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儿童素质培养从书——智商综合
32614100000014

第14章 培养内容

感知培养的任务

提高儿童的感知素养是培育婴幼儿感知能力的主要任务。可使其逐渐掌握感知觉标准,即掌握关于物体某些外部属性的一般标准。例如,颜色感知的标准是7种“谱色”以及它们在明度、色调和饱和度上的细微差别,形状感知的标准是几何图形,大小感知的标准是度量系统,如此等等。

当然,掌握感知标准的任务是一个长久的、复杂的过程,婴幼儿时期只是掌握感知标准的初期阶段,它是通过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培养任务而达成的。

0~1岁婴儿

此阶段婴儿的感知觉发展还属于原始的感知阶段。这一时期的培养任务就在于:向婴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外部印象,吸引婴儿注意物体的外部特性,训练婴儿手的动作与被抓握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远近等的适应关系。例如,看到“小的”物体会用一只手去抓,看到“大的”物体会用两只手同时抓;看到“圆的”物体会用整个手掌去抓,而看到“方的”物体知道用手指从两个方向挟住它,如此等等。在婴儿初生后的头一年内,如果不提供丰富的感知对象,婴儿就会得“感觉饥饿症”,从而可能阻碍感知能力的发展。

1~3岁幼儿

幼儿期的感知觉发展处于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的过渡阶段。在这个时期,开始应让幼儿只注意有关物体颜色、形状、大小及其他属性的表象,了解这类属性的基本类型,在实际的早期培育中,有的父母把幼儿期感知培育的任务简单化为只是让其认识2~3种颜色和形状,能记住和叫出它们的名称。而事实上,这样的培养往往会限制幼儿感知水平的发展。一方面把感知范围缩小了,另一方面会妨碍儿童去注意某一属性的其他类型,从而产生错觉。如幼儿能说出“黄色”但不认识橙色,于是有可能将橙色也当作黄色来称呼。因此,不要强制孩子过早地去说出物体属性名称,重要的是让孩子在自己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考虑这些属性,理解这些属性的含义。因此,即使幼儿把三角形称作“小红旗”或“屋顶”,把圆形称作“太阳”或“大饼”,把正方形称作“花手帕”等等,也不必介意。只要成人在与幼儿一起活动时,明确地称呼这些属性的名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幼儿就会由于耳濡目染而自然而然地掌握如何称呼的。

3~6岁幼儿

发展感知标准和观察方法对3~6岁的幼儿来说不能算为时过早,如果说3岁前是感知培养的预备阶段,那么从3岁开始就应进行系统的提高感知素质的训练工作了,其中主要的任务是了解各种感知标准及其运用方式。例如,颜色感觉的标准是赤橙黄绿青蓝紫等7种谱色及其色调、明度、饱和度三个特征。色调即指“什么颜色”,明度是指色调接近白色的程度,而饱和度则指色调的纯净度。如果色调中白色成分越多,则饱和度越低、明度越高。在实际的色觉训练中,只要让孩子认识到颜色色调有深浅、明暗、有层次的变化即可。又如形状感知的标准是几何图形,在进行几何图形的感知培养中,一般只要求孩子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等不同的几何图形,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而不要求指出图表中角和边的数量。同时,3~6岁幼儿还应该学会靠视觉区分常见几何图形的变式。如边长不同的长方形、不同角度的三角形等,但不要求说出它们名称。再如大小的感知标准是度量系统,而掌握度量单位须以一定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在早期培养中应该只占很小一部分。

当然,掌握感知标准,不包括掌握分析性知觉,即对颜色、形状和大小的各种组合进行分析,包括区分其中的各种成分和各成分间的关系,以便把一个结构复杂的物体分割成几个几何形状。此外,在3~6岁幼儿的感知培养中,还应教会孩子观察物体的方法,如根据物体的颜色或形状将物体归类,有顺序地观察和描述客体的外部特征等。

感知培养的方法

掌握感知标准的几个方面

婴幼儿感知培养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感知、掌握感知标准。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掌握感知标准呢牽一般而言,无论掌握哪种感知觉标准,首先必须注意这几个方面。

要了解这种感知对象有哪几种类型;

了解每种类型有哪些变式;

要通过孩子亲自动手操作客体,对比认识对象的特征,并按某一特征将认识对象归类,在此基础上形成这个特征的表象;

