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下)
32726700000033

第33章 《不平等和异质性》:社会学界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美国〕彼得·布劳著

“作者简介”

彼得·布劳是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1918年2月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后移居美国。早年毕业于伊利诺斯州的艾姆赫斯特学院,获学士学位。1952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康乃尔、芝加哥、哥伦比亚等大学任教。曾是1973—1974年度美国社会学学会会长。现任美国科学院院士和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布劳一生从事社会学的经验研究和理论建设工作。主要研究正式社会结构或社会组织问题。他的著作大部分是关于科层组织的各种情况的分析。布劳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对社会组织、制度及人际关系诸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布劳著作甚丰,早期著作主要是关于科层制的分析,侧重社会结构的一般特征和既定的社会制度,分析对象从封建行会直到现代的大学,擅长于将独创性的经验研究与一般性理论命题结合起来。该时期主要代表作有《社会整合理论》(1960年)、《科层制的动力》(1955年)、《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1964年)、《美国的职业结构》(1967年)、《互动:社会交换》(1968年)、《社会交换中的公平性等》(1971)年。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布劳通过对社会结构赋予新的意义而改革了理论研究方向,从而形成了结构主义中宏观社会结构理论的新派别。反映他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作有《不平等和异质性》(1977年)、《比较理论的观点》(1984年)、《相互关联的社会属性》(1984年)等,其中尤以《不平等和异质性》深孚众望。

“内容精要”

《不平等和异质性》共包括10章,分别是社会交往的结构、规模与数量、不平等、异质性、复合参数、亚结构和交换、生态组织、工作组织、支配、理论提要。

在《不平等和异质性》中,布劳的理论框架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部分:理论前提和定理。

(1)理论前提

它包括:①研究的论题。布劳首先确定了进行研究的解释物和被解释物。布劳指出,他的宏观结构理论中的被解释项是社会和社区的社会系统模式,其中重点是群体的关系和社会流动模式。解释项是社会结构。②社会结构和社会结构参数。社会结构在该书中是解释项,按照布劳的解释,“结构通常被定义为由一些相互依赖的要素和部分所组成的事物。根据这一定义,一个社会结构就是由不同的部分所组成,这些部分相互关联”。社会结构有两个关键内容,一是“不同群体或阶层的人们所占据的位置”;二是“隶属于不同群体或阶层的人们之间的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关系”。所以,社会结构可以被定义为“由不同社会位置(人们就分布在它们上面)所组成的多维空间”。对于社会结构的各种特征需要用两类参数来描述,这就是定类参数(类别)和定序参数(等级参数)。定类参数将人口划分为有不同界限的子群体,定序参数则是根据级序来区分人们。随之,描述社会分化的一般形式就是与这两个参数相关的概念:异质性,指由定类参数所表示的水平分化地位分布;不平等,指人口由定序参数所表示的垂直分化的地位分布。

(2)基本定理

以上述公理和假设为前提,布劳推出了34个定理,并以此为基础推出150多个子定理和推论。最基本的定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①第一层次的定理。主要讨论社会关系和社会流动。

②第二层次的定理。这些定理是由第一层次的定理推导而出的,内容主要涉及社会流动。

首先,社会流动和社会关系。根据定理d-3和a-1,可以推出定理e-1,净外向流动增加群体或阶层与其他群体或阶层间的关系。

其次,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布劳从四个方面来分析结构性条件如何影响社会流动。

第三,结构参数相交性程度和结构变化。根据定理f-9和d-1、d-2、d-3、d-4、d-5,可以推出定理g-1,社会结构各轴钱的相交性越复杂,越能推动社会结构的变化。

“学术评价”

布劳在《不平等和异质性》中的理论独创很值得称道。首先,通过这本书,布劳为实现社会学理论的科学化目标作出了有意义的尝试。从某种意义上讲,通过这本书布劳已经为社会学走出传统格局向数理逻辑化方向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在这本书中,布劳通过少数几个核心概念,以及若干公理、假定推导出一系列定理、子定理和推论组成的结构理论体系,从而阐释了社会和社区的社会关系模式,特别是群体关系模式和社会流动的模式,非常富有创新性。其次,布劳偏重对默顿中层理论的应用,使得该书的研究既能上升到抽象的理论水平,又可使研究深入到具体、微观的范围,实现操作化的实证调查研究。这些努力使得布劳在解决当代社会学始终没有解决的社会宏观研究与社会微观研究的分裂问题作出了宝贵的贡献,有效地提高了社会学的解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