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锻炼你的意志
32409200000005

第5章

第一,对行动目的的意义的理解程度。

一个人行动目的的意义不同,对克服困难的作用也不同。如果提出的目的没有什么重大意义,人就不会为它作出巨大的努力;如果目的具有崇高的社会意义,人就可能为之顽强奋斗,下决心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崇高的目的是克服困难的动力。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等之所以能够不畏艰险,坚持不懈地斗争,是和他们的崇高目的分不开的。正如高尔基所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发展得就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

这个心理因素,我们为什么称之为是"对行动目的的意义的理解程度"呢?意思是说,行动目的的意义是否能成为克服困难的动力,以及这个动力的强弱,关键是取决于它是否为人所理解,以及理解得深浅。

你也许知道这么一个故事:一个过路人走到一个建筑工地的工人们面前,向工人们问道:"你们在干什么?"一个人气愤他说:"瞧,从早到晚,我就这样一块一块地砌砖块……"另一个人站起身来,挺直腰板,骄做他说:"我们正在建造一座圣殿!"

同是在砌砖块,两个人却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和评价,这就是两个人对同一个目的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理解不同,工作的积极性及克服困难的动力自然就不同。当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意义有较深的认识时,就会激发起工作的热情和克服困难的信心;而看不到自己工作的意义的人,也就没有什么积极性,没有克服困难的力量。所以,我们青少年应有对学习目的的意义有深刻的理解。近年来,教育上存在着一种急功近利的倾向,不少老师、家长、学生都只把眼光盯在分数上,盯在升学上,盯在将来的职业上。这固然不是大错特错,但这种极端功利主义的倾向,容易让我们青少年把学习目的理解得肤浅庸俗,这是不利于我们克服困难完成好学业的。

第二,行动目的的可接受程度。

目的的可接受程度,对于克服因难也是很重要的。如果目的定得太高,超过了实现的可能,在行动中经常不能达到目的,就会使人产生消极憎绪,以至养成不按计划完成任务的习惯。如果提出的目的太容易了,不费什么力气就能达到,则不能使人养成与困难作斗争的能力。不论目的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切实际的,都会削弱人的意志。

我们在学习活动中就应该善于确定学习目标。如果好高骛远,力不从心,就会丧失达到目标的信心。相反,如果学习任务定得太低,就会产生"轻敌"情绪,时间一长,也会对学习丧失热情,没有克服困难的动力和能力。所以,确定学习目标应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目标应该既是有一定难度,又是经努力可以达到的。

如果目的虽然是可以达到的,但是比较困难或是要经过一定阶段才能最终达到,那么,可以在达到目的的路途上定出逐步实现的阶段目的,也就是形成一个由小目标到大目标,由近景目标到远景目标的目标系统。在行动中,每一个近景的具体的阶段性目标的实现,都有一种强化作用,增强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从而比较顺利地实现远景的总体的最终目标。因此,我们青少年应该学会把自己学业的总体目标分解,分解得越具体,越容易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第三,达到目的的内心愿望的强烈程度。

克服困难离不开意志努力,这种努力程度如何,在某种薏义上说又取决于个人达到目的的内心愿望的强烈程度。大家都知道居里夫人的故事。居里夫人和丈夫为了提炼纯镭,靠自己翻倒矿石,搅拌冶锅,倾倒渗液,这都是很笨重的体力劳动。低矮狭小的实验室铁屑飞扬,蒸气熏人,环境十分艰苦。就这样,经过几年持久不懈的努力,居里夫妇从400吨铀沥青矿、1000吨化学药品和800吨水中提炼出了微乎其微的一克镭。不难想象,他们克服了多少困难!那他们克服困难的动力来自哪里呢?这就在于他们心中有种强烈的愿望:一定要炼出镭。

一般来说,一个人内心达到目的的愿望越强烈,为克服困难付出的努力越大,困难也就越容易克服。如果一个人对他所要达到的目的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对目的能否实现毫不在乎,那么,他就不会为实现目的而劳神费力地去克服困难。

第四,对达到目的遇到的困难的主观判断。

一个类似寓言的故事说,一位农夫来到城里一家餐馆,向老板打听是否需要青蛙腿,说他那儿有上百万万只青蛙。餐馆老板听后吓了一跳,问农夫从哪儿找到那么多青蛙!农夫回答说:"是这么回事,我家附近有个池塘,里面有上百万只青蛙。一到晚上它们就开始叫,叫声太厉害了,我都快被它们逼疯了!"于是,农夫和餐馆签订了一项协议,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向餐馆供应青蛙,每次500只。很快第一次交货的时间就到了。农夫再次来到了餐馆,可是,他的手里只拎着两只青蛙。老板很奇怪,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不是每次500只吗?其它的青蛙在哪里呢?"农夫回答说:"是我搞错了,池塘里只有这两只青蛙,那么多的噪声就是它们两个的叫声。"

生活也是这样,总会有一些看似很难解决的困难,它们就像几百万只青蛙在耳边呱呱叫。其实,困难原来是被我们自己在心里放大了。我们面对实际困难的时候,也会出现这种放大困难的情形。

