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小学素质教育概述
32325400000012

第12章 素质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

教学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作用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对教学的研究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课题。本书对教学的研究,即指素质教育的教学。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教育活动。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教学与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

教学与学生在教学中的自学紧密联系。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其中,学既包括学生在教师的直接教授下的学习,也包括学生为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预习、复习与独立作业等自学活动;而教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能独立自主地自学。但是,教学与学生在教学之外独立进行的自学有严格的区别。后者是学生独立自主进行的学习,根本不同于教学中的预习、复习和作业。教学不包括这种学生自主进行的自学。

二、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一种专门组织起来进行传授知识的活动,因而通过教学能较简捷地将人类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人的精神财富,有力地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使青少年学生的个体发展能在较短时期内达到人类发展的一般水平,从而保证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学校要卓有成效地实现教育培养目标,造就合格人才,必须以教学为主,并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安排其他工作,建立学校的正常秩序。

教学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按预期的要求发展,因而教学成了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提高教育质量,保证人才质量;只有以教学为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建国以来,我国教育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原则,教育质量就能提高,反之,教育质量就会下降。

坚持教学为主,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其他的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培养,不仅要通过教学,而且要通过课外活动、劳动、社会活动进行。所以,学校以教学为主,一定要全面而妥善地安排教学和其他各种教育活动,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使学校的整个工作与活动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以便全面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

三、对教学过程的认识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认识活动是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的主要活动。学生是有意识的能动主体,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及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是他们的认识客体,他们只有在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包括联系实际和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动的活动中,才能使自身获得发展、提高。所以,教学过程要受认识论的一般规律所制约,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遵循“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个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存在的辩证的途径。教学过程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①间接性。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为中介,间接地认识现实世界;②引导性。需要在富有知识的教师引导下进行认识,而不是独立完成;③简捷性。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文化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正如马克思所说:“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会学会二项式定理”。这些特点是教学必须注意的。

教学过程只有既遵循认识论的一般规律,又充分注意学生认识的特点,才能组织和进行的科学而有成效。

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主要是按一定的认识(即学习)任务和内容,依据认识论的规律和学生认识特点而组织、进行的逐步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活动过程。它本身不是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两者有根本的区别,这是十分明确的。但是,学生是处在迅速发展时期的青少年,进行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充分地发展,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实际上,教学过程强有力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过程,促进学生发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

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促使人们重新认识教学的特性。一方面,教学要引导学生的发展,使人类的精神财富顺利地转化为学生的身心发展,逐步提高发展水平,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优质人才;另一方面,教学又要遵循学生发展规律,适应学生发展的水平,并注意使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激发学生在自身发展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能力、胆识与意志,创造性地进行学习,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教学过程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教学过程的规律主要表现在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阶段上和教学过程内部一些因素之间的必然联系上。

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掌握知识的活动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活动。而学生掌握知识又是按一个课题(或单元)、一个课题周而复始地进行的。学生学习每一个课题都带经历一个掌握知识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引起求知欲。许多教育家把引起求知欲的工作作为教学的起始阶段,或称准备、导入,或叫困难、问题、引起学习诱因等。尽管提法不同,然而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引起求知欲,要做好准备,包括物质的、心理的、组织的和方法的准备。其中,主要是心理的准备,即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明确学习的课题、任务和要求。

引起学生求知欲的方法很多:可以对学生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可以讲述有趣的故事;可以演示引人注目、给人新知的直观材料;可以指出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的重要价值等。究竟用什么方法,应当根据教学任务和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来选择。学生求知的动机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小学低年级学生,主要靠教学活动本身的有趣因素所引起的直接兴趣,吸引和推动他们学习;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除了靠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外,他们对掌握知识、增长自己才干的渴望和荣誉感也鼓舞他们去努力学习;高中学生能够逐步提高对学习的责任感,有抱负的青年学生力图掌握有价值的科学知识,对自己能独立攻克学习难关、获取新知感到乐趣和安慰,他们把学习与个人前途、职业、理想联系起来,从中汲取巨大的力量。引起求知欲是为了引导学生去积极学习和运用知识,所以这个阶段不宜费时过多。当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后,应立即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学习,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他们的求知欲。

