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科学发展观研究
32770700000003

第3章 二、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了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经验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历程,也是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探索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经验。

建国以来,我国发展观的演进,大体上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一是1949年建国后的头29年。新中国刚成立,我们党就实行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四面八方”政策,迅速地巩固了人民政权,恢复了国民经济。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指出要以苏为鉴,写下了《论十大关系》一文,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矛盾、统筹兼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发展方针。党的八大又明确提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以及大力发展生产力进行经济建设的思想。在此前后,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向自然开战、向科学进军”的号召,要求全党实现由阶级斗争向自然斗争,由革命到建设,由过去的三命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转变等,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了良好的开端。只是后来由于国内外种种复杂的原因,从而导致了十年探索中的曲折,并最终酿成“文化大革命”的失误。二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4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对前一段发展的反思,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使我国开始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此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拓展和深化,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及与之相应的一整套路线、方针和政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阶段性发展,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它们的指导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三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一段时间。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按照十六大精神,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抗击“非典”疫情的重要启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在江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不久,在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我们党又明确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这是21世纪初科学发展观形成的重要标志。

如果说第一阶段的发展观,由开始正确到后来误入歧途,是认识上的迷误和曲折的话,那么第二阶段的发展观,由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实行改革开放,则是由发展观的升华而导致的执政理念的一次重大飞跃。第三阶段,由过去侧重于解决温饱问题、侧重于沿海地区发展、侧重于经济建设的发展观,转变到更全面、更高层次、更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观,则是由发展观的丰富和升华而导致的执政理念的又一次飞跃。这一次飞跃和前一次飞跃的最大不同在于,前一次飞跃是执政理念的拨乱反正,继承的只是开始的成功探索和后来总体上失误探索中的某些正确的思路与做法。而这一次飞跃继承的则是全面系统的思想,许多发展的思路和理念,如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然后全面推动改革;先东部发展后西部发展,然后共同繁荣和发展;先一部分人致富后共同富裕;既要重视物质文明,又要重视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富强民主文明全面发展的目标、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要统筹兼顾、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等思想,是在前一次飞跃中已经酝酿成熟并形成共识的,只不过因为当时的某些条件尚未具备,而未能提升到科学发展观这样高的层次上来加以概括。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品质,在于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科学发展观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结晶和升华,它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所具有的鲜明实践性,对于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领会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在汲取和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包括发达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我国长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结晶。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在一段时期内,出现了片面追求高速度、高积累、高投资的情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失调。经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使问题得以克服,但后来又走上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确立并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国民经济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并在总体上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也应看到,在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也有一些值得认真总结的教训。比如,在创造和积累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出现了资源消耗过多和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的问题;在克服平均主义的同时,出现了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教训弥足珍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全面总结了长期以来我国发展实践的经验教训,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实践的艰辛探索,凝结了几代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血和智慧。

科学发展观也是在深入分析我国现阶段发展实践的重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进入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发展机遇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的矛盾和困难,如: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能源、资源、环境制约因素日益突出,农业基础的薄弱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等。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党中央着眼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着力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而进行的重大理论创新。

实践在前进,指导发展的思想也在前进。只有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用科学发展思想、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应对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挑战,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实践论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实践经验,与时俱进地回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而提出来的。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探索早在建国初期就已开始。1956年,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重要理论观点,初步探索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党的八大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这些重大判断和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对实践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的发展走了弯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了过去20多年的经验教训,果断地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邓小平和我们党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持色的社会主义,提出并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并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这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出现的问题,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出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重大战略,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但是,我国在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这主要是发展不够全面,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为例,我国现有农民仍超过9亿,占总人口的75%左右,而且相对较穷,尚有62%的农民单靠农业收入,2001年,收入低于全国农民人均收入2366元的农业人口占了58%,其中贫困农民1亿多,绝对贫困农民有2000多万;因此,城乡人均收入差距逐年加大,1995年为2172:1,2003年为312:1。不少地方打着“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幌子,强行侵占农民的土地使失地农民数量迅速增加,而他们所得到的土地补偿费又极少,更加剧了农民的贫困化。至于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城乡之间的差距有多大,那更不用说了。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形成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后果不堪设想。“三农”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根源在于认识上的严重滞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一般是在20年后开始反哺农业,而我们至今已过去50多年,还在大量地向农民索取,城乡之间的剪刀差怎能不越来越大?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蔓延,以及近年来的各类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都集中暴露出社会事业严重滞后、社会管理相对落后的问题,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已成当务之急。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总结国内建设发展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新时期的特点,要求全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下大决心解决好前进中积累的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迈开新的步伐,开创新的局面。这是承上启下与时俱进形成的新理念,是发展观的重大突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世纪建设和发展的新里程碑。

现在鲜明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主要是由下述因素决定的:

第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现代化在不少方面取得进展,但就总体而言,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要解决的是几亿人、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这为当时的发展观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温饱问题的解决和初步达到小康,标志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要达到全民共享和社会全面进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了比温饱阶段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各方面的需求,包括社会经济的、文化的和政治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为满足更高层次的要求提供了可能性。现在提出的许多问题过去提不出来,提出来也解决不了。过去那种基于全力以赴甚至不惜代价解决温饱问题的发展观念,需要有相应的转变。

第二,体制环境的变化。体制改革给中国经济带来历史性的进步。现在的情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还有不少缺陷;国民经济开始按照新体制的轨道运行,但机制还很不健全;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尚未完全消除,而那个时期在社会领域所取得的积极成果,例如社会公共卫生和农村义务教育方面,一些地方却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有所流失,甚至比过去退步了;市场经济体制在显示优越性的同时,其固有的矛盾开始暴露出来。现在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是体制转轨过程中的问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体制创新,是实现新时期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过去那些植根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观念,经济体制改革初始阶段特殊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某些发展观念,需要有相应的转变。例如,对于市场竞争不能自发地达到社会公正的目标,政府要转变经济管理职能,但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目标方面应该更好地负起责任,现在的认识就比过去深刻多了。

