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卧底大清朝
3268800000034

第34章 论功行赏(求票)

陈近南的尸体上还插着几枝箭,看样子在被火烧死之前已经中了箭,虽然脸上焦黑一片,不过双眼仍怒睁着,眼球虽然被烟熏黑了,但黑洞洞的让胡青华感到心惊:真正的死不瞑目啊!

胡青华俯身下去,试图将陈近南的双眼合拢,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只好放弃这一举动。

对着陈近南的尸体,胡青华默默的看了好久,一声不吭,一边的李大光明白胡青华毕竟是天地会出身,现在陈近南却死在他的面前,内心难免痛苦,便走了上去想安慰一下胡青华。

“大人,人已经死了,就让他们早点入土吧。属下知道大人心里难受,但还是请大人能够节哀,咱们还有好多事要做。“

李大光看了一下周围,见曾泰没有注意到这边,低声道:

“大人,这里人多眼杂,如果大人对陈近南的死表现出过多伤感,传到皇上的耳里,恐怕对大人有些不利。”

“我知道,大光,你让人把他们运出城外埋了吧。“

胡青华深吸一口气,知道李大光说的没有错。从陈近南的尸体离开,走到正在吩咐士兵清理宅子的曾泰面前抱拳谢道:

“曾将军,这次能够成功捕杀天地会的这帮反贼,我代表情报局向曾将军和护军营的全体官兵表示感谢。护军营这次的功劳甚大,可以说没有护军营的兄弟,任务就不能完成,我一定要皇上如实禀报你们的功劳。”

“胡指挥太客气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乱党反贼,人人得而诛之!这次能够除掉陈近南,全赖胡大人的指挥,我们只是跟着尽份力而已,皇上那里,胡指挥就不必替我们表功了,以免皇上以为齐都统和我跟你们情报局争功来了,呵呵。“

曾泰嘴上推辞胡青华的好意,心里却在盘算这份功劳皇上会赏些什么….

胡青华当然不相信曾泰推辞,心道你会不要功劳?刚要开口跟他客气几句,一名护军营的佐领走了上来向二人请示道:

“两位大人,这些反贼的首级我们可以割了吗?“

割首级?不行!胡青华一听这个佐领的话,第一个想到的是绝对不能让他们割下陈近南他们的首级!

“不要割了,人已经死了,就不用再让他们尸首两处了“

“胡指挥,按我们满人的规矩,谋逆造反的人首级都要割下,悬挂城头以示对心怀不轨之人的警告,这要是不割的话,恐怕不太好吧?“

胡青华的身份,让曾泰不敢直接反驳他,而是带了些商量的口气。

“不!“

胡青华摇摇头,坚定的看着曾泰。

“这些人已经死了,对朝庭就再没有危害,还是让他们全尸入土吧。曾将军如果觉得不妥,这事就由我担着,我想皇上不会怪我这样做的。曾将军,胡某一直认为对敌人,有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尊重一下的。再说这些人也算是条汉子,虽然做的是反对朝庭的大逆之事,但人都死了,咱们就不必亵du他们的尸体了,不知曾将军是否赞同?“

胡青华生怕曾泰会坚持割陈近南他们的首级,因此将康熙抬了出来。

曾泰听完胡青华的话,暗道:这个姓胡的与皇上的关系非同一般,他说不割就不割吧,没必要为了这些小事得罪于他,便不再坚持。

“听胡指挥的吩咐,找几辆马车把这些反贼的尸体拖到城外,好生埋了吧。“

曾泰卖了个顺水人情给胡青华,好人做到底,让护军营的人去埋尸体,不劳情报局的人了。

胡青华向曾泰道了一声谢,便带着李大光与情报局的人离开了此处,他要亲自进宫向康熙禀明此次行动的整个过程。

此役,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身死,经胡青华辨认可以确认身份的人员有:莲花堂的香主张常平,家后堂的香主彭少强,参太堂的香主林正毅,宏化堂的副香主江华,以及赤火堂的香主袁项,玄水堂副香主米大义,黄土堂的香主赵汉清。这些人可以说占了天地会核心领导层的一半。至于云南沐家的人,因为胡青华并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因此当作寻常天地会成员作了处理。

.................................................

护军营在宣武门外折腾了一个晚上,又是杀人又是放火的,在第二天成了北京城的头号热事,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在互相打听着昨天夜里的大火和撕杀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有些离宣武门住得比较远的闲汉还亲自跑到了现场进行一番查看,在一无所获的情况下回去却能对着一帮听众大肆吹嘘。

某闲汉这样吹道:“昨晚护军营是和台湾郑经的人干上了,知道吗?!那郑经可是派了一千多号杀手潜进咱北京城,想冲进宫杀皇上呢!”

另有一闲汉却是这样说道:“那些人是平西王吴三桂派进京的,一律的武功高手啊,他们和官军杀得可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啊!吴三桂手下有一高手,使得一口青龙宝刀,那青龙宝刀正是当年关二爷千里走单骑扛着的那把,你们可不知道啊,听说能使得动青华宝刀的人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尺…….”

听众甲大为困惑:“那不是正方形的吗?”

