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它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故宫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是明清两朝最高统治核心的代名词。1961年,国务院宣布故宫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遗产变员会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古建筑群,由明成祖朱棣亲自策划营建。其规模之大,构造之严谨,装饰之精美,文物之众多,在中国古建筑中绝无仅有,是世界著名的皇宫建筑群。故宫又名紫禁城,是依照古代星相学说中的紫薇垣(即北极星)命名的。古代帝王自称天子,故而把自己的宫殿称为“紫禁城”。
故宫传说
关于故宫的修建,还有一段传说。相传,当年刘伯温奉命修建紫禁城的时候,玉皇大帝给他托梦,告诉他天宫宝殿是一万间,凡间宫殿万不可超过天宫。还要他请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保护凡间皇城,那样才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宫殿建好之后,皇宫院里金光闪闪,好像有神仙镇守。皇帝看到不由大喜,传旨给刘伯温加官晋爵,还赏赐了很多珠宝。外邦听说刘伯温请来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保护皇城,也就不敢兴兵作乱了。后来人们才知道,故宫里的宫殿是9999.5间(根据1973年统计应为8704间);天神三十六天罡就是宫殿门口摆着的三十六口包金大缸(铜缸);七十二地煞就是故宫里的七十二条地沟。
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
故宫建筑严格遵循对称规则,沿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排列,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建筑形式,无不显示出庄严、雄伟、和谐。而这条中轴线上的建筑更是故宫的重心,他们都坐南朝北,体现着皇帝的至尊地位。它标志着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我国在建筑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太和殿是紫禁城的中心,俗称“金銮殿”,是三殿之首,也是宫殿群中最大的建筑。大殿正中高台上有金漆雕龙宝座,富丽堂皇,明、清两代皇帝在此举行登基、节日庆典等大典。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乾清宫是内庭正殿,明、清两代皇帝的寝宫,皇帝死后灵柩也停在此殿。交泰殿是皇后举办寿庆的地方,殿内立有清世祖禁止后宫干政的铁牌。坤宁宫曾是皇后的寝宫,后来分为祭神场所和皇帝新婚的洞房。
珍稀文物的宝库
故宫,一是欣赏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二是观赏陈列于室内的珍贵的文物。故宫博物院收藏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据统计共达1052653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为国内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中很多文物是绝无仅有的无价之宝。
促进同世界各国文化交流
故宫文物分成宫廷原状和古代艺术两大陈列体系,先后布置了51个原状陈列,真实性很高,建立十余个专馆,先后举办各种展览数百余次,赴欧、亚、美、澳、非五大洲展览数十次,宣传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艺术传统,促进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延伸阅读
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位于台湾省台北市郊阳明山脚下双溪至善路2段221号,始建于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宫样式设计建筑的宫殿式建筑,1965年落成,1966年启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后改为“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建筑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白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风格清丽典雅。
台北故宫博物院占地总面积约16公顷,主体建筑分为四层,正院呈梅花形,第一层是办公室、图书馆、演讲厅;第二层是展览书画、铜器、瓷器、侯家庄墓园模型及墓中出土文物;第三层陈列书画、玉器、法器、雕刻及图书、文献、碑帖、织绣等;第四层为各种专题特展。在第三层后面建有一座26米长的走廊直通山腹的山洞,山洞距离地面50米,内有拱形洞三座,每座长180米,高、宽均为3.6米,分隔成许多小库房,中间为通道,分类收藏着各种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