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淳于三国
3255100000049

第49章 李村缺盐

淳于琼听了李丹的话,心里不由得一嘘,吃海盐没有错,但是不能连海盐里的硝、磷、

钾也一起吃啊,这些矿物质吃了,硝还能让人挺一会,而磷、钾吃多了,全身发紫,拉肚子,纯属要命。后世到超市买盐,只看到里面有加碘的,没有看到加硝、磷、钾的。

“师兄,那海水怎么可以拿来直接放在菜里吃呢,要晒干,溶解,然后过滤,解析,最后结晶出来才是人吃的盐,就像有些药材明明有毒,但是经过一些特殊的方法加工后,就变得对人体没有毒了,还能够治好人的病。这海盐也是如此啊,只要处理好了,就会是给人吃的好盐。其实,这世间万物都是为人准备的,只要找到正确、合适的方法,这世间的所有东西都可以为人所用。”淳于琼解释道。

李丹将眼睛瞪得大大的,估计什么是溶解、过滤、解析、结晶根本就不懂,淳于琼知道自己刚才的话纯粹是对牛弹琴。

“师弟,那你会将海水制成食盐吗?”李丹一点都不傻,虽然听不懂淳于琼说的过程,但是从中还是得到了信息。

“这个很容易啊,小道而已,小道而已。”淳于琼笑呵呵地说道。

其实淳于琼根本就没有将海盐制作成食盐过,但是好奇害死猫,淳于琼前世就是一个爱较真的人,有次看小说,提起过海盐的制作方法,他觉得有问题,就在网上找了详细的咨料学习过各种制盐的方法。

其实中国很早以前就有海盐的制作方法,其生产工艺按产生时间先后顺序大致可分为三类即煮海为盐、煎盐法、晒盐法。

?煮海为盐是人类最早使用的人工制造海盐的方法,其起源最早能追溯到《说文解字》中记载的“古者夙沙初煮海盐”,后人认为夙沙是最早煮海盐的始祖。到了商周之际,或更早的时代,在今天山东地区,人工煮海水为盐已经出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普遍有了提高,盐业的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管子》称:“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史记》中记载:伍被曾经引用春秋时期吴楚的故事来谏阻淮南王刘安,他说吴楚:“地方数千里”,“东煮海水为盐”,“国富民众”。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煮海水为盐已经不限于今天的山东地区,北面扩展到了辽东半岛,南方更达到了江浙沿海地区。而《管子》中提到“北海之众”,“聚庸而煮盐”,说明齐国当时已经出现了大盐业主,他们利用雇佣方式,集中大批劳动力从事盐业生产工作,但当时的海盐制造技术水平仅处于砍伐干枯的柴草来煎煮海水的较原始阶段。秦汉时期,在秦汉统一的****主义中央集权下,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进步,盐业也有很明显的发展,尤其是西汉中叶以后,食盐业的生产更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从《汉书·地理志》中可以看出产盐区已经遍布全国各省,主要的官盐生产地有:辽东的平郭,辽西的海阳,渔阳的泉州,渤海的章武,千乘和北海的都昌、寿光,琅邪的海曲、计斤、长广,东莱的曲城、东牟、昌阳、当利,会稽的海盐,南海的番禺、苍梧的高要等18处。关于煮海水为盐,《汉书》卷24下《食货志》载有盐铁丞孔仅、东郭咸阳的建议。对建议中有关“官与牢盆”等语理解,古今中外学者,从文字的标点到注释,都存在明显的分歧。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淮北地区的基层单位称为“亭”,北朝称之为“灶”。根据《魏书》卷110《食货志》有关海盐产量的记载推测,东魏、北齐时,仍然以柴草为燃料,一灶一锅,火力较为集中,每灶日产食盐量基本上仍处于汉代水平,这种直接用柴火将海水蒸发成盐的制造工艺一直从上古时代使用至隋唐五代之前。

?煎盐法是古代海盐制造沿用时间最久的主流工艺。刺土成盐产生于隋唐五代时期,海盐积卤方式与煮制法的成熟运用是生产技术提高的最明显标志。《太平寰宇记》卷24进而言道是因卤泽所在,“海潮浸荡,久成咸土”,故才能“以土煮盐,多收其利。”不过“以土煮盐”并不能直接用土煎煮,而是采用一种间接取卤的方式,这就是上文所说的“刺土成盐法”,也叫做刮咸淋卤法。根据记载,此法首先要选择好的海滩咸地或盐田上刮取咸土,为了使土质疏松,容易吸收海潮中的盐分,需要在使用前,像对农田一样的修整,当“刺取”之际,必待“雨晴为度,亭地干爽”才可用人力或畜力刮取咸土,“经宿,铺草籍地,复牵爬车”,将所刺土堆聚于草上成“溜”,并于卤溜底侧,挖好淋渗卤水的“卤井”,中间以芦管与卤溜连通。再由妇女和少年将海水从卤溜上方缓缓浇下,使饱溶土中盐份的卤水从溜底渗入卤井。采用此种方式获得的卤水,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浓度,但在使用前还要经过验卤的环节。起初检验方法较为简单,将饭粒放入水中,如饭粒漂浮,此卤水即是纯卤。中唐以后,逐渐以石莲子取代米粒,“取石莲子十枚,尝其厚薄。全浮者全收盐,半浮者半收盐,三莲以下浮者则卤未堪。”这两种办法都是根据液体比重辨析浓度,后者能大致确定卤水含盐比例而沿用至今。验卤之后就进入了海盐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煎煮。根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其中还要经过输卤入漕、装盘煎煮、石灰封盘、皂角结盐、收盐伏火等一系列环节。

