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淳于三国
3255100000062

第62章 赵风赵云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赵家,作为常山真定的世家大族之一,乐善好施,在当地很有声望,当然亦很是富有。淳于琼看很多穿越小说,把赵云都写成了贫寒人家出生,只是跟从童渊上山学习了十多年武艺很是不屑,要知道一方面习武不是普通人家就能承担的;另一方面初平二年,赵云受常山王国百姓推举,率领本郡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你没有名望,没有金钱支持,别人怎么可能推举你,跟从你。所以,淳于琼到得这个世界后,知道赵家作为常山真定的世家大族之一,才知道自己的推断没有错。

正午过后,小子们都陆续地去睡午觉了,睡午觉也是淳于琼带来的,他为了让大家下午和晚上有更好的精力学习,所以带着大家习惯了睡午觉。当然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来自后世的淳于琼知道小子们长身体的时候就是在睡觉的时候,为了让大家长好身体,所以淳于琼也鼓励大家中午睡半个时辰。

但是,淳于琼没有去睡觉,他和典韦在客厅里闭目养神,等着赵云的到来。

大约未时末的时候,淳于琼听到院子里有了响声,忙和典韦站起身,快步地走向院子。在走向院子的时候,典韦好奇地问道:“老大,你这次怎么感觉不正常啊?匆匆忙忙的。”

淳于琼听了,哈哈一笑道:“典韦,今天来的赵云可是不一般啊,其武艺可是能够和你有得一搏的啊。”

典韦听了后,好奇地问道:“和我有得一搏算得了什么啊,张绣他们都比我武艺高强啊。”

淳于琼道:“我说的不是现在啊,是你长大后,你长大后武艺一定会在这个天下排前几名的哦,到时候张绣他们就不是你的对手了啊。”

典韦听了后,点了点头的道:“老大这么看得起我,那我可得努力了,不能丢了老大你的脸啊。”

淳于琼听了,笑呵呵地拍了拍典韦的脑袋,没有说话。

后世对三国武将的武艺有所排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虽然不一定很正确,但是还是有一定依据和合理性的。淳于琼知道典韦作为没有名师指导,常年混迹山林,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下,凭借强大的力气,可以排在第三,现在的典韦能够有名师指导,有科学的训练方法,加上每顿都吃得饱饱的,睡眠也充足,其武艺说不定可能不会弱于吕布都是有可能的。淳于琼对于典韦的表现可是很期待啊。

淳于琼和典韦走到了院子中间,看到院子里停了三辆马车,还有三十几匹马,这些马长得高大威猛,一看就是好马。围绕着这些马车和骏马还有四十几号人,从马车的装饰和这些人的衣着来看,赵家还是很富有的。

童渊正站在院子里和一位长得高大,但是看起来有些瘦弱的人在热情地聊着什么,待淳于琼走进后,童渊指着眼前的男子介绍道:“琼儿,小韦,这位是常山真定赵家的大公子赵风,字孟凤。”

淳于琼听了后想到:这应该就是赵云的大哥吧。忙和典韦给赵风行礼道:“小子淳于琼(典韦)见过赵大哥,欢迎赵大哥光临寒舍。”

赵风显得很豪爽,对淳于琼和典韦回礼,开玩笑道:“两位客气了,你这里都算是寒舍的话,别人没法活了啊,哈哈哈”

淳于琼也笑呵呵的道:“赵大哥很风趣啊!”

赵风笑道:“淳于琼小先生的才名已经传遍了整个大汉,今天能够见到淳于琼小先生,作为读书人的我,实在是感到荣幸啊。”

淳于琼听了后,笑呵呵地道:“赵大哥客气了,小子的些微贱名,当不得真,以后还请赵大哥能多多指点啊。”

赵风笑道:“你这是折杀我啊,太客气了!以后小弟赵云在贵处,他年少不懂事,还请先生多多照顾啊!”

淳于琼笑道:“赵大哥客气了,赵云师兄能来此处和大家一起习文学武,就是一种缘分啊,小弟最是珍惜缘分了,以后我们师兄弟一定会团结一心,共同进步的。”

赵风听了淳于琼的话,转头对童渊道:“叔父,淳于琼小先生果然是名不虚传啊,说出的话就让人耳目一新,心里舒服啊。”

童渊点了点头,道:“那是,那是。”

淳于琼看了看四周,问道:“赵大哥,怎么为曾见过赵云师兄啊。”

