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32324600000091

第91章 调查研究(90)

让行政指导之路越走越宽——关于宁夏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推行行政指导情况的调研报告

行政指导是指政府行政机关在其职责范围内,为实现其行政目的而采取的符合国家法律以及法律精神或国家方针政策要求的建议、辅导、提醒、规劝、示范、公示等管理行为。我国行政指导的实践开始于2003年泉州市工商局的积极探索。2009年11月,国家工商总局在全面总结“泉州模式”和福建经验的基础上,下发《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全面推行行政指导工作的意见》,在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推行行政指导,成为落实******《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重大实践活动,对于创新行政管理手段、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宁夏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于2009年在固原市进行试点,2010年在全区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全面推行,各地工商部门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创造了一些成功经验,受到各级政府和基层群众的广泛好评。为此,自治区政府研究室深入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5市及部分市、县(区),对全区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推行行政指导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成功实践——行政管理方式改革实现了新突破

(一)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开展行政指导

工商部门为了履行好市场监管职能,围绕农业产业化、工业经济、商贸旅游等重点、特色产业,创新思路,大胆实践,在全区开展行政指导工作,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做好“农”字牌行政指导文章。吴忠市工商部门按照“十大产业基地”发展规划,确定了20个农业示范园区和34户涉农企业作为合同帮扶重点,引导企业、农户实施“企业+经纪人+农户”发展模式,帮助指导企业签订合同2706份,合同金额7亿多元,各类格式合同20389份。青铜峡市工商部门重点从指导商标注册入手,竭力为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在得知塞外香米业公司“塞外香”商标被内蒙古一家公司以“塞外浓香”仿注后,局领导带领工作人员冒严寒行程5000公里,先后到山西、内蒙古等地调查取证,最终使“塞外香”商标成功注册。

紧紧围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做好“特色”牌行政指导文章。抓住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品牌进行行政指导,得到行政相对人的理解和信任,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西吉县、中宁县工商部门围绕马铃薯、西芹、枸杞、硒砂瓜产业,支持农民建立机械化服务、生产技术、信息服务、土地信用等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经纪人协会,在各类合作社的带动下,使这些特色产业逐步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路子。泾源县工商部门指导行政相对人成功注册“六盘松”“宁牛”等商标,促使黄牛养殖业和林木产业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紧紧围绕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做好“旅游”牌行政指导文章。旅游产业是宁夏资源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各地都在想方设法寻求突破。工商部门主动跟进,开展行政指导,形成了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青铜峡市工商部门多次组织召开重点旅游商标培育座谈会,安排专人进行商标指导,引导企业申请注册商标,目前已成功注册5件黄河景观带旅游商标,有力推动了青铜峡旅游产业的发展。

紧紧围绕土地使用权流转创新,做好“土地”牌行政指导文章。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土地流转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工商部门及时跟进,帮助指导合同签订,规范流转行为,使农村土地流转秩序得到维护,矛盾有效化解。平罗县工商部门协助地方政府深化土地流转改革,创造了备受全国关注的土地流转“平罗模式”。西吉县工商部门通过行政指导,使土地流转收益显著提升,参加土地流转的农户户均收入超过2500元,首开山区土地流转亩均收益500元先河。

(二)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基础,开展行政指导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是工商部门的基本职能,通过推行“辅导、提示、规劝建议”等柔性管理方式,积极引导广大市场经营主体规范经营、依法经营,有效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

突出注册登记事务行政指导,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各地工商部门通过信息公开、到期提醒、申办提示、退出指引等方式,帮助相对人了解注册登记相关规则,正确办理注册登记及确认事务,依法有序进入或退出市场。通过实施注册登记事务行政指导,直接实施处罚的少了,主动前来登记、验照的多了;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指导抵触的少了,积极配合工商干部开展行政指导的越来越多了。

突出规范经营行为行政指导,建设良好市场环境。立足日常监管职能,通过说服、规劝、警示等方式,帮助行政相对人知法防误,依法经营,促其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自行纠正或杜绝违法违规行为。平罗县工商部门以抓经营户培训、落实“一账通”制度、签订责任书、强化经营户自律、农资市场检查5个方面入手,对全县466户农资经营户进行轮训,签订农资质量管理目标责任书、农资经营者自律书。河南新乡一投资人2008年通过招商引资与中宁祥平有限公司合作,投入巨资增资扩股,但原企业法人携款出逃,之后又返回来将其诬告,给投资人造成巨大损失。中宁县工商局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最终为投资人挽回了损失,有效规范了投资环境。

突出企业信用管理行政指导,打造良好信用环境。各市、县局按照自治区工商局《关于在全区建立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制度的意见》要求,充分利用电子化监管手段在商场、市场等商贸流通企业大力开展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指导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市场开办方和广大经营户转变观念,诚实守法经营,自律意识普遍增强,信用环境明显改善。银川市大型市场集中,工商部门作出开展市场分类监管和争创星级文明市场的部署。石嘴山市工商局出台《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实施方案》,指导华欣百货商厦培训员工、制定并推行各种制度,开展星级商户评定,建立健全信用惩戒机制,企业自律意识和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投诉率比2009年下降37%。

