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仑往事
32354100000041

第41章 全区通电是这样实现的——北仑城乡电力建设历史回顾

记者 俞慧娜 通讯员 张怡 周凌云

1924年,昭明兴记电灯轧米厂在柴桥创办,北仑区电力工业由此发端。随后又有几家民营电力工厂相继建立,主要用于城镇照明、农民轧米。1951年,柴桥镇人民政府在薛家桥创建了地方国营柴桥电灯轧米厂。195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东海舰队后勤部与当地政府共同创办了国营柴桥发电厂。1959年大碶镇新路岙水库蓄水后,筹建的水力发电站于1960年初发电,供大碶镇照明和少量动力用电。“当初我们用的是脚踏打稻机、柴油抽水机,家里照明是煤油灯。”小港街道下倪桥村村民赵宝年告诉记者。

1967年3月,大碶区举办了第一期电工培训班,学员们上午上课,下午就爬电线杆子,跟着师傅学操作

“全面的、有计划的开始电力建设是在1966年。”参与了北仑乡乡通电工程全过程的原镇海县水利局干部任根德告诉记者,1965年镇海县电力的建设委员会成立,按照“先江北,后江南”的建设思路,全面开始电力建设。1966年,宁波电力公司镇海供电所建立,在现北仑辖区内先后设立了大碶、柴桥、郭巨、长山供电所,并于1967年3月,举办了原大碶区第一期电工培训班。该培训班学员、原大碶镇堍头村村民陆泉财回忆说,当初跟他一起参加培训的,还有三山村、杨岙村以及江北的一些学员。那时候,他们上午上课,下午就爬电线杆子,跟着师傅学操作。“当时还是木头杆子,很多腐蚀掉了,我们就一边学,一边在家门口维修旧的电线杆子。”陆泉财告诉记者,由于学了电工技术,他从一名普通的庄稼汉变成了技术工,单位还给他发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在那个年代,能当上工人,骑上自行车是多神气的事情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陆泉财充满了自豪。

“一口香糕一口雪”,双手和双脚是最好用的“搬运设备”,35千伏大碶变电所和110千伏穿山变电所相继建成

1969年10月,为了发展江南地区电灌建设和解决部队用电,由省水电设计院设计、省电力安装公司施工的大碶变电所动工建设。工程从110千伏宁波变电所出线,至大碶镇万湫山,线路全长24.77千米,于1970年1月建成,同年7月投入使用。该变电所为我区境内第一座35千伏变电所,它的建成宣告了我区境内无输配电线路历史的结束。

“大碶35千伏变电所是1969年除夕建成的,我印象特别深刻!”任根德告诉记者,那年除夕中午12点半,负责生产指挥的田希和打电话给他,说35千伏变电所已经完工,要他去与省电力安装公司办理交接。任根德告诉记者,由于已到除夕,车辆调不出来,于是他从镇海出发,迎着大雪,一直步行到大碶,在大碶供销社买了4包香糕就上山与省电力安装公司交接。“一口香糕一口雪。”任根德不无感慨地说道,吃着香糕和雪,再把铺盖往地上一铺,那年除夕夜他就是这么度过的。

大碶变电所建成后,任根德他们又开始考虑将电通到各个公社的事情了。原大碶供电所所长谢振杰告诉记者,当初他们从各个村召集了10多个经过培训的电工,就凭着几支铅笔、几张纸、几把扒杆、几把钳子,从设计到施工,他们10多个人都包干了。1970年3月,邬隘公社首先通电,1971年底全镇5个公社的电灌基建工作全部完成,大碶镇道路、商店、加工厂用电也全部接通。

“当时没有吊机,所有电线杆子、电缆、电线都是人工搬到山上的。”谢振杰告诉记者,大一点的电线杆子约2吨重,总长12米,下部直径39厘米,上部也有20厘米。当时没有现代化设备,他们的双手和双脚就是最好用的“搬运设备”。“记得当时天气还比较冷,我们抬一个电线杆子上山,手被冻麻木了,但身上又出了很多汗,棉毛衫全部湿透了。”陆泉财回忆说,那种感觉真叫苦。他们每到一个村,村民都主动前来帮忙,帮他们分担些搬运、挖洞等工作。“每到一个公社,总有村民过来帮忙,这让我们的工程进度加快不少。”谢振杰说。

1970年秋天,东海舰队、宁波水利局、华东电力设计院的有关领导一同来到郭巨紫薇岙考察,并最终决定在紫薇岙建设110千伏穿山变电所。110千伏输电线路由220千伏奉化变电所出线,经鄞县横溪到达穿山变电所,于1972年建成,是境内第一座建成的110千伏变电所。

