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英雄志
32332600000028

第28章 晋楚争锋

公元前598年年末,晋国元帅郤缺去世。

完了!

上天帮助楚国真是不遗余力啊,打不过的敌人都被人道毁灭了。

公元前597年春,兴奋地楚庄王趁势而起,以令尹孙叔敖将中军,子重将左军,子反将右军,北上攻郑。

这是楚国这些年来所发动的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攻势最猛的一次进军。面对如此大好时机,楚庄王志在必得。不久,楚军就将郑国团团围住。

按理说这时候的郑襄公应该直接投降的,可是人都好点面子,一来就投降太没面子了,何况也无法跟晋国交代。

围困17天之后,感觉面子已经有了,郑襄公准备求和。当然了,为了让大家无话可说,他选择占卜。

求和,不吉利;与楚军作战,吉利。

完喽!

郑国举国大哭。

哭完也没办法,还得继续打下去啊!郑国人擦干眼泪,众志成城——占卜的结果,你还能怎样。

经过长达三个月的激战,楚军占领郑国,郑襄公袒胸露臂向楚军请罪以求和。

他说,“我是郑国的国君,却不被上天所保佑,请您不要灭绝郑国的社稷祭祀,只让我来侍奉您,我会感恩不尽的。”

事到如今,你竟然还指望求和,实在是有点过分。

但楚庄王同意了,他说:“他乃一国之君,能够放下尊严向我请求不要消灭他的国家,这样的国君老百姓一定很信任,我怎么能随便杀死他呢?”

他的目标是齐桓公晋文公一样的人。

楚、郑结盟,楚军后退三十里。

楚国攻打郑国,荀林父率军南下相助郑国,在黄HB岸驻扎。

晋国将帅打听到郑国已经跟楚王议和,遗憾时机已过,荀林父便想领兵回国。

先榖(gou)当即反对,说:“晋国之所以能够称霸,由于将军队勇敢,臣下尽力,现在救援郑国却不敢作战,这是不尽力;大敌当前却怯战,这是不勇猛。”二话不说就带领自己部队渡过黄河。

荀林父恐先榖有失,即率全军跟上。

当初楚成王让子玉不要跟晋文公打仗,子玉不听,非要一战,冥冥之中,历史又把这一幕的主角换了换,搬上了舞台。

此时的楚庄王心中又激动,又有些害怕,楚国的威名就要通过这站决定了,自己能否超越自己的祖父,在此一举,但之前几次败给晋军,心中实在没底气啊!

应该说此时的晋军气势恢宏,从晋文公起至如今三十多年,几次打败楚军,骄傲都快深入骨髓了,在他们看来,楚军除了送经验送人头,一群南蛮还能如何!

稳重的孙叔敖不支持作战,说:“去年攻陈国,今年攻郑国,仗有的是,何必打这种胜负不可知的仗呢?”

伍参得宠于楚庄王,向庄王进言:“晋国荀林父刚刚上任,难以集权;他的副手先榖刚愎自负,他们三军将佐矛盾重重,根本无法有效的调动军队。这场战斗一旦拉开,晋师必败!况且敌人的主帅只是臣子,而我们的主帅却是君主,君主逃避臣下,奇耻大辱!”

楚庄王想想于是,于是先摆出作战的样子,然后派人去跟晋军谈判。无论如何,此行目的已达到,要是能在谈判座上得到利益,何必把一切托付在战争上呢!

荀林父同意双方握手言和,因为双方谁都没有必胜的把握。然而愿望是美好的,先榖等人反对。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画面,老成持重的主将都因为没胜算,不愿意打仗,偏偏手下一帮子争勇斗狠的人。但是毕竟主将说了算,于是主将握手言和,决定明日列阵说几句话就各自回去。

人不中二枉少年!两国的少年们于是乎都彻底中二了一把。

于是两方都列好阵了之后,准备说几句话就散。

没想到晋军的赵旃(yi)、魏锜跑到楚军阵前,假传荀林父之命,向楚军宣战,并且开始骂阵,指名道姓骂起了楚庄王。

楚庄王大怒,亲自带兵出营追杀二人(楚军并未出动),赵旃、魏锜撒腿就跑。楚庄王怒不可解,继续追剿。晋元帅荀林父害怕赵旃、魏锜二人有失,派智武子(荀氏,曾经打败过楚庄王)接二人回营。

智武子战车一过,疆场之上,黄土开始弥漫。潘党望见远处飞扬的尘土,以为是晋军发动了总攻,急忙派人报告:“晋师至矣!”

我一直觉得,潘党绝对是楚国的主战派。

楚国诸将听闻晋军已经发起攻势,深恐楚庄王孤军深入,纷纷请战。

令尹孙叔敖顿时头痛欲裂,原本说的好好的,没曾想晋军出来两个逗比,事到如今,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下令:“进军!速速进军!宁可我们接近敌人,也不能让敌人接近我们!”

于是,楚国主力大军倾巢出动,战车驰骋,军士狂奔,突袭晋军。

智武子的那一小股部队一触即溃,智武子被俘(好冤),楚军顺势向晋军大营杀去。

荀林父目瞪口呆,他瞬间明白了,自己被先榖涮了,顿时怒不可揭,见楚军已不宣而战。仓促之间,荀林父激怒之下做了个选择,在军中击鼓,向三军下达了命令:“撤军!率先渡过黄河之人有赏!”

先榖,既然你要打,那就让你好好打吧!我不奉陪了。

来去如风只是泡影,因为事先谈判完就要渡过黄河回晋国,所以赵婴早就备有船只,但此时晋军将士抢夺舟楫,争先恐后,先上船者甚至将砍断后来攀着船舷之人的手指,其状惨不忍睹。

有人劝楚庄王趁晋军过河杀过去。

楚庄王说:“我们已经打了胜仗,又何必多杀人呢?”说着,下令退兵,让晋国的残兵逃了回去。

晋军只剩下先榖率领的上军。

楚庄王命亲信潘党率领机动战车40乘,跟随唐惠侯攻打晋上军。但是晋国上军在先榖的领导下,败而不乱,退了回去。

结局如此,真是谁也没想到。

这是一场莫名其妙的战争,晋军并未伤元气,但是因为种种因素退却,如同当年楚军莫名其妙撤回一样。

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