一个叫琼斯的青年,大学毕业后如愿考入当地的《明星报》任记者。这天,他的上司交给他一个任务:采访大法官布兰代斯。第一次接到重要任务,琼斯不是欣喜若狂,而是愁眉苦脸。他想:自己任职的报纸又不是当地的一流大报,自己也只是一名刚刚出道名不见经传的小记者,大法官布兰代斯怎么会接受自己的采访呢?同事史蒂芬知道他的苦恼后,拍拍他的肩膀,说:"我很理解你,让我来打个比方——好比躲在阴暗的房子里,然后想象外面的阳光多么的炙热。其实,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往外跨出第一步。"随后,史蒂芬拿起琼斯桌上的电话,查询布兰代斯的办公室电话台。很快,他与大法官的秘书接上了。接下来,史蒂芬直截了当地道出了他的要求:"我是《明星报》新闻部记者琼斯,我奉命访问法官,不知他今天能否接见我呢?"旁边的琼斯吓了一跳。史蒂芬一边接电话,一边不忘抽空向目瞪口呆的琼斯扮个鬼脸。接着,琼斯听到了他的答话:"谢谢你。明天1点15分,我准时到。""瞧,直接向人说出你的想法,不就管用了吗?"史蒂芬向琼斯扬扬话筒,"明天中午,1点15分,你的约会定好了。"此刻,一直在旁边看着整个过程的琼斯,面色放缓,似有所悟。多年以后,昔日羞怯的琼斯已成为了《明星恨》的台柱记者。回顾此事,他仍觉得刻骨铭心,他说:"从那时起,我学会了单刀直人的办法,虽然做来不易,但很有用,而且,第一次克服了心中的畏怯,下一次就容易多了。"

一个16岁男孩,身高1米88,双腿修长,弹跳出色。跳高教练发现后如获至宝,对他进行精心地培养,安排了一整套训练计划:从体能到爆发力,从理论课到过杆技术,无不细心指点。3个月下来,男孩有了长足进步:已经能越过1米89,成绩足足提高了20多厘米。教练非常高兴,因为再提高1厘米,自己的弟子就能破市纪录了。可就是这1厘米,却成了无法逾越的障碍。教练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比如增强弹力、技术更新、补充营养,甚至物质刺激、精神鼓励等,但是两个月下来,男孩的成绩只能维持在1米85至1米89之间。这可把教练急坏了!

苦思冥想后,教练终于想出了一个奇招,准备试试。这一天,男孩跳过1米86后,教练暗中直接将横杆升至1米90.按照平时的习惯,横杆总是2厘米2厘米地往上升。此时,男孩儿并不清楚横杆的实际高度。第一次试跳失败时,教练大声呵斥:"怎么连1米88也跳不过去?"男孩第二次居然一越而过!教练心中暗喜:原来心理作用有时大于生理和体能本身。他严守着"秘密",直到自己的弟子在这种"特殊培训"下越过1米92时,才将一切告诉了他。最终,男孩儿在市田径运动会上,如愿以偿地破了纪录。

生活中,我们许多人的心中,往往都会"刻"有一个看似不可跨越的"障碍高度",这个障碍可以说是真正的"心理障碍"。

就是这样,我们对困难的主观感觉往往是不准确的。有时候,困难甚至在我们的想象中会被放大100倍。如果你在心里把困难放大,就很难甚至无法跨越这个障碍高度战胜困难;如果你在心里把困难缩小,就完全有可能跨越追个障碍高度战胜困难。这也许正是人生成败的一个奥妙所在。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对困难有恰当的主观判断,不要放大困难。这会有助于我们在心理上藐视困难,战胜困难。

第五,对行动后果的理解程度。

人在意志行动中能否坚定地克服困难,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对行动后果的理解。一个人越是清楚地意识到,完成行动达到目的将会带来的良好后果,不完成行动达到的目的将会带来不良的后果,他就越会鼓起勇气,顽强地与困难作斗争,直到最后胜利。特别是当人想到社会的道德评价时,它更会给人增添克服困难力量。事实正是这样,回想一下我们的生活实际,凡是我们付出顽强的意志努力行动,都是因为我们知道它的后果太重要的。因此,我们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对行动的后果有清楚深刻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克服行动中的困难。

第五,面对困难时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

克服困难,当然不排除凭借一些可以凭借的客观条件,包括他人的帮助。但是,困难的最终克服还是要战胜自我。因此,在困难面前,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是克服困难的一个根本的心理因素。

笔者曾做过一项调查,调查对象为中学生。调查问卷中有一项为"面对困难你求救于谁?"采取开放形式,由学生任意选择。其结果大多数学生都回答为"求救于他人",包括同学、老师、家长等,在110名被试中有90名如此回答,占81.8%;只有少数学生回答为"自己",在110名被试中有20名如此回答,占18.2%。与其他相关问题联系起来看,回答面对困难依靠自己的同学,在其它问题上也大多对自己的意志做了倾向于肯定的评价;而回答面对困难求救他人的同学,在其它问题上也大多对自己的意志做了倾向于否定的评价。可见,独立性较强的同学,意志较为坚强,克服困难的主观努力较大,困难也较为容易克服;相反,依赖性较强的同学意志较为薄弱,克服困难的主观努力较小,困难也就不容易克服。

