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卧底大清朝
3268800000004

第4章 枪杆子出政权

家后堂的香彭少强的这番话语可谓是十分的大逆不道了,当然这是对郑经的大逆不道。天地会虽然由陈近南一手创建,并且创建之初的会员多是当年郑成功北伐失败后留在江南、福建一带的原郑部士兵,但随着不断的扩充,只要是志力于反清复明的志士都可以加入,因此对台湾郑家有深厚感情和死忠的会员也是越来越多。在平时看不出什么问题,但一旦涉及到台湾郑家和朱明后裔之间的纠纷之时,往往这些人对郑经就不是那么太尊重,在他们眼里,朱明才是他们效忠的对象。彭少强便是这些人中的代表。

陈近南是郑经的死忠心腹,听了彭少强的话心中也是恼怒万分,刚想痛斥于他,却想到离开台湾前,郑经对自己的一番嘱托,不由冷静下来。

“我问你,我们与吴三桂合作有什么不好?“

陈近南没有发怒,而是平静的看着彭少强。

“这?……吴三桂是大汉奸,是他出卖大明的!我们怎能与他合作,反正就是不好”

彭少强对吴三桂非常痛恨,但也只知他是大汉奸,与他合作就是与汉奸合作,让他具体说出个什么来,他倒有点不知道了。

陈近南叹口气,像是对彭少强,又像是对所有人道:

“大家都知吴三桂毁我大明,难道我就不知道吗?!郑王爷不知道吗?!.......我们当然知道,但是现在吴三桂有反清之心,我们就要和他合作,要让他明白台湾郑王爷和我们天地会都是支持他反清的,坚定他早日起兵的决心!吴三桂一旦起兵,你们知道意味着什么吗?”

陈近南环顾一圈,见无人答他话,正要再说,却听耳边一人说道:

“总舵主,吴三桂起兵反清就意味着两虎相斗,我们便可坐收渔人之利,待吴三桂与清庭斗得难分之时,台湾郑王爷当可挥师北上,一举攻占北京!“

“咦?“

陈近南闻言略吃一惊,何人竟有如此见识?扭头望去,却是胡青华在那侃侃而论:

“属下认为,郑王爷与吴三桂合作是明智之举,试问如果吴三桂起兵反清,台湾不闻不问,我们天地会也携手一旁,那么结果只会是一个,就是吴三桂以数省之力对抗清庭集全国之民力、军力的强大攻势,这场仗吴三桂在初期或许会有些甜头,但时间一久,他就耗不起,必会败于清庭之手!试问吴三桂如果败了,清庭再无藩镇之忧,下一步会对付谁?!是台湾!是郑王爷!是我大明光复的最后希望!台湾不比吴三桂,只弱不强,清庭挟平吴之势再攻台湾,王爷绝无胜算,所以我们必须帮吴三桂,与他合作,否则大家都完蛋!“

胡青华一番大论将这些香主听得都是一愣一愣的,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于他。

陈近南心中大喜,见状便继续引导道:“胡兄弟,若吴三桂与清庭开战,我们当如何做?”

胡青华见陈近南对自己露出肯定之意,心中得意,我可是知道历史走向的人哎,见众人也都在看着自己,当下便恍如诸葛文士般摇头晃脑,上前几步,沉吟一下才道:

“依我看,吴三桂这次是不反也得反,而且还不是他一家反,广东尚可喜,福建的耿精忠也会反的,原因很简单,康熙那小皇帝是容不得三藩做大的,以前宋太祖曾说过”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更何况这三藩每年耗费清庭大半数的税收,坐拥云贵、广东、福建四省,换句话说,这三藩就相当于是一个个独立王国,康熙那小皇帝应该说是有一个有大志的皇帝,这从他除掉敖拜便可知一二,一个有大志的皇帝是绝不会允许自己的的身边睡着三头大老虎的,嘿嘿,何况这三头老虎还是我们汉人。众位想一想,是不是这个理?“

众人略一思考,俱是露出的确如此的表情,陈近南更是仿佛第一次见到胡青华一样,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刚才胡青华听陈近南说起台湾的郑经要与吴三桂合作,要选两千名会众到云南组军时,他就感觉到机会来了,原本自己只想早日脱离天地会,不过现在想想满清的统治的确不昨滴,既然有个机会在眼前,自己何不试着去博一把,输了大不了历史车轮还是原地转,赢了自己可不就是能改变汉族接下来的黑暗岁月吗?咱不就成了民族大英雄嘛。想到此处,胡青华大着胆子接过陈近南的话头,用自己所知道的历史知识来了个大忽悠。

“那照胡兄弟的话讲,这清庭和三藩的确会动手,可是这跟我们跟吴三桂这大汉奸合作有什么关系?他们狗咬狗,我们犯不着凑上去啊。“米大义依然有些不明白。

胡青华瞅了瞅他,笨蛋,怎么这么没眼光的,亏你还是个省级领导干部…..,脸色不变,呵呵一笑,道:

“米大哥,你想啊,我们与吴三桂合作,一来是不是让他没有后顾之忧,不用担心我们天地会背后捅他刀子?二来也能让他相信他一旦起兵,台湾郑王爷必然呼应于他,清庭就得几面受敌,三来嘛,我们天地会这么多年没干出什么大事来就是因为手上没有枪杆子,正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

胡青华浑然没有看到陈近南听他说到天地会这么多年来没干成什么大事时脸上不自然的表情,嘴上继续滔滔不绝。

“胡兄弟,这枪杆子是什么意思啊,这政权又是什么东西?”

