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淳于三国
3255100000127

第127章 荀谌献策

淳于琼笑道:“舅父请说,只要我淳于琼能做到的,一定不会推辞。”

荀绲道:“我有四个条件:第一,你如果以后有能力了,请一定要庇护我荀家,给我荀家一片安详之地生存,不知道你能否答应?”

淳于琼点了点头,道:“舅父,不用您说,就算是荀家没有一个人帮我,我亦会做到这一点,因为荀家是我母亲的娘家,是我的亲人。亲人都保障不了的话,我更不要说保障老百姓的安危了。”

荀绲点了点头,继续道:“很好,那么我的第二个要就是:我荀家子弟,无论是去去助你还是去助别人,你都不能用强,都必须要他们自愿。”

淳于琼笑道:“舅父,只要是他们自己真正认可的事情,我自然不会勉强,但是,我知道世家大族的手段,不会将所有的鸡子放在一个篮子里面,所以,也请舅父尊重这些表兄弟的意见,不要用家族的力量来强制施压。”

荀绲笑道:“好一句不会将所有的鸡子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外甥说话,总是能够一针见血。这个要求,我答应了,我绝对不会用家族来压所有的后辈。”

淳于琼点头道:“舅父,不会将所有的鸡子放在一个篮子里面看起来是一条很正确的准则,但是,细细考虑,却真不是这么回事,任何一个君王,都不会喜欢首鼠两端的人,自然也不会喜欢首鼠两端的家族。因此,即使君王会使用分散投靠的家族,但是,也只会用其才,不会用其情。当君王和自己的臣子没有情的时候,那么当其才不再需要的时候,您认为君王还会在乎他的死活吗?”

荀绲脸色一变,没有做声。

淳于琼继续道:“舅父,刚才所说,其实只是其一,其二是,当一个家族将自己的人才强制分开后,有些投靠的对象并不是这些家族成员所看好的,那么这样一来,这位家族成员即使有才,但是心中有怨恨,其才最多也就能够发挥个七成左右。要知道高手对决,哪怕是一个很小的因素,都会影响到生死存亡,更不要说三成的差距呢。这样一来,其投靠的意义也就不大了。”

荀绲脸色不断地变幻着,显然还是在思考着淳于琼的话。

淳于琼看了一眼荀绲,继续道:“舅父,还有第三,您看看,一根筷子很容易就折断了,但是十根筷子却很难折断,为什么呢?这其实就是团结的力量。当一个家族将一个个人才分散开来的时候,其实这些人才所起的做用时脆弱的,但是当这个家族将所有的人才聚合在一处的时候,那么,其力量之大,其作用之大,可想而知。这样一来,他们的主公的能力自然也是最强的。”

荀谌听了淳于琼的话,站起来,道:“主公之言,可是说到了我的心坎上了啊。父亲,主公可是说得很对啊,您可要好好考虑啊。”

荀绲笑道:“你小子才刚刚认得主公,就开始胳膊往我外拐了啊。”

荀谌笑道:“父亲,主公说得句句都是实话啊。”

荀绲一摆手,道:“外甥,那么你认为在乱世,我们全家投靠了一家主公后,一旦失败,这么一个大家族就将会有巨大的伤害啊,说不定灭族都有可能啊。”

淳于琼笑道:“舅父,难道这个家族分散投靠了,这个家族就不会有危险了吗?乱世到来后,群雄而起,经过一些时间的斗争后,留下的就只会有一家一统天下,那么,谁能保证这个家族投靠的的就一定正确呢,相反,在力量分散后,灭亡还会来得更快。而且,如果是我,如果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我个人觉得既然要赌,那么就要全力一睹,而不是畏手畏脚。成则富贵天下,败则心服口服。更何况,即使全力支持一家后,也不是说一定就是亡族灭家的。毕竟一个家族不可能人人出众,也不是人人都愿意入世为官,那么就可以将这些不愿意为官之人,出仕之人趁早安排一处密不可知之处,让他们安然生存。”

荀绲想了想,道:“外甥,你说的话,很有道理,但是家族的事情,我还一个人做不了主,我需要和你其他舅父一起商量商量。”

淳于琼笑道:“舅父,外甥也只是说说自己的观点,不一定对,荀家的事情,还需要舅父们慢慢商量,毕竟离乱世还早。”

荀绲点了点头,道:“好,那我说第三个条件。我的第三个条件就是:不管是谁去助你,他都有选择的权利,也就是说,他可以为你出谋划策,也可以不为你出谋划策,更能够告辞而去,你不可以用强,更不能以此为理由,害他们性命。”

