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做人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32814500000079

第79章 79 做事不可能面面俱到

一个人生活在众人之中,如果细致的人批评他粗心马虎,爱打扮的人批评他太简朴老土,考虑烦琐的人批评他太简单,谦虚的人批评他骄傲,委曲求全的人批评他太刚强直率,那么会令他无所适从,不知听哪一个好。

其实,你不必考虑怎样去适应每个人。因为一个人不可能使所有的人都满意,就连人皆称为圣人的孔子也不可能做到。如果去“以一身就(顺从)众口”,那成了一个怎样的人呢?对此,我们可以借古人常说的中庸之道作为立身行事的行为准则,不需要去管众人的是是非非、毁誉称赞。也就是说要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生活准则。

我们的活动——无论是什么性质的活动——总会对周围的人、周围的世界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就必然会受到来自周围世界的评论。这些评论可能是褒扬,也可能是非难。但不论是褒扬还是非难,都有理解与不理解、公正与歪曲的成分在。所以,对于这些评论,我们不能一概地接受,跟着它团团转,否则,就会落得扛驴子的可笑结果。

许多人做一件事想做得面面俱到,别人叫他怎样做,他就怎样做,谁有意见,就听谁的,没有一点个性。可是面面俱到的结果呢,却是没有人满意,反而也将自己置于无所适从的境地。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完后,他拿到市场上去展出。画旁放了一支笔,并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有欠佳之处,均可在画中标上记号。

晚上,画家取回了画,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一 没有一笔一画不被指责。画家十分不快,对这次尝试深感失望。

画家决定换一种方法去试试。他又拿了一张同样的画拿到市场展出。

可这一次,他要求每位观赏者将其最为欣赏的妙笔都标上记号。

当画家再取回画时,他发现画面又被涂遍了记号——一切曾被指责的笔画,如今却都换上了赞关的标记。

“哦!”画家不无感慨地说道,“我现在发现了一个奥妙,那就是:我们不管干什么,只要使一部分人满意就够了。因为,在有些人看来是丑恶的东西,在另一些人眼里则恰恰是美好的。”

我们要努力支配自己的命运。自己的未来,不要放在别人的手中,要自己发掘自己想要的,并且想办法获得它。我们要从别人手中拿回自己的画笔,在自己的画纸上,以雄浑的笔力描画自己的人生。人生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当然要由自己把握,才能觉得它有价值。

很久以前,有一个农夫,农夫有一头小毛驴。一天,农夫用驴驮着一袋土豆到集市去卖。卖完后,他牵着毛驴,哼着小曲往家走去。

有人见他牵着毛驴走,说道:“真笨,有驴不骑,偏要走路。”

农夫听了觉得有道理,便骑上毛驴,果然很舒服,农夫非常高兴。

不久,迎面走来一人,见他骑着驴,就说:“真不像话,毛驴每天为你辛辛苦苦劳累,你竟然还要骑它。”

农夫一想,那人说得对呀!自己真是没有良心。

他赶忙从驴背上跳下来,却不知如何对待驴子,骑吧,不对,不骑吧,也不对,最后他决定扛着毛驴回家。行人见状都指着他说:“瞧,那个大傻瓜。”

农夫生气了,把毛驴扔下了悬崖,看见的人都说:“真残忍,好端端的一头毛驴被毁了。”

农夫更生气了,心想:“我死了总不会有人说什么了吧?”于是他纵身跳下了悬崖。可是人们依旧说:“这家伙真是不可救药,连自己都敢扔。”

可怜的农夫!本来他牵着毛驴走的时候很快乐,也没有不对——假如没有在意第一个人的话;本来他骑着毛驴也很舒服,也没什么不对——假如没有在意第二个人的话;本来他会拥有一头能干的小毛驴和鲜活的生命——假如没有在意路人的谈话。可事实上,他听信了所有人的意见,唯独没有坚持自己的主见,最终失去了快乐、毛驴,甚至生命。

做人面面俱到,既想讨好每一个人,又想不得罪每一个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在为人方面,我们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人的面子和利益。你认为顾到了,别人却不一定这么认为,甚至有的人根本不领情。

再者,每一个人对相同一件事的感受和看法都有所不同,你让这个人满意,就会令那个人不满意。

你想做得面面俱到,其结果却只有两种可能:

(1)自己累得半死;

(2)被人捏住软肋,任人摆布。

如何防止这两种情况的发生呢?如何做得让大家尽量满意呢?

答案只有一个,做你自己,别在意别人的脸色。也就是说,你自己认为对的,你就雷打不动地去做。

大家认为是正确的,其实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做人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论在哪种社会、哪个时代,最早提出新观念、发现新事物的人总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是不赞成甚至激烈反对的。因此,要想成功,就必须作好被孤立的心理准备。“反潮流”是要付出代价的。

新观念的倡导者和新事物的发现者们,几乎都不同程度地有一种孤独寂寞、不被人理解的感觉,著名者如尼采、鲁迅,不著名者如我们身边那些成功的“异类”分子。

几十年前,一位住在犹他州首府盐湖城的年轻人做了一件反常的事,令认识他的人大跌眼镜。在这之前,他因为工作勤勉努力,生活节俭有规律而被所有朋友称道。

他做了什么呢?原来他从银行中取出他的全部积蓄买了一部新车。

这还不是最“愚蠢”的,当他把新车开回家后,就在车库里动手拆卸汽车,车库里摆满了零零散散的汽车零件。他仔细检查了每个零件,然后又把汽车装好。这个行为重复了许多遍,人们对此感到大惑不解,嘲笑他是不是“疯了”。

几年后,那些嘲笑过这位年轻人的人们不得不承认他们错了。这位年轻人具有异乎常人的远见卓识——他开始制造汽车了。他的产品领导了整个汽车工业,他还在汽车这个领域做了许多有价值的改进和革新,他成功了。这个当年反复拆装汽车的年轻人名叫沃尔特·珀西·克莱斯勒。

几乎每一个成功的故事都源于一个伟大的想法,而故事的主人公无一例外地会遭到怀疑,遇到困难。他们的过人之处就在于能够使这些杂音在头脑中沉寂下来,让自己静静地倾听真正的声音。他们的“疯狂”

并非真的盲目,其中蕴涵着目的,蕴涵着方法。正因为如此,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抱有积极的态度。

纽约有一个女孩喜欢穿大喇叭裤,头顶阿福蓬蓬头,脸上涂满五颜六色的彩妆。为此,她常遭到各类人士的批评。

有一天晚上,她跟一位邻居友人约好去看电影。当她以一身嬉皮士的打扮出现在朋友面前时,她朋友说:“你应该换一套衣服。你扮成这个样子,我才不要跟你出门。”

她怔住了说:“要换你换。”于是她朋友走了。这一幕正好被她母亲看到了。她母亲对她说:“你可以去换一套衣服,跟其他人一样。但你如果不想这么做并且坚强到可以承受外界嘲笑,那就坚持你的想法。但是,你必须知道,你会因此引来批评,因为与大众不同本来就不容易。”

这一席话使她受到极大震撼。她非常感激她的母亲,并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原则,活出了一个真实、与众不同的自己。

敢于创新的人们不害怕这种思维和观念上的“孤立”并以此为荣。

敢于被“孤立”、不从众是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品质。作为独身的醒者如何既坚持主见又保护自己的主见不被扼杀,真的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没有胆略的莽汉是无法解决的。如果你不和周围的人保持某种程度上的一致,那么,你会很孤立,你的新思想就无法推行;如果你与周围的人群过于一致,那么,你自己的新思想也就被忽略、被扼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