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宫廷春深
32383000000069

第69章 少时文绣

文绣的家族隶属于上三旗之首的满洲镶黄旗。她的祖父叫额尔德特·锡珍。《道咸以来朝野杂记》里,就记载过一则关于锡珍的小故事“粉侯捉御史”:官居都察院副都御史的锡珍有一次乘马车在路上碰见粉侯(恭亲王奕的女儿荣寿公主),因没有及时给粉侯让路而被扣留。为了被放行,这位三品大官不得不亲自跪求粉侯。尽管在威势赫赫的粉侯面前,锡珍无半点尊严可言,但他的确是当朝炙手可热的一位大人物。他做官一直做到了吏部尚书,还曾给后来的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当过老师。他在方家胡同里置了五百多间房产,和六个儿子住在一起。额尔德特家族在他这一代,可谓辉煌之极。

文绣的父亲是锡珍长子,叫额尔德特·端恭。他年轻时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一直榜上无名,后来在内务府做了一个主事的小官。第一任妻子去世后,他续娶汉女蒋氏。蒋氏是文绣的生母,为人温柔善良。蒋氏后来又给端恭生下一个女儿,取名文珊。文珊出生没多久,端恭便撒手人寰,把文绣、文珊以及前妻的女儿“黑大姐”扔给年轻的蒋氏。由于兄弟六房都在一起住着,所以有这个封建大家庭的照应,起初母女四人的日子倒也算是过得不错。然而好景不长,当清朝被推翻后,额尔德特家族急剧衰败,以至于分家时,蒋氏只分到了少得可怜的财产。她不得不带着三个女儿自谋生路。她们在崇文门外花市附近租了个房子住下,靠给人做挑花的针线活维持生计。尽管生活一直十分艰难,蒋氏还是决定把已经8岁的文绣送到学校去读书。

于是1916年9月初,文绣进入花市私立敦本小学初小读一年级,学名“傅玉芳”。之所以姓“傅”,是因为额尔德特家族和其他满族人一样,在辛亥革命后都改用汉姓,并挑中了百家姓中的“傅”字。文绣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当时学校里开的国文、算术、自然、画图这些课程,文绣大都拿到甲等,“甲上”也时有获得,虽然偶尔失误也会得到“乙上”但“丙”或再低的成绩却从不会出现在文绣的成绩单上。懂事的小文绣,深知母亲供自己读书不易,于是每天白天刻苦学习,晚上回了家就帮母亲做挑花。上学的这几年,尽管日子过得辛苦,但文绣却很快乐。

1921年春暖花开时,宫中大臣们说“皇帝中秋已盛,宜早定中宫”,并和太妃们商议后开始给小皇帝溥仪张罗选后之事。与以往不同的是,为了不让落选的姑娘面子上太过难堪,几位太妃将以前的排车选秀改成了选照片——各个候选者将自己的照片送到内务府,由皇帝亲自过目挑选。消息一传出来,立即在名门贵族中引起了轰动。前来参选的不光有京城的“名门闺秀”,甚至还有天津徐世昌的女儿和沈阳张作霖的女儿,这些秀女的照片把溥仪皇叔载涛贝勒的书桌堆得满满的,她们的家人频繁地出入贝勒府,拜托载涛一定要“玉成”其事。只不过到了最后,那些民国军政要员的女儿都因满汉不能通婚而被婉言拒绝了。

此时,已经没落不堪的额尔德特家族,按照门第要求倒也符合选妃的条件。当家的华堪十分希望能有机会光宗耀祖,于是斟酌再三之后,他决定让文绣去参选。不料这个想法却遭到了文绣的强烈反对,文绣甚至还摆出了一副要她进宫她就去死的架势。后来,经过五叔华堪的反复劝导,文绣自己也考虑到母亲的难处,不想让母亲再这样操劳,这才抱着未必中选的侥幸心理,同意将照片呈交清室内务府。结果,“事与愿违”,她的照片偏偏被选中了。虽在端康太妃的干涉下文绣没有当上皇后,但因溥仪已经在她的照片上画过一个圈,她也不得不进宫,去做皇妃。

就这样,文绣的悲剧人生,就从这个圈开始了。为了在皇帝皇后的大婚典礼上向皇后行跪迎礼,大婚的前一天,文绣就被抬进紫禁城,成了溥仪的淑妃,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末代皇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