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遗产集成
32847600000020

第20章 亚洲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

天一阁藏书楼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藏书楼,是亚洲现存最古老的图书馆,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一阁坐落在宁波月湖之西,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占地26000平方米,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早在清乾嘉时期,著名学者阮元就说过:“范氏天一阁,自明至今数百年,海内藏书家,惟此岿然独存。”它的创建人是明嘉靖年间兵部右侍郎范钦。

范氏和天一阁

范钦(1506~1585),字尧卿,号东明。27岁考中进士,曾担任工部员外郎、随州、袁州知府以及其他地方官,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他平生酷爱读书,每到一地必搜罗书籍,进行辑录,成为一代大藏书家。

嘉靖三十九年,范钦因得罪权奸严嵩之流,辞官归里。为了保护藏书,遂造天一阁。阁主楼为二层硬山顶建筑,底层进深各6间,二层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结构成“天一地六”之势。阁前凿“天一”池,作蓄水防火之用。

范钦和他的后人为了保护好藏书,还制订了许多具体而严格的禁约。如:烟酒切忌登楼;子孙无故开门入阁者,罚不与祭三次;私领亲友入阁及擅开书橱者,罚不与祭一年;擅将藏书借出外房及他姓者,罚不与祭三年,因典押事故者,除追惩处,永行摈逐,不得与祭;……不能参加祭祀祖宗天地的大典,在封建时代被视为奇耻大辱。由这些条文严格的规定可以看出、范氏对藏书的态度范氏族中还议定,藏书由子孙共同管理,阁门和书橱钥匙分房掌管,非各房齐集,任何人不得擅开。

天一阁和《四库全书》

直到清乾隆年间,清廷下诏各地藏书家进贡珍本善本,用以编纂《四库全书》时,天一阁才再次向世人展示它的深邃博大。范钦八世孙范懋柱,代表天一阁进呈638种珍贵的古籍,为全国之最,后被收入在《四库全书》中的有96种,列入存目的377种。乾隆皇帝特颁旨赐给天一阁《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计一万卷,后又赐给《平定回部得胜图》、《平定金川图》各一套。《平回图》16幅作者为意大利籍画家郎世宁,每幅图上都有乾隆题诗,并钤有御印,其价值不可估量。

清政府纂修完成《四库全书》这部巨大的典籍后,乾隆帝特别下诏修建了文渊、文源、文溯、文津、文宗、文汇、文澜等七座藏书楼。这些藏书楼的建筑风格、尺寸,书架排列等方面,均参照天一阁格局营造,起名也不离一个“水”字。从此,天一阁在海内外更是名声遐尔。

现代天一阁

目前天一阁藏书达30余万卷之多,其中善本书超过8万卷,除陆续收回散失在各地的天一阁原藏书外,宁波许多藏书家又纷纷捐赠,其中就有万斯同的《明史稿》,明万历刻本阮大铖的《和萧集》,明嘉靖版的《山东通志》,均是国宝一级的珍本,为天一阁增添了新的光彩。

延伸阅读

天一阁历史上第一个冲破禁规而登楼的外姓人

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黄宗

是第一个进入天一阁的外姓人。1668年,他应宁波学者万泰、陈同亮等人的邀请赴宁波讲学。黄氏好读书,每到一地必访藏书楼,虽然知道天一阁从未允外姓人登楼,但他还是向主人提出了这一要求。所幸黄宗道德文章、学识和气节,早已名重于世,范氏各房对黄都十分尊重,决定破例为这位大学者打开天一阁之门。在此后的一二百年中,能够步黄氏后尘进入天一阁的著名学者,亦不过万斯同、徐乾学、全祖望、钱大、阮元、薛福成、孙等屈指可数的十余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