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我是1986年的师范毕业生,参加工作20多年来,走过从一名普通老师、中层干部、业务校长到校长的历程,曾经在三所小学工作过。通过切身的体验以及对周围学校的了解,感觉我们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存在着这样几种误区。一是忽视了发展的主体——教师的内需。与我们兴致勃勃地设计内容、组织培训、检查评比相对照的则是教师们溢于言表的厌烦和越来越熟练的应付技巧。我们的老师在连篇累牍地浏览那些他们并不感兴趣的文章、书籍,写那些不知从网络的什么角落上复制来的“随感笔记”,而我们的专家和校长们耗神费力地检查评比奖励。我常常用动画片《猫和老鼠》来形容我们的教师培训,于是乎,大量的时间浪费了,恶性循环导致了校本培训工程的流于形式和高投入低收获。二是片面突出“名师带名校”的战略,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着力打造一两位名师,虽然短期内可以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于这样的名师并非来自和谐健康的发展团队,往往“孤峰突起”,个性化的成功经验本身就不易复制,再加上没有有力的措施进行有效的推广,不仅对大面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作用不大,而且与“实现让所有学生接受更优质的教育”的主旨也相去甚远。三是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增负了过于广泛的外延,读理论书、写反思文章、搞教育科研、参加形形色色的各类培训等,通过完全行政化的手段强加在了所有一线教师的头上,有的老师甚至要挤出时间来完成常规工作,教师负担越来越重,但教育教学效果越来越低。教师主要职责是教育教学,专业化发展是为了促使老师们更有智慧地工作,但是一旦承载的内容过多过杂,把一些“选做题”也当作“必做题”去要求的话,就会冲淡培训本身所追求的主旨,最终使得老师疲于应付,专业化发展也成为一句空谈。
陶继新:“猫和老鼠”游戏的背后,反映了专家与校长的一厢情愿和老师们的无奈与应付。组织培训、检查评比的目的,是督促教师更好地发展,可是,如果这种活动与教师的实际发展相去甚远,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教师当然不会产生兴趣。其实,您说的这种情况迄今并未绝迹,有的地方依然在上演着这种动画游戏。不过,更加可悲的是,有的校长已经发现了这种游戏的真伪,却还是我行我素地开展着。我们并不能由此指责教师作假,可是,我们却不能原谅校长对这一作假行为的“宽容”与“纵容”。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校长并不了解教师真正需要什么,二是校长没有真正将教师发展当成学校发展的关键,失去了一个校长应有的历史担当。
“名师带名校”自有其积极的一面,可是,如果为了几个名师的出炉,扼杀了一大批教师的积极性,学校也不会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名校。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一个积极和谐的团队,就不可能快速发展。如果有名师脱颖而出,再有其生长的必然土壤,有更多教师的真正支持,名师反过来又对更多的教师发展产生作用,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名校。
读理论书、参加培训、进行科研活动,一般而言,对于教师的发展会有助益的。如何让教师走出疲于奔命而又收效甚微的怪圈呢?一是要适可而止,要读懂孔子的中庸之道,过犹不及,即使再好的东西,如果过了,都会走向它的反面。二是要有选择,并不是所有的理论书、培训和研究都起作用,有些是有名无实,根本就没有多少价值。究其原因,是培训者所讲内容太过陈旧,但不参加又不行。如果让教师参加这样的培训,他们能不心怀抵触吗?所以,即使培训,也要讲究质量,也要“取法乎上”。诸如教育科研等,流于形式者,甚至为了荣誉而搞者,更是比比皆是。如果不是从根本上为了教师的发展,所有的努力都会成为一场闹剧。
张萍:对,理念的宣传与普及是否应该去除过多的条目与僵硬的要求,强调“润物细无声”的滋润与“头脑风暴”式的思维碰撞;名师培养是否应立足于全力打造合作进取的教师团队,在此基础上着力培养资优教师突出的个性彰显与报馈学校的精神;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或者教师的教学研究是否应该更多地立足于对常规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与改善,促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更为科学、有效,从而更接近教育的本真与实质,使我们的教育更像教育,学校更像学校,教师更像教师呢?
陶继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研究,如果背离了教师的需要,脱离了教师的实际,非但收不到理想的效果,还会在教师的心中形成一种逆反心理。我钦佩一些教育专家的严谨研究之风,特别是敬佩那些来自一线的研究专家。同时,我也看不起那些只是空有其名,而没有真正走进教师心灵的“专家”。曾经听一位从北京来的专家讲课,当时很多教师听得不知所云,整个会场乱作一团。这个“专家”大为光火,当场指责听课的教师素质太低。其实,不是教师水平太低,是他本人的水平太低,特别是思想素养太低。真正的研究,一定要知道教师需要什么,一定是自己进行了研究,进行了学习,知道通过如何的学习与研究才能让教师较快地发展起来。所以,让学校更像学校,教师更像教师,就要研究什么是真正的学校,什么是真正的教师,什么样的内容是教师最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