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一般而言,是以锅为器具,以热源烧锅,以水或汤导热,涮煮食物的烹调方式,同时亦可指这种烹调方式所用的锅具。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据考证,建国后出土的东汉文物“镬斗”,即为火锅。
火锅的起源
《韩诗外传》中记载,古代祭祀或庆典,要“击钟列鼎”而食,即众人围在鼎的周围,将牛羊肉等食物放入鼎中煮熟分事,这可视为火锅的萌芽。汉代出现一种名为“染炉”、“染杯”的小铜器,是古代单人使用的小火锅。其构造分为三部分:主体为碳炉;上面有盛食物的杯,容积一般为250至300毫升;下面有承接炭火的盘。
关于火锅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始于三国时期,那时的“铜鼎”,就是火锅的前身;另一说始于东汉,出土文物中的“斗”就是指火锅。而重庆火锅则早在左思的《三都赋》中就有记录。其历史至少在1700年以上。
火锅的历史
《魏书》记载,三国时代,已有铜制的火锅出现,但当时并不流行。魏文帝所提到的“五熟釜”,就是分有几格的锅,可以同时煮各种不同的食物,和现今的“鸳鸯锅”有异曲同工之妙。到了南北朝,“铜鼎”是最普遍的器皿,也就是现今的火锅。演变至唐朝,火锅又称为“暖锅”。最初流行于我国寒冷的北方地区,人们用来涮猪、牛、羊、鸡、鱼等各种肉食,后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日益发达,烹调技术进一步的发展,各式的火锅也相继登上餐桌。
到北宋时代,汴京开封的酒馆,冬天已有火锅应市。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一书中记载了吃火锅,即其所称的“拨霞供”。他谈到游武夷山,访师道,在雪地里捉到一兔子,无厨师烹制。“师云,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桌上,用水半铫,候汤响一杯后,各分以箸,令自夹入汤摆熟,啖之,乃随意各以汁供随意沾食。”从吃法上看,类似现在流行的“涮兔肉火锅”。
五代时出现过五格火锅,将火锅分成五格供客人涮用。一种是铜制的,一种是陶制的,主要做煮肉食用。
到了清朝统治的年代,火锅涮肉已经成为宫廷的冬令佳肴。清代嘉庆皇帝登基时,作为太上皇的乾隆帝大摆“千叟宴”,所用火锅达到1550个,其规模之大,堪称旷古绝今。到了清朝末期民国初年,在全国已形成了几十种不同的火锅。日本室町时代,火锅从中国传入日本,也就是日本的“司盖阿盖”(锄烧)。如今火锅还传到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
各地火锅特色
中国火锅种类繁多,风味独特。著名的如广东的海鲜火锅,食而不腻;苏杭一带的菊花火锅,清香爽神;云南的滇味火锅,鲜嫩香辣;湘西的狗肉火锅,有“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美誉;重庆的毛肚火锅风味别致。此外,杭州的三鲜火锅、东北的白肉火锅、香港的牛肉火锅等,也别具风味,堪称寒冬里的“席上春风”,为食客们所津津乐道。
火锅的文化
火锅不仅是美食,而且蕴含着饮食文化,为人们品尝时倍添雅趣。如东北人招待贵客时,火锅里的菜摆法颇有规矩:前飞后走,左鱼右虾,四周轻撒菜花。即飞禽类肉放在火锅对炉口的前方,走兽类肉放于火锅后边,左边是鱼类,右边是虾类,各种菜丝稍许放一些。若对待不速之客,则把两个特大肉丸子放在火锅前边,后边是走兽类肉,示意你离去。台湾客家人多在大年初七这天吃火锅,火锅用料有七样菜是少不了的,即芹菜、蒜、葱、芫菜、韭菜、鱼、肉。寓意:“勤快、会算、聪明、人缘好、长久幸福、有余、富足。”
延伸阅读
帝王与火锅的趣事
古代一些帝王与火锅有一定情结,元世祖忽必烈喜欢吃火锅。有一年冬天,部队突然要开拔,而他饥肠,一定要吃羊肉,聪明的厨师情急之中将羊肉切成薄片,放入开水锅中烫之,并加调料、葱花等物,忽必烈食后赞不绝口。后来,他做了皇帝仍不忘此菜,并赐名为“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