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培养你的兴趣
32411700000010

第10章 优化你的兴趣品质

兴趣的倾向性

兴趣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和活动,也就是说,兴趣总是针对某事或某活动而产生的。所谓兴趣的倾向性,是指一个人的兴趣指向的对象的不同。比如,有人喜欢文学,有人喜欢数学,有人喜欢体育,有人喜欢文艺,有人喜欢科学,有人对经商赚钱感兴趣,有人对探索研究感兴趣。如此等等,指向不同的事物,往往就会有不同的人生。所以,兴趣的倾向性,是第一位的兴趣品质。

黑格尔总是喜欢独自冥思苦想。早在中学时代,他就常常一个人皱着眉头沉思默想,很少言谈,以至于同学们给他起了个“小老头儿”的绰号。有一个同学还在他的纪念册上,画了这样一幅漫画:一个弯腰驼背,双手撑着拐棍的“黑格尔”,并题词道:“愿上帝保佑这位老头儿。”有一次,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为思考一个问题,在同一个地方站了一天一夜。又一天傍晚,他边走边思考问题,天下起了雨,他一点也没感觉到,仍然在泥泞不堪的路上边走边沉思。深夜回到家后,他才突然发现,自己只有一只脚穿着鞋子,另一只脚却只剩下沾满污泥的袜子。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终生潜心于发明创造这一类事情。有一天清晨,一位老相识去拜访他,发现他一反常态,头发光亮,衣履全新,正在房间里徘徊着,像是在思考问题,可又显得心神不安。于是,这位朋友关切地问他:“您这是为什么?”爱迪生说:“我正在努力想一件事,但总是想不起来。”又来回踱了十分钟左右,突然,他恍然大悟,“啊!我终于记起来了!原来今天是我结婚的纪念日!”

契诃夫是俄国著名作家。他在一次乘马车进行旅行的途中,听到一位同车旅客在闲聊时说了一句很生动的话,想拿出笔来立即将这句妙语记下,但很不巧,笔没有带在身边。正在为难之际,他突然灵机一动,点燃火柴,然后又马上将它吹灭,利用焦黑的火柴梗,把旅客的那句话记在了随身带的笔记本上。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始终感兴趣的是音乐。贝多芬常独自一人在维也纳近郊散步。一天,他在路上走着,突然灵感来了,就跪在地上记录刚刚构思出来的乐曲。这时,路上过来一列长长的出殡队伍,注意力高度集中再加上耳聋,使他对周围发生的一切全然不知,他仍在原地一动不动地写着。这时一个人认出了他,马上大家也都知道了,便都停下来同声说:“等一下,让他写完。”贝多芬写完后,才知道刚刚发生的一切。

我们看到,正是兴趣的不同倾向,让他们在不同的领域获得了人生的成功。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表现出兴趣的不同倾向。有的人对文学感兴趣,有的人对哲学感兴趣,有的人对数学感兴趣,有的人对艺术感兴趣,等等。兴趣的倾向性是人的生活实践和教育所造成的,并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具体说来,人们的兴趣倾向的不同,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个性特征,个性不同的人,兴趣的指向也不同;二是生活实践,人的生活实践不同,兴趣的指向就会不同;三是外界环境,人的社会经历、教育程度、家庭环境等不同,其兴趣也不会一样。正是这诸多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兴趣倾向,不同的兴趣倾向,最终导致了不同的人生走向。

如此看来,为了让我们的人生走向幸福,走向成功,我们必须把握好自己的兴趣倾向。第一,你的兴趣必须是指向有积极意义有社会价值的事物。第二,你的兴趣必须指向最适合自己特点的事物。否则,哪怕你的兴趣再强烈,也只能是竹篮打水,甚至是南辕北辙。

由于诸多原因的作用,人的有些兴趣倾向表现得较早,可能很小的时候就看出来。但是,作为职业兴趣的倾向,至少要到高中才有了初步的显露。所以,就我们青少年来说,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只要把兴趣指向我们需要学习的内容,应该说就基本上把握了自己的兴趣倾向。

兴趣的社会性

《圣经》里有一个叫摩西的人物,是传说中带领希伯莱人奔向光明之路的领路人。19世纪80年代的科学家斯坦麦茨,却被称为“摩西第二”。

这是怎么回事?

斯坦麦茨生下来就是个残废者,左腿不能伸直,背部隆起。但他生性聪慧,智力很高。在大学期间,他的数学才能就让教授们惊讶不已。大学毕业后,他没能找到固定工作,后来随一位朋友来到了美国,经多方寻找,才谋得一职。他的老板艾赫迈尔是一个制帽商,但在闲暇时,也爱做实验,设计些电气小玩意。有一次,老板问他:“你对电有兴趣吗?如果有,你可以研究一下我搞出来的那些发电机。我承认都是些笨拙的名堂……”

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很需要电这种新的动力和照明源。当时的美国人,就像在荒漠中寻找“摩西”一样寻找电。但是,机电工程师抱怨说,他们无法事先预算出他们设计的发电机的效率,而且,由于滞后现象使能量损失多少无法预先知道,因而,无法预计建造中的发电机的容量。此事引起了斯坦麦茨的兴趣,为了使全社会能享受到电力所带来的好处,他决心向这一领域进军了。到了1892年1月,他的数学天才和他的勤奋,使他终于荣幸地走上由美国电机工程师协会举办的会议讲坛。他用蹩脚的英语,向大家宣读了一篇论文,阐述了精确的电流滞后定律,使人类一劳永逸地驯服了这只电老虎。

