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遗产集成
32847600000028

第28章 中国古代第一跨海大桥——洛阳桥

洛阳桥是中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也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被国务院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桥并不在河南洛阳,而在福建省泉州市东郊的洛阳江上,原名“万安桥”。从宋代皇祐五年(1053年)至嘉祐四年(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据史料记载,初建时桥长三百六十丈,宽一丈五尺,武士造像分立两旁。造桥工程规模巨大,结构工艺高超,名震寰宇。

造桥传说

当年主持修建洛阳桥者为泉州郡守(太守)蔡襄。相传蔡襄自幼聪明博学,十八岁高中状元,从而入朝为官,但他从小受其母教诲,为官后要为郡人修桥,为民解难。他在京城时,挂念着建造洛阳桥之事。但当时朝廷有规定:不准文武官员回原籍做官。有一天,蔡襄陪皇帝游玩御花园,事前,他暗中叫一个太监,预先在路边的芭蕉叶上,用毛笔蘸蜂蜜写了八个大字,蚂蚁嗅着香甜味,都围来叮蜜,排成了字阵。皇帝经过这里便顺口念了芭蕉叶上的字:“蔡端蔡端,本府作官。”蔡襄赶紧跪下谢恩。皇带笑着说:“朕只是念叶子上的字,并非当真!”蔡襄一直跪着不起来,说:“君无戏言,岂可失信于臣?”接着,又将母亲许愿造桥的事情对皇帝讲了一遍。皇帝也很感动,就派他到泉州府做太守了。后来,蔡襄就在洛阳江上修造一座大桥,这就是中外闻名的洛阳桥。

洛阳桥名称由来

唐宋之前,泉州一带居住着越族人。唐朝初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时有战争爆发,所以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南迁,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的多数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人士,现在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所用的语系称为河洛语,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闽南语。这些中原人士带来了中原先进、发达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引导当地人们开垦、发展,他们来到了泉州,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象古都洛阳,就把当地一条河命名为洛阳江,此桥也因此而得名。

洛阳桥的成就

洛阳桥的建造,是对世界桥梁科学的一大贡献。由于当时洛阳江潮狂水急,“水阔五里”、“深不可址”,桥基很容易被摧毁。造桥工匠就创造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形基础,就是沿着桥的中轴线抛置大量石块,形成一条连结江底的矮石堤,然后在上面建造船形墩。同时采用“激浪涨舟,浮运架梁”的妙法,把一条条重达数吨的大石板架在桥面上。他们又在桥下养殖大量牡蛎,把桥基石和桥墩石胶合凝结成牢固的整体。这就是造桥史上最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运用于桥梁工程的创举。

洛阳桥的建成,是中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称赞说:“洛阳桥是福建桥梁的状元”。

延伸阅读

蔡襄求助龙王建桥

蔡襄回到泉州后为洛阳江水深浪大,难造桥基而日夜发愁。一天他突然梦见观音大士指点他派人向海龙王求助。蔡襄一觉醒来十分惊奇,便给海神写好一封求助公文,问手下衙吏:“谁人下得海。”一个衙吏随即答道:“小人夏得海!”原来此人姓夏名得海,误以为老爷叫他,随口应答。于是派他前往海神处投递公文。夏得海知道此去必无回,便告别了妻子,买了一壶酒喝得大醉卧在海滩上,想让潮水卷走了事,哪知一觉醒来,黄色的公文袋变成了红色公文袋,于是连忙回来交给蔡襄,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个“醋”字。蔡襄思苦想,终于领悟了海龙王的启示,当月

一日酉时动工,果然此时海潮退落,三天三夜不涨潮,桥基终于顺利砌成。