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坚强人生的52个观念
32449100000021

第21章 心灯不灭,“神鬼”远避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神机妙算,一直被我们奉为千古第一人。除了“草船借箭”、“空城计”这些家喻户晓、令人拍案叫绝的计谋之外,孔明的死,也一直是一个千古之谜。没有人知道,孔明的死是他计谋之外的一个意外,还是他为自己设计的最精妙的计谋之一。

对于他的死,人们一概不问青红皂白,统统归罪于有谋反之心的魏延身上,因为是他一脚“踢翻了”牵系孔明生死的那盏灯。

可是,谁又能知道这一切是不是孔明事先安排好的呢?那么大一盏涉及到丞相性命的“本命灯”,置于那么庄严肃穆的法事大帐中,法事一直进行了六天之久,就在最后一刻,魏延却偏偏扑灭了它!这仅仅是个巧合吗?

诸葛孔明的一生,城府太深,行事过于神秘莫测。他谈笑之间就能够决胜千里的计谋令人不得不折服,但是人无完人,他毕竟不能够未卜先知,他也同样会犯错。

作为军师,他风光了一世,但作为丞相,特别是刘备死后托孤,独揽朝政大权的他不顾国弱底薄,执意“五出祁山,寸土未得”,反而劳民伤财,损兵折将。这一切,足以让他的一世英名光芒黯谈,而且全国上下怨声载道。

他,一个被神化了的凡人,为功名所累,急于求成却屡遭重创,眼见大势将失,使得他心灰意冷。而且,长年征战也耗尽了他的精力,在他生命的暮年,曾经的远大志向也渐渐破灭,他无力回天。

所以,当他在军营中操劳过度,昏厥醒来之后,“夜观天相”即认定“吾命在旦夕矣!”接着便是著名的“五丈原,诸葛禳星”,六夜后,魏延莽撞扑灭了那盏承载着众人希望的灯。

一句“生死有命!”成为诸葛孔明辉煌一生的最后无奈的解脱,他对魏延并无半句责怨。

他给自己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在战场上殉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用这样一种近乎悲壮的死,成就了他神秘的一生,令人肃然起敬。

逝者已去,我们即使存疑,也毫无亵渎这位伟大智者的意思。我们不过是想借这个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即使是伟人,是能掐会算的大谋略家,也难逃脱“灯灭人亡”的结局。灯,并不仅仅是那盏点在大帐中的长明灯,更是一种信念,是一个人赖以支撑的志向。

诸葛孔明之死,并不仅仅是肉体意义上的死亡,更是他壮志难酬的无奈,当他对自己的雄才伟略彻底失去了信心,他已经从信念上死去了。

生命是极为脆弱的,这种脆弱不完全表现在生死上,更多的时候,它需要一种信念和目标来支撑,只要有了这个目标生命便会产生一种力量,就是我们所说的信念的力量。

一旦目标“不见了”,力量也会随这消散,无法凝聚。如此一来,生命的意义也渐渐淡化。因此,我们在遭受挫折、陷入绝望的时候,并不觉得死亡有什么可怕甚至隐隐约约期盼着它的到来。

所以,我们大可这样认定:

生命这只船如果失去志向的罗盘,任其漂泊的结果无非是触礁、搁浅或沉没。

作为生命主体的人,其实是被志向引导着前进。

如果说诸葛孔明的死有许多神秘色彩,不过是我们的猜疑的话,那么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一定会让人对此深信不疑。

秦朝灭亡以后,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天下,开始了长达四年的征战,历史上称为“汉楚相争”。

当时,项羽手下一支最精锐、也最受他信赖的部队,是他和叔叔项梁在吴中(今江苏吴县)一带组织的八千子弟兵。这些子弟兵中有许多是他们的好朋友,十分勇敢善战。项羽就是以这八千精兵为基础,逐渐发展成一支强大的队伍的。

根据当时形势来看,项羽兵力强于刘邦,本来可以打败刘邦的,但他没有知人之明,刚愎自用,骄傲轻敌,结果在垓下中了刘邦手下大将韩信的埋伏,吃了一个大败仗,手下的十万名楚兵死的死,逃的逃,最后只剩下八千江东子弟兵守着他。

项羽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带着江东子弟兵突围,往南逃到了乌江。这时,前有浩瀚的乌江,后有韩信的追兵,而他的身边,只剩下二十八人了。在这危急的情况下,乌江亭长撑着一只渡船靠岸,对他说:“江东虽小,但仍有千里之地,还可以在那里称王。现在只有我这里有船,你赶快过江,汉军就是追到,也是无法过江的。”