斯坦麦茨虽然很早就在数学方面有天赋,但是,只有当他把数学成功地应用到当时社会急需的电力事业之后,才使他一举成名,被冠以“摩西第二”的称号。

可见,一个人的兴趣只有指向社会所需要的事业,才会有成功可言。因而,兴趣是具有社会性的。兴趣的社会性,是指人们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的社会意义的大小。也许你认为,干什么事,怎么干,这是自己的事,我读书只是为了将来能考上大学,有个好工作,我对别的不感兴趣。这当然无可非议。但请注意,你在说这话的同时,无意之中肯定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前提,即社会需要大学生,需要你认为很好的那种工作。在现实生活中,兴趣不能是纯粹的个人偏好,必然与社会相关联,不可避免地会带有社会色彩。因此,一个人要想让兴趣推动自己走向成功,你的兴趣所向就需要适应社会需要,具有社会价值。

1905年冬季,东海波涛汹涌,浪头不停地冲击着甲板,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女先锋秋谨女士,此刻正伫立船头。这是她冲破封建樊笼,再次乘船东渡日本而去。她凝视着远处渐渐缩小渐渐隐失的祖国母亲的身躯,心中默默地祷念着:“灾难深重的祖国,我要用汗水和热血灌溉你,一定要使你恢复青春。”这种抱负使她在日本学习期间,努力摆脱妇女柔弱的气息,并且把自己的名字改为“竞雄”,意思是要与男子开展作英雄竞赛,又自号“鉴湖女侠”,她买来一把锋利的“倭刀”,勤习苦练,同时还刻苦学习枪法,准备为国雪耻。她说:“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这种一心要使祖国富强的强烈志趣,使她后来坚定地踏上了革命之路,成为后人所崇敬的英雄。

20世纪初期,人类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时盲目性很大,因为没有一种方法可以用来事先检验。为了人类的幸福,1929年,25岁的德国医生福斯曼公开宣布,要在自己身上进行“心导管检查”的试验。这种试验十分危险,弄不好就会丧命。第一次他叫助手为他做试验,但试验只做到一半,助手就不敢再继续下去了,只好中途告吹。福斯曼并未就此罢休,第二次他亲自为自己做手术,只请了位护士在旁边照料。当他把一根导管插入自己血管内约50厘米时,他高兴地发现管子尖端已进入自己心脏的右心房。他冒着生命危险,带着已插入的导管,走过了一个长廊,爬上两层楼,到调光室拍下了世界上第一张心导管照片,为医学界解决了一大难题。福斯曼由于此次发明而荣获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

2005年7月20日,在美国波士顿第23届国际系统动力学大会上,在几百位专家学者之中,两名来自中国的中学生代表十分引人瞩目。他们以4分钟十分地道的英语进行了研究论文演讲,一举“征服”了整个会场。系统动力学的创立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J。Forrester教授和夫人交口称赞:“这两位中国孩子真是棒极了!”

这两位中学生代表就是南师大附中的陈禹和倪晓雯同学。

能够参加这种国际顶尖学术会议的,大多数都是拥有着博士、博士后头衔的专家、教授。陈禹和倪晓雯,是大会邀请的仅有的三名中学生代表中的两名,这在大会历史上是罕见的。陈禹和倪晓雯,都对系统动力学有着深刻的兴趣和研究。这次应邀参加第23届国际系统动力学大会,陈禹和倪晓雯同学,分别介绍了自己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撰写的论文《试以系统动力学的观点论中国古建筑屋顶曲面的形成》、《系统思考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你也许要问,两个中学生,哪里来的对系统动力学的兴趣?

据有关专家介绍,将系统动力学应用于学校教学,已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热点和趋势,在美国被誉为“为21世纪创新做准备”。4年前,系统动力学在中国的推广应用,还没有涉及基础教育领域。南京市教育局就在中国科技开发院江苏分院的大力支持和合作下,组建了“系统思考在创新性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组。南师大附中在这种情况下增设了这一选修课程。陈禹和倪晓雯,同时都选修了这门课程。

你看,人的兴趣所在,都是源于社会的需要。只有当一个人的志趣与社会紧密相联时,才能有超人的胆魄和毅力,才能展现出自身的才能,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

当然,兴趣的社会性并不排除个体性。兴趣有个体性的一面,也有社会性的一面,是社会性和个体性的和谐统一。一个真正的成功者在从事某一事业时,一定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社会。青少年的学习活动本身,就是这种统一性的表现。因此,我们青少年对学习的兴趣,既能成就自己,同时也能造福社会。正因此,绝大多数青少年,都对学习活动有足够的兴趣。

