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爷爷奶奶的长征故事
32336800000054

第54章 “红军楼”

平等乡是广西龙胜县侗族群众聚居的一个最大乡镇。当年红军就是从这里进入湖南的通道侗族自治县,召开了著名的“通道会议”。

在平等乡的龙坪侗寨,寨子中央矗立着著名的“红军楼”。这是一座修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侗族鼓楼,它是侗族群众开会议事的重要场所,也是侗寨的象征。这座原名“杨氏鼓楼”、现在叫“红军楼”的古老建筑,记载着一段周恩来指挥红军救火保侗寨的佳话。

在红军进入桂北少数民族地区后,国民党反动军阀派遣特务混入红军宿营的村寨四处纵火烧粮,借以散布“红军放火”的谣言,挑拨红军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朱德对此十分重视,向各军团首长发出命令:连日桂敌派出大批密探,在我各军团驻地烧毁民房,企图疲劳及嫁祸我军,破坏红军在群众中的威信。各军团首长及其政治部,应于到达宿营地后及离开宿营地前,严密巡查。如遇火警,务必设法扑灭,救济受难群众。纵火奸细,一经捕获,应即经群众大会公审后枪决。

在龙坪侗寨宿营的是红军主力,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也在此驻扎。一天深夜,寨子一间木楼突然起火,火借风势,迅速蔓延,大半个侗寨顿时变成一片火海,哭喊声一片。当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迅速来到寨子中央的“杨氏鼓楼”上,亲自指挥红军战士救火,安慰乡亲们不要惊慌,同时命令红军保卫人员密查纵火特务。在红军战士和寨上群众的奋勇抢救下,大火很快扑灭,“杨氏鼓楼”及鼓楼东面的大片民房被救了下来。

当晚,红军保卫人员抓获了几名国民党纵火特务。第二天,红军在寨上的一家祠堂召开群众大会,公审纵火特务,揭露了敌人特务的卑劣行径,同时也宣传了红军及我党的政策,并发放救济款接济受损失的群众。

侗族群众明白了事情真相,了解了红军,认识到了红军与国民党军队有着本质的不同。于是,侗族群众开始积极帮助红军,争着给红军当向导、做挑夫,许多青壮年还加入了红军。

为了纪念这段历史,后来当地群众就把“杨氏鼓楼”改称为“红军楼”,审判国民党纵火特务的祠堂也被称为“审敌堂”,现如今成了当地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