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从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的角度对人的主体性和教育问题进行了论述,我们认为主体性教育有生物学基础,有心理学依据,有文化人类学发生,它是在这些基础上的自在、自为的文化、生活、社会和历史存在。
一、作为自在的存在
教育是人的自在的存在。教育对人类和个人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一种人类和个人所必需的自在的存在。只要人存在,教育也就存在,教育是人的本质特性的重要表现。自在指的是自然的,而非人为的,教育是人自然的本性,就像食、色、性一样是人的自然的需要。马克思把“食”作为人类的第一需要,把人类的物质生产作为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条件。但如果从系统论的角度来分析,生产活动和人自身的生产即人的机体的生产和人的精神生产相互结合,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没有人的肉体的存在,一切都不存在。没有人的精神生产,人的生产也只能保持在本能水平上,这还不是人的本质的表现。人只有生活在文化的水平上才深刻地表现出人的内涵,展现出人的特性。人的需要或本性是多方面的,不是单一的,这些本性构成人的本性的统一体,即它是由人的物质方面的需要和精神方面的需要共同构成的。但所有这些需要都是必需的,不是可有可无的,既人和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不单由生产决定,也不单由人的性本能决定,也不单纯由文化来决定。人的存在是多种因素系统化或整合的结果。如果撇开人的生物性不谈,人类和个人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人类文化方面,体现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的主体性也主要体现为人类文化方面的主体性,表现为物质生产方面和精神生产方面的主体性。教育就是为发展人这种主体性服务。从这个意义上,没有教育,也就没有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就没有人的主体性,就没有人类文化,就不可能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上我们指出人类文化是人类主体能力的外化,教育就是使文化个体化或客体文化主体化,因此而提高人类和个人的主体能力。从广义来说,人人需要教育,没有教育就没有人类,就没有个人的生存、发展和完善。所以,我们认为教育是人的自在的存在,它和人类其他的活动,如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创造活动、人的机体的生产活动并行不悖,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是从属关系,而是合作关系,都是从不同的方面促进人类和个人的生存、发展和完善。所以,主体性教育的第一个规定就是自在的规定。
教育的自在性体现在教育的各种维度上。从教育的起源来看,教育是自在的。人类教育是从动物教育进化而来的,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的手段。它渗透在人的生产、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在进行。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和人对文化知识和经验有更多的需要,就出现了学校教育,也就出现了专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的自在性首先表现在教育者活动的自在性。这里的教育者包括教育者个人和集体。他根据教育的自然规律开展教育活动,而不是根据政治的需要或人的主观性开展教育活动。教育者应该像医生那样工作,而不应像士兵那样工作。世界各国教育活动在最初也都是一种自在的活动,如苏格拉底的教学活动完全是他的自愿的活动,他随时随地、因人因事具体施教,而且从来不讲报酬。智者学派的人员可以说是职业教育家,他们以发展人的辩论能力为目的。但他们的教育活动也是自在的,不受他人支配,政府没有限制或规定他们的教育活动。西方教育大致上保持了教育的自主性和中立性。比如西方的大学基本上自主经营,在和政府的关系上保持了相对的自主性,这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的自主性。政府只是依法对学校教育活动进行监督和咨询。他们的教育基本上不受政党或现政府在思想上和办学上的约束,只是受经济发展、人的发展和法律上的约束。中国的先秦诸子也都从事教育工作,比如孔子是职业教育家,而他从事教育活动也同样没有受到外界的压力,他自由、自觉和自在地从事教育活动,并且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民主的教育思想。就是现在看来这一思想仍然有时代意义。
其次,教育者活动的自在性以受教育者学习的自在性为根据。以上我们谈到人的受教性、学习能力等等都是学习的自在性的表现。学习是人类的社会性本能行为,即使在母腹里人就开始学习了,大量的实验证明胎儿经过适宜的教育就发育得好些,对以后的发展更有益。学习贯穿人的一生。人在家庭生活中学习,在学校生活中专门学习,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学习是人的本体需要,是人的自在的行为。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学习是自在的,不是强制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客体。我国最流行的一种教育原则就是“桶理论”:要给学生“一碗水”知识,教师就要有“一桶水”知识。其潜台词就是把学生的大脑看作“容器”,教育就是向学生的大脑灌输知识的过程,教师的知识越多就会给学生“灌”的越多。教师掌握更多的知识是必需的,但不是靠灌输手段把自己的知识“搬运”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靠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和内化这些知识。
总之,教育建构人的主体性是自在的活动,而不是外界强加的,同人的遗传之河一样,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不为时代的变迁而中断,不为党派的利益而扭曲,它浩浩荡荡,奔腾向前。如果违反其本性干扰它或截断它,只能给个人、民族或人类带来灾难。
二、作为自为的存在
