专用薯种系列,有早熟的、晚熟的,有菜用型的、淀粉加工和食用加工型的。同时,各种薯繁育基地注重引进技术人才,加强与先进地区的交流学习。这些都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企业进入

从调研的这几个地方来看,最突出的亮点就是,引进了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参与马铃薯良种繁育,创新了机制,使传统僵化的良种繁育体制被打破,显现出发展活力。

农垦作为大企业进入,发挥着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成为推进马铃薯良种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天启薯业、六盘山薯业等企业进入,不仅带来了投资和规模,更重要的是有效组织各种要素,使资金、技术、人才等在较短的时间集中起来,给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带来了新的变化。天启薯业公司租赁原州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盘活了国有资产。

(三)新技术得到应用

一是新优品种不断得到应用。各地立足当地实际,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专用化的原则,筛选了10多个优质专用品种,进行大规模繁育。二是工厂化繁育技术不断提高。组装配套了地膜覆盖栽培、平种垄植、立体复合种植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肥料配比、水肥调控、田间管理基本有了规范和标准。天启薯业引进马铃薯脱毒种苗扦插繁殖技术,利用种苗分叉,每颗种苗都能进行2~3次扦插繁殖,使种苗的繁育率和繁育速度提高了2~3倍。三是机械化耕作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机大户,建立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点,种植、收获机械化作业面积得到扩大,极大地减轻了广大群众的劳动强度,劳动效率得到提高。目前,原州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播种面积达到3.5万亩,全机械化收获面积达到8.7万亩,机械化作业面积40万亩;西吉县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4.2万亩,示范带动面积达到33.5万亩。

(四)良繁体系得到推广

自治区和各市县采取了一系列的扶持、引导和鼓励措施,促进了以种苗脱毒培育→脱毒原原种→原种→一级种→大田商品薯的马铃薯生产繁育体系的推广。自治区通过对原原种统一采购和原种补贴的办法,解决马铃薯良繁起步阶段的资金困难,为吸引更多的生产主体参与到马铃薯良繁产业中来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各市县政府通过制定规划、土地政策、人才支持、农机具购置补贴、燃油补贴等办法,引导企业、农户积极参与进来,有效推动了马铃薯良种繁育产业发展。

二、宁夏发展马铃薯良种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五统一”不到位。根据定西市的经验,适应良种发展的特殊要求,就要推行统一种植、统一管护、统一收购、统一贮运、统一销售“五个统一”,从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保证种子的质量,减少损失和纠纷。这项措施2009年才在宁夏进行推广,普遍受基础设施、运行机制、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还难以形成全面统一,成为良种规范化生产管理和销售的突出问题。

改革不到位。西吉和农垦良繁中心,基本上仍旧延用以前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马铃薯脱毒种苗无性繁育时,每个职工平均只能繁育80瓶/天,而定西市达到120瓶/天。因为体制僵化、机制不活,职工靠工资吃饭,依赖性强,不仅工作效率低下,在市场对接、服务群众等关键点上难以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群众用不起良种。广大农民群众大都看到使用良种的好处,能增产、能提质、能增效,然而,要实现良种大面积种植,投入较大,买不起。按照每亩用种150公斤、每公斤1.2元计算,使用良种每亩就需180元。如果每户种10亩地,就需要一次性投入1800元,加上化肥、农药、运输等各方面投入,这对于山区农民来说,实在是一笔大投入,十有八九拿不出来,群众只好留种或串换种子。国家实行每亩补贴100元的做法,仅仅补在良种扩繁的原种上,群众在种植良种的环节上并没有直接受益。

良繁体系发育不成熟。马铃薯良种繁育的体系虽然已初步形成,但水平不高,生产规模小,存在“断链”现象,不能满足大面积推广的需要。

在原原种生产环节,脱毒种苗组培室、网室、大棚等建设滞后、规模小,生产能力不足,预计今年只能生产4000多万粒,远远不能满足大面积推广的生产需要。

原种和一级种生产的基地建设缓慢,标准不高,面积不稳定。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尚未建立,尤其是原种、一级种生产标准很不健全,缺乏系统的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化肥农药使用等规范标准。检验检测体系不全,造成市场可信度低。贮藏库窖建设慢、标准低。种薯专业市场尚未形成,缺少有实力的大公司开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