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欲念无止境,当得到不少时,仍指望得到更多。一个贪求厚利、永不知足的人,最终祸害的将是自己。
人的一切烦恼和痛苦都是与太强的欲望分不开的。不懂得适可而止,过分的贪婪是一种顽疾,极易使人成为它的奴隶,变得不可自拔。
在中国历史人物中,三国时期的曹操当数枭雄之一。他之所以能力挫群雄统一北方,这与他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是分不开的。在历史上,他被誉为:“治世的能臣,乱世的奸雄。”鲁迅先生对之也有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说到曹操,人们立刻会想到《三国演义》,而且他长期扮演奸恶的角色,舞台上也常被当做奸臣的象征,然而这并不是观察曹操的正确方法……曹操确实是非常有能力的人物,至少是个英雄。”
鲁迅先生尚给予如此高的评价,那么足见曹操身上自有其闪光和杰出的地方。大致归纳一下,如下几点或许可以代表他的实绩:一是任人唯贤、知人善任;二是擅长战略战术,并能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三是极富有决断力。前两者不独为曹操所拥有,至于第三点,曹操做得的确很出色。每逢起兵打仗,或周旋于政治舞台,他一看形势不对,就绝不勉强、硬撑,而是见风使舵、及时避险。换言之,他懂得“适时而止,适可而止”。
有一次,他挥师进攻被蜀汉军占领的汉中,初战告捷后,正在思考下一步部署。此时大将司马懿进言道:“应立即加紧进攻,乘胜追击。否则,就会延误歼灭刘备的时机。”司马懿的意思是乘势扩大战果,将大军推进到蜀地,消灭刘备蜀汉政权。然而曹操却说:“人最苦于不足,既已得陇右,何须再贪蜀焉?”他的这句话是说:不要冒险攻蜀了,应见好就收吧。适时而止,不仅是一种战略,更是做人的智慧。
曹操遇事“适时而止,适可而止”,所以,得以维持住了政治军事上的优势,最终奠定了曹魏的基础。不懂得适可而止,太贪婪不仅使人要忍受欲望的煎熬,还会渐渐迷失了自己的生活方向。
一个人路过一家珠宝店,急匆匆地走进去,当着众人的面就开始往自己的衣袋里装珠宝首饰。众人觉得此人太嚣张,就将他扭送到官府。
县官问他为何如此大胆竟然当众偷东西,他却一脸的从容不迫:“当时眼睛里只有珠宝,没有看到其他人。”
此人已经贪婪到“忘我”的境界,其结果只能是被捉。
有一位猎人,他有一个捉猴办法。他在墙中夹了一个竹筒,然后将一个鸡蛋放在竹筒的一端。猴子看见竹筒中的鸡蛋,就会伸手去抓。但是,当它用手握住鸡蛋时,便无法从竹筒里缩回手来。由于猴子贪心十足,舍不得放下手中的鸡蛋,只好束手就擒。
贪婪之心是猴子足以害命的弱点。
有一天,一只狐狸发现一个葡萄园。看着水灵灵的葡萄,狐狸不禁垂涎欲滴。可是,葡萄园外面有栅栏挡住,根本无法进入。狐狸眼望着诱人的葡萄,却不能进入园中,急得团团转。后来,狐狸一狠心,绝食三日。减肥之后,狐狸再次走到栅栏前,钻进葡萄园内,饱餐了一顿,然后,心满意足地准备离开。但是,由于吃得太饱,钻不出去了。无奈之下,狐狸只好又饿肚三天,减肥之后,才钻了出来。
狐狸的故事颇像我们的人生过程,人生下来的时候,两手空空,一生可能会得到很多东西,但是等到有一天撒手离去时,带不走任何东西。
做人应该学会满足,若不知足有时就连起码的东西都得不到。可是生活中的人们总是难改贪婪的习性,对于功名利禄的态度,一向是多多益善。比如当一个人有了一千块钱,就想拥有两千,有了两千还想有五千,然后想有一万、两万……这就是一个人的欲望,没有止境。人们以为金钱越多越好。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当你永不满足自己现有的金钱的时候,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增加自己的财富,结果必然会给自己带来无形的压力,失去一生的快乐。
聪明的人懂得满足,懂得适可而止。因为他们懂得知足者才能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