成人要用演示和语言来指导孩子的操作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记住和运用感知标准。

感知培养的具体方法

物体属性多种多样,因而感知标准也迥然有异,这必然导致孩子在掌握这些标准时的活动也会各不相同。例如,在感知具体颜色时,要先学会区分彩色和无彩色;接着要运用有关色调的知识,把颜色相同,但形状、大小不同的物体归成一类;然后再把颜色相同、色调不同的物体按色调归类;最后才过渡到能区分和指出这些色调。又如,在观察物体形状时,孩子应该先把各种形状的实物加以对比;然后把几何图形从各种物体中抽象出来,按照实物所属的形状将其归类;之后才从运用实物标准过渡到运用抽象的几何标准,再过渡到用语言称呼实物的形状。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实物的形状比较复杂,因此孩子在观察时应遵循严格的顺序:先区分物体的一般轮廓,然后区分主要部分的形状,最后再区分比较细小部分的形状及其排列等。再如,物体的大小关系是靠眼睛来确定的,为了提高孩子的目测能力,应当训练孩子不断去解决日趋复杂的目测任务。例如可训练3岁左右的孩子通过目测将三个物体中两个大小相同的物体挑出来;6岁左右的孩子则要学会运用“视觉加法”,选出其大小的总和等于第三个物体的两个物体,并能对比做出正确的视觉判断。当然,除了锻炼目测能力外,也应使孩子学会运用简单的量尺,以便为日后掌握通用的度量单位打下基础。

综合上面所谈,我们从中不难得出:孩子感知培养的任务是与其感知觉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要想提高感知培养的效果,必须根据孩子感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来进行训练。

感知能力开发训练

新生儿的感知能力训练

视觉的训练

由于婴儿对光的感觉与生俱来,所以在婴儿出生时,可在其房间安装一个柔和的灯,光线不要直射,第一周开灯一会儿可关灯,以锻炼瞳孔扩张与收缩。第二周开始有注视力,可用鲜艳有声响的玩具,分别一个个呈现在他眼前,再移动之,逗引他凝视、追视及眼球协调活动,引起反应,使之愉快。

听觉的训练

在喂奶时,播放优美的轻音乐,使之产生乐感、节奏感。播放外语磁带,使之产生外语感,为将来学外语奠定基础。用小型录音机播音乐,放在孩子身后,并随时改变位置,让孩子追寻声源及倾听能力,同时也训练孩子的转颈动作。

触觉的训练

家长可利用喂奶训练孩子的触觉。当新生儿吸奶时,除了吮吸乳头外,分别让他吸橡皮的、木制的或钢制的各种实物。另外,要天天给他洗脸、洗澡,使皮肤受到水湿擦浴等刺激,并经常用干净手指抚摸新生儿全身皮肤、面颊、手、足,尤其要轻柔地多抚弄新生儿的手指尖。

味觉的训练

不管什么气味都让孩子闻:洗澡时闻肥皂香、吃奶闻奶香、吃饭时闻菜香、闻酒气味……品尝多种味道,用筷子头将酸、甜、苦、辣各种味道,点在婴儿舌尖上。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分辨各种不同的气味和味道。

手的训练

用手指碰新生儿的手掌心,他会紧紧地抓住,要使婴儿通过抓各种不同的物体,积累经验,提高抓握能力,可用光滑的、粗涩的、木制的、塑料的等各种实物,分别触其手心。当他抓住时,又试着抽出以锻炼其握力。或用实物触及其手掌边缘,逗引他能合拢手掌。

婴幼儿的感知能力训练

视觉训练

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的视觉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能看得见活动着的物体和大人的笑脸等,将手掌慢慢逼近他眼前,就会眨眼了。这是孩子能看到移动物体的证明,这种眨眼动作称做“眨眼反射”。普通婴儿在1个半月到2个月之间都会有这种眨眼反射。而那些未成熟儿,晚的要到3~4个月才会有这种眨眼反射。

婴儿对颜色的分辨力,大约满月以后就开始发达起来。

为了让婴儿视觉提早发展,父母可为他布置一个舒适的色彩鲜艳的环境,当婴儿醒时,通过观察可刺激他的视觉,促使视觉功能的成熟。

婴儿出生后2个月,会用眼睛注视物体,待到3~4个月时,婴儿视觉机能完善了,可用玩具引逗婴儿,他们的小手则会乱动,以示捕抓。这时最好用一些色彩鲜艳、体积较大的充气玩具,吊在他的床上方,玩具距婴儿的胸部50~70厘米较为合适。最初婴儿可能对眼前的玩具视而不见,母亲可以慢慢地晃动玩具,让玩具发出声响,吸引婴儿的注意力。这个游戏要坚持天天做,渐渐地,婴儿就能够比较自如地扭动头部,让目光追随晃动的玩具了。