宋辽夏金时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海盐制造技术在捍海引潮工程设施、取卤制卤技术和验卤方法等方面做出了改良。史籍中记载宋人的滨海取卤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海潮积卤法,二是刮咸淋卤法,三是晒灰淋卤法。而宋代海盐煎制技术也被载入当时的两部重要著作之中,一是陈华的《通州煮海图》、一是陈椿的《熬波图》。《通州煮海图》曾详细描述了“削灰、刺溜、澳卤、试莲、煎盐、采薪”的过程,可惜已经失传,《熬波图》的绝大部分内容保留了下来,根据书中介绍,可以将当时海盐生产归纳为下列步骤,即建造房屋、开辟摊场、引纳潮水、浇淋取卤、煎练成盐等。

到了明代,海盐生产技术依旧传承了宋代与元代的制造工艺,有晒灰取卤、淋卤、试卤、煎晒成盐四道主要工序,但在取卤及试卤的技术上有进一步的革新。

清代,“刺土成盐”的制方法扔在继续使用。乾隆年间,随着煎煮燃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各盐场才逐渐将“煎盐法”的生产工艺改变为“晒盐法”的工艺,至此延续了数千年的“煎盐法”工艺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晒盐法在产生时间上具有较大的争议,一说此法可能出现于南宋时期,一说可能出现于元代时期,但它在较大范围内的应用则是元代以后的事情。起初“晒盐法”是作为“煎盐法”的分支技术出现,它在引纳海潮、淋灰取卤的步骤上与“煎盐法”相同,但在卤水加工成盐上,“全凭日色晒曝成盐。”和“煎盐法”相比,“晒盐法”是制盐工艺史上的一大变革。到了明代后期“晒盐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使得“晒盐法”在工艺上彻底脱离了“煎盐法”引纳海潮、淋灰取卤的步骤,采用纯晒法。《(崇祯)闽书》卷39记载:“盐有煎法,有晒法,宋元以前二法兼用,今则纯用晒法。”而“纯用晒法”的说法,也未必可靠。顾炎武论及福建福清县海口、牛田二场晒盐时,说:“附海为盐户,主煎作;依山为灶户,供柴薪,复专曝晒。说明福建晒盐仅是依山灶户所为,而附海盐户还从事煎盐业。明代晒盐法的推广范围主要是淮北、浙东、福建、广东、长芦、山东盐区的部分盐场。到了清代,随着“晒盐法”的工艺技术不断成熟完善,加之“煎盐法”所用燃料价格不断上涨,工艺成熟、成本低廉的“晒盐法”逐步取代了“煎盐法”,成为社会制造盐的主要工艺手段,而“晒盐法”这种方法至今仍在人类生产盐的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李丹听了淳于琼的话,满脸喜色,想张口,却又开不了口,脸憋得通红,急得站起来,在淳于琼周围来回踱步,手舞足蹈。他知道这个时代,任何一项技术都会是一个家族保密的东西,更何况制盐这种能解决很多人生存问题,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技巧,而且制盐所带来的利润和金钱是不可想象的,虽然在汉武帝开始就将盐铁国家专营了,但是只要有专营的,就一定会有走私的。李丹年纪不大,但是这个平均年龄三十多岁的时代所有的儿童都会早熟。

李丹总算考虑好了,蹲在淳于琼的身边,道:“老大,你不知道,就是因为没有盐,所以我们李家村才只有七百多口人啊,我家里钱多些,每餐都能有合适的盐吃,但是村里的人啊,很多时候都没有盐吃啊,长期没有盐吃,最后就没有命了啊。”

淳于琼听了李丹的话,点点头,道:“是啊,人不吃盐不行,吃盐过少会造成体内的含钠量过低,发生食欲不振,四肢无力,晕眩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肌肉痉挛、视力模糊、反射减弱等症状,甚至还会导致死亡。”

李丹听不懂什么叫钠含量过低,也不懂什么叫食欲不振、肌肉痉挛、反射减弱,但是听得懂其他的,在旁边很认可地点点头,道:“老大,您可不可以给我们村里制一些盐,我知道制盐术一定是淳于家的不传之密,所以我不求您把制盐术教给我们,只求您能给我们村里制一些盐。我知道这个要求有点过分,因为我们村里没有多少钱,但是只要您能帮助我们村,您以后有什么事情要我们做,我们一定会义不容辞报答的。”

淳于琼看着李丹,道:“你们吃的盐是什么样子?”

李丹听了淳于琼的话,站起身,道:“老大,您等一下,我去最近的村民那里拿一点给您看看啊。”说完就向村子里跑过去。

淳于琼看着李丹连吃烧烤的心都没有就跑到去拿盐了,知道盐对这个村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默默地想着:李丹和童飞之所以在历史上没有名气,会不会与没有盐吃有关系呢?看来自己要搞点盐出来,不能让这个原因成为扼杀两员大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