可是项羽不肯上船,他苦笑着说:“这是老天叫我死,我怎么能渡江而走呢?况且当初我带领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西进,如今没有一个人活着回去。即使江东父老可怜我,宽恕我,我有什么脸去见他们呢?”说完,他把自己的乌骓马送给亭长,表示谢意。当汉军赶到,项羽又连杀数十人,才在乌江边自刎而死,年仅三十一岁。

后来,唐朝诗人杜牧有一次来到项羽自杀的乌江边,想起项羽和他的八千子弟兵的英勇和失败,十分为项羽惋惜,认为项羽当时如渡江而去,也许还有机会卷土重来,于是在乌江亭上题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诗人杜牧是无法体会当时西楚霸王项羽的心境的,所以,他为项羽的乌江自刎感到可惜。可是,对于当时的项羽来说,他心中的“灯”已被自己的惨败扑灭了,即使能够得以逃生,东山再起,对于他这样一个大英雄来说,根本是不屑一顾的。他成就了自己一个悲壮的英雄美名,不屑于苟且偷生,他的所作所为,要顶天立地,“生为人杰,死为鬼雄”,他无帝王之志,不肯为此忍辱负重。即使末路,他也要像个英雄一样死去。

于是,当志向破灭了,生命也便陨落。

心灯不亮,黑暗中自然会出现各种吓人的“鬼”。它们不厌其烦地说你“不行”。因为它们明白,一旦你将心灯点燃,它们将失去了藏身之地。

志向的明灯具有“驱邪逐鬼”之力量。另外,它更会让你看清自己的能力,告诉你自己你一点也不比别人差!

“心灯”当然要由自己来点燃。

但是,有时你根本不知它的存在,手中也没有掌握“点灯”的火种。

大多数人,都是因为既无能自我“点灯”,也没能碰上可以给他“点灯”的人,所以,才在碌碌无为的迷茫中虚度了一生。

能碰上一个给你“点亮心灯”的人,是你人生的大幸事,但不是谁都有这种幸运的。

难以把握机遇让众多的人眼睁睁地看着成功与自己擦肩而过,从此一去不回头。无奈,感叹自己与机遇无缘。

而机遇并一定来得多么隆重。它有时不过是一句轻描淡写的话语,一个微笑或一次予以肯定的点头,所以它有时让你并不在意。

然而,你的心灯却从此被点燃了。这时,你才会如梦初醒。

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你有才能,有顽强拼搏的精神,也有想干点什么的欲望,然而,它却像一堆闲置在地上的干柴,只要擦上那么一点点的火星,它便会“轰”地燃起。你的生命迫切需要一个“点亮心灯”的人。

皮尔?卡丹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

第一次世界大战毁灭掉了他父亲的生意,一家人被迫迁居法国。母亲没有工作,父亲无力东山再起,全家的重担都落在17岁的皮尔?卡丹的肩膀上。

他在一家红十字会打工,靠着勤奋和聪明,他当上了一名小会计,但会计的收入很低,根本就应付不了一家人的生活开支。

他就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买不起,所以只好自己做。好在他有裁剪的爱好,做出来的衣服还能穿。

一天,愁闷的他下班后在一个小酒吧喝酒,心里盘算着自己的将来。

这时,一位衣着华贵的伯爵夫人坐到了他的旁边,并和他说话。

“你身上的衣服是从哪儿买来的,做得很不错。”

“我自己做的。”

“自己做的!”伯爵夫人显然很吃惊,但她肯定地说,“孩子,努力吧,你一定会成为百万富翁!”

“我的衣服做得很不错,我一定会成为百万富翁!”受到鼓励的皮尔?卡丹兴奋极了,他心头的阴云立即消散了,因为还从来没有一个人这样评价过他,何况,眼前还是一位有地位有身份的贵夫人。

1950年,坚信自己能够成为百万富翁的皮尔?卡丹租了一间简陋的门面,开了一家服装店。就在这一年,他为著名影片《美女与野兽》设计了剧装,并且为办了一次服装展示会。

从此,皮尔?卡丹的事业步入快车道,一步步向他的目标迈进。

1974年12月,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刊登了他的照片,并联称他为:“本世纪欧洲最成功的服装设计师。”

如今的皮尔?卡丹,早已超越了百万富翁的目标。在世界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里,有600多家工厂在按他的设计制造“皮尔?卡丹”牌服装和“马克西姆”牌的各种产品,他拥有5000多家专卖店,年营业额超过100亿法郎。

一句话,燃起皮尔?卡丹成为“百万富翁”的熊熊大火。这场大火逐渐蔓延,以至燎原整个世界。

如果他没有与贵夫人的那次偶遇,他,皮尔?卡丹,现在可能只是一名退休的老会计师——与拥有亿万资产的国际服装设计师相差十万八千里。

心灯的点燃,就是你人生希望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