感知材料。教材是一种系统的书本认识,是他人的实践经验。学生只有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有关的感性知识才能理解书本知识。学生理解书本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如果学生有了必要的感性知识,形成了清晰的表象,那么他们理解书本知识就比较容易。否则,学生对所学概念难免感到抽象、疑惑。为了使学生掌握书本上的抽象概念,有必要引导学生掌握好感性知识。学生感性认识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他们在生活中积累的;有的是以往学习中获得的;有的是教学进行中通过演示、实验、参观、实习取得的;有的是经过教师的生动描述和学生的再造现象产生的;此外,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教师要善于组织和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增加他们尚欠缺、尚不完整而又必需的感性认识。

理解书本知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这并不是要求每节课都要从感知具体事物开始。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已有很多感性经验,则不必再演示实物、直观教具了。

理解教材。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在理解教材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思维方法和推理形式,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比较才有鉴别,教学中,常用比较来帮助学生掌握事物和概念的特点。分析与综合也可以单独进行。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分析,引导学生深入认识事物,弄清它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区别本质的与非本质的属性,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分析之后又要注意综合,引导学生掌握事物的全面情况。把本质属性进行抽象和概括,以获取全面的认识和明确的概念。这样,学生就能逐步掌握思维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经常注意引导学生的认识,由个别发展到认识一般,由一般发展到认识个别。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要把归纳与演绎结合起来,既要从个别上升到一般,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又要从一般发展到个别,认识事物的多样性、特殊性,以丰富和活化已知的概念、原理和公式,使学生的认识不断发展提高。在形成概念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给概念以正确的定义,措词要简要、明白、准确,便于学生掌握与熟记;②要注意学生已有的某些生活概念与科学概念不相符合之处对后者产生的干扰,要帮助他们及时克服;③要引导学生弄清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形成学科概念的体系;④概念的掌握不是一次所能完成的,要逐步深化、精确化。

巩固知识。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才能顺利地吸收新知识,自如地运用已有的知识。故教学要注重巩固。巩固知识既应作为理解教材之后的一个必要的阶段,又是教学过程始终应注意的一个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运用知识,每一阶段的质量都深刻影响学生知识的巩固,因而巩固知识的工作要从各个方面来做。但为了使学生熟记基本知识、防止遗忘,还需要做一些专门的巩固工作,这就是进行各种形式的复习。只有经过必要的复习,才能使知识在大脑中的记忆的痕迹得到强化,形成牢固的联系。

在巩固知识问题上,要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记忆,发展他们的记忆力。①要向学生提出记忆的任务,培养他们对记忆的兴趣,讲明记住某些基本知识的重要意义,以增强他们在记忆上的自觉性、责任感;②要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如善于在理解基础上记忆,把理解记忆与机械记忆结合起来;③养成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记忆的习惯;④使学生学会正确分配复习时间,不过于集中,也不间隔过长;⑤使学生能够通过联想、推论等办法追忆所学知识。

运用知识。理解知识和巩固知识是运用知识的基础。但是,学生理解了知识不等于会运用,掌握了知识不等于形成了技能、技巧。要使学生从理解、掌握概念、原理、公式发展到能运用于实际,形成技能、技巧,单靠动脑是不行的,还必须引导学生动口、动手,进行反复的练习和实际操作才能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教学要重视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运用知识,掌握技能、技巧,主要通过教学性实践,大多采取反复练习的方法来实现。如完成一系列的书面的或口头的作业和实验等。

为了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适当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现场、社会调查、创作活动等。这些活动比较复杂,常常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种知识,对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志趣、专长与创造才能具有重要意义。但组织这些活动应当服从于教学的目的、任务,配合各科教学有计划地进行,活动也不宜过多。

检查知识。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与技巧的质量怎样,只有通过检查才能确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随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节教学的内容、方法与进度,师生协调一致地把教学顺利进行下去;另一方面,还要在完成一定的教学(一节课、一课题或一单元)之后进行专门的检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和智力、能力发展情况,以便改进教学,加强个别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检查学生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掌握情况,主要由教师负责进行,一般采取课堂提问、检查课内外各种作业和进行各种测验来进行。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及时对所学知识做自我检查的能力和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实践表明,只有那些能对自己所学知识、所做作业进行认真检查、验证的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及时纠正错误,不断精益求精,获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