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下)
32726700000036

第36章 《大国的兴衰》:探索国家兴衰轨道的力作

〔英国〕保罗·肯尼迪著

“作者简介”

保罗·肯尼迪于1945年出生于英国,1966年毕业于英国纽卡斯特大学,后又赴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70年起执教于英国东安哥尼亚大学,先后任讲师和教授。1973年,28岁的肯尼迪以《萨摩亚的纠纷:对1878~1900年英、德、美关系之研究》一鸣惊人,被当代美国著名史学家小施莱辛格誉为这一专题的“权威之作”。此后,他又连续出版了《英国海上霸权的兴衰》(1976年)、《英德对抗之缘起1860~1914》(1980)、《外交背后的现实:1865~1980年贡国外交政策的影响》(1981)和《战略与外交》(1983年)。其中《英德对抗之缘起》一书,被西方学术界评论为:“一方面透彻地分析了国际关系背景的变化,另一方面有力地叙述了个人和杰出人物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因其在外交史领域的杰出贡献,1983年,肯尼迪被美国耶鲁大学聘为教授,并入选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作过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和德国洪堡基金会的访问学者。

“内容精要”

自16世纪以来,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和美国等一流强国的兴衰史表明,在国家的生产力和取得收入的能力与军事力量之间,从长远看有着一种非常重要的相互依存关系。全书围绕着这一论点层层展开。

第一编《前工业社会》

《前工业社会》共三章,主要分析前工业社会世界的战略和经济。

第一章的主题是考察1500年前后的世界形势。与西方许多历史学家一样,肯尼迪将近代世界的上限定在1500年,这是因为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殖民主义、民族主义和工业革命塑造了近代世界。他认为,在1500年前后,世界上存在着明朝中国、奥斯曼帝国、莫卧儿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德川幕府及中西欧诸国等六大文明中心,它们都处在大致相似的发展阶段。通过对这六大文明中心的历史考察和分析,肯尼迪指出:“有一种主要由经济和技术进步所引起和驱动的机制,虽然这种发展总是同其他可变因素,例如社会结构、地理和偶然事件发生交互作用;要理解世界政治的进程就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到物质和长期起作用的因素,而不是人物的更换或外交和政治的短期变化;实力是一种相对的事物,只有通过各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经常比较才能加以描述和衡量。”在16世纪初,还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欧洲将会超过其他诸力量中心。所不同的是,东方诸帝国受到集权制度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商业活动和武器发展受到集权制度的限制。

第二章着重分析西班牙、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与欧洲其他国家间的争霸历史。作者认为:“欧洲能在经济、军事方面雄踞世界之首,亦得益于16世纪欧洲内部的权力斗争。”他以1500年为界,此前100年的战争主要是地方性的,而此后150年的战争则主要是为争夺欧洲霸权而进行的。

第三章论述1660~1815年间列强的纷争,着重分析财政、地理等因素与战争的关系。这一时期的特征是欧洲列国之间的多种体制的形成。在这种短暂多变且又比较松散的联盟体系中,各国不再为跨国利益或宗教信仰而战,他们对战争与和平的决断日益受“国家利益”所制约。此时,西班牙、荷兰、瑞典和奥斯曼帝国相继沦为二等强国,法国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继续保持一流强国的地位。在大陆两侧,英国和俄国分别成为海洋帝国和大陆帝国;在中欧,普鲁士励精图治,悄然崛起,跻身于一流大国的行列。“欧洲列强体系开始变成五大国——法、奥、普、英、俄——以及一些诸如萨伏依一类的小国和像西班牙那样正在衰落的国家体系。”

第二编《工业时代》

《工业时代》包括第四、五、六章,主要论述19世纪列强的工业化进程和力量对比,以及1900年之后随着全球范围力量平衡的变化而出现的中等强国的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来临和两级世界的形成。

