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民国第一家之袁世凯家族
32615000000009

第9章 “庆”字营中的一把屠刀

清末有“三屠”:张之洞花钱如水,称做屠财;袁世凯好行杀戮,称做屠人;岑春煊性好弹劾,称做屠官。其中袁世凯屠人,是说他任山东巡抚期间杀了不少义和团,也与他在吴长庆营中以及后来在朝鲜严厉治军有关。

吴长庆(1833~1884),字筱轩,安徽庐江人,是李鸿章门下重要的淮军将领。

这个人与袁世凯的嗣父袁保庆关系甚好,有一则掌故是这么记载的:当年吴长庆的父亲吴廷襄筹办团练,在庐江被太平军围困,托人火速带信向袁甲三求救。长子袁保恒认为,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此时不能分兵救援。侄子袁保庆则认为,孤城垂危,不可不救。终因援兵迟迟不到,庐江城沦陷,其父吴廷襄殉难。经历了这件事,吴长庆对袁保恒恨之入骨,不再与他来往,对袁保庆则态度友善,结拜为兄弟(参见刘厚生:《张謇传记》)。

有同袁保庆的这么一层关系,吴长庆对前来投军的袁世凯热情非常,不过在职位安排上并未委以重任,每月给10 两银子,叮嘱他安心读书,并特地指派张謇、朱铭盘等江南名士辅导袁世凯完成学业。在吴长庆看来,总角之年的袁世凯尚需要历练,目前的任务是读书增长学问。而在袁世凯看来,吴军门对他大材小用,感到满肚子委屈。

不过袁世凯在结交关系上有他特殊的本事,很快便获得了老师张謇的好感。没多久,张謇向吴长庆推荐这个新收的门生担当了庆字营营务处帮办,每月支饷银30 两,这也是个虚衔,没有什么实际权力。但让袁世凯高兴的是,现在他手下有两名勤务兵供使唤了。

在吴军门的手下,袁世凯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任劳任怨,严以律己。看着这个年轻人一天比一天有出息,吴长庆也相当满意。

庆字营是剿防太平军、捻军时临时拼凑起的一支武装,人员成分复杂,加上吴长庆本身是个儒将,以仁爱宽厚治军,致使营务日渐废弛,官兵聚众赌博的现象经常可见。更有大胆嫖客甚至将妓女公开带入营中,轮流享乐。

这年春节,正月初二夜晚,睡在军营帐篷中的袁世凯忽然被一阵叫喊声惊醒。起床披衣一看,原来又是聚众赌博的双方在争执。但是这一次比以往闹得更加严重,数百人各执刀枪密密匝匝围成了一座小山,早已有血气方刚的军人动了家伙。袁世凯赶到时,地上已经躺了两具尸体,四周到处溅满污黑的血浆。

由于正值春节,军营放假五日,吴长庆也不在营中,面对有可能发生兵变的情况,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应变能力。和袁世凯一同来到现场的还有老师张謇以及护卫队三十余人。张謇是个文人,试图采取秀才遇兵的方式解决问题,那是很难奏效的。袁世凯首先喝散众兵,让其各回军营,紧接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逮捕了四个带头闹事的头领,军法处置,处于斩首极刑,此事在“庆”字营中引起了极大震慑。袁世凯在给他老婆于氏的一封家书中说,前来观看行刑的兵丁“屏息而散”,军营中平日常见的张狂嚣浮之气荡然无存。

春节假期结束,吴长庆回到营中,听说袁世凯处死四人的消息,心中不悦,把袁世凯叫来训斥。多亏老师张謇在旁边坦言,要不是袁世凯处理果断,恐怕会有哗变之忧,现在军营中早已是血流成河了。听张謇这么一说,吴长庆才幡然觉悟,当面对袁世凯给予嘉奖,三天后官升一级,委任为劳务处提调。为此,袁世凯在给妻子的家书中感叹道:余与姓张的人为何如此有缘!在天津时得一张佩纶热心襄助,现在又得一张謇鼎力相助。

有一种说法,认为袁世凯处心积虑,心机太重,先是设法削弱吴长庆的兵权,取得李鸿章的信任,尔后取而代之。据说,因为这个原因,吴长庆的后代提到袁世凯,一直怨恨不已。

袁世凯在“庆”字营中整束军纪,操练新法,老弱者裁汰之,顽固者革除之,使得暮气沉沉的“庆”字营的气象焕然一新,深为吴长庆所赏识。但是正如他的四叔袁保龄在家书中所指出的,“你以少年得重名,不患不富贵,但患不稳重。”果然过了不久,有谣言传来,说袁世凯心怀叵测,意欲取吴长庆职位而代之。哪知事情也真凑巧,中法战争打响,朝廷派遣了刘永福前往抗御,仍嫌兵力单薄,在张佩纶的建议下,李鸿章决定派吴长庆率兵驰援广东。这么一来,正好印证了谣言所传不虚,袁世凯百口莫辩。就连吴长庆临行之前,也神情悻然,朝袁世凯投来了愤懑怨恨的目光。

其实这实在怨不得袁世凯。当时袁世凯官职五品,位卑言轻,根本不可能在掌控北洋大权的李鸿章面前说得上话,即使托人说上话了,李鸿章又怎么可能听其安排?清朝的兵力虚弱是有名的,中法战争爆发之时,纵观清朝能够领兵打仗的将领,也还真的只有吴长庆是最合适的人选。看来袁世凯这次无辜背了一口黑锅。

再说一说袁世凯与张謇的关系。

进入“庆”字营以后,袁世凯处处得力于恩师张謇,两人感情融洽,目标一致,都是在吴长庆手下讨碗饭,一心辅佐吴长庆治军打仗,度过了一段“政治蜜月”。随着袁世凯地位的不断升迁,两人的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到朝鲜以后,袁世凯“总理营务处,会办朝鲜防务”,一跃而成驻朝清军的重要人物,与之对照的是吴长庆政治上的失势。张謇认为,袁世凯一定在其中做了手脚,加上袁世凯对他前恭后倨的态度变化,更是让张謇对自己以前荐袁的举动而懊悔。他写了一封长达千言的信给袁世凯,措词尖刻,指责袁的狂妄无行(袁先前称张为“老师”,后来改口叫“仁兄”),调侃道:“足下之地位越高,则鄙人之称谓越小。”袁世凯看完这封信十分气恼,两人断绝了往来,这一断就是十年。

辛亥革命前夜,这一对师生重新聚在到了一起,不过彼此间关系有了极大变化。

张謇是清末状元,一生致力于实力救国,工厂办了一个又一个,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资本集团。上世纪初,这个人是中国知识界的精神领袖,自视颇高的胡适也称他为“很伟大的失败英雄”。在政治上张謇主张君主立宪,这与清末袁世凯的政治观点相吻合。宣统三年(1911)五月,张謇北上赴京途中,专门到彰德拜访了被清廷斥黜的袁世凯,两人订立了政治上的攻守同盟。当时的三种政治势力(旧官僚、立宪派和革命党)既相互缠绕,又激烈争斗。而在这三种势力中,张謇放弃孙中山,选择了袁世凯,他希望通过一场不流血的政变来完成政权的更迭,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务实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也是基于他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把握。

透过清末这两个大人物的恩恩怨怨,我们看到了中国社会现实异常复杂的一面,让人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