兴趣的广阔性

人的心理的充分发展,是常常与兴趣的广阔相联系的。历史上许多卓越人物具有令人惊讶的渊博知识,就是因为他们具有广泛的兴趣。

牛顿就是一个思维活跃兴趣广泛的人。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当学生时,他就在数学方面表现出了特殊的天赋。做数学题目对他来说就像玩游戏,他不但能很炔地预想到问题的正式答案,而且,还能常常向他的教授们提出一些新的更简单的解法。他对数学作过很深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他的兴趣不仅仅在数学上,因为他把数学仅仅看成是一个揭开大自然秘密的工具,他更关心其它伟大的智力上的成就。他不仅是位数学家,也是位诗人。

诗是非理性的代表,数则是理性的代表。它们是对立的两极,牛顿一个人却能从这一极到对立的另一极。根据他所研究过的领域和所作出的成就,可以说他是个数学家,也是个诗人;是个物理学家,也是思想家;是个哲学家,也是天文学家。他几乎是一个集大成者,是一个具有兴趣广阔性的人。

人们的兴趣不同,还表现在兴趣的广阔性的不同。兴趣的广阔性,就是指兴趣范围的大小。有人对新鲜事物十分敏感,对什么事都发生兴趣;有人则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天地里,兴趣的范围极为狭窄。我们应该让自己形成广泛的兴趣。兴趣广泛,可以使人开阔眼界,增加知识,发展才智,富有创造,生活丰富多彩。相反,一个兴趣贫乏的人,他接受的知识很有限,因而思维和想象力差,生活也单调平淡。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的人都有广泛的兴趣。

我国古代科学家祖冲之兴趣极广,既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又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在许多领域他都有划时代的创造发明。他注释过《易经》、《老子》、《论语》等书。他还精通乐律,熟知农业生产知识。

古代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也是一位博学多才之人。从《红楼梦》书中所涉及的内容看,他不仅是位出色的作家,还是位高明的史学家、建筑学家、植物学家、心理学家和医生。

文艺复兴时代的达·芬奇,不仅是一位大画家,也是一位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而且,在物理学的各个不同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发现。

我国爱国将领冯玉祥,不仅是一位善于带兵征战的将军,同时,也是一位颇具特色的画家、诗人和书法家。“兴会所至,嬉笑怒骂,都成文章。”这是周恩来同志对冯玉祥所倡导的“丘八”诗风的赞誉。冯先生在泰山期间写过不少诗,他不像文人雅士那样,以观松赏月吟风弄雪为题,而是多为观察社会,有感时弊,体恤民间疾苦而作。他的诗作多用俚语乡音,通俗易懂,而且感情直挚,深沉动人。吟诗之外,冯先生还爱好绘画和书法。冯先生的书法隶楷兼功,苍劲有力,雄浑大方。至今,成都武侯柯里还保存着一幅他撰写的橙联:

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风流于遗迹,万古清高。

现代科技发展,使各科之间既分化,又融合,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不断出现。这种情况下,兴趣越是广泛,知识就越是丰富,事业的成功率也就越大。有句古拉丁谚语说得好:“凡是和人有关的,都是我所关心的。”广泛的兴趣对青少年来说是很重要的。青少年时期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只有广博的基础知识,才能为以后的成才奠定宽广的基础。我们不仅要对数、理、化等感兴趣,还应对文、史、地等都有所爱好。否则,就会产生偏科,不利于全面发展。果真到了这一步,远的不说,就是高考也很难通过。因此,不能现在就往一条窄胡同里钻。在攀登爬高之时,别忘了俯览一下四周的风光。

南京金陵中学高三的杨易清,连续三年获得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一等奖,在物理、生物的全国竞赛中他也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这些荣誉还都是他的“副业”,校内的“主业”,他也丝毫没耽误。2006年高考之前就接到了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的录取通知书。

杨易清的成绩哪里来?

杨易清小学时就参加了数学兴趣班,三年级时,因为数学兴趣班停办了,父亲为了让他多学点知识,帮他在少年宫报了一个计算机兴趣班。从此,电脑成了他最亲密的朋友。在网上做题,为比赛做准备,甚至还做Flash论坛“闪客帝国”里脚本编程的版主。当时不到10岁的小学生压根没想到,他会凭着与高考毫无关系的信息学竞赛的一等奖,迈进一流大学的校门。

虽然从小喜欢数学,但杨易清没上过奥数班,小学时信息学竞赛的获奖,使杨易清得到了进入金陵中学数学班的机会,渐渐数学也成了他的强项。在学好学校课程的同时,杨易清一直没扔下计算机。放学后,有时候是请学校老师指导,有时候是自己回家自学。到了高中阶段,对多个理科的兴趣也让杨易清犯过难。经过选择,他在高一和高二参加了化学竞赛辅导,在高三又参加了物理辅导,而对非高考科目计算机的学习是他一直坚持的。高一获得全国一等奖后,他已经取得了高校的保送资格,上一所重点大学不成问题,但他依然选择了继续学习,继续参加竞赛。

虽然杨易清有三张保送证书,证明了他的实力,但要想进清华大学,还是要通过严格的考试,数学、物理和英语三科的笔试及清华教授严格的面试,几道关杨易清一一闯过。这些与高考相关课程的出色表现,又显示出他在校内“主业”上的扎实功底。