第四章着重分析工业化及列强的力量对比。肯尼迪首先指出,1815年以后发展起来的国际体制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其一是形成了以西欧为中心的全球经济体系;其二是欧美国家对不发达民族的征服战争加剧;其三是工业革命所引起的一系列技术上的进步影响到军事工业和战争形式。因此,在前工业化时代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战时财政问题就不那么突出了。

第五章叙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演进和传播,国际力量均衡开始发生变化,1815年维也纳会议以后存在的国际协作体制——相对稳定的欧洲五头政治——逐步趋于解体。

在这一时期,技术发展的步伐与不均匀的增长率使国际体系较19世纪中叶更为复杂动荡,而力量对比的变化则更进一步加剧了动荡,甚至直接导致战争。

在第六章中,作者指出,自1900年以后的50年间,国际力量平衡的主要变化可以说是一个“两极世界的来临”。尽管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大国,但它难以摆脱其外交传统的束缚。随着威尔逊理想主义的外交政策的受挫,美国在战后又重新退回到相对的外交孤立主义状态之中。俄国在十月革命后所建立的布尔什维克政权,对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保持警惕,它的自我封闭成为自我保护的手段。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迅速地向一个超级工业大国过渡。这一状况造成20世纪20年代和以后时期的国际事务似乎是以英国和法国为中心,但这一国际体系显然与经济实力的分布不相吻合。因此,在20世纪20~30年代便出现了“现存的中等强国”(英、法)受到“复兴的中等强国”(德、意、日)的挑战的局面,于是新的战争策源地便告形成。

第三编《当代和未来》

《当代和未来》包括第七、八章。

第七章论述了1943~1980年间两级世界中的稳定与变化。作者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力量的对比已完全不同于战前:法国和意大利这两个昔日的大国已黯然失色;德国、日本称霸欧洲和远东太平洋的企图也烟消云散;大英帝国正面临衰落;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构成了世界的两级。国际格局已从一个体系过渡到另一个体系。随着核时代的到来及长距离投射系统的构建,超级大国的地位更为加强,世界在战略上和政治上已从传统的多极世界变成了两极世界。在这样的格局中,意识形态的作用更为突出。东西方冷战的缘起,即具有意识形态分立的性质。

第八章着重阐述了存在于当今世界五大力量中心(美、苏、中、日、西欧)之间的与军事平衡和生产平衡不相一致的态势,分析了各自的潜力、前景和困难。作者首先对五个世纪以来大国的兴衰作了简要的回顾,由此提出了该书的两个主要论点:一是世界上有一种变革的动力,这个动力主要由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所驱动,它对社会的结构、政治制度、军事力量和各个国家和帝国的地位都产生影响;二是经济增长速度不均衡,对于国家体系中许多成员国相对的军事力量和战略地位都产生了决定性的长期的影响。

在全书最后的结论中,肯尼迪指出,国际平衡正在发生重大转移,也许会加快步伐。

“学术评价”

《大国的兴衰》是一本论述重大主题的历史著作,尽管有的西方学者嫌此书的标题过于俗套,但它毕竟对500年来各国的军事和经济地位作了比较,涉及了战争与力量对比发展周期等诸多理论问题,在以全球性眼光从总体上分析诸大国的兴衰交替方面不乏真知灼见,同时也为那些渴求了解各大国经济和军事力量对比不断变化之背景知识的当代读者提供了大量翔实的材料和评论。

从形成上看,该书的重点仍局限于传统史学的领域——经济史和军事史,但其内涵却有了质的变化。正如作者所言:《大国的兴衰》并非一部军事史,也不是一部经济史。它通过追溯1500年后世界经济力量的变化,描绘了国际体系中的一流强国在励精图治、富国强兵过程中经济和战略的相互影响。作者在描述国际体系的动态性结构变化中,突出了经济因素的作用。

大凡在当代能打动读者、启发读者掩卷长思的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著作,都具有一种强烈的现实感。《大国的兴衰》即是史论并重,在说古论今之中,充溢着一种强烈的现实感,并对解决战争与和平这一关系人类生存前景的重大问题怀有深沉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这也许是该书对我们最大的启示和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