第三,20多年发展提供的经验和教训。2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深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经济面貌。发展中也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靠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式增长;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失业和贫困问题;国民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国际竞争的压力;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在中国发展现阶段难以完全避免的,有些则是由于发展观的偏差所导致或者加剧的。新的发展观,正是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就是说,针对发展中实际存在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提出来的。

第四,世界潮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对外开放环境中推进现代化建设,国际社会对发展问题的关注是不能回避的。当今世界,国际社会更加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包括技术、政策和管理制度在内的许多科学合理的东西,我们可以借鉴,以便少走弯路,发挥后起优势。另一方面,当今国际社会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现在所做到的,发展中国家短时期内未必都能做到,这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要承受巨大压力。经济发达国家在其原始积累过程中所采取的许多制度和做法,我们不应当也不可能采取。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在世界生态环境保护和文明发展方面,还要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唯有积极实现发展观的转变,才能趋利而避害,在更高的水平上推进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发展道路问题,实质上是怎样又快又好地进行国家建设,加快实现现代化的问题。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的问题。20世纪40年代后,国际上对于发展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从传统的发展观念与战略到新型发展观念与战略的演变,并以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载入人类文明史册。新发展观在人类思想史上主要实现了三大转变。一是从工业化为目标的“增长第一”的经济增长导向,转到提倡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二是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转到突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三是从不惜以破坏资源、环境、生态为代价追求经济的一时繁荣,转到主张可持续发展。不少国家经过较长时期工业化、市场化、域市化浪潮的洗礼,从自身和他人的经验中进行理性思考,越来越认识到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认识到遵循协调性、综合性、持续性是人类发展唯一正确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为了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始终把发展生产力、加快国家的现代化作为根本任务。毛泽东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提出,中国社会的进步将主要依靠工业的发展。50年代他总结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提出“以苏为戒”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问题的重大关系,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目的是解决国家的发展,更快地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化程度的伟大国家。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中国经济的发展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既要有一定的发展速度,又要讲质量,分“三步走”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思想;“两手抓”的思想,实现了对我国发展道路认识的一次新飞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经济社会和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情况,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一系列的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有关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特征,结合国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提出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发展的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着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每个方面都需要综合平衡,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个矛盾,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相互作用、相互贯通和相互渗透的,它们彼此紧密联系、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可以推动政治体制的变革和思想道德、科学技术文化水平的提高;政治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的性质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方向,进而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精神文明可以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思想引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当代中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进步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或合规律性的特点在与传统发展观的比较中鲜明地凸显出来。传统发展观忽视社会的全面发展,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化成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甚至“GDP增长是硬道理”,而对社会发展方面却采取了相对轻视的政策取向。这在改革开放初期当然是客观形势使然,但长期如此,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必然形成不和谐的局面。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的全面发展,因为社会是由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构成的有机体,其中任何一个层面或环节如若脱离其他层面或环节的有效支持就无法存在和发展。发展是社会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全面发展,是整体有机的发展,要避免单方面的突进、单方面长足发展的片面性。因此,首要的是发展生产力,但同时必须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传统发展观忽视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摆脱普遍贫穷和平均主义的严重束缚,我国采取了非均衡性的发展战略,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种发展战略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有其合理性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不足日益显露出来。最大的问题是社会发展失去协调性,收入分配失衡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化、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等。近几年来,我国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这警示我们再也不能忽视协调发展了。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树立协调的发展观,要求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传统发展观忽视发展的持续性。西方工业化模式是以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以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直到1962年《寂静的春天》和1972年《增长的极限》的发表,才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资源缺乏,这是我国的国情,也是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并将继续获得发展。但伴随着这种发展而形成的资源紧张和环境恶化的形势也日益严峻。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面临着更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呼唤我们更新发展观,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坚持立足基本国情与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的统一,坚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与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结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中承上启下的必经阶段,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发展方式,重点解决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问题;要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形成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率,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形成城乡和区域互动发展机制。

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公平正义。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扩大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关系,深入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全社会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在法治政府建设中取得新成效;切实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有序扩大公民政治参与,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努力增强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第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在弘扬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正确处理文化事业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以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着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

第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推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具体来说,要从增加投入、创新体制、加强管理与化解矛盾等环节入手,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优先发展教育、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等方面下工夫,把人人有责与人人共享结合起来,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第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生态良好是科学发展观确立的文明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特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着力建立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升可再生资源比重,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战略眼光总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全面协调持续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必须把握好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与各阶段的关系,持续地推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全面进步,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制度保障、强大的精神动力与良好的社会条件。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现代化作为整个现代化事业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包括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其中社会的现代化是基础,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实现人的现代化,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在推进社会现代化的同时实现人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对“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问题的解答,凸显了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协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重大社会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为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各种重大关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统筹兼顾,在正确认识和处理城乡关系、区域关系、经济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关系、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关系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统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充分调动与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科学发展观一经提出,很快得到全党全社会的广泛认同,日益显示出其巨大的指导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从沿海到内地,从塞外到江南,从城市到乡村,举国上下处处涌动着科学发展的春潮,展现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科学发展观之所以如此“神奇”,根本原因在于它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在深刻发展变化着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顺应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在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伟大实践中应运而生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的发展既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也承受着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约束的巨大压力。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过去未曾凸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些问题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科学发展观正是为了解决新问题提出来的,它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一些领域和方面出现的发展不够平衡问题,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思路,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