杨易清认为学习竞赛相关内容,并不是为了参加竞赛而学的,而是为了兴趣。同时这种兴趣是课外的,不应该与课内学习冲突,课内学习被他摆在最重要的位置。“除了数、理、化之外,我的英语和语文的成绩也在前列。虽然我是学习理科的,但是,我深深知道英语和语文对我们学习的帮助非常大。很多计算机的资料都是英文的,没有扎实的英语功底就不能去了解它们。而当交流的时候,想要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路,也需要很好的语文基础,即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习,我总是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便能够更好地去学习和掌握所学的东西。”这是杨易清在不久前对自己学习方式的一段总结,对学业和兴趣的正确认识,是他安排时间和学习内容的前提。

如此重视学业,那竞赛的准备又如何进行呢?金陵中学的高中生一般下午5点钟就会放学,放学后的作业不多,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多,也就是这段时间的合理安排,使杨易清在学习上总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回到家做完作业,有时候他会看一些奥数书,在网上做计算机题,有时间还看一些杂志,在学校开设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杨易清的研究课题是用Flash的语言编程开发的3D引擎,这也是课后劳逸结合的成果。每天早晨,杨易清是骑车上学,对身体是一种锻炼,英语就放在早自习时背背,而语文则是在晚上写作业后背一下,不需要花很多时间。

杨易清说,自己的兴趣非常广泛,除了学习,一直练习着竖笛的吹奏,时常会自己跟着感觉写一些曲子,有空的时候也会打打篮球和羽毛球。

现在,我们招待杨易清成功的答案,那就是因为他有广泛的兴趣。

当然,我们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还应该有一个更突出的兴趣,作为自己的中心兴趣。所谓中心兴趣,是指在广阔兴趣的基础上,对某一方面的事物或活动有极浓厚而稳定的兴趣。凡是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在广阔兴趣的基础上,都有自己的中心兴趣。只有广泛的兴趣与某个中心兴趣相结合,才是可贵的兴趣品质,才能更好地推动我们获得成功。

近代原子学说的创始人道尔顿,从小就表现出了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有着极为广阔的兴趣。但是,他并没有像蜻蜓点水那样浅尝辄止,而是认真选择研究项目,集中精力去研究。他曾经对多种现象进行过研究,但始终没有离开对化学的中心兴趣。首先,他集中精力攻取了气象学中的一个小目标,27岁时发表了《气象观察与研究》一书。第二年,他又出人意料地发表了一部关于色盲的科学著作《关于各种颜色显现程度的反常事例》,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以后,他用全部精力专心进行化学研究,在化学领域里建立了原子学说。

有这样一位数学教师,他是一个文艺的爱好者,他能够出色地作各种有关普通教育的报告,有关历史方面的书籍,他读得很多,他特别醉心于传记文学,他对于艺术理论与哲学也感到兴趣,而且还研究过心理学的问题。但是,他对于数学具有一种特别的任何东西都比不上的兴趣。他说:这门科学经常给我以创造性的愉快,并且这种愉快逐年在增长。正是这种既广泛又有中心兴趣品质,让这位老师成为一位出色的教师。

如果单是兴趣广阔,没有中心兴趣,很不利于我们去获得成功。我国现代理论学家邹韬奋说得好:“无所不能的人实在是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人实在是一无所专。”多么通俗而深刻!这句话说明了,有广泛的兴趣而没有形成中心兴趣,对人成才的消极影响。科学史上就有这种广博而不专一的科学家,勤奋了一生而没有搞出值得称道的科学成果。爱因斯坦的亲密朋友米凯尔·贝索就是一例。

贝索一生好学而善于思考,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曾对爱因斯坦科学创见的形成起到了“助产士”的作用,特别是对狭义相对论的定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爱因斯坦最好的“知音”。但是,他的兴趣太广泛了,爱因斯坦说:“他的兴趣之广,简直没有界限。”爱因斯坦曾向他提出善意的批评:“我坚信如果你有专注的热情,你一定能在科学领域中孕育出有价值的东西。”正因为贝索兴趣虽然广泛但缺乏中心,使这位才智非凡的科学家,在事业上一生都没有建树。

广阔兴趣和中心兴趣,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广阔兴趣解决所谓“博”的问题,中心兴趣解决所谓“专”的问题。二者的关系就是博与专的关系,也就是,在博的基础上去专,在专的要求下去博,不博不专,不专不博,博而后专,专而后博,博专结合,相互促进。博与专的这种辩证法,也就是广阔兴趣与中心兴趣的辩证法。

因而,只有在广泛的兴趣基础上建立中心兴趣,才能更好地走向成功。租冲之的许多创造发明,是建立在对数学研究的基础上的;达·芬奇的许多发现,是与绘画艺术相关的;美国实业界巨子现克莱斯勒公司董事长李·亚柯卡,早年兴趣很广,学过工程、心理学和工商管理,爱玩纵横字谜,但后来他确定了一个中心兴趣——从事管理,开拓实业,一心扑在汽车事业上,终于取得了巨大成功;日本钢铁大王稻山嘉宽先生,早期爱好甚广,学过冶金、英语和商业管理,爱打麻将、下围棋。最后,他把自己的主要兴趣定在钢铁事业的开拓和发展上,从而获得了“钢铁大王”的称号。

