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卧底大清朝
3268800000031

第31章 开门做生意(求收藏)

中药铺的董掌柜知道胡青华的来意后,很痛快的给出了价码,整体盘出八千两银子,如果是租的话也可以,年租金两千两。这个价格让胡青华很蛋疼,心道付个四年租金都可以买下你这个铺子了,一把年纪了,怎么还这么贪银子。

这家铺子情况是不错的,位置也挺好,很符合胡青华的要求,不过胡青华一想到自己手里只有康熙给的五千两银子,得精打细算才行,否则财政破产,他还有什么搞头。整体买下当然不可能,胡青华计划投入到这快递行的银子只有两千两,如果超出来,他的中央情报局的工作就要停顿了,情报局如果运行不起来,他的所有计划都是水中捞月了。

没办法,胡青华拿出了他前世逛招商场的劲头开始了砍价,经过一番你来我往的讨价还价后,双方最后商定以每年一千五百两的租金成交。董掌柜找来了街面的里正作保,二人签押划字,签订了一纸店铺租让协议。

店面搞定了,胡青华很高兴的赏了那伙计二两银子。在得到董掌柜三天之后交铺子的承诺后,胡青华便叫了辆马车回到了情报局。至于二狗他倒不担心会出什么差错,怎么说都接受了几天的情报培训,还是照着两百年后007的样子培训,跟踪米大义他们绝对不会出问题。现在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这个快递行搞起来,因为时间太急了,胡青华急切想打开局面,而这一切必须有银子来支持。

至于天地会的事情,胡青华认为可以缓上几天,如果需要,他也不介意来个“反恐行动”,给情报局的功劳薄上添上第一笔业绩。有了功劳就不怕康熙没有表示,康熙一表示,他头上的顶戴才能往上升升,这年头权力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太虚。

回到情报局后,胡青华跟赵深智了解了一下今天的培训工作。情报人员培训大体上都是按照他的培训教材进行,除了添加了一些实际操作需要注意的实际情况,其他的都是照搬胡氏情报工作总结。各分处的工作也都在按步就班,只是总有那么两三个老兵油子喜欢耍花腔,不过因为有了分处领导责任制后,这几个人被各自的总旗、百户狠狠的教训了一顿,之后这些人也变得老实起来,安安心心的开始了他们兵油子向情报探员转变的过程。一句话,一切在掌握之中。

听完赵深智的汇报,胡青华肚子也有些饿了,刚要吃饭,来福也从宫里回来了,他给胡青华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康熙对胡青华想办快递行赚银子的想法非常赞同,对胡青华的创举很是支持,允许快递行以“大清快递行”的招牌招揽生意,并且指定大清快递行负责京师内各大衙门及内务府相关的业务,这实际上就是给快递行披上了一层“皇商”的外衣,有了这层外衣,不仅没有人会来捣乱,而且可以增强那些商人和普通百姓对快递行的信任,试问哪个百姓会认为皇帝的生意会骗人?!

坏消息则是康熙详细了解了操作模式后,对这个具有无限“钱景”的快递行起了贪婪之心,也不是说康熙见钱眼开,实在是他的内库现在穷得要死,没办法他才打起快递行的主意,苍蝇再小也是块肉!

康熙对来福说他将亲自题写店名,以示对情报局工作的支持,但是作为回报,康熙要做这个大清快递行的大股东,每年赚取的利润要拿出百分之四十上交内务府,充实康熙的内库,为朝庭也为皇上贡献出他们身为臣子的一番心意。

胡青华对于康熙能够无条件支持自己的举动感到很满意,不过一想到这少年天子嘴巴一张,写上几个破字就要分走他将近一半的利润,这让他很不爽。

不爽归不爽,却必须接受,不过有康熙给他的这些好处,这快递行的生意绝对会好的没边,胡青华一想到开张后银子如流水般的涌入他的腰包,心里就跟吃了冰淇淋一样爽透了,虽然这个时代没有这玩意……..

万事俱备,东风也不欠…..那就开张吧!

店面倒不需要怎么装修,有了皇帝亲笔题下的招牌,这档次与形象就是最好的装修,实际上胡青华也是没那个装修的银子,要是有,他肯定会搞得跟后世的高档会所一般,最好是门口站在几个漂亮的MM……

店面章程胡青华也搞好了,无外乎借签了后世的公司管理制度,总之就是一切都准备好了,不过也就是这时候,胡青华却发愁了。

让胡青华发愁的是快递行的一切硬件都没问题了,可是软件方面却出了问题,说白了就是人这块出问题了。

快递行是做生意的,这做生意的总得有掌柜的和伙计吧,伙计好寻,满大街的力把,一抓就是一把,而且还价美物廉,可是这掌柜的却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担当的。

胡青华把来福和赵深智拉到饭桌上,让他们对掌柜的人选进行提名,都是京城里混久了的,再怎么样人脉也比他强不是。

“二哥,这掌柜人选小弟倒是想到一个人,不过…..”

