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爷爷奶奶的长征故事
32336800000024

第24章 十二个铜板买一个梨

1935年4月,中央红军渡过北盘江,进入云南省境。春色宜人,但气候不宜人。酷热的太阳暴晒着,天气热得躁人。沿途的水也不好喝,又苦又涩,有一股咸碱味道。红军指战员苦不堪言,有不少人病倒了。

一天黄昏,干部休养连来到云南边境一个小村落。各个班走进事先号好的房子,驻扎下来。

暑气未退的村子,冷冷清清,人都跑光了,几声稀稀落落的狗吠显得苍白无力。

谢飞、钟月林、刘彩香三个女红军,搀扶着病重的战友吴富莲走进一间低矮的屋子。她们在地面上铺了一层稻草,照顾着吴富莲躺下来,再给她身上盖上一床薄薄的"金丝被"(一层稻草)。谢飞忍着饥饿,坐到灶前,用稻草烧水洗脚。

干部休养连的女同志每到一地住下来,首先得烧一盆热水洗脚。走了一天,脚肿腿胀,血液都聚集在下肢,需要用热水烫烫,舒散舒散,否则第二天起来,下肢像木棍一样,梆硬干涩,走不得路。

谢飞弯下身子扯着身后的稻草,往灶膛里添。灶膛里的火熊熊燃烧,一捆稻草烧光了,她又去扯另一捆,使劲一抽,咕噜咕噜,从稻草下滚出几个梨来。哟,稻草堆里还有“宝”哩。她走了过去,拽起一捆稻草,露出一个箩筐。

“呀,梨,一筐梨!”她兴奋地嚷起来。

“什么?梨!”钟月林、刘彩香闻声围了过来。

果然是满满一筐梨,好不诱人。大家的目光被吸引住了。被炎热蒸了一天的女红军,这时候如果能吃到一个梨,该是多么甜美的事。她们多么想吃呀!可是红军有严格的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如果梨主人在,还可以用钱买几个,偏偏主人躲起来了,又不知道价钱,她们只好遗憾地用稻草把梨筐盖上。

“哎哟……”躺在一角发高烧的吴富莲,轻轻地呻吟声传来。

谢飞又把手伸向了稻草。她想,如果吴富莲这时候能吃到一个梨,比什么灵丹妙药还管用。她提议给吴富莲买一个梨,大家一致赞同,可是给多少钱呢?大家犯了难。她们决定往多里给,一个梨留十二个铜板。这十二个铜板是每个战士一天的伙食费,远远超出一个梨的价钱,因为云南物产丰富,东西便宜,一元钱可以买八十斤大米,三十斤肉哩。

钟月林、刘彩香把梨切成一片一片的,喂给吴富莲吃。吴富莲吃了梨,顿时感到浑身清爽,精神好多了。

谢飞拿出一张纸条,铺在砧板上,掏出半截铅笔给没有见过面的房东写条子:“老乡,我们是工农红军,路过此地,住在你家。我们有个病号正在发高烧,买了你一个梨,现留下十二个铜板。没有征得你的同意,请原谅。”

条子和钱搁在梨筐上,盖上稻草,闻着诱人的梨香,她们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