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与不幸没有标准,它只是一种心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你觉得自己是幸运的,那么你就是幸运的。
反过来:遭受一点挫折,马上大呼不幸,那也只能让你感觉自己更加不幸。
如果你把一点点的不幸置于显微镜下面,你甚至会被自己看到得一切吓倒。
不幸的感觉只能把你带进绝望的深渊不可自拔。
一位将军率船队在海上航行,途中遇上了暴风雨。一名士兵因是第一次乘船,所以吓得不停地狂喊乱喊,大哭不止,船上的人几乎都受不了,因为这让本来并不担心的他们开始感到了恐惧。将军气恼地想下令把他关起来。
这时将军身旁的一位校官说:“不要关他,让我来处理,我想我可以使他马上安静下来。”校官随即命令水手将那位士兵绑起来,丢入海中。那个可怜的家伙一被丢下海,手脚乱舞,狂呼救命。过了几秒钟,校官才叫人把他拉上船来。
回到船上后,说也奇怪,刚才歇斯底里大叫不停的士兵,静静地待在舰舱一角,半点声音也没有。
将军好奇地问这个校官何以会如此?校官答说:“在情况转变得更加恶劣之前,人们很难体会自身是多么地幸运。”
这位校官是位高明的逻辑学家,在他的手中,幸运就像球拍,而不幸则是球——只有“幸运的球拍”才能将“不幸的球”狠狠抽打出去。
这种逻辑又像大海中一个落难的人:海难是不幸的,但怀中的救生圈却让他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幸运,至于漂到哪里,甚至漂多久都不是问题,因为幸运永远在他怀中——他不会因为方位、距离的变化而失去救生圈。所以即使遭遇海难,他也并不认为自己是不幸的,怀中的救生圈让他相信自己一定会获救。
从心理自慰的角度讲,无论你陷入什么样的艰难境地,都要想到:还有比这更不幸的,相比之下,我已经够幸运了!
总将自己置于幸运的基点上,会使你永远保积极的,向上的心态。而积极心态是成功的动力。
另外,如将大海比做死亡或地狱,对于那位惊恐万状的士兵而言,他无疑是到“地狱”走了一遭——如此“大难不死”的经历,让他觉得这世界已没什么可怕的事了,并觉得回到船上是无比幸运的,由此可见,失败和挫折给人带来的好处是无法估量的。
一个敢于同死神微笑着说声“嗨”的人,一定会把死神吓跑。因为在死神的“死亡名单”上,这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如果你经常与失败这个魔鬼过招,还谈何恐惧?
很多成功的人,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们那种面对不幸坦然置之,甚至视之为人生财富的态度不禁让我们肃然起敬。
从辩证的角度讲:幸运中隐藏着不幸,而不幸中往往会产生“令人羡慕的”幸运者。古人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说法,正是此意。
道理非常简单:过多的幸运只会让一个人意志逐渐薄弱,根本经不起“不幸”的打击,一旦遭遇波折,只能怨天尤人。
不幸对于幸运儿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无力抗拒。因为幸运儿习惯了幸运,在他们的生活中,只有一帆风顺、心想事成,他们不认为不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就像温室中的花朵,失去了抗击风雨的能力。
而不幸对于那些经常遭受不幸折磨的人来说是家常便饭——常吃这种“不幸饭”的人,意志品质都是超强的。他们清楚的知道,人生不是风调雨顺的,幸运只是偶尔光临。
幸运是有限的,不幸却是无限的。
一个过早透支了幸运的人剩下的无疑是更多的不幸。这其中自有道理:因为你几乎经不起不幸的打击,一旦被击倒,你这个没经过不幸的“魔鬼训练营”调教的人就很难爬起。如此一来,更多的不幸即会劈头盖脸的砸下来。有时候,甚至别人看来不过是个小小的沟坎,也会成为你的生活中难以逾越的高山。
失败的不幸像多米诺骨牌,一旦倒下便不可收拾;成功的幸运却似流星殒石,轻易落不到你脚下。
但是,一个聪明的、有远见的人,一定会懂得正确对待幸与不幸。沉湎在不幸中不可自拔,只有死路一条,而置身于幸运中不做居安思危的长远打算,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幸运,傻瓜也会享用。
不幸,却不是什么人都能承受得了的。
少年时的断腿和青年时几乎被人踩成肉酱的不幸经历,使韦尔斯认识到自己是“不幸之中的幸运儿”——因为他活了下来。这样,他不但比常人更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且更懂得利用生命的价值去创造理想,并以理想来支撑自己的生命力。
这是一种活着的艺术。
只有掌握了这种“活着的艺术”,你才能活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