青少年正处于打基础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知识基础如何,直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因此,在这个时期,首先应发展自己多方面的兴趣,从多方面去摄取知识,给自己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培养中心兴趣,对某一方面进行更加深入地钻研,并使其它各种兴趣都直接或间接地为中心兴趣服务。这样,成功的道路才越走越宽广。

兴趣的稳定性

美国科学家吉耶曼,曾领导了一个科研小组进行下丘脑激素的研究。他们在该课题上不知进行了多少次试验,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花了整整14年功夫,还是找不到这种难以捉摸的激素。有些老科学家甚至断言,这项研究将以失败而告终。

但吉耶曼并未因此而灰心气馁,他以非凡的毅力承受着无数次的失败,舍命扑在科学研究上。又是21年过去了,他们一只又一只地用羊脑进行分析。他和小组成员一起花了35年时间,解剖了270000只羊脑,才终于提取出微乎其微的1毫克促甲状腺释放因子的样品。1977年,吉耶曼因此成果而荣获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吉耶曼35年始终潜心于下丘脑激素的研究,这是多么强烈而稳定的兴趣!

兴趣的稳定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兴趣品质。兴趣的稳定性,也叫兴趣的持久性,是指人对某事物或活动保持浓厚的兴趣的长短。稳定的兴趣,能使人的思维专注而连续,保持长时间的一致性,使人的注意力和探索热情长期指向研究的问题,使人发现别人未发现的东西,学会别人还未学会的知识和技能,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从而使人走向成功。

每一位成功者几乎和吉耶曼一样,都具有长期稳定的兴趣,都得益于长期稳定的兴趣。翻开史册,单是在研究写作方面,我们就会发现一串发人深思的数字:

曹雪芹写《红楼梦》用了10年时间;

威吉尔写《艾丽绮斯》用了11年时间;

孔尚任写《桃花扇》用了15年时间;

司马迁写《史记》用了18年时间;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用了19年时间;

蒲松龄写《聊斋志异》用了20年时间;

巴特勒写《比较》用了20年时间;

孟德斯就写《法意》用了25年时间;

班固写《汉书》用了25年时间;

弥尔顿写《失乐园》用了27年时间;

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28年时间;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30年时间;

顾炎武写《日知录》用了30年时间;

哥白尼写《天体运行论》用了30年时间;

王充写《论衡》用了31年时间;

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用了34年时间;

哥白尼写《天体运行论》用了36年时间;

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用了37年时间;

摩尔根写《古代社会》用了40年时间;

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时间;

歌德写《浮士德》用60了年时间。

这些为我们所敬仰的人们,之所以能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坚定不移地顽强拼搏,做出惊人的成绩,关键在于有非常稳定的兴趣。如果没有这样稳定的兴趣,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持之以恒,是不可想象的。

稳定的兴趣还能使人产生强烈的探索精神、惊人的勇气、顽强的毅力和忘我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做出惊人的成绩。

当代科学最高奖一一诺贝尔奖金的创立者,诺贝尔的一生就是顽强忘我的一生。他的许多发明创造,是伴随顽强的奋斗和忘我的精神而诞生的。

诺贝尔年少时,就喜欢到父亲的火药厂里去玩,还特别喜欢摆弄火药。1863年,就在他的事业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实验室里突然发生了意外事故,5个助手当场丧命,小弟弟爱弥尔也在这场事故中丧生。一时间消息不胫而走,全城人心骚动,仿佛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发出巨响。警察传讯了诺贝尔,下令禁止在城区生产炸药。从废墟中爬出来的诺贝尔,试制炸药的决心并未动摇,他把失去亲人的悲伤和不被理解的痛苦埋在心底,仍然顽强地继续他的试验。他将实验室搬到了森林深处的湖心驳船上,办起了水上工厂。他牺牲了几乎所有的休息时间,夜以继日地专心工作。他从不顾及生命安危。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后,人们终于听到了成功的爆炸声,炸药就此宣告诞生了。

诺贝尔一生致力于炸药研究,获得专利355项,在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逝世前,诺贝尔立嘱将约920万美元的遗产作为基金,将每年利息奖励那些在物理、化学、生理与医学、文学及和平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与兴趣稳定性相关的是兴趣的转移。是不是兴趣的转移不算好的兴趣品质?这个问题不好一概而论。因为兴趣的转移有不同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的兴趣转移,是以高层次需要为背景的主动的转移。

主动地兴趣转移,其实是一种兴趣的自觉调整,对一个人的成功具有促进作用。许多学者在成功之路上都有过兴趣转移。美国著名的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本是波士顿大学的生物化学教授,但他在评价自己的才能时说:“我决不会成为第一流的科学家,但是我可能成为一个第一流的作家。”因此,他选择了科普读物创作这一事业作为自己的终生兴趣,40余年间,他写了240部科普读物,可谓多产作家。

兴趣的主动转移,与兴趣的稳定性并不矛盾。因为,主动转移后的兴趣,是自觉的理性的主动调整,转移之后也是稳定的,甚至持续终生。

1910年,奥托·瓦拉赫曾经因醋类化学的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时候,他已经担任了哥丁根大学化学院的院长。