向霞浦籍原华东电业管理局一位负责人争取到宝贵的物资,用高工分“悬赏”方式激励村民扛电线杆,山前村在霞浦率先通电

“1973年9月3日,山前村在霞浦率先通电。”原霞浦镇党委书记陈金新告诉记者,这一切,最应该感谢的就是原籍霞浦山前村的原华东电业管理局一位负责人,就是他帮助家乡解决了宝贵的钢材、导线资源,让郭巨至霞浦的10千伏配电线路工程建设得以顺利进行。任根德介绍说,当时负责跑供销的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华东电业管理局一位负责人。1972年夏天,他专程前往上海找这位负责人,并将家乡这几年的建设情况作了简单的汇报,同时表示,家乡的建设十分需要电力的支持。“他当场就答应会为家乡的建设尽一分力量。”任根德告诉记者,这位负责人当即从华东电业管理局清仓物资中,划拨出了一部分钢材和导线,由此郭巨至霞浦配电线路建设的物资终于有了着落。

与争取物资的顺利过程相比,电线杆子的加工运输显得比较困难。任根德介绍说,当时省计划会议早已开过,生产电线杆子的新安江水泥制品厂和金华水泥制品厂第一季度的生产计划已经全部排好,而工程要求电线杆子立杆必须在农田灌水前完成。“怎么办?”一个采购员,直到除夕那一天,还奔波在两个水泥制品厂和有关部门之间;另一个外勤员,大年初一就往水泥制品厂跑,好说歹说,终于将170多根电线杆子排进了加工厂第一季度的生产计划。1973年4月,电线杆子运抵宁波。当时正赶上春耕农忙时节,人手不够,他们又动员当时生产队里的女民兵参与到电线杆子搬运工作中,每3人1辆手推车,将电线杆子一根一根拉到指定地点。

“算作800工,没人理会;算作900工,还是没人理会;直到算作1100工时,才有20多个村民集体将这个任务拍走。”任根德告诉记者,平路抬杆子还好,如果遇上需要抬杆上山的情况就比较麻烦了。当时就有1根900公斤的电线杆子要抬到马盘岭上,马盘岭虽然海拔只有200多米,但山路十分陡峭,抬杆上山的难度相当大,按正常工分,村民们都打起了退堂鼓。最终他想了个高工分“悬赏”的方法,才有几个身强体壮的村民挺身而出担起这个重任。“每人肩上要承担200多斤的重量啊!”任根德告诉记者,原来马盘岭上没有上山的路,是村民为抬杆子才临时披荆斩棘开辟出来的。由于路太陡,只能容纳8个人抬杆子,900公斤的重量就只能全压在8个人的肩上。20多个村民不断轮流抬,花了一天时间才将电线杆抬上山。

原柴桥供电所所长张舜昌回忆说,1973年夏天,郭巨至霞浦线动工,从郭巨紫薇岙引线,一直到霞浦山前村,工程全长20多公里,每100多米立一根电线杆子,途中共有173根电线杆子。“由于郭巨至霞浦线建设时春耕已经开始,农田开始灌水,电线杆子就泡在水田中。”回想起当初的建设情景,张舜昌笑着告诉记者,沾上了泥浆水的电线杆子滑溜溜的,立杆时,工友们都戏称“捉泥鳅”,半天“泥鳅”捉下来,工友们也都像泥鳅一样了。先立杆子,然后架线,每2~3公里为一耐张段(专业术语),张舜昌他们就这样从紫薇岙拉起,一个耐张段一个耐张段地一直拉到了山前村。经过了几个月的紧张施工,同年9月3日,郭巨至霞浦的10千伏线建成,从此霞浦改由华东电网供电。

北仑城乡全面通电,村民“点灯不用油,耕田不用牛,抽水用铁龙”

1973年6月17日,梅山过江线开始架设,档距890米,南杆在梅山一座海拔30多米的小山上,北杆在上阳一座海拔128米的山顶上。任根德回忆说,当天,梅山盐场党委书记张永祥带领300多名盐场职工,亲自带头拉线。“300多人从江边、山脚一直排到山顶,在一阵阵口号声中,把1000多斤重的钢绞线从江底缓缓拉起,一直拉到山顶,场面非常壮观。”任根德不无感叹地说道。

先大碶,后霞浦,接着郭巨、长山相继开始大规模的电力建设,在1970——1977年间,现北仑区境内110千伏穿山变电所和35千伏大碶、长山、柴桥变电所相继建成,各变电所至各公社的10千伏配电线路也相继接通。1977年,北仑区境内实现了乡乡通电。

小港街道下倪桥村村民倪阿良回忆起通电时的情景,高兴得合不拢嘴。“点灯不用油,耕田不用牛,抽水用铁龙。”倪阿良告诉记者,这是通电后村里传起的顺口溜。1976年,他们用上了电动打稻机、电动抽水机,家家户户还点起了电灯。没多久,村里10个生产队凑了1800元钱从上海买了一台21吋金星彩电。于是,每天吃完晚饭,搬上小板凳去村大会堂看电视成为他们最高兴的事情。

(本文图片由区供电局提供,俞慧娜翻拍)

(2009年8月10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