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名公书判清明集
32840900000226

第226章

观操舜卿所供,亦粗有文采,但既是士人,便不应充揽户。既充揽户,则与县吏等耳。既恃顽拖欠官物,又咆哮无礼县官,本县杖之,亦未为过。乃不自反,结计反罪之人,匿名报复,此风最为薄恶,所当究竟重断,以其粗知读书,姑与押下县学,习读三月,候改过日,与

搥毁揽户印记,改正罪名。就县给据,仍申本司,再犯重作施行,余并照拟行。

士人以诡嘱受财

吴雨岩

余子能乃停泊公事姓胡人之甥,平日专以计置行赇为生,今次乃以诡嘱受财,当以盗论,岂得谓之士子。此而不惩,则哗徒得志,讼庭何由而清。余子能合决脊,刺方环。但古人于恶习已成之后,谓其未易洗涤,遽用重刑,近于不教之虐,所以姑惟教之。余子能决竹篦二十,以代大杖,仍编管五百里。王德元却不曾勘招假称佥厅馆客一节,但以其计置县吏,随人奔徙,此亦狗彘之不若。姑亦从轻,决竹篦二十,押下州学听读,请本学轮差人监在自讼斋,不得放令东西。满岁呈,仍监赃。

僧道

僧为宗室诬赖

蔡久轩

宗室久据寺居,诬赖骗挟,何所不至,岂可轻信其说。况主僧如义颇有见识,未必有此,且从本州岛所行。续据赵时霭状诉上件事,寻朱批因依,呈奉台判。若僧行出外惹谤,犹有

可言,今赵保义据中居住,使小婢遍走方丈,一不从所求,卽以奸事诬胁,岂不大为阴隙之累。如义前日之行,不为不是,但须从容明白而去耳。本州岛若察其果无罪,以一般寺院两易,亦所以全之也。牒报。

争住持

吴雨岩

僧家以无争为三昧,以知事而越经本司,诉住持僧,此自不当与之施行,又何必押下县,禁狱追对。牒南康军径自区处,申。但州郡差住持,若或出于私,则人必不服,此是根源。

知郡贤明,所差必公,当无此虑。

非嗣教天师虽尊属亦不当搀越出给符箓

吴雨岩

正教门以嗣教为定,若其它族属虽尊,亦不当搀越,出给符箓。张希说昨因伪印,信州已追逮系狱,续系毛提刑以不当淹禁行下。今契勘张希说乃天师之叔,官司固不欲因侄断叔,但印匠张嗣敬之徒,亦岂可漏网。其张希说所论天师别事,乃在符箓所争之后,不过以此抵论,官司亦难信凭,遽将天师三仆追扰。牒州更唤上希说责状,再犯不恕,仍将印匠断治,如伪板尚存,索上毁劈,并住追袁万八筹。及与备坐省札指挥,给榜严行戒戢,限十日

定申,以凭回申。

客僧妄诉开福絶院〔一〕

彭仓方

僧宗琦等四人玩侮官府,谓可以利啖,可以报怨,欲以起奸诈之心。知县首判两语,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