可是,在19世纪60年代,奥托·瓦拉赫还是这所大学文学院的一名被认为低能的学生。当时文学院对他的看法是:品德完善,学习用功,做事一丝不苟,写的字如刀刻;但是过分拘泥,难以在文学上较好的发挥。奥托·瓦拉赫遗憾地告别文学,决定学习油画。同样,他为此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但是,艺术老师又给了他同样不好的定论,认为他不是这方面的可造之材,不能有所成就。

面对这样一个呆板的学生,学校有些犯难了。在一次教务会议上,校长专门把奥托·瓦拉赫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讨论。这时一位化学教授说道:“让他到我那里试试怎么样?如果他愿意从事自然科学的话。”教授当时也许没想到,就是这句话,影响了奥托·瓦拉赫的人生命运。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奥托·瓦拉赫的一丝不苟和严谨缜密,使他实验时相当准确,计算时绝无差错,深得教授的赏识。就这样,奥托·瓦拉赫发现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从此重新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成就了一番辉煌的事业。

生活就是这样,我们每一个人在世间都应该有自己准确的位置,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就一番事业。只可惜很多人一生都在一条不属于自己的路上走着,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方向。所以,讲究兴趣的稳定性,决不是要盲目地固守,还要学及时地主动转移。

第二种情况的兴趣转移,是以低层次需要为背景的被动的转移。

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教授,在一次演讲中说,从小,他就是个很不聪明的孩子,上小学时进度总是跟不上,作业本上更是写得乱七八糟,成绩评比出来,老师的评语都是“粗心”二字。到了中学,在只有30个人的班级里,成绩也只有第五或第六,从来没有进入过第五名之前。

然而,也正是在中学时,杨振宁发现自己在物理方面特别得心应手,而且也非常有兴趣。从此他下定决心,要朝着“物理”方向前进。到了读大学时,杨振宁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物理系。他说:“许多同学研究了三年的物理学后,便改学化学,不久又改向工程学,只有我,自始至终都在‘物理’。”

他还说:“我有个很要好的朋友,不管在什么领域都非常优异,而且兴趣广泛,但是在进入大学后,方向却摇摆不定,一会儿读数学,一会儿又改读生物,甚至还跳到了音乐,最后的结局,当然一事无成了。”

实际上,样样通,样样松,确实不是成功之路。正如杨振宁所说,即使智商180的孩子,如果从小到大都漫无目的地学习,完全没有自己的方向,兴趣不断变化,学一样放弃一样,天才也要变蠢材了。

杨振宁说得千真万确。有的人缺乏崇高的理想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稍微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就发生兴趣的转移,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欢那个,朝秦暮楚,见异思迁,这山看着那山高,没有稳定而专一的兴趣。这种不稳定的兴趣,难以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动力,也绝不可能表现出对学习与工作的耐心与恒心,也就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就年龄来说,年龄越小兴趣越容易转移。这与人的心理发展水平有关。儿童的认识水平较低,独立活动能力较差,意志力比较薄弱,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对活动意义认识不深刻。因此,从事某项活动时,一遇到挫折或受外界干扰,就很容易发生兴趣的转移。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及心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兴趣才逐渐稳定下来。对青少年来说,兴趣的转移也并不完全是坏事。青少年有时对一件事情热情勃发,不多久热情又逐渐消失了,或热情又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对某一门学科突然热情很高,以后热情又很快减弱了,热情又转到了另一门学科上。这样的兴趣转移,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青少年获得对各种事物的体验,增加各个方面的知识,尝试和发现自己的才能,探索自己发展的方向,为将来在广阔兴趣基础上形成中心兴趣做准备。所以,应针对自己的特点,多参加各种活动,形成对事物的广阔兴趣,在广阔兴趣的基础上发展稳定的中心兴趣。

随着我们走向成熟,还应该做到,不仅要有稳定的兴趣,而且,要用自己坚强的意志有效地去调控自己的兴趣,必要时主动转移自己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不是喜欢干什么就去干什么,而是需要干什么就去干什么,这种需要是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以及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需要,这是一个人做出卓越贡献的条件之一。鲁迅早年弃医从文,杨振宁弃实验物理而专攻理论物理,都是这方面的例子。在现代大规模的企业与事业单位中,要求一个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科学工作人员,随工作需要改变自己兴趣的事是经常发生的,小方面的改动是经常的,大方面的改动也是可能碰到的。因此,我们要能以理智来调控自己的兴趣,并为兴趣的主动转移充分做好思想上的准备。

兴趣的深刻性

有这样两个孩子,他们都非常喜欢画画。

第一个孩子的妈妈给了他一叠纸和一支笔,并且告诉他说:“你的每一幅画,我都挂在墙上,让客人们观看。”第二个孩子的妈妈也给了他一叠纸和一支笔,但是还给了他一个纸篓,告诉他:“你画的画,只保留你认为最好的那一张,其它的都扔到纸篓里去。”

若干年后,第一个孩子举办了自己的画展。满墙的画中规中矩,构图完整,色彩和谐,人皆称赞,一时小有名气。第二个孩子没法办画展——所有的画都已扔掉,只剩下手边尚未完成的那一张。