这启示我们,培养自己的独立性,学习做自己的主人,学会依靠自己,有助于提高我们在困难中自救的能力。

在这一点上,下面这个遥远的故事,会给我们以深刻的警示。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己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翼,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是用上等的孔雀羽制作。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有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落马而死。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使着他"呼"地一声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他看到的是一只断箭,箭翼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原来自己一直挎着断箭打仗呢!他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坍塌了。结果不言自明,他惨死于乱军之中。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柄断箭,沉重地淬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下面这个现实的故事,同样会给我们启迪。

我研究生毕业以后,分到深圳市一家高科技公司从事研究工作,在第20层的摩天大楼里,我有着优越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有时候在计算机面前坐久了,我会踱步到宽大的阳台上,迎着习习凉风,眼看着大街上为了生计奔波忙碌熙熙攘攘的人群,就会常常触发我那远去的记忆,母亲的那句刻骨铭心的话同时就在我耳旁响起"改变命运的只能是你自己……"

我老家在赣南农村,由于父亲早逝,生活的重负全压在母亲的身上。十年前,我和两个妹妹都在上学,只靠母亲一人在田地劳作,我们的生活真可谓在贫困线上挣扎。作为家里唯一的男性,我时常偷偷帮着母亲干一些农活。也许是由于干活耽误了时间,也许是因为自卑,在初三的时候,我的成绩滑坡很厉害,几乎是班上的倒数几名。尽管我已经用了心,可英语考试成绩总是在五十几分徘徊,数学也两次不及格,所幸的是我的语文没有往下掉,特别是作文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说我的作文写得有思想深度,很有文采。

在盛行统考的年代里,我这样拖累全班成绩的"肢腿生",是英语和数学老师的"眼中钉"、"肉中刺"。要不是怕见母亲辛苦劳作的样子和充满期待的目光,我早就退学了。

又是一个快要统考的日子,英语老师故意提问题难我,我低垂着头默默无悟。"什么都不知道,坐在这里有啥意思!"英语老师恶毒的语言刺痛了我的心,随着眼泪夺眶而出,我拿起书包冲出了教室。

我毫无生气地背着书包往回走,脑子里回想着如何回家跟母亲交待。没想到在路上遇着了出来打猪草的母亲。她见我的神情不对劲,就追问我怎么了。我说:"我不想上学了,回家帮您干农活。"母亲听了,气得挥手就打了我一个耳光:"你还是不是我的儿子?你就这样不争气!"我一边流着泪,一边叙说了事情的经过。听完我的话,母亲默默无语。过了一会儿,母亲说:"儿子,你跟我来。"母亲把我领进舅舅劳动的木工场,指着一根杉木说:它既粗又直,就该放到屋上做栋梁;又指着一根榆木说:它既细又弯,除了根部可做个桌腿外,其余的部分只能劈柴烧。杉木、榆木的功用不是木匠定的,而是它们自身长成的,你想把它们倒过来都不成。你就像一棵小树苗,能否长成栋梁不在别人怎么说,而在你怎么干,改变命运的只能是你自己!儿子,你要记住,是不是块读书的料,不是别人说的,而要看你自己的。

改变命运的只能是你自己!母亲这句朴实而又深具哲理的话,激励我回到了课堂,我开始没日没夜地拼命。尽管初中毕业时我仍没有冒尖,但中考时我以比录取分数多一分的成绩考取了县中,虽是险胜,却是我刻苦努力的结果。

两年后,我进入了高三。我牢牢记着母亲的话,把高考看作是我人生成功的里程碑和垫脚石。现在回想起来,高三的学习确实很累很辛苦,需要有一种信念、一种精神支持自己,否则将半途而废,无法达到"极致"的境界。高三上学期时,我的物理成绩很不稳定,甚至考不及格。在我的印象中,每隔一股时间,就要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谈话,几乎每次都是泪流满面。那时候,一考物理,我就害怕。一时间,伤心、唯过、灰心、泄气、恐惧和不愿服输、不甘落后等种种感情交织在一起。寒假时我找来一本很厚的作业本,在封面上写上数学家华罗良的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然后拿出物理书,一页一页地看书,一道一道地做题,虽是严寒的冬天,手脚冰冷,我画图、列方程、做实验毫不含糊。开学后,我的物理成绩渐渐稳定,考试还得了年纪第一。那是一段难熬的日子,也是在高三我自己认为最值得自豪的一件事。后来我顺利考取了大学,接着又考取了硕士研究生。

"改变命运的只能是你自己!"母亲的话一直鼓舞着我,让我自主,帮我自救,促我靠自己的力量不断拼搏迎难而上。

就是这样,生活的真谛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这样靠自己的力量迎难而上。

英国的托·富勒有言:"所有的事情在变得容易以前都是困难的。"意志的最核心的内涵,就是把困难的变为容易的。每位意志坚强的人,都是善于调动一切自身心理能量勇敢地克服困难的人。托尔斯泰的话正好为本节做结:"要记住!情况越严重,越困难,就越需要坚定、积极、果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