(三)以推进商标品牌战略为着力点,开展行政指导

各地工商部门以引导注册商标为切入点,指导帮助各类经济组织争创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实施品牌战略,壮大品牌经济,全面提高企业商标意识、品牌意识,不断提高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以引导注册商标为切入点,全面提高市场主体的商标意识。惠农区庙台乡李岗村西瓜虽久享盛名,但因没有注册商标,销售仅限在本地及周边地区,市场拓展乏力,在2008年争取北京奥运会特供西瓜竞争中丧失机遇。惠农区工商部门对此进行重点指导,帮助鑫瑞蔬菜购销合作社成功注册“李岗·永红+图形”商标,今年通过网上销售,价格明显走高,年收入由3年前的100万元猛增到200万元。大武口工商部门指导大武口兴民村小公鸡养殖合作社成功注册“兴民村”牌商标,销售额上半年同比增长17%,带动108户农民户年平均纯收入3万元以上,比非社员户多增收1510元。

以引导争创著名商标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市场主体的品牌意识。大力实施商标战略,通过组织召开“实施商标战略推进会”、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引导广大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积极争创著名商标,内促管理,外拓市场,经营收益大幅提升,品牌意识更加牢固。中卫市工商部门全程指导20家企业申报宁夏第七届著名商标。吴忠市已有宁夏著名商标49件,占全区总数的26%。银川市工商部门指导71家企业的71件商标申报宁夏第七届著名商标。目前,全区已申报宁夏著名商标190件,全国驰名商标12件,宁夏的产品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

以引导争创驰名商标为增长点,全面提高市场主体的竞争能力。中卫市工商部门指导帮助宁夏香山硒砂瓜流通有限公司申报中国驰名商标。银川市工商部门指导宁夏多维药业、大北农科技事业公司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均有积极进展。吴忠市已注册567件商标中有5件中国驰名商标。通过争创驰名商标,使这些市场主体在国内市场名气大震,市场份额快速扩大,市场竞争意识日益突出,给企业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以探索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为创新点,全面提高市场主体的融资能力。平罗县周家八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在工商部门的帮助下,其生产的“周家八”休闲食品自2005年连续3年被评为著名商标。2009年该公司上新设备资金匮乏,工商部门启动行政指导,联系评估公司对“周家八”商标进行评估,并指导公司以270万元价值商标专用权向石嘴山银行质押贷款100万元,使无形资产变成有形资产,解决了企业资金困难,成为西北地区第一家以无形资产质押向银行贷款的公司。目前,惠农区工商部门通过行政指导,积极帮助5家企业与银行签订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意向书,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四)以提升科技支撑为突破口,开展行政指导

各地在推行行政指导工作中,积极探索利用各种信息自动平台系统,创新电子监管手段,不断提升行政指导的科技支撑水平。

自主开发电子监管系统,发挥科技力量对行政指导的支撑作用。吴忠市工商局鼓励各分局探索、尝试将行政指导的理念与现代信息化手段相结合,发挥工商内部人才资源优势,投入很少资金,自主研发食品电子监管、农资电子监管、高危行业电子监管、商标备案电子监管、网格化电子监管等系统,平罗县工商部门大力推行并现场指导协助700多户企业申报网上年检,使行政指导和日常监管的效率大幅提升。

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发挥多部门共同参与行政监管的联动作用。青铜峡市工商部门积极探索多部门联合服务机制,开发电子就业服务系统,在工商部门办事大厅设置电子就业服务平台,及时公布劳动就业部门的人才求职信息,前来办事的企业只要点一下鼠标,就可以了解人才市场情况,同时也将自己的用工需求信息传到网上,与劳动就业部门实现信息互通,既方便了企业招聘员工,又为广大求职者拓宽了就业渠道。吴忠市工商局将工商监管信息平台与公安、劳动就业等部门信息平台对接,并将监管平台端口直接前移到各大商场,既能实现消费者网络视频投诉,又能与其他部门实现即时联通,随时处理其他复杂问题。

建立企业内部监管平台,发挥企业主动化解矛盾纠纷的内部自治作用。在行政指导中,各地都将“12315”消费者维权投诉中心延伸到市场主体内部,在大型商场、市场建立消费者四级维权网站,并指导市场主体建立内部电子监管和信息平台,与四级网站功能融合,主动为消费者提供各种维权服务,积极化解矛盾纠纷,收到良好效果,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高度赞誉。银川市、吴忠市在市场、商场安装自主开发的电子分类监管和商品信息查询系统,在市场和商场内设立四级维权网站和投诉台,及时受理消费者投诉和举报,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商家自律意识和工商部门的行政监管水平不断提高。吴忠市新世纪商厦通过工商部门行政指导,完善内部制度,开展消费和解工作,使消费纠纷和解率达到85%以上,商场信誉度、知名度随之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