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耽美重生变成男孩
32554700000054

第54章 十五、天文学很重要

十五、天文学很重要

光明正大的一诗,暗中的人都笑笑,不怕您出来就怕不出头,出头的锥子需要打磨打磨。

解决心病,白桂光明正大的通过渠道递信给毕方,几乎一天一封事无大小把身边点点滴滴都写上去。

比如今天吃了什么,今天想要什么,今天要和谁一起做什么,今天穿什么衣服,怎么穿衣服舒服等等,比小学生写日记还要日记。

配上一些图画宫里面的昭仁帝倒是看得津津有味,毕方是等昭仁帝看了才能拿过来看。

“白大人,听说令弟和宣德侯世子走在一起了?”

宏志等在宫门前,等着打开宫门上朝。不管上司下属说什么宏志都充耳不闻,笑笑不语。

“白大人,世人都说令弟爱好特殊,您就不拦一拦?”

“子怀,令弟的诗不错,不知可否聚上一聚?”

“董大人缪赞,舍弟怕冷,这寒冬怕都是在家里边。董大人要是有空大可到府上聚上一聚。”宏志对董大人作揖。

“子怀,最近可是寒风得意了!”兵部尚书杨起下马车过来打招呼。

“杨大人。”

“杨大人。”

“不可多礼,董大人,白大人。”

现在董喜现在可是炙手可热的侍郎,很可能就是下一位户部尚书,杨起不接其礼应该。但不接白宏志的礼就有些蹊跷了。

“子怀,这几天都说宣德世子在您那不知?”杨起也不客气。

“是的,易安曾受史老太君指点,现今和宣德世子一起读书。”宏志实话实说,和杨大人打过交道了解。

“我杨家虽然是军功世家,但也有些不愿走军营的儿郎。不知子怀是否愿意和明月先生说声,让两人见一面?”

“这自是可以不知道是哪位?”

“杨家小郎。”

杨家小郎杨仁贵倒是个好的,“杨大人,您可要想好了,舍弟并不是好先生。很多被影响的人都不愿走家里安排的路子,非要自己闯一番事业。要是令郎……”

“这倒是不用担心,杨家有大郎担着就好。子怀尽管放心。让两人见上一见,不管是否能CD要谢谢子怀。”

“杨大人客气。”

“子怀,我家大郎也该要出去看看了,不知道能否也见上一见?”董大人见杨大人说完了急忙插话。

“这都不是子怀能决定的,两位大人的话子怀定会带到。”

这时候宫鼓敲响,宫门打开,众大人也随着进宫上朝,上朝鞭不久也响其他大人想过来搭话都不能了。

想要见到冬天的太阳必须要等好日子,看好时辰不然太阳马上就下山了。

“娘娘,惠妃娘娘求见。”

皇后放下后宫宫折,“请她进来。”

惠妃并不像其他嫔妃一般拥有显赫的家世,但其身后的两人让皇后都不得不尊她两分。其他嫔妃能小看她,但明知陛下心意的皇后不能小看。

“惠妃拜见皇后娘娘。”

“惠妃请起。”皇后没动手虚扶一下,“坐,今不是请安日子,惠妃怎到本宫这来了?”

“谢皇后娘娘,都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倒是真的无事不登三宝殿。”惠妃知道皇后的风格,处理公务的时不愿被打扰。

“噢,难得惠妃有事求本宫,只要过得去就允了。”皇后兰花指捏起一块点心。

惠妃看看周围,皇后的贴身宫女倒是见状带人出去。

这一直无欲无求的惠妃今日这样怕不是小事,皇后正色看惠妃一眼倒没说什么。

“昨夜,堂家二弟弟送来信,今早估着时辰就过来了。”惠妃从怀里拿出一封信给皇后娘娘。

皇后是知道宫里的情景的,惠妃的二堂弟就是陛下半个先生,要从惠妃这边传消息。皇后一时间不知道该不该看,要是不合陛下怕会留下嫌隙。

“不知道,惠妃知道多少?”

惠妃笑笑,“并不知情,二堂弟倒是送了许多年礼给妾身。有几样好的交与宫人,皇后娘娘不妨尝尝。”

皇后指甲划着信封上的铅笔小字,颔首端茶送人。

皇帝拿起信封说:“梓潼,既然是给你的你就先看。朕要看看他拿什么来打动你。”

得了允许,皇后小心的撕开信封看信。正楷小字看着真真舒服!

只是皇后最后颤抖着不敢看下去,丢过去给皇上,“您看,您看看。”

皇上也很好奇让一直冷心的皇后大惊失色的信究竟写的是什么?