赵深智想到一个人,不过他不敢肯定这个人能不能替他们干这个掌柜。

“不过什么,三弟既有好人选,不妨说出来。“

来福一直在宫内当差,知道的事实际上比胡青华都少。

“小弟有个远房亲戚,姓蒋名福海,以前一直替康亲王打理生意,现在年纪大了,差事就交给了别人,跟着做些帐之类的小事,他虽然年纪大些,但是对于做生意的门道却是非常在行的,以前就听我爹说过,这个蒋福海绝对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咱们与其找外人来当这掌柜,不如让他做做看,人虽然老了,不过经验还在。只不过他是康亲王府上的奴才,我就怕王爷不肯放他到我们这边来。”

“这个没问题,大哥去趟康亲王府向他要人。大哥是宫里的人,虽不是有头有脸的,不过康亲王多少也要卖些面子,更何况只是要他家个奴才罢了。”

今天来福回宫时,以前不少欺负过他的太监都对他客客气气,连穆有光都给他幅好脸色,这让来福心里底气渐长,一向低调的他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了。

“好,那就请大哥去趟康亲王府,跟康亲王将这个蒋福海要过来。人过来了,咱们就开张!”

胡青华拍案而定。

…………………

来福很顺利的将蒋福海从康亲王杰书的手里要了出来,过程顺利的让他也有些难以置信,本来还准备抬出康熙的招牌压压杰书的,没想到杰书竟然这么可人!

出了康亲王府,来福还沉浸在不可思议之中:太可亲了,太友好了,太让咱家激动了!亲王就是亲王………

康亲王杰书在来福走后,也拍了拍胸口:吓死我了!吓死我了!还以为皇上要让我捐银子呢!这死太监早不来晚不来,偏赶这趟口来,得来碗燕窝好好补补…….

最近有人向康熙建议,现在国库空虚,不妨让在京的王公大臣捐些银子出来以充国库,康熙对这个建议也有些动心,他几次三番暗示三藩主动提出撤藩,除了尚可喜对朝庭表示出了一定的善意,吴三桂和耿精忠却是连屁都没放一个。

这要是明的上折子说反对也让康熙心安一些,这一声不响既不响应也不拒绝却让康熙的心里如针剌,康熙明白越是咬人的狗它越是不叫,因此在明珠的极力推同下,兵部已经开始着手平藩的战争,可是国库的银子却是根本不足以支撑这场战事,因此康熙对这个让王公大臣献银的意见很是心动,他连胡青华搞的快递行都要插上一手,可见其想银子的心思到了何种程度。再说前明让王公大臣捐银子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因此康熙有意无意的在某些场合放些了风声,这让满朝的王公大臣很是紧张,谁家的银子不是好的,这要是冷不丁要拿出一部分来捐给朝庭,还真是肉疼……

来福以太监的身份来找康亲王杰书,让杰书着实肉跳了,他是铁帽子王,亲贵中的亲贵,为朝庭树榜样的最好人选,因此以为来福是奉了康熙的旨意要自己掏银子,却没想到这个太监只是跟他要个府中的奴才,杰书虚惊一场,赶紧让这太监把那姓蒋的老头领走,没事府上来个太监,这不是给他添堵吗!

………….

筹备已久的大清快递行终于在七月初八正式开张了,她的开张轰动了整个北京城,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重点。

开张的当天,乾清宫首领太监穆有光作为应邀嘉宾隆重出席了大清快递行的剪彩仪式,另外各部衙门都接到了康熙下发的旨意,让他们与这家大清快递行保持友好而密切的合作关系。内务府也来了几名官员,在作了一番官民一家的友善举动后,这些人才离去。

穆有光是什么人?在一般人眼里那就是皇帝心腹的心腹,太监中的太监,这么个有身份的人却自降身份出席一个快递行的开张仪式,这让不少人大跌眼界,再看那家快递行赫然挂出的是当今天子手书的招牌,一下子大伙全明白了,嘿!敢情这生意是皇帝开的!

胡青华在快递行的开张仪式上没有搞太多花头,只弄了个后世的剪彩仪式,其他的和当下时代商铺开业都差不多,请了舞狮子的闹一闹,放了一长串鞭炮也就了事了。那些后世的嘘头他一个都没搞,因为胡青华觉得用不着,有了康熙的支持和金字招牌,外加皇帝指定业务单位,这要是还捞不到银子还真没法见人了!

蒋福海蒋掌柜果然是个做生意的老人,头脑灵活得很,在胡青华简单讲了下快递行经营的业务和如何管理后,很快就能上手,而且办起来比胡青华利索,办事能力让胡青华自愧不如。

开业当天,大清快递行就接到一百多单业务,当然这些全是各个衙门和内务府的单子,也有一些王公大臣家的快递业务,这全赖于“大清快递行”这块康熙亲手题写的金字招牌,冲着当今皇上的面子,他们不来也不行啊,有些个守财的大臣让家人拎了几件小包裹办完业务还很自得在那想:我这可是照顾皇上的生意,皇上也不能太厚脸皮让咱再捐银子吧!............

快递行已经办了起来,业务也接了,一切都开始上了轨道,胡青华就开始准备他情报局的第一次行动了,目标——陈近南,因为胡青华觉得陈近南在北京的存在已经构成对他的危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