正说得溜着呢,三多道长奇怪的问道,胡青华这才想起自己说起主席的名言来了,看到一大帮人都不解的样子,忙道:

“这枪杆子嘛就是就是说军队喽,政权就是指朝庭喽,如果我们有了一支军队,是不是也能建立起属于我们汉人的朝庭啊?也就是反清复明,恢复我大明的统治,明白了吗?如果我们能够在云南从吴三桂手里获得装备,组建我们天地会的军队,这枪杆子就成立了,日后再以此扩建,未必不能练出一支无敌铁军来!与台湾郑王爷的军队相互配合,则大事可成!”

一帮香主们还没有彻底消化胡青华的这一番话,堂上足足冷了半柱香时间,众人才回过神来,相互露出果然不错的表情来。见大家都明白了,胡青华这才长出一口气,对着陈近南道:“总舵主,不知属下说的对还是不对?”

陈近南此时心中只能用震惊来形容,人才啊,人才啊,这是我们天地会的人才,此人的见识与郑王爷的见识是如何相近啊,甚至还超越几分!怎么自己以前就没发现胡青华竟然是如此大才之人,兴奋之中,他可是没有想到就是这大才之人半月之前还因为鲁莽导致青木堂近乎全军覆没………..

陈近南激动的抓住胡青华的双臂,连声道:“好!好!好!”一连三个好字,把胡青华搞糊涂了,你想说什么啊?

陈近南毕竟是陈近南,很快就从失态中恢复过来,平静的对一众目瞪口呆的香主们道:“现在你们还有谁反对与吴三桂合作的?”

“总舵主,属下愚鲁,适才并未理解郑王爷和总舵主的一番深意,对王爷出言不逊,请总舵主责罚!“刚才反对最凶的家后堂的香主彭少强此时已经跪倒在陈近南面前。

不等陈近南有所表示,一旁的陈达华早已伸手扶起彭少强,温言道:

“彭香主不必如此,总舵主深明大义,一心为我天地会反清复明大业,怎会责怪于你,快快起来吧。“

见此情形,陈近南心情大为轻松,也上前扶起彭少强,笑道:

“我怎会怪你?你也是忠心耿直之人,对天地会,对台湾郑王爷素来都是忠心不二,只是因为一时不明而已,才说得激动了些,无甚大事,快快起来。“

彭少强依言起身,众人也明白了与吴三桂合作是对天地会大有好处的事情,并非是与汉奸合作,都是心中宽慰,不再有人反对,纷纷说道。

“总舵主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我们谁要是敢再说半个不字,就把他裤档里的卵子给扯出来!

“哈哈“

众人大笑起来。

“我等遵从总舵主号令,请总舵主示下。“

“好,如此大家务必竭尽全力办好此事,这两千从军人选请大家回去之后挑选,各堂都出两百人,人选之事各堂自定,务必于下月底前往云南会合,具体安排等会陈叔会告知大家。你们先下去吧,我要与胡青华兄弟说些事情。“

众人听了这话,便一一退了下去,韦大宝,张二江等人早被自己的胡香主一番大论折服:不愧是我们的香主,看起来很有诸葛亮的味道啊……

要跟我单独谈谈…..看来我的机会来了….胡青华暗道,脸上保持一如继往的淡定,静待陈近南的表示。

见众人都退了出去,陈近南这才仔细的打量了胡青华一番,许久才微微一哼道:“你有如此才识,却为何要让我青木堂损失如此严重,难道那时的你没有今天这等见识吗?!“

这是什么意思,怎么会给我一棒….胡青华听陈近南语气不善,心中一凛,见陈近南正盯着他,只好硬着头皮道:

“总舵主,只因我一时失察,这才中了噶尔汉的奸计,损我堂中大半兄弟,请总舵主恕罪!“

陈近南有心重用胡青华,自不会真的要责罚于他,只是想让他长些记性,往后做事谨慎一些,如此方能将此事托付于他。当下语气稍为柔和:

“罢了,人非圣人,孰能无错。望你以后好自为之,这青木堂的香主你是不能再做了,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属下如何,但凭总舵主吩咐,不敢有他想。“胡青华心道你该给我吃糖了,态度显得很诚恳。

见胡青华如此态度,陈近南也很高兴:

“嗯,刚才你一番言语颇有见地,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希望你能戴罪立功,此次云南组军一事我就交于你负责,你可敢担此一责?“

敢啊,我当然敢啊,我刚才一番忽悠,不就正是为了此事吗!天地良心,我是真的想啊。胡青华大喜,脸上却露出一幅诚惶诚恐的样子:

“如此大事,属下怕担当不起,请总舵主收回成命。”心中却是怕的要死,你可千万别收回去啊,怎么着人家刘备都能三顾茅庐,你别三问我了,再问一次我就答应。

好在陈近南没有改变主意,强调了一番这次合作的的重要性,便将这两千人马交给了胡青华,着他后天起程先行赶往云南。想到自己势单力薄,胡青华便请陈近南将韦大宝等人交给自己同去云南,毕竟在自己手下干的时间长了,用起来也方便不是。这个要求陈近南没有拒绝,他这次从各地调来不少人手来江苏,也不差这几个,最后还拿出几张银票给胡青华,说是一行人路上用,余下的到云南后用于打点吴军将领之用,总数一万四千两。对胡青华来说,这一万四千两可是一笔不小的巨款,着实兴奋了一阵。

。。。。。。。。。。。。。。。。

很努力的连夜大修,读者喜欢给我收藏推荐好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