教育是自为的存在,指教育本身代表着人的积极的、创造的和能动的追求。人的进化实际上使人远离其自然本性,他无依无靠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不能依靠本能而生存。正因为如此要生存和发展,就需要以积极的、创造的和进取的方式生存,就需要教育。教育是人的自为存在的重要表现。自在和自为相互联系。教育作为自在的存在,指的是教育的客观实在性。但教育在自在的基础上具有自为性,即它不断在超越着自在的存在,是发展变化的。昨天的教育和今天的是不一样的,今天的教育和明天的又是不一样的。如果说教育的自在性指教育的静态方面,教育的自为性则指教育的动态方面。教育的自为性具体表现为能动地、积极地、创造地建构人的主体性。教育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和无为的,不是跟在学生发展的后面,而是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我们知道人的生存是不能依据其本能,而是依据其后天发展而来的能力。人虽然没有专门化的本能,但他的发达的大脑具有巨大的、几乎是无限的发展的潜能,这已为生理学和心理学所证明。有人认为,脑的存储量足以记录每秒1000个新的信息单位(从出生到老年)而仍有富余,事实上我们能够记住发生在我们周围的每一件事。我们现在用的智力的潜能是非常少的,可能是0.l%还不到。但我们认为人的潜能需要提供适当的教育使其得到发展,如果教育不当就可能抑制了人的发展。比如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的发展在人的一生中是不平衡的,人的发展主要是在人的早期。但新近的研究认为人的一生智力都在发展。但发展如果错过一定的时期,就可能影响人的一生。研究发现:许多在最初三年中曾被剥夺母亲照料,三个月或三个月以上在教养院养育的儿童,比之由母亲或母亲代理人养育的儿童,在整个儿童期中,身体、智力和社会性的发展都较落后,而且在许多实例中,这种影响一直保留到青年期和成人期。适时地向学生提供适当的教育,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条件。
教育的自为性也体现在教育的各个维度上。从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来说,表现为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是教育自为性的重要方面。教育活动开展得好坏,学生发展得如何,从外部来说主要取决于教育者方面的工作,这包括教育环境的建设,教育活动的组织,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选择与使用等,还包括教育者的人格特征,总的来看教育者首先应保持对教育工作的饱满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没有对教育的热爱,也就不可能对学生产生情感。人是有激情的动物,没有感情的教育,就是死板的教育,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无激情的讲授、无生气的活动不会感兴趣。另一方面,教育者在教育中还要讲究科学性,教育工作仅仅靠热情解决不了问题,必须使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达到科学统一。同样的教育内容,由不同教育者处理,会产生迥然不同的教育效果。其次,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是创造性的。教育者所面对的是学生,而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就是一个变化着的世界,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志,“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这里有一个对学生了解、理解和随时根据学生的变化而变换教育方式或方法的问题。在教育的活动中体现着教育者的机智和教育创造性。如果所展开的教育活动千篇一律、方法僵化,对所有的学生都是一个标准、一种要求,这样的无创造性的教育也同样阻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
对受教育者来说,教育的自为性体现为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启发下展开其原有的主体性,运用科学文化知识建构自身的主体性。受教育者的发展从直接意义上依靠受教育者自己。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人都有积极向上发展的倾向,只要给他提供适当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学生就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存在主义者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己创造的。所以,我们认为学生本来就有对教育的需要,有内在的学习动机。但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教育者加以保护和引发,如果不注意保护,就会受到破坏,如果不注意引发,就很难发挥出来。所以,保护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促进其主体性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学生内在的自为性,教育是无效的。另外,教育管理方面也体现了教育的自为性,比如教育规划、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等的制订等都反映了教育的自为性和超越性。总之,教育的自为性最终体现为学生自我发展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我们判断一种教育模式是好是坏,主要标准就是看它是不是能够启发受教育者在教育中的自为性。教育的自为性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本质。
三、作为文化的存在
教育作为文化存在就是把受教育者发展为文化主体。现实的教育都以文化为基础和内容。离开文化,教育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克鲁克洪说:“文化是历史上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型式样又包含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它是人创造的生存的方式或模式。根据人类学家的研究,不同的民族文化有不同的特点。有许多风俗、习惯彼此间是大相径庭的。比如露丝·本尼迪克特在其《文化类型》中对祖尼、多布和克瓦基特尔三种文化进行了考察,认为它们之间是互不相同的,各自服务于特定的目标,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是为各自民族生存服务的。文化是人的理智的产物,而一旦外化,就成为客观实在,反过来影响在该文化中生活的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所以,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打上了一定文化的烙印。“个体所属的文化提供了构成他生活的原始材料。如果文化极贫,个体就遭殃了;如果文化极富,个体则有幸不错失良机。每一个男女的每一种个人兴趣都是由他所处的文明的丰厚程度和传统的积淀所培养的。”也就是说任何现实的人都在一定的文化条件下生活。“从文化的观点看,主动的生产性是基本的。它是文化的基础。然而,从个人的视角看,人是被动的产品这个事实是基本的。每个人首先为文化所塑造,只是然后,他或许成为一个文化的塑造者。与动物相比,人似乎有着‘缺口’,而填补那‘缺口’的不仅是个人文化成就的可能性,而且是被继承的客观的文化潮流。正是基于这一点,人类常常生活在某种双重的历史意识中,他把他自己同时看作年轻的和年老的,站在开端的和立于终点的。这两方面都是真实的:作为依然创造着未来的东西,他是年轻的;作为已被过去所创造的东西,他是年老的。”这里所说的就是人作为文化的创造者和文化的消费者或学习者的双重统一。“人类智力的进化赋予我们以文化作为媒介的生活,通过文化我们重铸并阐明实在,过滤和筛分我们的知觉。我们是文化的动物。”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学习者或吸收者。作为现实的人都是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