几十年后,第一个孩子和他的名字,被后来涌现的众多青年画家取而代之,渐渐被世人淡忘。第二个孩子的画却横空出世,一鸣惊人,震惊了世界。

这是为什么?导致这种差别的原因固然很多,有一条是很明显的,两个孩子兴趣的深刻性不同。由于兴趣深刻性的不同,导致了两个人程度不同的发展。

这里说的兴趣的深刻性,是指人的兴趣所指向的事物的深度的大小。有人只是对一些浅表的事物感兴趣,或者兴趣只停留在事物的浅表方面;有人则对深奥的事物感兴趣,或者兴趣指向事物的深层特点。越是对深奥的东西感兴趣,兴趣就越深刻。原是深刻的兴趣,就越能使人不畏艰难,锐意进取,不断追求,深入探索,也就越容易获得更大的成功。

德国物理学家玻恩,曾写了一本有关原子理论的书,介绍了丹麦物理学家玻尔的理论。该书已经论述了当时已知的全部理论,但作者却偏偏标了个“第一卷”,言下之意是说还应该有后续之卷。这是为什么呢?后续第二卷似乎并没必要呀?原来,玻恩看出了玻尔的原子模型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矛盾,认为必将有另一种新的理论取而代之。因而他故意标了个第一卷,以示意用来描述新理论的第二卷应该出现。可是,玻恩自己暂时还提不出这个理论。因而,第二卷也只能是个空自卷了。

德国青年物理学家海森堡,当时正是玻恩的学生,那时,海森堡只有23岁。海森堡得知上面的情况后,对探索这一更艰深的新理论的工作发生了兴趣,便自告奋勇地独自闯进了这一领域。从此,每到夜阑人静的时候,海森堡的窗口总还亮着灯光,他还在钻研原子理论问题。他的老师玻恩暗暗赞赏:“这小伙子真爱攻坚哩!”

在多次尝试均告失败后,他跳出了玻尔原子模型的框框,试着从新的角度,即直接从反映原子内部情况的光谱实验规律着手,进行理论分析。第二年,梅森堡终于搞出了一个方格表。玻恩看后,欣喜若狂:“好呀!这个小伙子的发现,就是我所期待的第二卷的内容。”

海森堡这种不畏艰难不断向科学的深层进军的兴趣,就是兴趣深刻性的表现。

对所从事的工作的兴趣越是深刻,要求就越严格,就越是力求达到更高的水平。罗丹改像的故事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乌谷利诺是13世纪意大利比萨的一个暴君。在他的非人统治下,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后来,起义者把他和他的两个儿子,一同囚禁在一座荒山的高塔里,不给他们吃喝,让他们活活饿死。法国18世纪雕塑家加尔波创作了一座雕像,着力刻画塔中挨饿的恐怖情景:乌谷利诺的两个儿子已经饿死在他身旁,他撕心裂肺,肝肠寸断,一只手压着肚子,另一只手拼命在空中挥舞,似乎在呼喊救命。

罗丹看到这座雕像,感到不满意,觉得它对表达主题还不够深刻。经过一番苦思,将它改为:乌谷利诺的一个儿子刚刚断气,另一个正在挣扎,一只手死命抓住父亲的胳膊,似乎在凄厉地喊叫,乌谷利诺呢?正屈身伏在儿子的尸体上,准备以其尸肉充饥,但又下不了口。他那瘦削的脸在抽搐,好像内心在作剧烈的斗争。这样一改,就从更深的层次上,表现了兽性与人性的斗争这一主题。

1842年5月,俄罗斯著名作家果戈理的《死魂灵》第一部出版了。此书轰动了全俄,人们翘首盼望第二部的问世。果戈里也确实着手写了第二部,但写作过程却很不顺利。好几次当他重新审阅已写好的部分后,觉得很不满意,都毅然付之一炬,然后,又重新耕耘。写作的过程中,他不断地听取意见,修改,再修改,几易其稿。经历了艰辛的十年,《死魂灵》第二部终于接近尾声。当他写完最后一页,再次通阅全稿时,果戈里十分痛楚地承认,这只是一部无可挽口的失败之作。于是,他断然决定:全部废弃!

1852年12月的一天,已经深夜3点了。果戈理叫来仆人,让他端着蜡烛同自己一起来到书房。他打开壁橱,取出手稿,准备亲自把它扔进壁炉。仆人吃惊极了,“扑通”一声跪在他面前,求他住手。果戈理决心已定,毫不犹豫地将一捆捆稿纸丢人火中,默默地凝视着通红的火舌将它们一页页地吞噬掉,直至全部化为灰烬。就这样,《死魂灵》第二部一直未能问世。

果戈理一生都信守这样一条原则:作品如果达不到使自己十分满意的境地,宁肯放弃,也不把它奉献给读者。这种追求高标准的风格,这种深刻的兴趣,为他自己树立了一个成功作家的形象。果戈里的行动说明,深刻的兴趣有时虽然会使人实现不了暂时的目标,却会促成人生更大的成功。