其实信上写的不是什么而是一件皇家最注重的有关于皇嗣的事。信上很详细的述说了皇宫各殿尤其是撒在正阳殿底下防虫蛇防白蚁的硫磺、白银(汞)对人体的害处。

“来人宣国师进宫。”皇帝冷眼看皇后一眼,“你先回去。”

暗卫很快就从宫外请来国师并带回白桂喂养一年、三个月不等的试验品。

国师并不是任何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就能做的,能成为国师的人必须要懂天文。

今天的人们对天文学的兴趣有限,可在农业文明,这可是一项了不起的本事,不是什么人都能学的,属于帝王之学的一种。

地上的君主们觉得辽阔的土地已经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和虚荣,便把自己的命运和天上的星星联系在一起,出生的时候是天星下凡(一般要刮风下雨),即位时候是紫微星闪耀,被人夺位是一下异星夺宫,死的时候是流星落地。

总而言之,都是和星星有关,懂这门学问的何止是人才,简直是奇才。(不信,查查诸葛亮、刘伯温等人。)

国师了解大概就和皇帝一起等候消息。

“炼丹一事确实有人做,但不会出现在老朽所在的道观。与先帝的是偷国运做成的丹药与一般做的不同。”

皇帝转动杯子不语,登基六年除了开始两年,后面就不见有孩子成活。昭仁帝一直都认为是父亲偷了国运,上天要惩罚到自己。只要等国运龙气补上就有好转,要是身体的问题那就不不能怪上天了!

“陛下,请挪步。”大总管在侧门躬身。

看了些腐烂、穿孔的器官昭仁帝和国师都铁青着脸,昭仁帝看着这宫殿都觉得害怕。恨不得马上搬出去。

“朕现在就要见他。”昭仁帝冷冷的看着国师。

国师也很郑重的看着皇帝,“不可以,这是上天的安排,陛下现在还不能见他。天道一循环,百年旱灾、百年雪灾还在等着,必须要借助贵人才能减少涂炭。”

“非他不可?”昭仁帝咬牙切齿的说。

“非他不可,这关乎着大周的国运,先帝已经破坏了国运,要是不补救大周要亡国就在这几百年间。

陛下,即使不为子孙后代着想,也要为目前考虑。大祁国运强盛,只要找到薄弱点,双龙争夺必有一衰。

大旱、大涝、大雪、瘟疫将会拖垮大周。陛下三思。”国师笑笑,“如若真想见陛下大可光明正大的召见,您是天子见谁不可?”

昭仁帝的眼神越发的寒冷,嗤笑,“哼,都是冷心冷肺的人。也是,不冷心冷肺怎么能活到现在?”

鹅毛大雪纷纷扬扬的下着,国师就这样被皇帝赶了出宫。由毕方护送着从侧门离开。

看着天上的大雪,毕方想起那个怕冷的人,这个时候应该在被窝里窝着罢!

“毕方是在想他吗?”

毕方回头看看国师,颔首说:“他怕冷,怕麻烦。”

“倒是有趣的人儿,只是毕方他是不同的,如果你还没有做好准备就不要……”

“我不会离开他的,如果不是您的劝说,在他进京的那一刻起我就会回到他身边。”

国师越过毕方,“这是天道,一切自有安排,改不得,碰不得……”

任由雪花落在身上,脚深脚浅离开皇宫。

皇后得了皇上的答复,平静的望着皇帝等待皇帝下文。

皇帝邪笑的挑起皇后下巴说:“梓潼,难道你不想再生一个?”

皇后磨蹭一下皇帝的手,“多一个就多一个分担我的心,还是少一个好。多了对您的心就不诚,多了又何必?”

皇帝邪笑一下,现有的两个皇子里就有皇后的一个,皇帝对谁的话都不敢真相信,对于皇后的话也就半信。

“回信,问问他要什么?”

“臣妾本来是想要以妾身的名义去信问问,但明月先生早有准备。”皇后拿出信来给皇上说,“这是惠妃之后送过来的信。明月先生说早晚喝两碗牛乳即可,明月先生只要泰和楼。”

皇帝看完信,敲敲桌子。泰和楼是京城里最大的酒楼,也是皇帝收集情报最多的地方。皇帝思量着要不要换。

皇帝在思考着,皇后也不敢打扰,在一旁悄悄的处理宫务。

“可以,再赐白余氏七品命妇,要他给朕建一座比黑石镇的酒楼更要好上十倍的。他在京城的酒楼这边占四成。”

皇后放下事务,“限期何许?”

“一年。”

“要是不与?”四成有些多。

“撤了白子怀。”

“臣妾明白。时候不早,在这吃了午膳再走如何?今天吃的是冬菘锅子,清淡许多,内务府的青菜倒是种得不错……”皇后挽着皇帝细细笑笑的说。

菘,白菜古名,凌冬不凋,四时长青,与青松相似故得菘,自古是常植蔬菜。七年前由白桂带上北方,因此甜脆而深得北方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