淳于琼听了,哈哈大笑起来,道:“舅父,如果我淳于琼连这一点胸襟都没有,我又如何能够成其大事呢。这件事,您就放心吧。”

荀绲笑道:“好,那我就说我的第四个条件,那就是希望你能记住你自己所说的话,你的理想,你的目标,你的追求。”

淳于琼点了点头,道:“舅父放心,任何时候,我都不忘初心。”

荀绲点了点头,道:“好一句不忘初心啊。看来,是舅父想多了啊。”

淳于琼笑道:“舅父没有想多,一个大家族,几百号人,做什么事情,怎么能够不考虑这几百号人的死活呢。”

荀绲笑道:“外甥,人情世故,你果然了解够深啊。”

淳于琼笑道:“舅父谬赞了,外甥可是不敢当啊。”

荀绲对荀谌道:“友若,父亲给你找的主公不错吧?还满意吗?”

荀谌笑道:“谢谢父亲,主公既然说我是他的曹参,那么我也要拿出一点本事出来,不让主公失望啊。”

淳于琼笑道:“表兄既然这么说,请问有何教我。”

荀谌笑道:“主公,我有两点建议要提,如果说得不对,请你见谅。”

淳于琼摇摇手,道:“请表兄尽管道来。”

荀谌笑道:“第一,我颖川、汝南、沛国,乃人杰地灵之地,其上青年才俊不少,我想等年后,主公当去游历一番,这样一来,即使没有人投靠,但是亦能混个脸熟,而且主公的名声当为更加响亮。这为以后的乱世来临,好处多多啊。”

淳于琼笑道:“表兄之言,真的是金玉良言,而且与小弟之想法,不谋而合啊,小弟正准备年后开春了,去到这三地游历一番,结交一番呢。既然表兄提了出来,年后请表兄与我一行,不知可否?”

荀谌抱拳道:“主公有命,敢不尊从。”

淳于琼笑道:“有表兄相陪,小弟一路将不会寂寞了。”

荀谌笑道:“主公夸奖了。我的第二个建议就是主公的地盘选择问题。”

淳于琼笑道:“表兄,你认为我的地盘选择在何处为妙呢?”

荀谌笑道:“主公,我认为有两个地方,你可供选择,第一个地方乃是青州,第二个地方乃是豫州。当然,如果可选,青州奶为第一。”

淳于琼笑着问道:“表兄何以认为这两处为妙呢?”

荀谌一笑,道:“之所以选择这两处,主要原因是主公在此两处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所谓天时,就是乱世来临,我们就不多说。所谓地利,乃是主公和你的下属所熟悉的地方,所以,到时候如何防守,如何出击都很了解。所谓人和,主公和下属大部分是这里的人,那么容易得到当地人的认可和支持,有助于当地局势的稳定。”

淳于琼笑道:“那么,为何青州是最好的地方呢?”

荀谌微微一笑,道:“青州和豫州比起来,最大的优势在三点,第一是地理位置,青州三面靠海,一面进出,此地利易守难攻,而豫州乃是连接南北,四战之地,不便于防守。第二,青州乃是我大汉人口大州,有人口,才能有有兵员,才能有赋税,才能够有发展。第三,青州人自古以来就喜欢争强好胜,而且学武之风盛行,因此青州乃是最好的兵员之地。考虑到以上原因,所以,我认为青州乃是最好的地盘。”

淳于琼听了荀谌的分析,不禁内心感叹,道:原来历史上荀家最出色的就是荀彧和荀攸,荀谌只是昙花一现而已,袁绍败亡后,就没有了声音,现在看来,荀谌并不弱于其弟弟荀彧啊,其战略眼光也是不弱啊。

于是,淳于琼鼓掌道:“表兄的战略眼光很是出色啊,表兄所想,正是我所做的准备也。不瞒舅父和表兄,我年后就准备去洛阳,为我的几位下属运作一番,让他们到青州去为官,早日做好准备。”

荀谌笑道:“主公果然不凡,我还以为能够子啊主公面前显摆一把,没有想到主公不仅已经想到了,而且已经做到了,真是让属下佩服啊。”

淳于琼笑道:“表兄客气了,表现刚才一番话,可见表兄才具不凡啊,最重要的是表兄大局观很是出色,有了表兄的扶持,小弟以后可就轻松多了啊。表兄,年后,请表兄与我一同去洛阳,为我们求得根据地。”

荀谌笑着点头,道:“属下自然是遵命。”

荀绲笑道:“我儿今日得了明主,忘我儿在外甥手下一展才华啊。”

淳于琼笑道:“表兄来扶持我,我可是不会有任何客气的啊。哈哈哈”

荀绲和荀谌相视一眼,也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