兴趣的效能性

评价一个人兴趣的好坏,最重要的是看他的兴趣对成功管用不管用。这就是趣的效能性问题,是我们最后要谈到的兴趣的一个品质。兴趣的效能性,是指兴趣对活动能够产生效果的大小。有的人虽有兴趣,但兴趣只停留在向往状态中,只是空想并未采取实际行动,不能促使自己去积极主动地努力满足这种兴趣。这种兴趣缺乏推动的力量,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就是没有效能的或低效能的。有的人的兴趣则不然,一旦对某事发生了兴趣,就会采取实际行动。这种能推动一个人去积极活动的兴趣,能产生实际的效果,是有效能的或高效能的。

一个人的兴趣是否能帮助他获得成功,最终要看这个人的兴趣效能性如何。所以,兴趣的效能性是评价一个人兴趣品质最重要的指标。

近代实验科学的始祖弗兰西斯·培根,终生一门心思地从事观察、实验和记录工作。直至临终前还一心惦记着他的防腐试验,口中喃喃自语:“我的冻鸡怎么啦?”积极主动的工作精神,使他工作起来顾不上生命安危。临终前几天,为了研究冷冻和防腐技术,他不顾天寒地冻的天气,杀了鸡,用冰雪填满鸡膛,就做起实验来了。等一切完毕,他身体已冻得支撑不住了,只能被人抬回屋里。在培根身上,我们看到高效能兴趣的作用。

兴趣的效能还是兴趣稳定性的表现。谁的兴趣有效能,谁就能长期稳定地对某事物感兴趣,从而使他走向成功。

在非洲的热带森林中,一个黑猩猩居住的小山头上,搭着一间简易的棚子。棚子里面住着一位从英国远道而来姑娘,她就是英国动物学家珍妮·古多尔。珍妮高中毕业后,怀着急于探索黑狸猩王国秘密的激动心情,从繁华的大都市伦敦只身来到这里安营扎寨。刚到原始森林时,巨大的气候差异给她带来了生理上的种种不适:凶猛的黑猩猩不时会暴怒伤人,使她难以接近;丛林中的蚊虫叮咬,使她经常受疟疾的折磨;狮、豹、蛇等给她的生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但她没有退缩,终于逐步同黑猩猩攀上了“亲戚”,交上了“朋友”,从而得以仔细观察记录和分析黑猩猩的行为和习性。下图中,我们看到的是黑猩猩正在和珍妮打招呼。你看,他们相处得多么和谐!

通过长达11年的详细观察和逼真记录,她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写成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普著作《黑猩猩在召唤》,填补了黑猩猩这一生物领域研究的空白。一个高中毕业的女孩,居然能抛弃伦敦舒适的生活,只身来到丛林与黑猩猩一起生活了11年,这是何等的了不起!

这就是兴趣效能的力量。

法国女作家和画家戴尼斯·罗格,一生下来就无双手和小腿,但她自幼就很喜欢学习,5岁时已能阅读课本,并用牙咬住笔开始学写字。上学年龄到了,学校不肯收她,她母亲只好为她请来了家庭教师。因为她对文学和绘画很感兴趣,从此她就书画不停,并数次获奖。1943年春天,戴尼斯在马赛举办了个人作品展览,慕名而至者络绎不绍,观众无不为其精湛的作品惊叹,采访记者蜂拥而至,为其惊人的毅力叫绝。到她70高龄时,她已创作了4000余幅画,还发表了许多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她的著作文笔纯朴,语言凝炼,清新流畅;她的绘画,生机勃勃,气象万千。1963年4月,她荣获美国世界艺术大奖,名声大振,终成一代英才。

这也是兴趣效能的力量。

高效能的兴趣,还能使人产生顽强不屈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地走向成功。

1673年,巴黎上演莫里哀的最后一个喜剧《心病者》。为了能真切地体现剧本的主题,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不顾严重的病势,扮演了戏里的主角。当喜剧第四次上演时,他感到身体特别难受,但仍坚持上台演出。莫里哀在舞台上不断地咳嗽,因痛苦不堪而蹙眉头,而舞台下的观众却把这看作是演员逼真的演技,时时报以暴风雨般的掌声。在这种既尴尬又幸福的气氛中,莫里哀演完了这场戏,没过3个小时,他就与世长辞了。莫里哀重病中的咳嗽,照理只会让人产生痛苦和死亡的恐怖,但他却不顾这死亡的征兆,把生命献给了为之终生奋斗的事业,并通过艺术的折光,使其焕发出崇高的艺术美,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他不愧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在兴趣的效能性方面相差很大。

有的人对某些事物也可能有兴趣,但只是停留在内心向往的静观或欣赏状态,一边心中想着“真好,真好!”,一边躺在那里一动不动。这种兴趣虽然能使人感到心情愉悦,但是,由于没有实际行动,没有深入探究,也就没有任何效能,到头来一事无成,一场空梦。

有的人恰好相反,一旦他对某些事物感兴趣,就必然会主动积极地采取实际行动,最终获得了成功。比如,有的同学对某一门功课有积极的兴趣,所以,不仅在上课时专心致志地听讲,积极口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还在课外积极地去搜集资料,钻研有关方面的知识,不断地扩充和深入地掌握这一课程。结果,他们一般都取得了好成绩,而且在后来的实际工作中作出了成就。

我们都希望优化自己的兴趣品质。那么,请千万不要忘了,最重要的是强化自己的兴趣的效能。因为只有高效能的兴趣,才是成功真正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