5个月的婴儿,能用两眼看近处的物体,并出现无意识记忆力,并能分辨大人温和与发怒的面部表情,所以这时父母应该以愉快的笑容、和蔼的语声接触孩子。6个月的婴儿开始分辨颜色,听到发声的玩具伸手去抓,这就发展了婴儿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协调性。视觉是婴儿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而婴儿期又是孩子视觉发展的重要时期,父母不能忽视这一点。

另外,父母应经常带这时期的婴儿去公园等地领略一下大自然的风光,看看绿色的世界,看看五彩缤纷的田园风光,接受自然美的熏陶;可带他们去动物园看各种动物,或看家禽、小鸟等,提高婴儿观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也可抱婴儿去看看商店中陈列的各种商品、画片、模特儿等。

听觉训练

婴儿一般都喜欢音乐,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给婴儿快乐的刺激和满足。经研究表明,多听音乐的婴儿与一般发育的同龄孩子相比,眼神和表情要机灵得多,动作和语言也要早熟一些。但给孩子听音乐时要注意音量不要太大,同时音乐的声源不宜离孩子的耳朵太近,以免损害孩子的听力。

父母哄婴儿入睡的轻柔曲调,以及爱抚婴儿的笑语,不单是父爱母爱的表达,也是孩子听力训练的启蒙课。坚持这样做,孩子就能很快识别出爸爸、妈妈的声音,即使听不懂话,但也可以看到他们因认出父母而手舞足蹈,有时还会发出几个单音节的声音来回答。当孩子再长大一些时,就可以给他玩一些会发出声响的玩具,逗他根据声音去找玩具,以训练他的听觉。

当孩子会说简单的话语后,可让孩子识别周围环境中的音响,如风声、雨声、流水声、汽车行驶声、马蹄声、脚步声以及他们见过的动物和昆虫的叫声。为了提高孩子听声音的兴趣,还可以用游戏的方法区别各种声音,分辨声音的高低、轻重、长短等。如果能有意识地根据孩子的生理发展来加强其中的听力训练,只要不是听力先天不足,孩子就会练出一对灵敏的耳朵。

触觉训练

婴儿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出生仅1~2个月,就能把拿到手的物体紧紧抓住,如给他一个小铃铛,他会使劲抓住,无意识地一摇便发出悦耳的声响,这会使他感到惊奇,继而快乐。这是孩子早期最简单的游戏活动,成人应该通过这种玩的方式,训练孩子的视、听、触等感觉器官,发展孩子的各种基本动作。

婴儿到了4个月时,就能控制自己的腿部运动,这时婴儿喜爱翻身,喜爱活动,要利用这一特点,通过有趣的游戏,使他得到锻炼。可以让婴儿躺在床上,在他的脚前挂一个大点的色彩鲜艳的玩具,引逗他兴奋地用脚去踢、踹,注意要使这玩具容易被碰到,并在晃动时能发出声响,用这种音响效果鼓励他不断地踢、踹。开始时,大人可以先轻拍这个玩具,向婴儿的脚边荡过去几次,以此来引起他的兴趣。父母要经常用和蔼的态度,轻柔的动作,多接近婴儿,培养婴儿良好的情绪。

5个月以后的婴儿,已经开始主动地运用自己的双手去探索和感知周围的世界。他开始喜欢用自己的手去抓、摸、拉过来、推过去,可能的话,他还要改变物体的形状。就这样,他感知了物体的各种性质:薄厚、软硬、凉热,表面的粗糙、平滑……这时可尽量在他伸手可及的地方放上不同类型的玩具,当然这些玩具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让他抓、摸、拆、折,让他接受各种不同的感受和刺激。

味觉训练

在婴儿期,孩子的味觉有了一定的发展,家长可在给孩子喂牛奶、糖水、果汁时经常调整浓度,以训练孩子精确分辨同一味道不同浓度的能力。另外,孩子在体验各种气味和味道的过程中,成人要注意给予词语的强化,例如,“这味道好重”,“糖水真甜”,“果汁是酸甜的”等。

婴儿手的训练

孩子生下来一、两个月后,手就能伸屈自如了。虽然尚不能有意识地活动手指,但如有东西碰到小手时,他就会无意识地抓紧往嘴里塞。

3个月左右时,婴儿手的抚摸动作就开始了。例如,抚摸褥子、被子、玩具等,摸到什么就抓什么,但此阶段的眼和手还不能配合,手的动作是没有方向性的。婴儿进行抚摸所产生的触觉感,对大脑是良好的刺激。这时如果婴儿的双手被束缚住,或玩具太高或太远,可望而不可及,手接触物体的机会少了,就不利于婴儿手的锻炼和心理的发展。