闲汉道:“四方就四方,真是的,八角形的都有我告诉你。他武功的名堂呢,称之为九天十地菩萨羊头啪啪霹雳金光雷电掌。一掌打处,方圆百里之内,不论人畜虾蚧跳蚤全都化成了飞灰呀!“

听众甲:“哎呀,好历害呀!是不是骗人的?“

闲汉:“唉!不过这个人行踪不定,飘忽无踪,但是我在街朝之下就曾经见过他半面!”

听众甲:“要么就见过,要么就没见过,哪有只会见半面的?“

闲汉:“因为他就是遮了半边面嘛!傻瓜!”

听众甲:“对呀!“

闲汉不屑的道:“你没听说过“犹抱瑟琶半遮面”吗?你真没读过书啊?笨猪!“

听众甲:“啊?“

闲汉哈哈大笑:“虽然我只跟他见过半面,但是一见倾心,唏哩哗啦我就斩鸡头、烧黄纸,跟他结拜为兄弟!以他的武功绝对不会被官兵抓住的,我相信到晚上我这位好兄弟肯定会来找我的,到时你们就会相信我说的绝不是谎话了。“

这个闲汉话刚讲完,身旁就来了两个官差。

“好小子,你竟敢勾结反贼!快跟我们回衙门!“

…………

市面上普通百姓对这件事议论纷纷之时,北京城的文武官员也在相互打听着,他们不能不对这件事情保持高度关注,因为自从满清入关三十年来,还是第一次在北京城发生这样大的事情,再加上南边三藩的不明举动,很自然让人想到是不是吴三桂他们动手了。

有些心里有鬼的官员甚至派府里的下人去护军营查问,也有亲自去的,这事情早一点搞清楚,他们也能早一点把自己的筹码押上去。不过护军营上至将领,下至普通士兵都没有一个人敢将事情真相透露出去,因为康熙严令此事不得外泄!

这些人在护军营这里碰壁后,又找到了与北京治安有关的大小衙门,不过可惜的是,这些衙门的官员也不知道昨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在雷击行动之前,康熙已经给有关的九门提督,步军统领,顺天府等大大小小涉及京城治安的衙门下了旨意,让他们不得干涉护军营办差。宣武门外的行动,这些衙门的官员自然也不会知道事情真相。

胡青华和曾泰告辞后,便直奔紫禁城而去,在南书房等得有些心急的康熙迫不及待的让胡青华将行动的整个过程对他讲了一遍,在得到陈近南已死的消息后,康熙一直紧绷的表情终于舒展开来。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康熙还是让穆有光派人到护军营询问了曾泰,从曾泰嘴里得到了确认的消息后,康熙龙颜大悦,也不计较胡青华擅自埋葬陈近南等人。

当即口谕:升胡青华为委署骁骑营参领,以正五品步军副尉的身份执掌情报局,提赵深智为从五品的下五旗包衣参领,仍领情报局副指挥使一职。凡参与行动之情报局人员,各视功劳由胡青华禀功上奏,康熙将一一恩赏。不过这一切都要等康熙上完早朝才能正式宣布。

康熙的兴奋是绝对有理由的,可以说今天是康熙即位以来,除了设计诛杀敖拜后最开心的一天,洞房花烛夜都没这么开心过。

陈近南与天地会是台湾郑经埋在大陆的一根硬得不能再硬的钉子,康熙与吴三桂的战争又随时都会爆发。在这个时候,他是非常害怕郑经再插上一脚的。应付吴三桂的那些关宁铁骑就够康熙受的了,更何况拥有一支这个时代亚洲最强大水师力量的郑家呢。

现在陈近南死了,天地会就群龙无首,郑经再想插上一杠子就得好好琢磨了,他的水师再厉害,也得到陆地上来吧,没有了天地会作为他的支援和耳目,郑经的水师再强也只能永远呆在水上。

龙颜大悦的康熙,带着胡青华就去了正大光明殿,虽然胡青华的身份和官职都没资格进了正大光明殿,不过兴奋之下的康熙已经将这个自动过滤掉了,他只想早点把这个消息告诉满朝的文武官员。

………….

“皇上,此事万万不可!这情报局不就是前明的锦衣卫吗?!想那锦衣卫恶迹昭昭,残害忠良,如此机构,我大清焉能成立?!“

“皇上,如果你一定要成立这情报局,老臣我就一头撞死在这根柱子上!”一个七老八十的汉人官员作势就要往柱子上撞,不过被旁边的人给拉住了。

康熙兴奋的在朝会上将陈近南已死的消息告诉了一殿的文武官员,在这些官员错愕和惊讶的表情上,康熙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感。趁热打铁,康熙隆重的向大臣们推出了对围剿天地会有大功的情报局,心道:情报局立下如此大功,朕正式为他开衙立署,你们这些大臣还不拍手称好吗?!

没想到康熙刚说完,左都御史王文杰就跳了出来,大声反对,紧接着殿中的官员纷纷跟在王文杰的后面,对康熙建立情报局的做法表示反对,还有一个大臣竟然说要撞在这正大光明殿,这让康熙很是郁闷和窝火。他没想到情报局为朝庭立下如此大功,这些官员还是这么强烈反对。康熙一直以来都以做一个前所未有的明君为己任,现在被这些人这样说,让他深受打击,只好将求助的眼光看向了明珠,希望明珠能够出面平息这些反对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