赵风拍了拍脑袋,道:“哎呀,看我这记性,想必是赵云在马车上睡着了还没有醒,我马上叫他下来。”说着,跑向中间的马车,大声地叫起赵云来。

不一会,只见一个六岁左右,长得白白胖胖、粉粉嘟嘟的小男孩带着睡痕,从马车上爬了下来。等赵云下车后,赵风一把抓住赵云的手,快步向童渊等走来。

等赵风和赵云走到大家面前,赵风指着童渊介绍道:“二弟,这位是你的师傅,这以后可要跟着师傅好好学习武艺啊。”

赵云听了赵风的话,马上跪倒地上给童渊行了一个大礼,道:“小子见过师傅!”从赵云的行礼过程来看,就可以看出赵云是大户人家出生,自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

童渊等赵云礼行完后,扶起赵云,顺手摸了摸赵云的身体,满意地点点头道:“赵云,以后在师傅面前不要客气,我观你筋骨极佳,是个学武的材料,你可要勤学苦练,不能荒废了这一个好材料啊。”

赵云听了,很是高兴地道:“师傅,小子从小就喜欢五枪弄棒,现在有机会在您坐下习武,定当努力学习,请师傅严格要求。”

童渊听了,很高兴地拍了拍赵云的肩膀,道:“又是一个好孩子啊。来,为师给你介绍一下几位师兄弟。”

童渊一指典韦道:“这是你师伯的入室大弟子典韦,其从小神力突出,和你一样,筋骨极佳,很有练武的天赋,而且很是努力,你以后要多向你这个师兄学习啊。”

赵云向典韦一执礼,道:“小弟见过师兄,请师兄以后多多指教。”

典韦回礼道:“师弟客气了,我可是知道师弟的实力哦,以后我们之间多多切磋切磋啊。”

童渊等赵云和典韦客气完,指着淳于琼道:“这位是你的师弟,淳于琼。”

赵云听后,上下打量了一下淳于琼道:“您就是那位写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淳于琼先生吗?”

淳于琼打量着从小就长大英俊,和典韦差不多高的赵云,道:“师兄客气了,这两句诗师弟写的,但是现实不敢当。”

赵云听了淳于琼的话,马上一执礼道:“先生的大名小子经常听起,您的几首诗文,可是我赵家族学先生经常拿来教育我们啊,今天知道先生成为了我的师弟,实在是惊喜啊。”

不等淳于琼回答,童渊笑呵呵地道:“赵云啊,淳于琼只是你武学上的师弟,但是其他很多方面,为师都自愧不如啊,你以后可要好好更你这个师弟多沟通沟通,学习学习啊。”

赵云听了童渊的话,道:“师傅放心,弟子敢不从命。”

淳于琼听了,道:“师傅说得过了,师兄不要放在心上,我们是同门师兄弟,也就是亲如一家人,以后还需要我们一起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一起成长呢。”

赵云听了,很是认可地点了点头。

童渊道:“我们不要站在这里了,来来来,天冷,我们进屋里再聊。”说着,带着大家就往客厅走去。

淳于琼落在后面,对自己的护卫头子兼管家淳于飞鸿道:“飞鸿叔,请您安排这些护卫、下人和车俩,就按照我昨天安排的去做。”

淳于飞鸿拱手道:“请少爷放心。”

淳于琼对于自己手下干活还是很放心地,点了点头,转身就向客厅走过去。

其实,就淳于琼所了解的赵云的历史来讲,淳于琼认为历史上的赵云的才华还是被掩埋了的,如果不是赵云有两次救刘禅,不可能会名列五虎将之内,更不可能追谥为顺平侯,毕竟就赵云所参加的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其实都算不得什么大战,也没有斩杀什么知名大将,所以没有显示出其很多的军事才华和政治才华。其虽然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但是这些地方都算不得很是重要的地方,不说和关羽张飞比,就是和魏延相比,其位置都很是尴尬,其重要性都不高,其功绩都很低。这也是赵云身前没有被封侯,死后多年才被刘禅追谥为顺平侯的原因。

当然之所以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淳于琼认为主要是如下几方面:第一是赵云的心不在于内部争斗,更多的是在于对外战争,这也是为什么赵云第一个投奔的是公孙瓒,而不是其他实力更强的袁绍等。第二是赵云的性格比较儒雅,不是争强好胜之人,这从很多时候赵云都不站出来第一个抢功就可以看出。第三是赵云前期的主要职责是作为刘备的护卫,他忠于职守,不便于离开刘备,自然少了很多征战机会。第四是赵云两救刘禅,和刘禅的关系很好,所以,诸葛亮不敢将赵云送到前线,既怕赵云发生意外后不好向刘禅交代,又怕作为两代元老的赵云权势太重,自己不好管理。

淳于琼想通了这些原因后,自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给赵云成为真正的天下名将的机会。正是在淳于琼的培养下,赵云后来经历了无数次大战,忠于凭自己的功绩做到了淳于琼的手下八大元帅之一。当然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