婴儿出生半年后,手和眼的动作逐渐协调起来,手会有目的伸向看到的物体,并逐渐学会了拇指与其他四指相配合的抓握动作。他们会津津有味地玩弄一切到手的东西,从中感知物体的特性,如大小、形状、重量、软硬等。当他学会一个协调动作后,会不厌其烦地重复,每重复一次,手就灵巧一些,脑子也随着灵活一点。1岁左右的婴儿,最好摆弄物品。因此,必须提醒父母,事先要把贵重的、怕摔怕碰的东西收藏好,把危险且易伤害到孩子的物品放在婴儿够不着的地方,多给婴儿一些较安全的玩具玩。

婴儿手指和腕部的训练

这时期做做伸伸懒腰活动,会训练婴儿的手指和腕部的协调能力。

将双手十指交叉相握,双手心向上撑至头上,同时双臂伸直,然后松开双手向两侧自然落下,反复几次。

小蜜蜂采蜜牗训练腕、指根、头的灵活协调性牘 双臂曲肘端至脑前,双手掌心相对,将手腕提起,再折指根,后收缩指尖,形成空心拳,然后将手腕压下,再伸直指根。后伸直反复几次。

伸手指牗训练手指灵活性牘 将双手五指分开伸出,先将大拇指收拢,再依次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收拢。然后,再从小指开始,依次伸开。

腿与脚的训练

婴儿腿的训练

9个月以前的婴儿还不会爬,只能做到翻和坐,9个月以后的婴儿才学会爬行。

婴儿会爬是他生命旅程的第一个里程碑,需要给他更多的练习,保证他有更多的机会去做各种形式的活动肌肉的游戏。

在开始时要给予他鼓励,例如,提供一种他所喜爱的玩具或美味食品让他爬着去拿,让他爬着去够你伸出的手臂。在他爬时,你可以用手推着他的脚底,这样使他有东西蹬着,易于往前爬。

一旦婴儿爬行自如之后,他需要的不再是鼓励,而是获得靠自己力量移动的兴奋,他会为自己的成功感到极大的喜悦。

训练腿的游戏方式

抓 牵动一个玩具在地毯上移动,让婴儿去抓,要掌握好速度,让他最终可以抓到。注意速度应逐步地加快。

追 滚一个球,让婴儿去追并拿到。

趴 你自己趴在地毯上爬,让婴儿追你。

有趣的是,当你把你们俩的关系调整一下,由你追他,他往往不跑,这是因为大多数婴儿这时不懂得“被追”这个概念,直到1岁半以后才明白被追的意思。

爬行通过“隧洞”游戏 对于婴儿来说,爬着通过隧洞是一种非常神秘和令人激动的游戏,爬着过隧洞也是藏猫猫的另一头,让婴儿爬过去得到它。可以找一个大纸箱,用胶布将纸箱两边开口的翻盖粘好成隧洞状,最好在隧洞中铺点质地柔软的垫子。

爬行翻越障碍的游戏 在地毯上设置简单的障碍物,如大的枕头、沙发垫、大的绒布玩具、纸箱隧洞、椅子 牗可以从下面钻过去牘。

鼓励婴儿沿着设置好的障碍一个接一个地翻越,爬过这个枕头,绕过那个动物玩具,从这把椅子下面钻过去,再通过那个隧洞。当婴儿全部完成后,要紧紧地拥抱他以示鼓励。

婴儿脚的训练

横追步

双腿分开一脚距离,向左追步用右脚并步到左脚位置,随后左脚再向旁跨出一步双腿分开,这样并步追步后跨步叫横追步;向右追步反之。

比比看两条腿哪个直

全身平躺床上,双手放在腰两侧,掌心向下,双腿伸直,单腿从大腿根直抬向上至90度,膝不能弯曲,然后轻轻放下。这样左右腿交换练习,可训练下肢的灵活性和腿形的健美。

舞蹈打浪花

身体趴在床上,双肘弯曲在床上将上身撑起,双脚并拢伸直,单脚从膝关节向后弯曲,足脚跟踢屁股,然后再伸直还原,这样左右腿交换练习。

训练脚的灵活性

双脚并拢,脚跟稍抬起,两脚掌交替向前小碎步进行:向左弯、向右弯,向后退均可做小碎步。经常这样训练婴儿,能使孩子的腿脚运动能力得到发展,为以后脚的灵活性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