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32324600000049

第49章 调查研究(48)

加强引导 强化服务 增强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合力——关于宁夏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是民办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领域的事业单位,其发展情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领域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这是党在新时期、新阶段号召动员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宁夏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情况如何,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如何推进民办非企业单位健康发展。为此,自治区民政厅和政府研究室抽调专门力量对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宁夏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宁夏民办非企业单位在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体育、人力资源、民政、法律服务、中介服务等领域得到了较快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发展势头良好。据统计,2008年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827家,比2000年的150家增加677家,年均增长84.6%,是2000年的5.5倍,呈现出连年大幅增长的发展态势。另外,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还有大量民办非企业单位没有登记。

二是涉及领域广泛。在827家单位中,教育类435个,占52.5%;劳动就业培训类127个,占15.3%;医疗卫生类21个,占2.5%;科学研究类(含社会科学研究)58个,占7%;社会文化类43个,占5.2%;体育类31个,占3.7%;其他类112家,占13.5%;教育类占主体地位。

三是自治区属和银川市占主体。从登记层级来看:自治区级208个,占25%;市级261个,占32%;县(市、区)级358个,占43%。自治区级所占的比例较高。从地市来看:银川市105个,占12.6%;石嘴山市43个,占5.1%;吴忠23个,占2.7%;固原25个,占3%;中卫65个,占7.8%。银川市比重较高。从县(市、区)来看,大武口区、永宁县、中宁县最多,分别是218个、147个、139个,分别占全区的26.3%、17.7%、16.8%。

四是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较高。2008年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业人员37250人,其中:本科及以上11425人,占30.7%;大专文化程度21696人,占58.3%;中专及以下4093人,占11%。

二、宁夏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的积极成效

(一)促进经济发展

民办非企业单位广泛利用民间资本,引进灵活、高效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领域向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不仅有力地调动了社会资本的投入,扩大了内需,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也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力量。在827家民办非企业单位中,以群众自有资金投入开办的428个,占51.7%;通过社会募集资金投入开办的169个,占20.4%;通过其他方式募集资金投入开办的230个,占27.8%。截至2008年底,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办资金达到2.5亿元,户均30万;净资产总值4.8亿元,户均58万元。宁夏银燕七彩艺术学校除总校外新办分校38所,现有固定资产3560余万元,教学使用面积3万多平方米,教室780多间,在校学生2万多人,今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

(二)推动社会进步

截至2008年底,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民办教育机构达452家,覆盖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类学校。宁夏宝塔石化集团先后投入1.2亿改造和新建银川大学,现有建筑总面积12.6万平方米,目前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6020人,教职工380人,毕业学生就业率达95%。宁夏岳麓高级中学目前有12个高中班,在校学生469名,已毕业学生1000多人,有300多人考入重点大学,400多人考入高职学校,2008年高考重点上线率达35%。彭阳县按照“政府补贴、市场运作、社会签约、一专多能、精简高效”的原则,招聘演员30名,成立了彭阳县艺术团,共编排文艺节目70多个,参加区、市、县各类演出100余场(次),同时组建了“彭阳县农民秦剧团”,在全县12个乡镇分别扶持组建以乡土艺术人才为主体的综合性农民文艺队。宁夏西夏书画艺术研究院在积极创作西夏文化产品的同时,组织力量开展对外交流,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促进了西夏文化艺术的发扬光大。民办医院和民办诊所满足了群众不同层次的卫生医疗需求,特别是在地处偏远的农村,有效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海德(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面向残疾人开展医疗康复治疗,现有医护人员40多人,床位100张,改善了残疾人的基本医疗条件。一些民办的科研机构采用咨询服务、推广成果、技术转让、信息交流、培训人才等形式,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一些民办的社会福利机构通过新办敬老院、养老院、陵园,满足了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

(三)推进全民创业

与2001年相比,2008年全区民办非企业单位增加677户,年均增长31.3%,比全区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户的增速高3.7倍,从业人员达到37215人,与2001年相比,增长14.6倍;平均每个单位45人,有效拓展了群众的就业空间。从我们的调查来看,全区至少有3000家民办非企业单位至今尚未注册登记,兴办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已成为与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户并行的全民创业生力军。民办非企业单位充分挖掘社会劳动资源,对下岗职工、农民工、富余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这些人掌握了一技之长,走上了创业之路。吴忠市15所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先后为社会培训厨师500多人,钳工800多人,焊工1000多人,泥瓦工2万多人,计算机操作2.3万多人,培训下岗职工3万多人,培训农民工8万多人,向山东、福建、甘肃、内蒙古、青海和宁东输送人员2万多人。固原博远电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设办公自动化、平面设计、建筑设计、三维动画、影视制作等10个热门及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先后培训6000多名青年,就业率达到90%。

(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民办非企业单位利用接近群众,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提供准公共性质的事业服务,调动了群众参与社会建设、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民办非企业单位为载体的群众活动团队,在大武口各个社区有上百个,活动内容达十几种,基本涵盖了群众文化体育活动项目,不仅活跃了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也健全和完善了政府在社区的公共服务体系。二是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打破了社会公共服务由政府办事业、养事业的局面,使公办社会服务机制在运作机制、内部管理、服务质量上进行一系列改革,提高了社会化进程。三是承接了政府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个领域的大量社会事务,不但从整体上增加了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的总量,也为政府从包揽公共服务向宏观管理、管办分离创造了条件。

(五)维护社会稳定

党建工作逐步加强,已有219家建立党组织,占26.4%,增强了党在社会基层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一些鉴定类单位为维护社会公正,化解纠纷,保护单位、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利,发挥了应有作用。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扩大了就业和再就业的渠道,为缓和社会矛盾和就业压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民办学校和培训机构招收了大量的未能上学的初高中学生和社会青年,帮助这一特殊群体就学就业,为政府分忧解难。

(六)发展公益事业

民办非企业单位通过兴办实体、慈善捐赠、减免费用、义诊、义演、提供就业信息等为社会弱势群体及广大群众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益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和谐,推动了公益事业的发展。宁夏爱德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培训盲人及其他各类残疾人、下岗及失业等人员2000多名,推荐用工岗位1000多个,在其下设的爱德盲人按摩中心安置近30名盲人就业,为残疾学员减免培训费和补贴生活费达20余万元,在学校指导下学员自主创办按摩院所达73家。海德(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成立以来开展康复医疗活动2000人次,为残疾人提供免费医疗服务有10多万元。全区民办非企业单位共为社区、学校和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无偿或低偿服务近6.8万人次,直接社会效益154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